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中的“施惠者偏差”:善意和善果之间,经常隔着万水千山。
笔者在上中小学的时候养过一只猫。在它长成一只成年大猫之后,有一次它和别的猫打架,腿上被抓出了一个血窟窿,看上去很是让人揪心。我们不敢怠慢,拿出了家人自己受伤时的治疗方案:在伤口涂上药膏,用纱布包扎起来。
但是每隔1-2天,我们就能看到这只猫裸露着伤口招摇过市——它趁我们没注意之时,把纱布扯掉,摆脱包扎物的束缚。我们马上捉住它,再上药,再包扎,同时也用它听不懂的语言骂它几句。
可是这只大猫固执地扯去纱布,在伤口上孜孜不倦地舔。
Unsplash
它这种自我疗愈的方式何其不科学,我们当然不能允许它这么糟蹋自己。强行再抹药膏再包扎,如三番,半月有余。然而那个伤口始终不肯愈合,还出现了化脓的迹象。
我们的耐心也有告罄耗尽的时候,在它一次又一次扯开纱布之后,我们决定任它我行我素一阵子,过几天再想办法。
那时候,宠物医院是没有的,其实也别无他法。
舔干净药膏舔伤口,这只猫如此这般地自我救助了几天,那伤口竟然渐渐愈合了。简直难以置信。
此事给我带来的震撼至今尤在,每当我试图按我的方式去帮助别人的时候,这只猫舔舐伤口的影像就会在我面前闪现。每当听到有些父母对孩子说“我是为你好”的时候,这只猫的形象也会浮现在我脑中。有句话在这种时候也会在我耳边回响:“你确定是在帮他?”
《小舍得》剧照
有太多的孩子在面对“我是为你好”的时候无力反驳。这种话在道德上和政治上都无比正确,未谙世事的小孩子哪里是这种它的对手。
不过我听到过有个孩子是这么反驳父母的:即便你对我好,难道你会在我得盲肠炎的时候亲自操刀给我动手术?如果你是对我好,难道你会在我得肺结核的时候来当我的主治医生?
可不是吗,即便像治疗肺结核这样的事情,一针青霉素下去都可能要了一个人的身家性命,那么青少年教育之类的事会比这个简单?如果不是家庭、社区、政府、学校、生理和心理健康工作者、以及孩子自身的努力结合在一起,恐怕没有几个孩子能身心健康地活到成年。
《谁的青春不迷茫》剧照
如果家长们把一句“我是为你好”拿出来作为行动的指南,然后在养育问题上自以为是,可能连一只猫都未必养得活,更不用说孩子了。好在孩子们不只有“为你好”的父母,还有那么多“不那么好”的“外人”,孩子们才不至于夭折疯癫。
当父母们用“我是为你好”“只有我才是真正爱你的人”,或者成年的孩子对老去的父母用“我是为你好”“只有我才会全心全意地对你好”这类话语确立自己在关系中的行为正当性,就强行占据了道德的制高点。施惠的行为贴上了善意的标签,那么一切后果都应该由对方自负。
然而善意和善果之间,经常隔着万水千山。一个施惠者,即使抱有最纯粹的善意,也可能被“施惠者偏差”带到施害者的境地,此中曲直,不可不察。
所谓施惠者偏差,用学术语言来讲,是指“在施惠过程中,由于施惠者本身的特征(人格、精神状态、知识经验、信念等因素)所导致的施惠失败。”用俗话说,是“好心办坏事”“汝之蜜糖,彼之砒霜”。
当年笔者一家人觉得那只大猫用它的方式自我医治是不识好歹,而其实我们并没有兽医学的知识,面对一只受伤的猫,我们并不比它自己更知道疗愈之道。结果越是用力帮它,反而越是阻碍了它的创伤的愈合。
如今的父母在衣食住行和学习方面对孩子们的关注,不可谓不尽心,用力似乎越来越猛。拜施惠者偏差所赐,精神专科医院里青少年情感障碍患者人数,呈急剧上升之势。父母们认为孩子们学得越多越好,于是门门功课用力提升,琴棋书画,无所不涉,武术球技,样样锻炼。只有把孩子们的时间统统占满,内心才觉得他们的未来得到了保障。
我们都知道,即使是一块土地,也绝不是施肥越多,庄稼就会长得越好,可是看到自己孩子的成绩单,听到其他的孩子的优秀事迹,总觉得还有开发的余地,耐不住地想再做点什么。这个时候就再也顾不上“适可而止”“过犹不及”这些诚恳的古训了。
在生活方面,有些父母恨不得把孩子放入无菌柜里,像对待最容易被摧毁的细胞一样悉心养护,或者像保护即将灭绝的动物那样小心翼翼。父母之所以这么做,往往是出于自身的人格脆弱和精神焦虑,看不到孩子自己管理自己的内在需要和对于探索与尝试的需求。
有的父母则希望孩子不要承受任何痛苦,永远被幸福所包围,所以极力替孩子抵挡那些意外、不确定性和挫折。而这种生活犹如“楚门的世界”,真相一旦被发现,生活就难以为继——谁愿意自己的一生,不过是一次毫无新意的重复或者完成他人的设计?
“施惠者偏差”有两味解药,一味是观察,一味是沟通。
当施惠者不把被施惠者当成完全被动地被拯救的角色的时候,就能看到被施惠者自身的力量——哪怕是一只猫,它也有自我疗愈的能力,更不用说一个孩子。每一个孩子都在各方面的能力增长的过程中,这些能力需要被看到,被认可,被支持。
父母和其他权威的角色必须意识到,孩子的人格有一条明确的发展线:从依附性的、需要被指导的个体逐步发展成独立性的、有自己的独特性的自主个体。当孩子内在的心灵世界逐步形成,他们和权威的关系就慢慢从指导-被指导、关注-被关注的关系变成沟通的关系,也就是变成“主体间关系“(两个有着各自的独特内在心灵的个体之间的关系),而不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有内在心灵的个体与没有内在心灵的物质之间的关系)。
主体间的关系需要的是相互的沟通、共情和理解。如果没有充分的沟通,单方面地坚持“为他好”,也就是否认对方的主体性,把对方当成没有心灵的“物体”来对待。正如一个青年在描述他的控制欲极强的父母的时候这样指出:他们把我当成一具尸体。这种说法虽然带着强烈的情绪,但其折射的心灵的窒息和死亡感,是十分真实的。
END
《少年》写作实验室持续征稿中!

本期写作实验室的主题是“冰雪人生”,欢迎热爱写作的你加入我们。
具体实验题目及投稿方式请点击下图
2022《少年新知》订阅
2022年《少年新知》刊期增加啦!
应广大读者的强烈要求,2022年的《少年》杂志由原来的6期/年,变为10期/年,订阅价格调整为237.5元/年。
为大家带来更多的优质内容。

12月1日-12月20日下单赠送《少年》定制笔记本+文件夹!大家抓紧下单吧!
点击图片,一键下单
点击阅读原文,一键下单2022年《少年新知》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