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老C
做技术难,做品牌也难。敢于大规模投入研发做技术的企业家是了不起的。敢于做营销做渠道打造品牌的企业家,同样也是了不起的。
1、
今天,“贸工技”这条路线因为某家公司,有点臭大街了。“技工贸”三个字则是高大上的正确路线代表。然而,在中国改革开放的早期阶段,即使“贸工技”这条路线,也不是那么容易走的。那时的中国,企业最先走的道路,实际上是“工贸技”或者“工技贸”。
改革开放初期,当我们刚刚打开大门时,我国经济与西方国家之间,差距巨大。那时商业领域流行的“三来一补”,现在已经很少有人还记得了。来料加工,两头在外,在中国企业只承担制造组装环节,是当时我国外向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的,中间的制造组装环节,是非常苦逼的。有一个理论,叫“微笑曲线”。就是讲述苦逼的制造环节。曲线一边的研发设计,是“技”,是高附加值高大上的。另一边的营销品牌渠道,是“贸”,也是高附加值高大上的。中间的生产制造,是苦逼的低附加值部分。然而,那时的中国企业,也只能利用低劳动力成本的优势,在国际产业分工中,做最苦逼的生产制造部分。
这些生产制造企业,本身苦逼,而为了压榨利润,又非常残酷的压榨劳动力成本,和挤压上游供应商。
2、
我们所熟悉的iPhone手机,一台手机买上千美元。给生产制造环节多少钱呢?给富士康的代工费用是10美元左右。制造手机的公司能拿到的收入,占整个手机售价的1%这1%里面,真正制造手机的人工成本占多少呢?估计0.5%都不一定有的。
2021年,Nike的主要生产企业之一,某利集团在深圳创业板上市,招股书中披露了一些数据。一双耐克鞋,我们在市场购买,需要大几百甚至上千元。限量版卖到几千元,甚至更贵。这些鞋都是某利集团做好的,然后直接发货到Nike的商店销售。Nike从某利集团买鞋花多少钱呢?是71元。2019年,某利集团为Nike生产了5635万双运动休闲鞋,收到40.2亿元收入,平均每双鞋71元。
这71元,包括了原材料,人工等全部成本。Nike直接拿货,翻10倍价格再卖给消费者。
某利集团的这71元中,大概成本是58.75元。58.75元中,原材料成本32.61元,制鞋的人工成本13.78元。对制造企业来说,原材料的供应商也没有选择的权利,大部分都是Nike这样的品牌方直接指定的。某利集团的第一大供应商OIA,就是Nike指定的供应商。
在Nike这样的品牌面前,这些制造商是非常弱势的。之前新疆棉花的事情,美国的品牌公司就派人到制造商来调查,确保制造商符合他们的标准。
制鞋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非常辛苦。一双大概700元的Nike鞋,做鞋的人工成本,只有13.78元,占价格的2%。
中国人辛辛苦苦生产一台iPhone 手机,能留在中国大陆的价值有多少?3%?5%?
劳动密集型产业,做一双耐克鞋,留在中国大陆的价值有多少?5%?10%?
中国制造太苦逼了,太惨了。
不过这两家公司的老板都不惨。
这两家公司,都是中国台湾人创办的公司。为苹果做手机的富士康的老板郭台铭,大家都很熟悉了。某利集团的老板张先生,大家估计都没听说过。但2021年中国台湾富豪榜,张先生登上首富之位,身价高达人民币800多亿元。
某利集团每年做不到2亿双鞋,年收入一百多亿,利润不到20亿,市值1000亿,台湾老板持股85%,身价800多亿,台湾首富。
这800多亿身价是怎么来的?是拿着低廉工资的鞋厂工人一双双鞋做出来的,是中国股市给的,是中国股民们抬起来的。
为啥说是中国股民抬起来的?世界最大的制鞋公司,香港上市的裕元集团,一年收入700亿,是某利的4-5倍,市值只有不到200亿人民币而已,不到创业板某利集团的五分之一。
今天,因为中国人工成本上升,某利集团的生产,已经基本上不在中国了。大部分产能,已经转移去了成本更低廉的越南。给中国也提供不了太多就业了。
还好,某利集团老板没发表过什么台独言论,否则,我心里肯定很憋屈。
3、
一台大几千上万的iPhone,给制造商十几元人民币的制造费用。
一双大几百上千的鞋,国际品牌从制造商几十元拿到货,直接翻10倍销售。
郁闷吗?憋屈吗?我是很郁闷很憋屈的。但是这就是行业规则,就是产业链分工。
中国制造,如果只有制造的话,就是在微笑曲线中被两边挤压,最苦逼的最憋屈的那部分。产品产出的价值,能留在中国大陆的部分,也许连5%都不到。在强势品牌商的压力之下,制造商连选择原材料供应商的权力都没有。
出路在哪里?一条路是技术,向上游做出领先的独一无二的技术。另一条路是品牌,向下游扩展,做出品牌。
这两条路都能打出一片天,敢于大规模投入研发做技术的企业家是了不起的。敢于做营销做渠道打造品牌的企业家,也是了不起的。
汽车行业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那些合资的大国有车厂,迟迟不敢大投入做自有品牌,让大众、奥迪、宝马、通用、丰田的车占据了中国的市场。
而民营企业、老牌的吉利、比亚迪、长城、还是今天新势力蔚来小鹏理想,虽然起点低,但都是一开始都努力经营自己的品牌。
有了品牌,做出整车,再一点点积累技术。
前几天看到一个新闻,长城汽车新一代国产发动机+变速箱动力总成下线。
这则新闻,看完我感慨万千,长城起家的时候,根本没有技术能力。能把四个轮子二个沙发一个壳装好就不错了。那时做自主发动机,想都不敢想。
长城最早用三菱发动机。这个发动机完全落后于时代,动力差,噪音高,耗油,几乎一无是处。但是,当时不仅仅长城,包括中华,吉利,比亚迪,东南等大多数自主品牌,都是搭载三菱发动机。三菱发动机并不先进,远远不如丰田大众。三菱之所以愿意提供发动机,是因为在整车方面,三菱失去和大众丰田竞争的实力,愿意和中国品牌分享发动机技术,这使得三菱成为中国品牌的母机,从某种意义上哺育了自主品牌。
现在,自主品牌的汽车厂商,基本都可以自研自产发动机了。
如果长城起步时,走技术路线,先做发动机,再做汽车。长城发动机丰田大众会买吗?不会。丰田大众只会买自己的发动机。长城做了整车,才有今天的自主研发的发动机。
家电厂商都是这条路。做空调,先用进口压缩机,然后自研压缩机。华为也是一样,先做了手机整机,然后用整机业务扶植芯片。早期的海思芯片技术差,不成熟,只能自家的手机咬着牙用。
我国大飞机,也是先做组装,用海外的发动机。日后形成规模,在慢慢国产替代。
一旦你做出了整机,后面零部件可以慢慢国产替代。没有整机能力,谁用你的零部件。
日本目前零部件产业看起来挺厉害,是因为当年日本整机厉害,培育了日本的零部件产业。现在日本整机不行了,但零部件还有竞争力。但没有整机,日本的零部件被中国替代是迟早的事情。
自有品牌的整机行业,虽然看上去利润低,也许技术含量也没这么高。但谁控制了整机,谁就有控制整个产业链的潜力。这个才是行业的制高点。
4、
下面给洗地环节,不喜勿看。再说说联想。
我并不喜欢联想这家公司,我也认为联想高管的薪资过高,不符合中国国情,应该降薪,或者捐一些出来。但我还是要给联想说几句话。
为啥呢? 因为我自己也创过两次业,知道做一家企业有多难。
联想也许没有核心技术,但联想至少做出了一个品牌,一个在PC领域,有全球知名度,市场份额排在第一的品牌。做到这一点真的非常非常不容易。
也许PC行业是夕阳行业,IBM卖给联想是看不到希望甩包袱,但联想能把这个业务扭转过来,重新盈利,也是一件非常非常艰难的事情。
在旁边指手画脚很容易,真正做事才知道有多难。
去年年初,我也写了几篇为中国和武汉抗疫辩护的文章,说武汉政府对病毒不了解缺乏知识,缺乏资源,犯错误很正常。武汉很难,大家要理解。当时被骂的狗血淋头。当时骂武汉的,比今天骂联想的可厉害多了,那个晚上,朋友圈刷屏,铺天盖地,排山倒海。
如果新冠疫情没有在海外爆发,相信今天民众对武汉抗疫会有一个完全不同的观感。民众会觉得SARS才感染几千人,死了几百人。新冠感染几万,死几千人,是SARS的十倍,这一定是抗疫不力,官员渎职,体制问题。只有看到了那些高高在上的欧美国家的抗疫表现,看到了美国死亡80万人,民众才会理解,当时的武汉、湖北、中国是多么艰难。我们的抗疫是一项多么了不起的成就。
做一个全球品牌,虽然无法与抗疫相提并论,但也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
一台联想电脑,确实芯片不是中国的,存储不是中国的。但原材料还是有不少国内供应商。费用里面大头应该也是国内的员工的工资。利润里面至少有很大比例国内的股东,管理层中虽然有外国人,但中国管理层还是占多数。
联想就算没“技”至少有“贸”有“工”。我相信,一台联想电脑,留在中国大陆的价值比例,比一台iPhone,一双Nike鞋要大得多。
联想集团,接近4000亿收入,接近80亿利润,市值也就1000亿港币,不到800亿人民币。
某利集团, 139亿收入,不到20亿利润,1000亿人民币市值。老实说,我觉得联想有点惨。
5、
技工贸,说的容易做起来难。
联想不争气。但PC行业都不争气。CPU,操作系统,都是非常难以攻破的堡垒。除了苹果以外,没有那个PC厂商能自研CPU和操作系统。
苹果 iphone 3Gs 用三星CPU,iphone 4 手机开始用自研CPU。这个是十几年前的事情。然而,苹果的PC CPU,一直用intel, 直到一年前,才开始用自研CPU。
苹果是多牛的公司,两万亿美元市值,全球第一,手机CPU做了十几年后,直到2020年,才积累了足够的技术能力,用自研PC CPU取代intel。PC CPU的门槛比手机高得多。
贸工技的联想,不如华为争气,但微笑曲线还是占了一端,总比苦逼的工贸技,1000多美元的手机赚5-10美元加工费强吧。
做一家企业真的非常艰难。整个中国,也就一家华为。技工贸,这三个字想做到,谈何容易。
你可以说联想不是民族企业,但毕竟他留在中国大陆的价值,大于苹果也大于耐克。这样的企业,虽然技术含量没这么高,但也能占住微笑曲线的一端,也能有一个全球市场份额第一的品牌。联想大部分员工,也是中国人,大部分高管,国籍应该也是中国。总部层面的高附加价值就业岗位,联想在中国数量不会少,联想供应链上也有很多中国企业。
我们希望中国有第二第三家华为。如果没有第二第三家华为,联想这样的企业多几家,我们国家一定会比现在更好,而不是更差。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