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年浩浩荡荡的留学大军中,中国家长学生们偏爱的依然是美国,近年来,变化的是大家不仅仅热衷于到美读本科、研究生,而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在孩子读高中的时候就将孩子直接送出国。
很多人会疑问:这么小的年纪为什么要去美国念书?在美国读高中到底能又哪些收获?
关键词一:课程
课程的选择上,在中国,一个班的学生都是共用一个课表,上同样的课。而美国每个学校都会根据不同学生的水平和兴趣,提供几十门课程,老师根据学生程度给出合理的建议,然后指导选课。这样所有学生的长处都有可能放大到最大化,也不会出现厌学的情况。

课堂上来说,不会和中国课堂一样灌输式的死记硬背,让学生处于一种被动的接受知识状态。在美国大家更注重的是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没有呆板的笔记和黑板,方式多种话,你可以笔记也可以用电脑,只要不影响别人,课堂也随意很多。
学生A:视野更开阔,文化更包容
“高三那年的四月份,一个很普通的早上,第一节课是历史课。历史老师让我们两人一组代表一战中的一个国家,模拟Treaty of Versailles。历史一向不是我最乐意上的课,因为我不喜欢平时几十页密密麻麻的阅读和繁琐的笔记,可是那天的历史课不一样。
那是我第一次站在一个国家立场上和别的国家代表们针锋相对地争土地争赔偿,相互推卸责任约束对方。就连平时不怎么发言的同学也都极其投入,为了“自己”的利益,甚至是寸土寸金使出浑身解数地辩论,那场面简直是一场《甄嬛传》。我一边为我代表的国家精打细算,一边恍惚觉得我好像有点明白平时那些令我觉得冗杂的作业的存在意义。”
环境上来说,中国教室几乎都是前方一个大大的黑板和讲台,下边一排排整齐的课桌椅。而在美国,教室的功能很多,摆放了很多书籍资料和教学用具,可以兼职做老师的办公室,很多教室看上去就像图书馆一样。桌椅的摆放也根据课程不同更加随意,比如需要大家共同动手的课程,大家就围坐在一起并且可以自由调整,并没有什么硬性的规定。
学生B:每个人都可以展现自己
“那是一堂很普通的英语课。那天我们没在教室,而是在学校的小剧院,因为每个人要轮流表演《Othello》里一段自选的独白。
几乎每个人都带了自己的道具,如纸剑和王冠,还有好些人有模有样地穿上了“戏服”。虽然令人忍俊不禁,却也让大家都放松了不少。
看着一些同学近乎专业,激情澎湃的表演,我心里不免有些忐忑,还好虽然我上去紧张到头脑一片空白,却也没忘记早就背得滚瓜烂熟的台词。我也试着像大家一样有些浮夸,有些戏剧性,有些典型“莎士比亚”地在小小的舞台上卖力地演绎。
虽然表演时有些不好意思,但结束后心里的如释重负和成就感可真真是极好的,我发自内心地觉得有这样学习经历真的很幸福。”
关键词二:素质教育
在中国,高中生的学习与生活基本都是围绕高考。而美国高中教育非常注重全面培养学生的素质。学校的选修课程非常丰富,例如:声乐、器乐等音乐类课程及体育运动类的课程,使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潜力得到全面的发挥。
同时,美国高中社团丰富多彩:学生会、戏剧社、文学社、新闻社、艺术社、科研社、机器人俱乐部等等,绝大部分高中学生都需要选择至少一个社团或者俱乐部,进行课后活动。这些社团能最大限度挖掘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找到未来发展方向。
另外,美国高中的体育运动也是多种多样:篮球、足球、棒球、橄榄球、高尔夫球、网 球、曲棍球、拳击、游泳、滑雪、冲浪等,学生总能找到自己感兴趣的运动,让身体得到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学生C:给每一个人提供了无数种可能性
“说没后悔过肯定是假的,被考试和GPA折磨疯,在学校里交不到交心的朋友时,都会很想回国。说实话我很羡慕国内的同学,我觉得他们在学校学到的知识比我多得多,看到他们会做那种很难很难的题目就觉得很酷。
但是如果要我重新再选一次,我肯定还是会选择出国吧,并且我会选择更早地来我现在的学校。虽然不是什么很好的名校,但是同学老师们都很棒。
刚开始出国的时候,真的特别后悔,觉得美国都学的是些什么玩意啊,太容易了,觉得自己在这肯定学不到知识。后来慢慢年级升高了就很少有这种想法了。虽然学的东西肯定没有中国高中学习的深,但是面很广,并且很注重实践。
所以我觉得美高很好地给每一个人提供了无数种可能性,不管你以后要去Ivy League(常春藤)还是Community College(社区学院),所有人都可以在高中探索自己喜欢的领域。喜欢的课就多上几年,学更深的东西,不喜欢的课学完通识内容就可以了。”
关键词三:名校
我们知道中国的高中毕业生如果要直接升入美国大学本科,尤其是进入哈佛、耶鲁等名牌大学非常困难,因为国内学生不仅需要准备高考,还要为SAT、托福考试做好准备,时间和精力受到极大的分散。
其次,SAT和托福成绩高也不一定能得到美国大学招生委员的认可,因为美国大学非常看重学生在高中阶段的GPA(在校平均成绩)。美国高中是由9-12年级组成的,申请大学时四年的成绩都需要提交,GPA成绩越高,学生在学校的排名越前,被知名大学录取的机率就越高。
需要注意的是,相当部分的美国常春藤名校,并不直接面向海外招收国际学生。
但如果孩子在美国读高中,在申请大学时各方面都有优势:
(1)学生在美国读高中,更容易习惯美国的授课方式,养成正确的美国学习和思维方式,很多在国内无法获得的各种特长条件,在美国高中可以轻松获取,更容易进入顶尖名校。
(2)美国高中教育方式实行选课制,在美国读高中,不仅参加SAT考试非常方便,而且也可以直接参加AP、IB等众多进入名校先修读的预修课程。
(3)学生在美国高中体系中获得的学习成绩、课外活动以及社区活动等经历都会受到美国教育体系的认同,学生更容易获得老师推荐信(具有很高的公信力)和教务长评估,这些资料在审核过程备受青睐,常常成为申请者进入名校的关键。
关键词四:英语
美国教育属于开放式教育,在美国读高中会遇到形形色色的留学生,交朋友会让学生的语言更加丰富。孩子越小,模仿语言的能力就越强。经过两三年的高中教育,孩子的英语程度一般可以达到国内英文系毕业生的水平,实际应用的能力更强。例如,宋氏三姐妹(宋美玲、宋庆玲、宋霭龄)就是10多岁就去了美国学习,英语流利程度不亚于汉语。
关键词五:性格
目前,接收国际高中学生的基本都是美国寄宿制学校,管理严格,学生吃、住都在校内,避免了中国学生与当地家庭的不适应。
同时,留学生在学校内的集体生活,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美国当地学生,可以更快适应当地的学习环境,年龄越小,适应性越强,越容易交到本土的朋友。留学生在生活中不断磨练生活能力与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渐变得成熟,学会了在国际环境下的独立生存和多元思维的能力,为将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生活及思维习惯。
学生D:逼着自己独立
“收获最多的应该就是孤独和独立,以前觉得孤独有什么的啊,独处呗,现在才发觉精神上的孤独才是最可怕的,那种怕父母担心所以不告诉父母,不知如何向老师朋友开口的问题,都得自己囫囵吞枣地一口气憋在心里,慢慢地积累到不能承受,就大哭一场发泄一下,第二天继续照常生活。
但当然!也有正能量的收获!比如自己变得更独立了,小学的时候真的没想过一天离开父母的日子得有多差,多伤心,可是出国后慢慢地逼自己独立,出事不会再叽叽喳喳地去用嘴喊,而是用行动去解决。”
学生E:更加体会到了父母的不易,对我的未来也有了规划
“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应该还是会选择来美国上高中吧,因为有很多人生的经历和梦想都是我在国内很难去实现的,而且感觉美国的这种自主性的学习方式很适合我。同时更加体会到了父母的不易,对我的未来也有了规划。”
学生F:美高的自由迫使我去思考我真正想要的东西,我需要的东西,和伤害我的东西。
“我有更多的时间去了解学校之外的事物。我会问自己一些我从未问过自己的问题,例如我存在在这世界上的意义,或是我的责任究竟是什么。
我不再认为宗教仅仅是洗脑和人类无力的产物,甚至相信基督教;我尊重每一个不同信仰的人;我不认为家长有权利规划自己孩子的人生,每个人都有活出自己人生的权利。我渴望自由的生活,不畏惧特立独行。
固然,扑在课本上的时间少了很多,但这些时间带给我的是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的建立,是对于这个残酷世界的正确认知,是对于自己的渺小以及想要影响世界的欲望的接受。”
关键词六:考试
中国的高中课堂每天除了做题还是做题,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分数,因为学校老师评估一个学生好坏,只看重学生最终的分数。中国的高考成绩直接决定了学生的录取院校,成了人生的一大分水岭。但有些孩子平时成绩不错,高考时却因为紧张发挥不佳而影响了考试成绩,这就有点惋惜了。
而在美国课堂,学生的成绩都是由平时的成绩加上期末考试的成绩合起来构成的学生GPA(Grade Point Average)课堂的平均成绩,如果有心情的老师,还会给学生们一些可以取得附加分的好机会。而且,美国高中升读大学的SAT考试至少可以参加3次,不满意可以继续考,不是“一考定终身”!
学生G:那些难忘的美高时光
我回忆起和好朋友一起熬夜在图书馆赶作文和实验报告时,她帮我泡的咖啡;
周末坐着校车离开“村里”去镇上的周日,在集市凑热闹时遇到的街头音乐家;
过年和小伙伴们一边吃着不正宗,却已经很难得的中餐外卖,一边在电脑上看春晚时的满足。
我珍惜且怀念我的高中时光,因为每一天我都过得很值得。
我感激我学习到的所有知识和各国文化,我庆幸我变得更自信更不怕表达自我,也懂得珍惜在异国他乡让我可以依靠的每个人。
我不敢说每个美高党留学的收获都是如此,但对于我,最大的意义就在于四年以来的每一个最平凡却温暖的时刻。
其实你若再问我美高的意义,我会笑着告诉你,美高的意义就如同每一件事情一样,它带给了我属于我自己最独特、不可复制的经历和成长,这就是生活。这样的生活和成长让父母放心,而我也会充满自信的去迎接我下一段人生旅途。
本文转自网络,作者和原始出处不详,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分享
《留学字典》原创文章精选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