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媛老师
关于作者:
美国硅谷公立小学老师
美国双语教育学硕士
分享美式教育经验谈
坐标加州,8年教学经验
几天前跟多年的好友聊天,没寒暄两句呢,朋友就抛来一个媚眼表情:
我猜想:这是“有求于我”呢?
果不其然,朋友接着说:“Yuan呀,你那里有没有什么适合家长学英文的资源呢,我想最近把自己的英文补一补!”
“怎么,一向佛系的你,为何突然来了学英文的劲头?” 我半开玩笑地问她,
朋友就连忙解释道:“这不双减嘛,以后孩子的英文辅导,自己也要亲自上了”。
看到这位老友的“诉求”,给我也提了个醒!
这些年在公号给孩子们提供了各式各样的学习资源,但却很少给家长们提供一些切实可行,自我提升的学习资源。
而作为“家庭教育”的引导者,每位家长都希望给孩子最好的启蒙教育。
所以今天,我特意为大家筛选出了三本适合家长的“英语学习材料”,帮助大家以最快的速度唤醒知识、打好基础、让英语启蒙,更加得心应手!
在最近一对一的家长会上,我几乎跟每位家长都聊到了“家庭教育”的话题,这在很多父母眼中如此“习以为常”的事,却给我很大启发。
所以在分享资源之前,先来聊聊我眼中的“家庭教育”。
1
家庭教育具有很强的“渗透性”
俗话说: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孩子,大人的习惯也就最容易被孩子模仿。
所以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况:
一个谦虚有礼的家长,身边的孩子也是心平气和,温文尔雅的;而一个脾气暴躁的家长,他的孩子也会经常因小事而动怒,跟小朋友们相处不那么和谐。
所以,家长的言行仿佛是孩子性格的一抹底色,会随着日常的一点一滴,慢慢渗透入孩子的行为习惯当中。
比如我班上有一位小朋友,总喜欢和身边的朋友吵架,有时候其他小朋友只是不小心碰了她一下,她也要给老师告状。久而久之,很多朋友就不跟她一起玩了。
后来我和这个孩子的家长交流,想看看孩子在家里怎么样。
妈妈听到我给她的反馈后,大吃一惊!她实在没想到,在家里如此严格要求的“乖乖女”,怎么在学校会不招人喜欢呢?
说着妈妈就严肃了起来,面露一股“凶”气,“老师您放心,孩子马上回家,等会儿我就好好说说她!”
看到这儿,我似乎明白了什么。

我赶忙稳定住妈妈的情绪:别生气,孩子需要慢慢引导。您看女儿在学校里总是抓着别人的错误不放,是不是咱们在家里,有时候也会抓着她的错误不放呢?
2
家庭教育具有高度的“沉浸性”
家庭是孩子的港湾,同时也是学校生活的继续延续。
和家长们的交流,我得到两种反馈。有的孩子十分喜欢跟爸爸妈妈分享”今天在学校都发生了什么”,可是有的孩子却开口不谈自己的学校生活。
作为老师,我给家长们的建议是:不妨从开学第一天起,就跟孩子每天预留出几分钟,聊一聊今天在学校发生了什么?学到了什么,跟谁一起玩的,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吗?
在孩子分享的时候,我们应该做个认真的聆听者
,在适当的时候,给孩子正向的引导,告诉他:你不妨可以这样想,这样做。

除了行为习惯的引导,对于启蒙阶段的孩子来说,家庭更是学校知识“落地”的场所。
举个最近的例子,课堂上我们正在学习“动词”,我带着全班的小朋友们,一起探讨动词的定义,然后用海报列举出一些动词的例子:
第二天,班上的小Julian就兴高采烈地跟我分享:”今天爸爸开车上学的路上,也让我试着寻找看到的各种动词”。
“怎么这么巧,你的爸爸知道我们在习动词吗?”

小Julian憨憨一笑:“我的爸爸总是知道我们在学校学什么!”
这时我才意识到,原来Julian的爸爸每周都会仔细查看我发回家的Weekly Newsletter(每周简报),上面列出了学校每周的学习计划。
据学习计划,Julian爸爸就想法设法地在生活中,帮着小Julian来复习,真是太有心了!
再给家长们提供一些思路:
比如学校里学了不同的蔬菜和水果词汇,家长们就可以在逛超市的时候,问问孩子今天餐后是想吃apple、banana还是orange呢?
用“沉浸式”的生活化场景,帮助孩子把知识运梳理一遍,实现最自然的家校结合。

吃完饭之后,我们会把一些剩下的饭菜(leftover)收纳到一个餐盒里(container),一些食物残渣(scraps)我们可以把它们倒进垃圾桶(garbage)里,而这整个动作叫做clean up。
这些生活场景中涉及的知识,学校里未必能面面俱到,但它们却是非常重要且实用的知识。
尤其在“双减”之下,如果我们依然保持着过去的“惯性思维”,认为孩子的学习完全是老师和学校的责任,那么,家庭教育将会成为孩子学习生活中一块最大死角。
所以,“双减”之后,家庭教育一定要及时补位!
看到这里,大家是不是激情满满,要跟孩子一起成长学英文啦?
接下来,就为大家推荐三本免费的学习材料
,帮您重拾英文的自信。

之所以选择这三本,除了均采用场景式学习方式,里面的语言都是生活中的地道表达,非常适合与孩子间的亲子英文互动
1
图解一切的《牛津新图解英语词典》
首先推荐《The New Oxford Picture Dictionary》,这是由大名鼎鼎的牛津出版社推出的一本超级全面的图解单词百科书,专为英语初级学习者设计的实用英语图画词典!
里面的词汇按照主题分类,而且每个词汇皆辅以全彩图示,可藉由图文联想提升词汇学习的效率性。
虽然这本书有中文对照版,但我还是给大家推荐了英文原版书,这不是为了难为大家,而是为了更好地锻炼大家的“英文思维”。
什么是英文思维呢?我用下面的图给您解释:
当我们看到杯子,直接脑海里就浮现“cup”的单词,这就是Think in English
(英语思维)。

如果看到杯子,先想到中文的“杯子”,再去翻译成英文的“cup”,这就是我们平时用中式思维学英语的步骤。
建立英语思维,这样我们用英语进行表达时,就少了中间翻译的步骤,这可以让我们的表达更加流利、不卡壳。这也是为什么,我建议大家直接看图学英语的原因!
这本词典还有一个精妙之处就在于它涉及的词汇不是按字母排序的,而是按主题/场景归类的、
比如把每个房间,按照不同的功能进行分类,而不同功能的房间里,摆放着各种器具、陈设,我们可以像“串葡萄”一样,将这个主题的单词一网打尽!

这本书的配图也是一大亮点,非常真实且生活化,很容易让我们把这些知识带入到自己的生活中理解,加深印象,绝对是一种比看枯燥的文字词典更好的学习方式。
有接地气的交通主题、家务主题;也有更高阶的天文主题、地理主题,但是涉及的词汇都很实用。
天文主题为例,虽然看起来这个主题会非常专业,但是涉及的词汇仍然集中于日月、银河、八大行星等常用词汇上,也是家长们打基础应该学会的知识。
我统计了一下,这本书中共计 4000+ 单词,基本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有人物、食物、学习、工作、动植物等多个大主题,每个大主题下还分为多个小主题,相信学完之后,家长的英语水平一定长进不少!
这本书我推荐大家按这样的步骤来学习:
1.先整体浏览一遍图画
2.根据标号查看对应英文
3.遮住英文,根据图画表述一遍
4.根据3步骤结果适当重复练习几次
注意不要转化成中文再翻译成英文哦!
2
有趣的《朗文日常情景词典》
朗文出品的《Word by Word Picture Dictionary》采用独特的互动教学法,将习得词汇的过程转化为充满活力的交流经历,尤其适合初学者使用。
它融入日常生活、社会交往、校园等日常生活场景。收录了大概4000个词汇,涵盖了从幼儿园到高中大部分的词汇,是一本适合家长们长期使用的单词书。
这本书的巧妙之处在于每个章节的设计,非常好的体现了“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特点。
每一章都是一个情景课程,每页包含着大量的辅助练习。
比如说fast food这一章节,第一部分是单词介绍,上方用图画描绘了日常场景,下方列出了这个场景的实用单词,这里的单词就是各种食物名称,hamburger,hot dog,fried chicken等等。
而在单词下面的第二部分是情景对话,为我们提供了去餐厅点餐常用的对话表达。这些表达,我们都可以运用到平时和孩子的亲子对话中。
第三部分是发散性问答,为的是引发思考,加深理解,就像课堂上老师提问一样。 
比如这里会问诸如“Do you go to fast-food restaurants?”(你去过快餐店吗?)、“What do you order?”(你都会点哪些食物呢?)。遇到这些问题时,我们就可以把这堂课学到的单词用上去,运用jelly、cookie之类新学到的单词。
一张纸就是一小节,而且每一节中间没有联系,你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或者按照主题兴趣,打印下来或者翻到需要的那一节来学习。
不光如此,每个小节的设计,不仅可以扩展词汇量,还能帮助掌握区分近义词,提高口语、写作、讨论以及交流的能力
为了更有利于大家学习,我还特意为大家收集了这本书的音频材料,方便大家用来纠音、跟读。播放每个音频时首先会说明在书中的页码,方便大家据此查找,和书配合使用。
3
应用TPR教学法的朗文图解日常英语
多次跟大家提到第二语言教学中的TPR(Total Physical Response)教学法:用身体动作把语言与行为直接联系在一起,达到可理解性的输入。
而基于TPR 教学理念而设计编写的这本English for Everyday Activities——A picture process Dictionary,也因此成为了一本与众不同的图解词典。
这本书分为6章、包含61个日常生活场景,而且和生活的联系非常紧密。
比如下面这幅图,展示了一个完整的煎蛋过程。从打开炉火,到打碎鸡蛋,再到给鸡蛋翻面,这些口语化的表达,有时我们真是一时想不起来怎么说,但是这本词典都给我们归纳好了!
通过边做动作边记忆相关英语表达,不仅增强可理解性输入,也能达到最好的记忆效果。因为亲身经历体验过的东西,总比看视频或者看图片记得更牢。
另外,这本书有个部分叫做“For special attention”,这是为我们避免“中式英语”提供的小贴士。
记得刚来美国时,有一次去看医生,我想问医生这个药一天吃几次?
吃嘛,我下意识的就说了“eat medicine”。
可是医生却笑笑地回复我,“please take it twice a day”。
后来才察觉,吃药要用"take medicine”,而不是eat medine,在美国人眼里eat medicine就好比把药嚼碎了,不停地咀嚼品尝味道,是一种很奇怪的表达。
这里我就是受了“中式思维”的束缚,错把中文里的“吃药”等同为英文的“eat药”。

这本词典"For Special Attantion”的部分,给我们比较了dry off 和 dry out的区别。
Dry off通常是表面有水,我们把它烘干,比如My umbrella is drying off. (雨伞在晾干)
Dry out
是整个东西里面和外面都湿掉了,比如dry your hair out(吹干头发)。

在“出门”这一章节中,“小贴士”给我们补充了更多说“再见”的方式,如:
See you later; bye; see you; catch you later; goodbye
这些地道的语言表达,可以充分运用到平时和孩子的日常表达中!
以上这三本书都是非常适合家长们进行知识补充的学习素材,即使平时工作再忙,只需每天抽出碎片时间,用心翻一翻,就能收获一二。同时,还可以和孩子一起学习,增进亲子关系,做孩子英语启蒙路上的好帮手!
本期福利:最后,我将这三本长必备的宝藏英语书一起打包好了。果喜欢麻烦点击文章底部的“在看”,然后点击下方卡片关注公众,点击发消息,在公众号对话框回复“家长必备”,就可以免费获取啦!
正在团
1. 全网首发!这套全球顶尖的英文写作教程,终于引入中国啦,给大家薅到“白菜价”
请点击下方图片了解产品▼
2. 0~16岁,用这套蟋蟀杂志就够了!中文、英文全覆盖
请点击下方图片了解产品▼

前 期 阅 读
💛 点下方“阅读原文”,了解亲子陪伴课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