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拉夏贝尔还能保住“中国版Zara”的名衔吗?
11月23日,拉夏贝尔发布公告称,公司被债权人申请破产清算。
有意思的是,传出“破产”消息后,不少昔日粉丝钻进拉夏贝尔直播间围观捡漏。11月24日中午,4万人涌进拉夏贝尔淘宝旗舰店的直播,围观直播间想“捡打折货”。11月24日淘宝旗舰店直播观看量为21万,而此前多数场次观看量不超过10万。直播中疑似有网友提及公司被破产清算的问题,主播回复称“还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图片来源:微博
从鸿星尔克、蜂花、到拉夏贝尔,又一国产品牌因破产危机而获得流量然后转化成销量。这种挽救方式引起了吃瓜网友们的讨论。
01好了好了,现在不用清算破产了
图片来源:微博
部分网友表示,这波操作让拉夏贝尔“起死回生”了,在危机关头剑走偏锋,赢得了一批知名度和产生了品牌共鸣,同时,也有部分网友调侃道“线上哪里买清仓,快告诉我”,“怪不得前一阵他家一直搞特价”,“快快,我来捡漏了!”他们表示,拉夏贝尔这次反其道而行之,造成了较大的舆论反响,将流量转化为了销量,起到了一定的“曲线救国”效果。
02品牌又一营销套路?
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也有部分网友质疑此次申请破产,“准备搞个热搜来最后一博?”“法院还没裁定呢”。这次是否只是个噱头来吸引消费者眼球,就像拥挤的小杂货店,每日都在写着“清仓大甩卖,最后三天”,年年如此。见证鸿星尔克的舍身救国,见证老牌蜂花的情怀自救,网友表示,拉夏贝尔是否仅仅是想通过所谓的降价和破产来博取知名度?毕竟有关破产程序尚未完全落实。
03根本不可能靠此起死回生
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存在大局观的网友意识到,简单的“清仓大处理”只能是治标不治本,“就算一人买一万,也才几个亿,比起负债,就是杯水车薪,九牛一毛!”一家品牌基数如此大的企业,进入破产流程,一定是企业本身的运营模式出现了巨大问题,不仅仅是因为这点积压的库存而造成的,企业的倒闭,只能是业务流程、供应链环节、资金链的链路等都出现了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大企业有很强的抗压能力,能有效应对各类碎片化危险,当然,反过来说,这些类似清仓处理的“碎片化”救国方式也激不起多大风浪。
中国版Zara
面临的两大问题六个缺陷
成立23年的拉夏贝尔,曾是坐拥近万家店、营收超过百亿的女装巨头,但最近几年,它正在快速下跌。从不断发布的“负面”公告中,不难感受到这个昔日女装巨头的焦灼。
2018年,拉夏贝尔营收突破100亿元,是中国上市女装企业中营收第一名,但危机也自此显现——2018年-2020年三年,拉夏贝尔共亏损约42亿。最近两年它正通过不断收缩业务调整,甚至卖楼抵债。为了还债,拉夏贝尔走上了拆东墙补西墙的恶性循环之路,资金链的断裂,让设计师不能再专注自身品牌文化和产品质量,而是通过不断的欠债和填坑中,愈加迷失在经济迷雾里。有心人不难发现,拉夏贝尔走上自断品牌之路的背后存在着市场优胜劣汰的问题。
两大问题
第一,供大于求的产业性下滑。
在过去几年中,服装行业尤其是快时尚的下滑是产业性的。这种产业性的下滑,一是渠道成本的上涨,二是众多竞争对手导致服装赛道越来越狭窄,渠道的过密和产品的绝对化饱和导致了消费者需求的下降。
第二,价格恶性竞争循环。
在企业过多、产品过多的环境里,服装供应过度饱和后的剩余无法消化,导致部分企业在利润与成本失衡的状态下退出市场,这个过程会产生更致命的杀价。比如准备退出中国市场前的Forever 21和GAP,其清仓前的价格血洗:全场10-30元,原价229元的针织衫仅售20元、2.5折等,导致行业进入发起低价竞争的恶性循环,把其他企业拖入泥潭,拉夏贝尔也无法独善其身。
六个缺陷
从拉夏贝尔自身来讲,前些年它在服装市场的竞争是SKU的高速更新为主,相应的,在质量上就做出了牺牲。但随着消费者对质量的要求开始提高,拉夏贝尔的短板也就逐渐浮现在大众视野中。
第一,市场优势的丧失。
优衣库、H&M、ZARA、GAP、C&A 等国际快时尚品牌陆续将“主战场”下沉至国内的二三线城市,导致拉夏贝尔的原有蛋糕被切割瓜分。在国际快时尚的带动下,消费者也更为挑剔,对商品的更新速度、设计风格、服务体验有更高要求,这些间接增加了拉夏贝尔的各项成本,压缩其利润空间,再加上拉夏贝尔在商品质量、环保、抄袭等方面问题频现,市场份额进一步流失。
第二,产品质量短板突现。
拉夏贝尔没有针对消费对需求的变化快速做出反应,这导致了拉夏贝尔在追赶ZARA的过程中,产品质量问题频发:松紧带断掉,羽绒服掉毛,衬衫打皱、褪色,棒球衫起球抽丝……这些质量问题已经被消费者视为基础不过关的标准,拉夏贝尔也因此被冠上了“低档”的代名词。
同时,国际时尚品牌的创新速度、上新频次远超拉夏贝尔,每周两次上新、每年上万款新品的速度直接碾压拉夏贝尔,久而久之,在流行市场拉夏贝尔就陷入了被动局面。
第三,价格管理出现BUG。
第一,拉夏贝尔在价格管理上出现的漏洞,让消费者对品牌产生了怀疑。同一件衣服在实体店售价为699元,但在网购平台上的价格是69元还包邮。这种现象很难让消费者对品牌产生好感,相反还会失去好感,信任度大大降低。
第四,服务管理不当。
在服务管理上,拉夏贝尔让广大消费者寒了心。在2018年的“双11”期间,出现了向上百人发错同一款衣服的问题,本来积极回应,安排退还,安抚消费者,不是什么难事,但是售后退换货处理不得当和不及时,让消费者对品牌的好感度再次下跌,导致复购率也大大下滑。
第五,库存周期变长。
拉夏贝尔采用全品类全渠道全直营模式,多品牌战略本可以突破单一品牌带来的运营风险和销售瓶颈, 但在不具备规模优势的前提下,其在缺少时尚把握力的产品上大规模上新,导致大量积压,库存周转周期变长,占用大量资金;而不断的市场扩张,导致大量低效店、低效产品的诞生,最终拖累了现金流。
第六,没有建立线上优势。
拉夏贝尔曾经也入驻当当、唯品会、京东等电商平台尝试开展线上业务,但其线上经营公司经营不当,导致营收波动较大。另外,随着直播带货的崛起,各品牌都在头部网红身上发力,依靠直播、KOL等方式推进产品的线上销售,但拉夏贝尔始终未建立起网红效应和KOL带货机制。
情怀牌不长久
产品才是取胜关键
拉夏贝尔从近万门店到节节败退,与自身的偏差的品牌定位有着莫大的关系。一是疯狂扩张,忽视主业,一味追求市场占有率而忽略了核心供应链的稳定,对产品的附加值过度渲染,忽视了产品的核心价值。二是直营模式过重,没有进行销售模式的灵活调整,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成本和风险。三是线上转型失败,仅仅是机械的把线下门店搬到网上了,而忽略了对“互联网+”的灵活运用。直播间成为了连接消费者与品牌之间的触点,这是因为直播间的动态化、互动化、场景化等特点,能与用户产生更深刻的互动。
图片来源:知乎
但想要依靠直播间里的销量暴涨,去挽救拉夏贝尔面临的问题,无疑是把路走窄了。真正能吸引消费者的,还是产品本身的质量,尤其对于老牌大型企业来说,自身的品牌文化和核心特质一定不能丢弃,盲目的随大流,最终会被大流给吞没。
消费者的审美正在快速更迭,品牌的价值跟不上时代,终将在大浪淘沙的环境中消失,不仅是拉夏贝尔,还有很多服装品牌,也在接受时代的洗礼。
拉夏贝尔的落寞让不少网友感慨。这个很多人的“青春回忆”,已经沦为“款式老土”、日常甩卖的牌子,直播间的热闹就像像往湖面扔下一块巨大的石头,激起了巨大的水花,而湖面终将恢复平静,就像消费者的热情终将回归理性。
产品本身的品牌效应和供应链的搭建和管理永远是一座屹立不倒的里程碑,供应链的断裂,将会导致这个巨大品牌成为外强中干的“纸老虎”,不堪一击。只有真正的明确自身定位,稳定自身品牌的商业模式和供应链,改进产品质量,才能不被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所遗落。
你对拉夏贝尔因申请破产保护而获得大众关注有什么看法?
继鸿星尔克、蜂花之后,你还会对这些传统品牌的困境慷慨解囊吗?
往期精彩推荐:
老牌国货蜂花”穷”出圈,成网友“新”扶贫对象
那些在困难模式下累计善念的品牌们
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版权声明:
从2021年1月1日开始,品牌几何所有原创文章只接受微信号转载,不接受网站转载发布,请各合作伙伴注意我们的内容政策变化,违者必究。
------------------------------------------------------------
品牌万千套路
手法各有不同
最新的品牌案例分析
最精的知识干货总结
加入品牌几何米仓会员
365天 day day up
企业工作坊,内训方案定制:[email protected]
平台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投稿,专访预约:[email protected]
👇 点击阅读原文也可了解详情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