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策划 申艺善 张媛
内容申艺善 张媛
校稿/编辑 申艺善 张媛
美工 张媛 申艺善
12月刊执行主编媛 申艺善
作者简介
周翔 博士
美国普渡大学心理咨询学系
助理教授
印第安纳州注册心理咨询师
周翔博士本科毕业于浙江大学心理系,硕士毕业于纽约大学心理系,博士毕业于明尼苏达大学心理系心理咨询方向。现任普渡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咨询与发展方向助理教授,主要研究健康公允,家庭系统,及心理治疗的文化改编问题。
前言
青春期抑郁症爆发的原因十分复杂,为了研究这些原因,周翔博士通过使用北京大学的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探讨了抑郁症在中国家庭系统中的发展轨迹。在关于中国青少年抑郁症的研究中,以下发现需要得到高度关注:
  • 每4个中国家庭里大约就有1个家庭的青少年有抑郁症风险
  • 每4个中国家庭里大约就有1个家庭的父亲有抑郁症风险
  • 每2个中国家庭里大约就有1个家庭的母亲有抑郁症风险
  • 三分之二的中国家庭有家庭抑郁症风险, 而且当青少年有抑郁倾向时,父母至少有一方有抑郁倾向
该研究通过关注中国家庭,更加深入了解青春期抑郁症,强调家庭在青春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什么是抑郁?
抑郁和感冒发烧有类似之处,既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词语,又是十分复杂的科学课题。感冒发烧是十分常见的身体疾病,而抑郁情绪也是最为常见的心理疾病之一。感冒发烧的原因十分复杂,包括每个人先天体质不同,后天的生活习惯,接触病毒或者细菌的机会等等。同样,抑郁也由生物、心理、与社会环境这些复杂的因素综合导致。有些时候感冒发烧不去看医生也可以自己痊愈,另一些时候不看医生可能会有生命危险。与此类似,短期抑郁有时可以由自我心理调节和阅读相关书籍来缓解,而另一些时候如果不去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则可能会长久地影响到身心健康,学习工作,以及亲友关系。
抑郁症的诊断需要由专业人士来进行,而在进行大规模的人口健康普查时,科学家通常使用筛查性的量表----这些筛查性的量表有相对较高的准确度,但是不能够替代临床诊断。因此,本文将一致使用“抑郁症风险”而非“抑郁症”这样的表述。
抑郁症自测:我抑郁了吗?
患有抑郁症的人通常会表现出以下临床症状
想了解更详细专业的抑郁症筛查量表相关信息,请戳这里:(小编注:此工具非诊断依据,如有需要请向专业人士寻求帮助):
青少年与家庭抑郁
抑郁症在青春期的比例飞速增加。同时,青春期往往是对所有家庭成员的挑战。最近几年,在社交媒体上看到越来越多的中国家长常常感到自己“心力憔悴”。面对孩子的升学压力,亲子冲突,或者孩子的心理问题,再加上很多家长还要面对孩子以外的工作,家庭,与生活压力,感觉都要得抑郁症、焦虑症了。
中国青少年家庭抑郁情况分类 
我们通过使用北京大学的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探讨了抑郁症风险在中国家庭系统中的发展轨迹。通过对2111个中国家庭进行分析,我们描绘出了青少年从10岁成长到21岁的过程中的六种不同家庭类型。
01
无风险型(35.6%)
第1组家庭的青少年、父亲、母亲在整个阶段都没有抑郁症风险(整条轨迹都在红色虚线以下),这也是6个组中比例最高的一组。
【注】红色虚线以上代表被筛查性量表诊断为抑郁症,即有患抑郁症的风险。图中左中右分别为青少年,父亲,母亲的抑郁风险测量结果。横坐标中年龄均为青少年年龄(下同)
02
青少年抑郁型(13.1%)
这组家庭中,青少年的抑郁症状随年龄逐步上升,从一开始没有抑郁症风险,到后期成为6组当中抑郁症风险最高,同时,此组别中的父亲有抑郁症状但是未达到抑郁症风险,母亲的抑郁症状刚刚达到抑郁症风险。这也是我们临床上观察到的最典型的“青少年抑郁”家庭----随着青少年抑郁症状的增加,父亲母亲都开始出现一些抑郁症状,母亲比父亲稍严重。
03
父母均抑郁型(3.2%)
本组家庭占所有家庭比例最低,本组家庭中父母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抑郁风险,而且该风险早于孩子抑郁风险的出现。结果显示,青少年的抑郁症状随年龄逐步上升,到青春期晚期和成年早期,大约是高三或者刚入大学时候,出现抑郁症的风险。父亲从孩子10岁开始就有抑郁症风险,先降低后又回升,在孩子青春中期,大约中学和高中阶段,有一段时间没有抑郁症风险。这组最令人担心的是母亲,是所有组中抑郁症风险最高的,并且在整个孩子青春期直线上升。
04
母亲抑郁型(26.8%)
本组家庭青少年和父亲都没有抑郁症风险,但母亲始终表现出抑郁症高风险,且该风险在孩子青春期一直缓慢增加。
05
父亲抑郁型(8.8%)
本组家庭青少年和母亲都没有抑郁症风险,而父亲的抑郁症风险始终存在并在孩子青春期直线上升
06
青少年长期抑郁型(8.8%)
最后这组家庭青少年属于“长期抑郁型”(和第2组的青春中晚期抑郁的青少年形成对比)。这组的青少年在青春期开始时就有抑郁症风险,16岁左右稍有缓和(仍有抑郁症状但没有抑郁症风险)但后期反弹。这组的父母在孩子整个青春期的抑郁症风险都一直处于高位状态。
想一想
回忆你的青春期,你觉得自己和其他家庭成员的抑郁症风险发展轨迹属于那一组呢?
中国有多少抑郁症家庭?
抑郁症风险在中国家庭中有多普遍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具体数据。
第2组(青少年抑郁型),第3组(父母均抑郁型),和第6组家庭(青少年长期抑郁型)中的青少年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风险,合起来的比例是25.1%,和《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的结果吻合。也就是说,每4个家庭里大约就有1个家庭的青少年有抑郁症风险
用相同的算法,我们得出结论:中国家庭中大约每4个家庭里就有1个家庭的父亲有抑郁症风险,而大约每2个家庭中就有1个家庭的母亲有抑郁症风险。也就是说,中国的家庭在面临孩子经历青春期时,父母亲都承受着相当高的抑郁症风险,尤其是母亲。
总和起来,大约有三分之一的家庭(无风险型)没有潜在抑郁症,而三分之二的中国家庭则有着家庭抑郁症风险,也就是说家庭中至少有一位成员有潜在抑郁症----其中当青少年有抑郁倾向时,父母至少有一方有抑郁倾向(青少年抑郁型,父母均抑郁型,青少年长期抑郁型)。
不同类型的中国家庭以及孩子之间的差异
读到这里,你会不会好奇这几种不同类型的中国家庭以及青少年之间究竟有着哪些差异?
  • 家庭差异
    我们发现低收入低受教育水平家庭农村家庭少数民族家庭等的家庭抑郁症风险更高,可能更需要社会和专业人士关注。
  • 孩子差异
    有抑郁症风险的家庭里,孩子往往在婴儿时期更晚独立走路更晚说成句话更晚学会数数3岁之前更有可能与父母分开一个月以上;在学校期间语文和数学成绩都相对较差在过去一个月更容易生病等,这些证据也从侧面揭示了抑郁症的复杂因素和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青少年没有抑郁症风险,只要父母有抑郁症风险(母亲抑郁型或父亲抑郁型),这两组家庭的孩子也会更容易生病或者取得较差的语文和数学成绩,这说明了父母的抑郁症对孩子产生的消极影响和关注父母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写在最后
在我们的研究结果里,最令我们惊讶的是,中国这6组家庭当中没有任何一组显示抑郁风险下降。这种趋势也许是因为中国心理咨询服务仍然十分匮乏,成本高,以及家长与青少年抑郁症的病耻感(作者注:不愿意承认自己可能有抑郁症,不好意思看病,怕隐私泄漏等等)较高等原因。这些原因可能造成有抑郁风险的青少年或家庭不愿意寻求专业心理健康服务。虽然70%-80%的抑郁症是可以通过专业人士治好或改善,但对比于西方国家每10个有抑郁症的青少年中有8个接受过专业治疗,中国最新的研究表明每10个有抑郁症的患者中,只有1个接受过专业治疗。这个比例还是有待增加。
日常生活当中有很多可以预防抑郁症的方法,例如,定期进行有氧运动、培养兴趣爱好、建立友好的人际关系、学习正念和其他情绪管理的技巧等等。很多学校、工作单位、以及社区服务中心也开始慢慢探索不同的策略帮助广大的青少年和家庭“减压”。同时,如果你或者你的家人有抑郁症风险,请及时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作者注】在本文数据分析当中,我们只选取了在2012年有10到15岁之间青少年的家庭。我们剔除了因为离异,丧偶等原因缺失全部个体数据的家庭。
【原文标题】Zhou, X., & Sun, X. (2021). Family depression profiles among adolescents and their parents: A group-based multitrajectory modeling. 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 35(7), 886–896. https://doi.org/10.1037/fam0000849
【参考文献】
https://www.nimh.nih.gov/health/statistics/major-depression
https://www.cdc.gov/childrensmentalhealth/data.html
https://www.who.int/news-room/fact-sheets/detail/adolescent-mental-health
Ghandour, R. M., Sherman, L. J., Vladutiu, C. J., Ali, M. M., Lynch, S. E., Bitsko, R. H., & Blumberg, S. J. (2019). Prevalence and Treatment of Depression, Anxiety, and Conduct Problems in US Children. The Journal of Pediatrics, 206, 256-267.e3. https://doi.org/10.1016/j.jpeds.2018.09.021
Lu, J., Xu, X., Huang, Y., Li, T., Ma, C., Xu, G., Yin, H., Xu, X., Ma, Y., Wang, L., Huang, Z., Yan, Y., Wang, B., Xiao, S., Zhou, L., Li, L., Zhang, Y., Chen, H., Zhang, T., … Zhang, N. (2021). Prevalence of depressive disorders and treatment in China: A cross-sectional epidemiological study. The Lancet Psychiatry, 0(0). https://doi.org/10.1016/S2215-0366(21)00251-0
傅小兰,&张侃(2020)《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
本文贡献者
申艺善
美国德克萨斯州立大学家庭与消费者科学学院助理教授
张媛
康涅德格大学人类发展与家庭科学系博士生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