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8日,人们走在南非开普敦的一条商业街上。(新华社记者 吕天然/图)
全文共2419字,阅读大约需要5分钟
  • 奥密克戎引发的全球恐慌,是由于人们对变异后果的担忧。2021年12月2日,来自南非的研究人员以预印本的形式发布了关于奥密克戎传播特点的最新研究。
本文首发于南方周末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文|南方周末记者 王江涛
责任编辑|朱力远
自2021年11月24日,南非报告新冠病毒变异株 B.1.1.529的情况后,世界卫生组织迅速反应,于11月26日即将新变异株列入值得关切的变异株之列,位于德尔塔(Delta)之后,命名为奥密克戎(Omicron)。随后,全球多个国家紧急收紧了防疫政策,以应对可能加重的疫情风险。
世界卫生组织的判断主要基于南非所报告的该病毒的初步情况,比如病毒本身更多的突变,以及当地流行病监测中发现感染该毒株的案例明显地增加了。但奥密克戎对全球疫情的影响到底有多大,在广泛的焦虑情绪中,相关病毒传播特性仍存在诸多疑问。2021年12月2日,南非国家传染病研究所、斯坦陵布什大学等当地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发布了一项关于奥密克戎传播特点的最新研究,基于当地流行病监测的有限数据,他们认为,奥密克戎似乎并没有增加初次感染风险,但免疫逃逸能力增强了,结果造成重复感染的风险增加。
1

重复感染风险增加
通过分析2020年3月至2021年11月间当地重复感染新冠的案例情况,最新研究认为奥密克戎与德尔塔、贝塔(Beta)等早先受到特别关注的变异株有明显区别,体现在造成初次感染和重复感染的危害不同。从初次感染新冠的情况来看,之前贝塔、德尔塔出现后,感染风险都有了明显的增加,而最近流行的奥密克戎反而伴随着感染风险有所下降。但是与奥密克戎相关的重复感染新冠的风险在增加。
自2020年初新冠全球大流行以来,南非疫情共经历了三波很明显的起伏,第一波疫情开始于2020年3月,在7月到达顶峰,至9月才明显缓和,这期间,新冠病毒虽然仍在变异,但尚未有特别的变异株受到全球关切。到2021年1月,首次发现于南非的新冠变异株贝塔助推当地疫情掀起第二波峰值。贝塔首次发现于2020年5月,后于12月18日与阿尔法毒株(Alpha)一起成为首批受到世界卫生组织关注并命名的变异株。第三波疫情则是由于席卷全球的德尔塔变异株,导致当地于2021年7月又掀起一波高峰。
最新研究估计,与第一波疫情相比,由贝塔和德尔塔推动的第二波、第三波疫情中,再次感染与初次感染的风险比更低,大约0.7,但奥密克戎流行的2021年11月,风险比显著上升到2.39。说明奥密克戎在造成人重复感染新冠方面的能力可能明显更强。这一研究发表在预印本网站medRxiv上,是目前公开发布的关于奥密克戎的第一个有完整证据的研究,但尚未经过同行评议。
2

免疫逃避能力增强
重复感染新冠是指感染过新冠病毒的人在康复后再次感染该病毒。这一现象最早发现于2020年8月,当时香港大学的研究人员报告称发现了世界上首例新冠再次感染案例,随后全球多地开始报告了大量重复感染新冠的案例,但不少研究数据表明,重复感染的情况相比初次感染的数量来说比例还是极低的。一项回顾性研究发现疫情之初至2021年2月,各类研究中报告的重复感染案例并不常见,比例在0%至1.1%之间,说明人感染新冠后所获得的免疫力至少在感染后10个月内还未曾明显衰退。但因为2021年2月之前,主要的变异毒株还没有大面积扩散,因而研究也指出,变异毒株流行后,人通过此前感染获得的自然免疫力和通过注射疫苗获得的免疫力会怎样,仍然不清楚。
而奥密克戎所引发的全球恐慌,正是来自人们对新冠变异后果的担忧。在此之前,2021年5月,德尔塔变异株曾推动印度等国的疫情快速恶化,确诊人数甚至单日即达40万。在疫苗接种率很高的以色列,2021年7月疫苗效果跟踪报告显示,由于德尔塔的流行,早先有效率高达95%的辉瑞疫苗,在预防新冠感染的有效率上已经大幅降至39%。当时《自然》(Nature)发表的一项重要的实验室研究也显示,相比阿尔法变异株,德尔塔逃避免疫的能力明显更强,无论用新冠康复血清,还是打了两针新冠疫苗的抗体水平来试验,结果均如此,如果只打一针的话,对德尔塔几乎没有明显的抑制效果。这里的疫苗是指辉瑞或阿斯利康的疫苗。
由德尔塔引发的疫情加剧至少引申出关于新冠变异趋势的两个重要追问,一个是变异之后的新冠病毒传染力如何,再者是免疫逃避的情况如何。传染力强的话会导致人更容易感染病毒,使病毒传得更广。而逃避免疫的能力强的话,一方面会增加重复感染的情况,使依靠自然免疫实现群体免疫进而控制疫情的想法变得更加难以实现,导致疫情持续时间更长,如果对疫苗所产生的免疫也逃避,那么当前国际上依靠疫苗来控制疫情的策略,其效果就要减损。
而最新研究正是通过大规模人群的证据显示,相比实验室里发现的德尔塔等变异株的免疫逃避现象,基于真实世界大规模人群的证据没有发现德尔塔等变异株有明显免疫逃避的证据,说明德尔塔传得广主要还是靠传染力强,但却发现奥密克戎可能有较强的逃避自然免疫的能力,挺过第一次新冠感染的人面对变异病毒后再次感染的风险明显提升了。
3

谨慎看待结论
在最新研究记录的近280万新冠确诊案例中,共有近3.5万人被标记为疑似重复感染案例,为了尽可能确认属于重复感染,研究人员将两次感染的时间间隔设置为90天以上。这一基于常规监测的大规模人群研究既有数量的优势,但由于各地的检测、治疗等公共卫生水平存在差异,且研究涉及时间较长,期间各类防疫政策和水平多有变化,这些局限很可能也会影响到研究数据的质量。再者,考虑到当前对奥密克戎的研究极少以及南非当地疫情的独特性,最新基于流行数据的初步分析尚需谨慎看待。
一个明显缺失的因素是疫苗,由于南非当地疫苗的接种率很低,而研究中又无法识别哪些人接种了疫苗,因而疫苗在当地几波疫情中起着什么作用还不清楚。特别是接种疫苗后遇到奥密克戎变异株会怎样,已经新冠康复且接种了疫苗的人又会怎样,这些关键的问题暂时都没有答案。至于新冠疫苗高接种率国家面对奥密克戎之后,疫苗对控制人群整体疫情传播有多大保护作用,这些影响未来全球疫情防控策略的关键问题暂时也没有答案。有待更多研究,特别是更精准的实验室病毒和血清研究去进一步探索该变异病毒的传播特性,并研究比较其造成重症、死亡的风险大小。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