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跟了!澳门正在把未来十年、二十年的发展押在科技创新上。
12月2日至4日,由澳门科技总会主办的BEYOND国际科技创新博览会,在澳门威尼斯人金光会展中心举行,推动澳门打造全球科技产业新的“聚焦点”,吸引了全球众多科技企业同台参展。
从这一刻起,“威尼斯人”不只有赌博的纸醉金迷,更有创新的激情如火。
澳门加速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赛道,是大湾区进军世界一流创新策源地的最新步骤。在此前后,参展的腾讯等大湾区企业早已提前落子布局,积极助力粤港澳湾区融合发展。
01.
大湾区建设的氛围变了,向常态回归向创新加速
如果不是上述博览会,恐怕少有人会注意到,在粤港澳大湾区,有一个创新的宝藏男孩,叫澳门。
用武侠招式来作比,珠三角就像降龙十八掌,实体经济强悍,刚猛凌厉,而且随着内功修为的提升,近年来有着至刚(全球最终消费品制造中心)生至柔(制造服务与创新中心)的趋势;香港就像独孤九剑,“天下武功,唯快不破”,通过快速联通世界特别是亚太地区贸易、金融、航运网络,站在了全球金融金字塔的顶端;澳门则如同一阳指,看似平平无奇,但凝聚一点便可制敌要害,更能隔空点穴,令人打开全身经脉。
澳门的“一阳指”点在哪里?芯片。
早在2010年,澳门便将集成电路和空间研究作为重点科研方向,其中澳门大学的模拟与混合信号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国家重点实验室,已经成为亚洲研究成果排名前列的机构之一。到了2018年,澳门大学的芯片研究成果就已经排名全球第六。据说,国家部委的专家到广东调研时都曾感叹,没想到澳门的芯片这么强!
疫情和大国竞争下,芯片对中国有多重要,澳门芯片研发就有多重要。
不过,澳门虽有芯片研发“屠龙之术”,却在全球芯片产业界默默无名。原因何在?澳门实在是太小了,截至2020年底,澳门总人口为68万人,面积只有33平方公里。
历史的机缘往往就这样柳暗花明——与澳门一水之隔的,就是全球制造产业实力最强区域之一的珠三角。
事实上,这样的“宝藏”早已是公开的秘密,已经列入国家发展大局中谋划。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在“发展科技研发和高端制造产业”一节中,明确“高标准建设澳门大学、澳门科技大学等院校的产学研示范基地,构建技术创新与转化中心”,在罗列重点产业中更是把集成电路作为第一位,特别强调加快构建特色芯片设计、测试和检测的微电子产业链,建设人工智能协同创新生态,打造下一代互联网产业集群。
正是有这样的底气,BEYOND国际科技创新博览会在赌城澳门开幕,也就理所当然了。
作为此次展会合作伙伴之一的腾讯,更是将以“科技向善、智慧湾区”为主题,围绕“智慧澳门”、“智慧产业”、“智慧医疗”,通过14个具体应用场景案例,展示了腾讯助力澳门经济多元发展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持续输出。
这可不是一场简单的企业展示。
从深圳起步,在香港上市,腾讯既是深圳创业大潮的佼佼者,更通过香港链接全球资本,成为数字经济的代表性企业。如今,它将最新创新成果带到了澳门,正是看中了这里的实力和潜力。
如果说腾讯的成功,是粤港澳三地优势强强结合的成功,那么,此次博览会更令人分明听到时代大潮进入历史转折处的轰隆作响。
香港国安法颁布实施,前海、横琴两个合作区方案落地,一硬一软的两手举措,让大湾区的氛围为之一变,效果也立竿见影:香港向北,深圳“南迎”。大湾区的发展氛围、创新氛围正在改变,或者说,回归到世界级湾区应有的发展常态。
这种回归,正当其时——不仅是相对民族复兴和祖国统一的历史进程,更是相对于全面演进的数字化浪潮。
最近一例体现这一浪潮热度的就是各方追捧的“元宇宙”概念。在它背后,是数字空间向物理空间、社会空间的全面渗透,有人将其视为科幻版的人类未来,刘慈欣则怒批“元宇宙将引导人类走向死路”。然而,不论数字化将导向何方,至少目前还看不到任何的减退迹象。
在粤港澳大湾区,这种态势不仅明显,而且正在发挥一项重要作用:加速大湾区融合发展的进程。
这次澳门举办的BEYOND国际科技创新博览会,就是这一态势的最新例证。
近年来,腾讯大力推动移动支付落地澳门,与新花城超市共同打造了澳门首家智慧超市,率先引入自助刷脸支付,并向内地游客提供实时结汇、快速结账等服务,带来了全新的智慧购物体验。
对企业自身而言,也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腾讯云2020年在香港和澳门地区业务超过100%YOY收入增长,客户数目增长达3倍,今年上半年,在音视频业务、金融机构类的业务场景、本地渠道生态也都取得不错的进展。
当然,更重要的是,对于致力于建设创新湾区的粤港澳大湾区来说,更多数字化技术、企业的创新“加注”,可以更好推动科研要素集聚和高速流动,激发更多创新活力。
这,就是大湾区在数字化时代的新姿态。
02.
地企共生的新故事,大湾区企业公共意识觉醒

从全球来看,湾区与企业往往存在强烈的共生共荣关系。
64年前的秋天,太平洋彼岸的旧金山湾区,八位年轻人从“晶体管之父”威廉•肖克利的实验室大门走出,另立门户,号“仙童”,成为全球电子信息史上最成功的一次“叛变”。
“八叛徒”中的罗伯特·诺伊斯(集成电路的发明人之一)和戈登·摩尔(“摩尔定律”提出者)离开仙童创办英特尔,销售部主任杰里·桑德斯创办AMD……伴随着企业不断裂变,硅谷诞生了。
像硅谷这样具有全球重要性经济区域的崛起,往往会诞生一大批具有相似气质的企业和企业家。
在东京湾区,日本有“经营四圣”:松下创始人松下幸之助,索尼创办人之一的盛田昭夫,本田汽车创始人本田宗一郎,京瓷创建人稻盛和夫。
在纽约湾区,则有着摩根公司协助建立美国工业雏形并走上金融王座的传奇,扎克伯格在距离不远的哈佛大学创立Facebook(脸书),等等。
伴随着改革开放春潮富起来的广东,同样如此。腾讯、华为、格力、美的、中国平安保险……2021年,粤港澳大湾区总共有25家企业进入世界500强榜单,开放创新、敢为人先成为这些企业的共同印记。
这一点在腾讯身上体现的同样明显。近年来,从微信小程序到建设WeMake工业互联网平台,还为广交会等重大展会提供数字化服务,变得更加开放,立足大湾区进一步融入数字化时代的全球经济。
就在最近一次腾讯提供技术支持的第130届广交会上,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会长江小涓表示,与传统的制造业全球分工相比,制造与服务,国内与国外的界限已经变得非常模糊,最全链的跨界体系在数字全球化时代将成为一种主要产业分工模式。
可以说,这样的情景,正在粤港澳大湾区加速浮现,随之而来的,是一场重大的企业身份变革正在发生。
回溯现代经济的拂晓可以发现,现代意义上的企业诞生并蓬勃兴起,与有限责任制度密不可分:个人不需要为企业亏本承担无限责任,只需要承担自己所投入股份的相应部分。只要经营得当,股东如流水转换,公司却得以“永生”。最近出台实施的《深圳经济特区个人破产条例》,可视为这一理念在自然人领域的最新延伸。
但是当数字化对社会经济各领域藩篱逐一打破,全球范围跨界体系的快速形成,一股相反的力量变得引人瞩目:企业的社会责任清单不断刷新,公共意识也在不断觉醒。
在此背景下,众多大湾区“本湾”企业展现主动姿态,在公共服务、公共平台等方面不断拓展边界。
以腾讯在BEYOND国际科技创新博览会上展出的澳门“智慧水务”项目为例,其实现了从员工移动办公到搭建掌上智慧水务系统的民生服务飞跃,通过连接全澳门270多名员工、4间水厂和630余公里的供水管网,在客户服务上,实现维修维护全链路可视化、可追溯。相关服务为68万澳门市民享用安全可靠、稳定优质的供水服务提供了有力保障。
类似的一幕正在更多公共属性的平台上不断上演:
在教育综合平台GRWTH,学校上载的教学影片会存放在腾讯云本地数据中心;去年在澳门举行的世界旅游经济论坛GTEF,在腾讯云支持下首次以线上及线下结合的模式举行;自去年9月至今,澳门特区政府通过微信平台发放共计2.9亿澳门元消费券,成为腾讯协同助力澳门旅游业复苏的重要举措。
博览会主办方透露,腾讯计划展出的案例均系近年来产业互联网技术能力提升和智慧产业数字化创新的呈现,可谓是“所见即所得”的科创落地成果,在为澳门本地政务、商业和民生服务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为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做出了有益探索。
03.
学科细分与融合的难题如何解?做平台更要做生态 

绝大多数对企业发展模式的争论,都可以归结为一句话:除了给自己、给股东赚钱,企业还要为谁负责,负什么责?
对于企业的社会责任,有两种理解。
第一种是,企业正常运转就是在履行最重要的社会责任:其通过购进原料、输出商品、雇佣工人、缴纳税费、投资创新等等,本身就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要求企业过多承担社会责任,反而会提高其生产成本,降低企业竞争力,最终导致关门大吉,造成失业增加、税收减少、产值下滑等一系列负面效应。
另外一种则认为,企业在正常运转之外做的贡献才是履行社会责任。比如,在排放排污符合规定的基础上,为了生态环境不断加大投环保和低碳投入;在为股东谋取最大价值的同时,为员工提供更好福利,并积极投身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助学助教、抗震救灾等。
看起来,似乎各有道理,但这种争论在数字化条件下,正变得不再重要:两种理念在企业发展实践中彼此交叉融合,很多企业原本为自身效益而搭建平台,结果既促进了自身发展,同时也为行业乃至整个经济体系提供了公共性支撑。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句话在数字时代得到新的诠释。
从华为将鸿蒙系统开源,到多家广东企业建立国家级的跨行业跨领域 “双跨平台”,大湾区龙头企业对产业经济的外溢“公共性”正在从被动效应转向主动作为。
在这方面,自2018年提出拥抱产业互联网以来,腾讯就一直致力通过数字技术助力产业升级,在政务、医疗、交通、环保、文旅、会展等领域打造了一系列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成功案例。
凭借超过22年在音视频领域的经验及技术,腾讯云推出了一系列领先业界、可应用于不同场景的音视频产品方案,单在中国国内视频行业发展渗透率已达90%。腾讯还与网上人寿保险Blue合作,全力支援其核心系统转移至“云”上,大大提升公司回应市场需求的速度、扩展能力及科创潜能。
“不少人认为云是一个很专门、很技术化的概念,但腾讯云最想带给大家一个讯息就是:云科技并非想象中般复杂和深奥。大家看演唱会直播、听串流音乐、打电动、网店直播购物、开线上会议等场景,背后都是由云技术支持”腾讯云负责人表示,他们希望能“化繁为简,以小建大”,透过云技术等科技创新,推动生活数字化、行业数字化。
在即将开幕BEYOND国际科技创新博览会上,腾讯将展示的“腾讯觅影”项目,把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深度学习等先进人工智能技术运用在医学领域的产品,利用AI医学影像分析辅助临床医生筛查疾病。抗击新冠疫情期间,配备该技术的整体车载移动方舱CT通过5G+AI智能诊断系统,实现影像及诊断报告跨地域自动传输,大幅提升了诊断准确率和效率,为中国战疫作出了突出贡献。
只有为他人,才能更好的为自己。类似的观念转变也发生在创新上。
最近网上有个话题很热:为何这个时代没有牛顿、爱因斯坦?
一个重要原因是,现代科学的每个领域都过于细分,穷极一生可以掌握的专业性知识范畴在迅速收窄,各个行业在最前沿的技术研发上往往分割严重,难以出现学科建设初期那种世所公认的奠基性“大家”。
与此同时,生物基因、大数据、精密制造、绿色低碳等领域的创新在不断交织,交叉学科的潜力不断释放。
无限细分,同时,无界交融。这就是数字化时代,人类科技与经济的突出特征。
在超级天才缺乏的时代,如何弥合这种看似矛盾的趋势实现创新的大突破?一个很有希望的回答是,以数字化技术建立公共性的创新平台,开放型的创新生态。
我们看到,大湾区已经行动起来。
近年来,广东以项目为牵引,成建制、成体系、机构化地引进21家国家级大院大所来广东落地;
今年上半年,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启动建设,成为国家首批共3家综合类技术创新中心之一,将打造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的战略节点。
更多企业也正在投身其中,激发无穷活力。
12月7日,作为2021大湾区科学论坛主议程下的特色活动,腾讯公司将联合举办“湾区科创峰会”,聚焦国内外科技创新实践、大湾区共享创新发展。围绕宏观科创政策解读、全球视野拓展、科创趋势分析等核心话题进行探讨,着重对全球创新趋势及关键突破、湾区科创形势与特色优势、梯队式创新生态打造进行研讨和思考。
峰会将倡议“共享创新”这一理念,不仅包括学界与业界之间的合作共享,大平台与中小企业之间在技术、资源层面的共享创新等。
粤港澳大湾区面向未来长远发展,需要成熟企业不断提升技术能力和完善平台搭建,做好政府、企业与民众间的“连接器”,加速建立起连接粤港澳三地中心科创资源并面向全球的产学研对话交流平台,让技术、信息和人才可以更好地为打造世界级湾区提供支持。
西方经济学家道格拉斯·诺斯和罗伯特·托马斯认为,有效率的经济组织在西欧的发展正是西方世界兴起的原因所在。那么,谁能率先创建更有效率的创新组织,就能在未来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从哥白尼、牛顿到爱因斯坦,科学发现的群星璀璨奠定了人类物质世界的最牢固基石。如今,以一个公式改写科学史的天才时代已经过去,单靠专职研究人员的“科学共同体”也往往力有不逮。在大湾区,通过一个更加庞大的“创新共同体”,探索知识与技术的边界不再是少数人的特长和专利,而是让每个人、每个企业都有机会尽展所长、共享创新

经济学家圈学者视频征集令
经济学家圈作为专业的财经智库和内容服务商,现诚招全国学者参与视频录制,经济学家圈提供经验丰富的制作团队,为您打造全平台视频节目。
人可以有意思,研究方向可以有意思,观点可以有意思,我们用视频的形式让你有意思的思想跑在最前沿。
如果您是一个有意思的人,具备以下条件,请马上联系我们
1、认可视频时代已经到来,阅读习惯已经改变。
2、在经济学领域或其他细分领域有独到见解。
3、对视频传播有兴趣、有表达欲望,让更多人看到听到自己的思想。
4、有过讲台经历最佳。
经济学家圈将为您提供个人专属的以下专业服务
1、专业的编导团队
2、专业的拍摄团队
3、专业的平台运营团队
当然,感兴趣最重要,让我们对这个世界一起意思意思!
欢迎大家将简历发到邮箱:

*经济学家圈接受投稿,请投递至:
[email protected]
往期嘉宾风采展示
【10期特惠线下】购买

请扫↑
专享价
32900元/10次
考虑到地域限制和传播更好的知识,我们也推出了线上课程,线上课程纯属公益,每堂课仅109元,仅接受全年课程预定(购买可领100元满减优惠券)。
特惠直播课购买
请扫↑
专享价
999元/10次

*政策解读大师课、VIP付费群、发票等事宜,请加小秘书微信:Dalianmishu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