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史学
宋代极其重视史书编撰与文献汇编,因而有「宋四大书」之称的《太平广记》《文苑英华》《太平御览》《册府元龟》 得以问世于北宋。
其中作为史学类书的《太平御览》和 《册府元龟》,分别编修于宋太宗和宋真宗两个时期。
此外,宋代史家郑樵所著的《通志》,与宋末元初马端临所撰的《文献通考》和唐代杜佑的《通典》,在史学上合称「三通」。以上介绍的诸多史家著作,已然成为中国传统史学的基石。
△ 《文会图》·宋·赵佶·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宋代史学之所以发达,还在于官方修史机构的完备。宋代除了设置有史馆、起居院、时政记房、日历所、编修院、会要所等常设机构。
当需要编修重要史书,还会组织人才,专门另设修史机构。在这其中,涌现出欧阳修、司马光、范祖禹、郑樵等诸多史学家。
欧阳修不仅是古文大家,同时也是史学大家。他与宋祁等人奉敕官修《新唐书》,还有志于私修《新五代史》。
欧阳修私人编修《新五代史》,是补宋初薛居正等人官修《旧五代史》之不足。而重修《旧唐书》,则是以「唐史为鉴」,致用于治理朝政。
△ 《孝经图全卷》·宋·李公麟
欧阳修之所以执笔著史,与在古文运动中提出的「道统论」有关。尤其是私修《新五代史》,欧阳修自谓:「昔孔子作《春秋》,因乱世而立法,余为本纪,以治法而正乱君,发论必以呜呼,此乱世之书也。」
孔子编撰《春秋》,就是为了在乱世立法,而欧阳修从其道统,接续儒家为乱世立法的修史精神。
司马光所编撰的皇皇巨著《资治通鉴》,同样也是为乱世立法,为治世通鉴。《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司马光编修《通鉴》不仅格局宏大,善于突破旧有修史之藩篱,将编年体与纪传体合而为一,极大丰富了编修史书的表现方式,开创了编年通史体的先河。
△ 《孝经图全卷》·宋·李公麟
宋代哲学
古代中国的思想发展以经学为主流,并没有所谓哲学的门类。宋代的经学发展,因其反对汉代经学的训诂方法,而发展出游移于经学的道学。
道学主要是阐释义理与性命,故而后世学人称其为理学。理学所讨论的范畴,在理气性命,因而颇有现代哲学的意味。理学因其批判佛老之学而接续儒家道统,又因借鉴佛老之学而独立于传统经学。
在宋代早期,石介、胡暖、孙复被称为「宋初三先生,是理学的先驱。而理学真正的奠基者,则是有「北宋五子」之称的邵雍、周敦颐、张载、程颐和程顾。
尤其是周敦颐,被誉为宋代理学的开山之祖,后人尊其为源溪先生。
△ 《孝经图全卷》·宋·李公麟
周敦颐主要著作有《太极图说》和《通书》。周敦颐吸收了道家「无为」的理念,将「无极」的道家学说融入儒家的周易思想,从而构建出不同于汉代象数宇宙体系的新观念。
周敦颐作《太极图说》,开篇即云:「无极而太极。」周敦颐借无极与太极之间的辩证关系,构建出新的宇宙体系,为后来的理学家阐释本体论提供了借鉴。
张载主要著有《正蒙》《经学理窟》《横渠易说》等理学著作。张载在著述中提出「太虚即气」的本体论思想,并认为「气」是宇宙的本源,故而谓之「气焕然太虚,升降飞扬,未尝止息」。
△ 《孝经图全卷》·宋·李公麟

张载认为「气」是无形的,其最基本的状态就是太虚;而当「气」有形之时,就是「气」化为万物之后。
程颢著作有《定性书》《识仁篇》等文字,后人尊为明道先生。程颐著作有《易传)《颜子所好何学论》等文字,后人尊为伊川先生。「二程」兄弟是宋代理学的代表人物,奠定了理学的基础。
程颢、程颐兄弟共相论学,他们的思想虽然也存有一些分歧,但都以「理」作为宇宙的根源,来建构理学体系的基础。
△ 《孝经图全卷》·宋·李公麟
《二程遗书》有云:「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己何与焉?所谓万物一体者,皆有此理。」在「二程」看来,「理」是宇宙的本源,这是道学的基本范畴。而人与天理又有什么关系呢?
那是因为万物置于这个「天理」当中,而人也置于这个「天理」当中,无从逃脱。而南宋大儒朱熹继承了「二程」的理学思想,后人称其为「程朱理学」。
时至南宋,朱熹、张栻、吕祖谦、陆九渊等诸儒共同推动了理学的发展。其中,朱熹以「二程」思想为主体,兼而吸收了其他的思想资源,建构出一个庞大且完备的哲学体系。
△ 《孝经图全卷》·宋·李公麟
而张栻、吕祖谦二人的思想发展,则不如朱熹那样深远。只有陆九渊思想体系的建构,形成了后来的「心学」,颇有与朱熹的理学相抗衡之势。
《朱子语类》有云:「理在先,气在后;虽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显然,朱熹的哲学建构是以「理」为宇宙本源,而「气」则是「理」的物质化。
亦即所谓「未有物」是理,「已有物」是气。在朱熹看来,宇宙要先有「理」,因为有「理」,才能形成「气」,因为有「气」,万物才得以生发。这是朱熹思想的根本,远不同于孔子所建构的经学思想。
但朱熹并没有废弃儒家经学,反而将《论语》《孟子》《大学》《中庸》集合为「四书」,以此作为理学的重要基础。此后,朱熹的理学和「四书」取代了汉代以来的经学与「五经」。
△ 《孝经图全卷》·宋·李公麟

在理学时代,唯一能与朱熹理学抗衡的是陆九渊所建构的心学体系。陆九渊强调「心即是理」,他也认同「理」是宇宙的本源。但他同时还认为「宇宙即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从中可见,陆九渊与朱熹不同之处在于「理」与「心」同一,但「理」并不在「心」之外,万物的认知必从「心」去求索。
陆九渊的心学思想,被后来明代大儒王阳明所继承,使之后世成为一时显学,后人称其为「陆王心学」。
知中ZHICHINA新书上市
《太喜欢神话了!世界众神全书》
📚已在天猫、当当、京东正式发售📚
点击下图👇有惊喜!
 撰文 | 九诫
节选自知中ZHICHINA

特集书007《幸会!苏东坡》

 C O N T A C T 
商务合作及投简历请发邮件
☞ 推荐阅读 ☜

点击下方图片即可阅读
最全诗词入门!我们用一套书打通古今中外诗歌脉络
我们花了两年,为世界众神画像!
世界变局下,我们应该给孩子读什么?

点击👇阅读原文 👇
获取《太喜欢神话了!世界众神全书》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