北京有史以来女子篮球最出色的球员是谁?估计没有争议,那就是曾经担任国家女篮绝对主力和队长取得过奥运会季军的宋晓波。其实把北京扩展为中国也不为过,因为中国入选世界女篮最佳阵容的也只有宋晓波一人。
说起宋晓波,还要提到1975年第三届全运会。那时候由于动乱年代篮球人才青黄不接,但篮球界发现北京女篮出现了一个多少年都没有遇到的篮球天才,她身高1.82米(40多年前女篮的平均身高普遍比现在矮七八公分),作为前锋,她技术出众,篮球意识好,无论传球、突破、投篮、防守都高人一筹,是一名攻守俱佳的选手,于是刚刚17岁的她被选入中国女篮,成为未成年国手。
宋晓波的父母都是篮球运动员,本来双亲想让她走求学之路,无奈进小学不久因文革“停课闹革命”,接着上山下乡热潮使不少有篮球技能的孩子努力提高球技争取到专业队免于上山下乡,守着打篮球的父母,宋晓波的技术意识起点很高。到了体校,教练陈美红更是对她精雕细刻,使她的篮球天赋自小就显露出来。北京市什刹海体校的篮球教练们都惊喜地说,这是个不折不扣的篮球天才北京队教练张光烈、杜俐、赵文群等都有眼光,为了避免北京篮球人才断档,他们深入中学和体校挑选出了一批可塑之才,他们来什刹海体校挑人,看到宋晓波感到惊异,立即把年仅15岁的她调入北京青年队。
1975年第三届全运会举行,女篮在白金申、姜忠俭的带领下打了一个翻身仗,摘取了全运会的桂冠。这支队伍人员齐整,内线外线人才济济,而且战术灵活多变。内线老将任焕珍(王治郅的母亲)和新手孙瑞云都是国家队队员,外线刘玉民、魏文珊在国家队也是攻击型后卫,而宋晓波则在这届全运会被篮球界一致看好,后来成为中国女篮头号明星。
北京女篮两度获得全运会冠军,固然是总体实力使然,而头号球星宋晓波的作用也显而易见。宋晓波还未成年为北京夺得冠军起了关键作用,她入选国家队后不久就成为国家女篮队长。1979年她代表北京女篮再次夺得全运会冠军。
宋晓波在18岁时和中国女篮的姐妹们拿下第一个亚洲金杯,80年代初,韩国女篮由于有当时世界最佳中锋之一的朴赞淑,成为中国女篮夺得亚洲冠军的最大障碍,宋晓波和队友们卧薪尝胆,1982年在新德里亚运会上,终于击败韩国女篮,那场比赛宋晓波身体不适依然几乎打满全场,成为夺得亚运会冠军的头号功臣!
宋晓波是七八十年代中国女篮的代表性人物,在1983年世界女篮锦标赛中荣获最佳得分手并入选世界最佳阵容,这是中国篮球从未有过的荣誉,以她为队长的中国女篮,在这届世界锦标赛中夺得铜牌,为中国队当时历史最好成绩。
1984年中国参加洛杉矶奥运会,这是中国历经32年重新回到奥林匹克大家庭,各个项目的运动员都很珍惜这个为国家争取荣誉的机会。而中国女篮队长宋晓波却差点没去成。那是在奥运会前几个月的1984年5月,中国女篮在哈瓦那参加第23届奥运会女篮预选赛。中国队先胜捷克斯洛伐克队,接着对战保加利亚队比赛时,宋晓波受了很重的伤,她忍不住发出了痛苦的叫声,声音在体育馆里回荡,不少观众站起来关心她的伤势。但躺在地上疼的翻滚的宋晓波说,我还要打!此时中国女篮太需要她了,为了奥运会入场券,她让医生紧急处理一下,又走回赛场。友好的古巴观众也高喊7号,宋晓波!7号,宋晓波!赛后队医诊断,宋晓波是脚踝部后唇的骨片下垂,位置发生了明显变化,脚筋严重挫伤。宋晓波顾不得了,她就问队医一句话:我还能不能上场?队医说:下一场可以上,但要在没有任何药物辅助和麻醉的情况下,把脱离的骨片强行按回去,会很痛苦。宋晓波说:我能忍!在这次奥运预选赛上,中国女篮最终以9胜1负拔得头筹。
   由于宋晓波的运动成绩与个子高,她在洛杉矶奥运会上担任了中国代表团的升旗手,将五星红旗升到了洛杉矶上空。
一个优秀运动员常常不会沉湎于荣誉,而会想到不足。宋晓波至今仍认为没能进奥运会决赛是一生最遗憾的事情。中国女篮在半决赛中,比较意外地输给了韩国队。由于在预赛交锋中,对方曾几乎被中国队打垮,落后中国队三十几分,所以觉得半决赛问题不大。而且半决赛对韩国开始中国队就领先,没想到对方反而放下包袱发挥出超水平使中国队遗憾落败,中国女篮最终摘得铜牌。这个铜牌在今天已经是难以企及了,但宋晓波觉得那时完全可以再前进一步去冲击金牌。作为三大球取得这样的成集实属难能可贵,她和战友们获得了“体育运动一级奖章”。
宋晓波曾三次被评为全国十佳运动员,她担任队长的中国女篮获得过全国新长征突击手三八红旗手称号。1999年宋晓波获得了中国篮球界最高荣誉——新中国篮球50杰之一。
1985年宋晓波带领中国女篮再一次获得亚洲冠军,由于她伤病缠身不得不退役,国家体委根据她优异的运动成绩马上让她进入新一届国家女篮的教练班子,把她的技术经验传授给年轻球员。在之后的女篮世锦赛上,中国女篮获得第5名,这放在今天已经是很好的成绩了,但由于有过世界第三的佳绩,获得第5都受到舆论的批评。宋晓波辞职远赴澳大利亚担任俱乐部教练,后来受中国台湾女篮的邀请担任过教练,为提高宝岛女篮的水平和两岸的体育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
经过几年奔波,宋晓波在澳大利亚得到很大感悟,那里开展篮球运动非常普及。在澳大利亚的青少年只要喜爱篮球,都能享受到良好的训练条件,这要得益于当地一大批俱乐部的存在,可以将孩子们由自发的爱好组织起来,形成气候。宋晓波决定回来继续为培养更多的儿童少年热爱篮球做出贡献。1996年宋晓波篮球俱乐部在北京月坛体育馆成立,她在篮球界的影响也使招生很顺利,本来俱乐部规模只能容纳300人,没想到来报名的孩子有600 多人。俱乐部虽然“起跑”顺利,宋晓波意识到第一阶段是名人效应,下一步就要优秀的教学和良好的管理。好在她多年在篮球界的人脉关系,她能把很多优秀教练请来,原国家男篮队长黄频捷也经常来授课。一个青少年俱乐部能让国家男女篮队长经常传授技术还仅此一家。20多年来俱乐部训练的孩子高达到数万,不仅孩子自己高兴,家长们也赞不绝口,来这里打篮球不仅强健了身体,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许多优良品行,不少孩子成为特长生对升学也有好处。
作为民办俱乐部,与传统的业余训练体制依靠国家拨款不同,宋晓波没有要国家一分钱,“白手起家”建起了俱乐部。从招生到联系场地到一系列管理都是全新的挑战,宋晓波体会到俱乐部也是一个企业,有投资、有收益,要善于经营才能欣欣向荣。宋晓波俱乐部逐渐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体俱乐部。宋晓波成功地书写着一个优秀运动员的“老兵新传”。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