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MintyMentors关注我们
遇见你专属的行业导师 开启求职新鲜旅程
实习,全职,全球职位招聘尽在明途求职
最近,硅谷印度裔CEO大军中又添一名猛将:
来自印度孟买、毕业于印度理工学院的Parag Agrawal出任美国科技巨头Twitter的CEO
。年仅37岁的Parag成为了世界500强企业里最年轻CEO。

公布上任消息后,Stripe总裁Patrick Collison立马发推表示:印裔在技术领域取得的成功令人刮目相看,同时要牢记是移民政策为美国招揽了人才。Tesla的总裁Musk也积极回应:有天分的印裔移民为美国贡献良多。
这一互动,直接把印度裔CEO占领硅谷的讨论热度推到了一个新的高点。毕竟大家一看,从微软公司的Satya Nadella,谷歌母公司Alphabet的Sundar Pichai,IBM公司的Arvind Krishna,再到Adobe、Vimeo、Palo Alto Networks,这些公司的CEO全都是印度裔,世界500强企业中更是印度裔高管云集。
开挂的印度留学生
仔细看这些人的履历就会发现,他们中的很多人其实并非土生土长的美国人,而是
留学生
、一代移民。
他们只是把留学当做一个跳板
,最终的目标都是进入大公司,然后做到管理层。

就拿Twitter的新任CEO Parag Agrawal来说,Parag在印度的西北部城市Ajmer出生,在孟买长大,16岁的时候被印度理工学院录取。从印度理工学院本科毕业后,Parag来到了斯坦福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读博期间,Parag先后在微软、AT&T和雅虎公司做实习生;博士毕业后,Parag就立马以杰出工程师(Distinguished Engineer)的职位入职了Twitter
仅用了6年时间,Parag就当上了Twitter CTO。在CTO职位上工作不到三年,他就又荣升为了CEO。

同样是留学,为什么有的人可以把留学当做事业的跳板,有些人却只能“海待”、“裸归”呢?
说到这,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又浮出了水面:为什么印度留学生在海外求职更轻松也更顺利,而中国留学生却难以“出人头地”呢?
说起留学,印度和中国的情况非常相似。同样是因为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同样是有着重视教育的传统,中国和印度的留学生数量在近十年呈快速增长之态。在留学目的地、学校、专业的选择上,中国留学生和印度留学生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在美国,基本存在这样一种现象:中国留学生多的课里,印度留学生也多,甚至中国留学生爱住的公寓里,印度人也多!大家上着相同的课、学着相同的内容,同样拿着世界知名学府的毕业证,本来以为不会有太大的差别,但等到毕业找工作的时候,大家才突然傻眼:为什么班里的印度同学这么厉害,一口气拿下N个Offer,而自己却颗粒无收……
究竟是哪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呢?
留学的究极意义
如果把印度留学生这个群体当做一面镜子,我们可以去思考很多问题。我觉得,最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是,
我们出国留学的意义是什么?
是“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这样吗?是为了文凭、为了镀金吗?
在当下国际航班如此便利的情况下(疫情期间除外),去看外面的世界不一定非要通过出国留学来实现。留学镀金的时代更是已经过去,现在有外国文凭的人太多太多,以前好使的学校招牌,现在都慢慢变得不好用了。

留学,说到底,其实也只是我们强大自身的一种手段罢了。
无论是年纪小出国,还是研究生、博士阶段出国,我们的最终目的都是使自己能够独立地立足于这个世界,这其实意味着,我们要通过留学学会一技之长,找到自己心之所向的事业,并为之奋斗。
但在这点上,绝大部分的中国留学生做的并不好。
除了“海归”变“海待”这样的调侃,前两年又新出现了一个词,叫“裸归”,指的是那些仅拿到海外文凭,却没有任何海外实习或就业经验的留学生,这些人拿完文凭后就回到了国内,然后以“职场小白”的身份和国内的毕业生竞争工作岗位。
调侃归调侃,但“裸归”,“海待”这样的词都反映了中国留学生在就业上面临的巨大挑战。大家比较关注的美国H-1B工作签证数据就足够能说明这个问题,虽然印度留学生的人数不及中国留学生人数的一半,但印度留学生却以压倒性的优势斩获大量H-1B签证机会。这个数字一度夸张为超过60%的印度留学生都能拿到H-1B签证,而中国留学生只有6%左右的人能拿到。
很多人会说,这种差异是因为印度国内的就业市场不够好,印度留学生都寄希望于在国外找到一份薪酬待遇比较好的工作。其实中国留学生又何曾不想去到国际化的大公司积累一些工作经验呢?哪怕将来回国,这些经历都能成为自己的“闪光点”和竞争优势。
根据《2017中国留学白皮书》统计,有70%的留美学生是有意愿在美国工作的,有20%的同学是希望能够长期在美国工作,只有10%的同学是打算毕业后立刻回国的。
中国留学生面临的求职困境
从求职的角度来看,很多中国留学生都面临着以下几种问题:

1
中国留学生在语言、表达上存在劣势。
不少中国留学生是出了国才开始锻炼英语水平的,自然比不过那些从小就讲英语的人。由于文化环境的影响,很多中国学生比较内敛,不擅长表达自己,这种性格在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的职场上比较吃亏。
2
中国留学生对海外就业市场缺少清醒的认知,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也缺少方向合理的规划。
这个大问题其实是很多问题的集合。在出国选专业的时候,很多留学生都是依赖父母或者留学中介来帮自己做决定;学业开始之后,中国留学生一般只顾着完成课上的任务,然后拿学分,然后毕业。
很少有人从最开始就思考:我学的专业有什么就业选择?我想找的工作需要哪些技能,这些技能又要求我去选择什么课?为了获得心仪的工作,我需要在毕业前积累什么样的实习经验?
这方面,印度留学生就下足了功夫。选留学目的地的时候,他们冲着工作签证比较友好的国家去;选专业的时候,他们冲着最容易找工作的专业选;选学校的时候,他们去就业机会比较多的地方;在上学的时候,他们就一边上学一边找实习;临近毕业的时候,他们又疯狂Networking,去找可以提供帮助的前辈。就像前面提到的Twitter CEO,他在读博期间,就一直在找机会去大厂做实习生,积累经验和人脉,所以一毕业就可以进到Twitter非常有发展潜力的小组。
3
中国留学生缺乏Networking技巧,没有人脉资源。
在异国他乡找工作,国内的亲朋好友帮不上什么忙,留学生全得靠自己去寻找工作机会,建立职场人脉。
在美国,通过Networking建立人脉圈,寻找内推机会是最快速最靠谱的求职途径。不巧的是,很多中国留学生来并不擅长Networking,中国文化的内敛似乎决定了我们在与人接触时会更加慢热,不喜欢公开夸耀自己,或迅速与人建立起联系。很多留学生的圈子也比较小,无从去了解国外的就业环境,更不要说了解就业市场的最新动态了。
这些方面的疏忽就导致了许多中国留学生在毕业后,手里只有一张文凭,而缺少能在这个世界站稳脚跟的本领。
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把职业规划和实践实习当做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在选校、选课、上课的同时去思考,自己可以学习哪些技能、积累哪些经验,来获得独立谋生的本领。
求职规划和留学申请同等重要
看到留学生们在找工作时的迷茫和无助,留学生网于2006年成立了明途求职,立志打造留学生身边最温暖、最专业的求职咨询辅导平台。
作为立足美国本土的专业求职咨询辅导平台,明途求职已经在五年时间里帮助了三千多名留学生理清了求职上的困惑,完成了职业定位、职业发展的教练辅导。
对希望尽早做好职业规划
毕业前就拿到Offer
从容从校园跨入职场的同学
明途求职提供【长期辅导计划】
扫码添加明途求职小助手
微信号 | BostonEO
咨询项目详情
开启你的求职旅程
MintyMentors明途求职是隶属于北美留学生网,立足美国,服务全球的最专业的职业咨询平台。明途总部位于美国波士顿,在纽约、加州等地区设有分公司。我们联合来自麦肯锡、高盛、德勤、微软等十几个行业的职场精英,为北美留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职业评估、一对一行业导师咨询、文书修改、模拟面试、职位内推等服务。我们独创 N+1 求职辅导模式,为每位学员配备一位专属求职咨询师及多个行业导师,全程跟踪辅导学生的求职过程,直至学员进入理想的企业。
 我们提供
长按 关注 明途求职
让你北美求职不再难!
微信公众号ID :mintymentors_
在看点这里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