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经济继续蓬勃发展,对外开放水平持续提升,多元化、高端化趋势明显,对新型人才的需求也日益攀升。在风云变幻的世界经济大潮中,中国经济巨轮行稳致远的关键在于继续扩大人才储备,在保持增长势头的同时,在关键行业打造全新竞争优势。

海外华侨华人专业人士正是这类人才的宝贵来源之一。他们既能领会中国市场及中国企业文化的玄妙精髓,又练就了一身制胜海外的新本领。中国要想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动力,不断吸纳新思维至关重要。
“新风向”——中国迎来顶尖人才归国潮
据估计,目前在海外工作生活的华侨华人专业人士超过6000万。不过,他们归国返乡的热情却日益高涨。近三年来,逾200万在海外工作的中国公民纷纷回国,打算重新在国内定居、生活和工作。[1] 这些人员中约三分之一归国前是经理及以上级别的企业领导者。他们早年出国留学,毕业后留在海外发展事业。[2]
2020年,在新冠疫情一定程度的推波助澜下,中国迎来一波海归热潮,海外归国中国公民数量较上年增长38%,达到近80万人。[3] 其中,二季度同比增幅高达195%,而当时中国的疫情防控前景较其他各大国家更为乐观。[4]
然而,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海外华侨华人专业人士,尤其是高管人才,下定决心回归故土的呢?为探寻这股热潮背后真正的吸引力,我们特别采访了四位中欧Global EMBA校友,他们曾分别在美国、瑞典和新西兰旅居多年,现已回国发展。
任德兰现任中国第二大医药分销集团——上海医药(SPH)的零售业务华氏大药房副总经理,曾久居新西兰十二年,在当地先后获得学士与硕士学位,历任首席技术官等高级IT职务。
任德兰, 中欧 Global EMBA 2018级校友 
李舒现任国际化工企业索尔维集团HECC(健康、环境、消费品、建筑)商务总监,2009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化学博士学位,在新泽西短期实习后决定回国发展。
李舒 (右), 中欧 Global EMBA 2019级学员 
王文杰
现任
霍尼韦尔大中华区首席信息官
,回上海之前曾在美国生活十余年,在IBM担任SAP专业顾问期间,频繁往来于美国、欧洲与亚洲各地。

王文杰 (左), 中欧 Global EMBA 2017级校友 
卜海源现任瑞典生物识别高科技公司 Fingerprint Cards大中华区全球客户工程与销售副总裁,回国前在瑞典爱立信工作十年多,担任工程方面的职务。 
卜海源, 中欧 Global EMBA 2016级校友 
“归心切”——是什么吸引着高管人才回国发展?
四位受访校友给出的答案有两个共同点。首先,他们都认为国内有更好的发展机会,有利于他们不断成长、调适和尝试,最终成就一番事业。与之密切相关的第二点是,二十多年来,中国一直在创新驱动发展的道路上加速前进。
李舒: 2009年我拿到博士学位时,中国的发展潜力已开始凸显。北京奥运会、全球金融危机等一系列重大事件无不预示着一个大变局时代的到来。那时我就听闻我国政府正大力投资改善生态环境,重拳出击治理空气与水污染。总而言之,祖国的发展模式着实让我心向往之。
四位高管校友虽行业背景、专业领域及学术/职业经历各不相同,却都深切感受到自己的祖国正奔向更加光明灿烂的新未来。任德兰和卜海源都谈到了回国后的“高能”工作氛围:
任德兰: 我在新西兰做过公司首席技术官,那家公司一共才三十几个人。回国后,大公司里高压力、快节奏的商务氛围真是让我大开眼界!两者之间的反差如此之大,但这也是我决意回国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我看中的正是国内呈现出的崭新发展机遇。
卜海源: 对我来说,回国一向都只是“何时回”、而不是“回不回”的问题。2010年之前,国内的发展机遇已开始显山露水,日新月异,正是我们施展抱负、成就事业的好时机。而且,这种大好形势并非个别行业的个别现象,而是几乎所有行业的普遍现象。
对海归华人而言,祖国的吸引力不仅在于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还在于她正以坚定自信的姿态完成从全球最佳实践的“追随者”到“引领者”的华丽变身。国内领军企业广泛试验、成功创新的能力日益彰显,中国俨然成为孕育产业变革新生机的沃土。
王文杰:
我考虑回国发展那会儿,霍尼韦尔的航空航天事业部正在筹谋自己的差异化竞争战略。他们明白,把自己打造成另一个波音或空客,就像试图模仿“瘦皮猴”Frank Sinatra一样,是徒劳无益之举。他们不想追随成功者的脚步,而是想发掘并满足未来的市场需求。这与我的想法不谋而合。而焕发无限活力的中国市场日益成为将这种想法落地及检验新方法的最佳“试验田”。

“迎挑战”——重新适应中国的企业文化
高管人才虽面临强大的归国“吸引力”,企业文化转变所带来的挑战却也不容小觑。虽然海外高管人才的经历学识令国内企业求贤若渴,但这并不意味着双方没有任何冲突。
中国企业往往更依赖非正式渠道和人际关系来确立业务战略,而不是搭建正式的沟通架构并明确角色分工。这么做固然可以增加企业的内部灵活性,却也可能导致职责范围、员工考核与奖励机制的模糊不明。与此同时,中国企业大都层级分明,对于来自下属的批评意见,上司的接纳度不及西方企业。四位校友对此也深有体会。
李舒:在欧美公司的公司文化下,员工的层级观念和亚洲公司还是有一些区别。欧美员工自然也尊重领导,但沟通的氛围更开放一些,在全公司内通过正规渠道畅所欲言的机会更多一些。
王文杰: 美国公司的高层沟通方式更开放、更直接,这点难能可贵。我既可以评价自家团队的表现,也可以对其他团队提出中肯的评价。对方亦是如此,没人会因此而不欢而散。大家都是以公司利益为出发点。
在中国,越来越多的领军企业也开始认识、理解这种沟通方式,并有意建立更多内部沟通渠道。虽然岗位职责的动态变化有时会导致沟通不畅,甚至扼杀专业的反馈意见,但国内职场的这一局面正在逐渐改变。而推动改变的关键力量便是带着海外丰富的学习工作经验归来的高管人才。
任德兰: 要学会如何对事物提出质疑,并且要有建设性与商业敏感度——这是我在新西兰最大的收获。当然,我也把这份收获带了回来。在国内,大家往往认定,你的顶头上司或直线经理肯定不愿自己的决策受到挑战。但事实上,如果你能在工作中找到良好的对话方式,围绕关键决策进行开诚布公的讨论,你的建议很有可能得到重视。他们会明白你是在从大局着眼,是在设身处地为公司考虑,为他们着想。
卜海源: 无可否认,回国后我的确经历过一段调整期。但我很快意识到,无论身处何地,都没有一种所谓“正确”的工作方式。关键是要审时度势,找到当下最适合的工作方式。退回到二十年前,国内许多企业都热衷对西方管理实践“照葫芦画瓢”。时至今日,随着我们国家的自信与创新水平不断提高,这种做法早就成了“老黄历”。中国企业的灵活性与适应力都在变强,我们每个人也要因势而变。
“问前路”——海归高管眼中的中国发展前景
抱着对中国发展机遇与前景的无比信心,这些高管人才选择回国发展。在国内定居后,他们亲眼目睹了所在行业的快速创新及顺应全球商业大势的及时调整,充分证明了自己当初的判断正确无比。
任德兰: 在医药行业,中国的创新实力与其经济实力正日益并驾齐驱,这一趋势现在愈加明显。在新西兰,即便是大型药企,也很少在当地设立真正意义上的研发中心。而在中国,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正在建立自己的研发基地与销售团队。中国除了规模经济的巨大优势外,创意创新的日渐活跃更令其如虎添翼。
中国的创新浪潮并不局限于表现突出的技术驱动型行业。2021年,中国跃居“全球创新指数”排名第12位,[5]超过日本(第13位)和马来西亚(第36位)等同区域竞争对手,以及以色列(第15位)、阿联酋(第33位)和挪威(第20位)等欧洲和中东创新强国。
从各行各业到整个国家,中国正在加快改革步伐,引得诸多国际一流企业的高度瞩目。在波士顿咨询公司(BCG)发布的“全球最具创新力企业50强”榜单中,华为名列第8位,仅次于Alphabet/谷歌、亚马逊、微软等国际科技巨头。中国已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全球山寨工厂”的名号,其市场领军者令国际大牌亦不敢懈怠。Facebook直到2019年才在聊天功能里加入支付选项,比微信支付功能的普及整整晚了五年。[6]
在中国,创业驱动变革是大势所趋。面对人口老龄化问题,中国不能停留在老路上,必须积极探索新方法。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到2030年,中国的劳动年龄人口将比2015年减少8100万。[7]这一对于未来生产力的重要预测无疑也是中国出台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的重要推力。
李舒:中国正在传统优势的基础上发展新的优势,这让我对未来充满信心。我国人民素以勤劳著称,而今又开始注重发展创新能力与适应能力。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教育改革的方式以及更开放的贸易政策理念中窥见一二。
卜海源: 在爱立信的工作经历让我认识到,长远规划能够对企业的各个方面产生深远影响,这也是瑞典营商之道的关键所在。如今,中国企业也越来越注重布局长远,并已取得显著成果。以华为为例,2000年代初,他们不惜斥巨资向IBM“拜师学艺”,助力自己全面发展为一家更加专业化、更具创新力的公司。正是当初的深谋远虑,才成就了华为的今天。
几位校友的观点再次印证了中国商业文化的发展变迁,从过去的被动模仿,到现在的主动制定企业与行业国际标准。在此过程中,创新虽然功不可没,但还有一个因素不容忽视,那就是中国市场的博大精深,为打造能够成功应用于海外市场的解决方案提供了沃土。
王文杰: 真正鼓舞人心的是跨国公司对中国的印象有所改观。例如,中国对于网络安全的法律监管越来越严格,这让我们在加强网络安全监管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此类解决方案只要在中国行得通,我们就有信心在全球推而广之。 这是一项积极的转变,企业管理者开始谈论“中国解决方案”,即,中国企业如何开发适合中国市场并最终能够成为全球标准的解决方案。
“谱新篇”——中国迈入新发展阶段
人们普遍认为,中国商业文化正朝着经世致用的方向快速转型,企业本着务实的精神,积极运用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来除痼疾、解新题。当今中国不仅吸纳海外优秀思想,更为世界源源不断地输送具有影响力的创想,这意味着,无论身处哪个行业,企业高管都必须强化自己的全球化思维。

因此,国际经验今后将更为剑指全球市场的中国领军企业所青睐。中国需要更多深谙国际商务实践的有志之士来壮大其人才队伍,不仅仅是为了与外商更好地开展合作、商贸和并购活动,更是为了激发国内组织自主创新的热情,迸发更多奇思妙想。
以下是四位校友总结的心得体会。他们的国内外经历或许各不相同,但彼此之间的共同点充分表明,中国商业文化正在经历广泛而深刻的变革。
任德兰: 国内企业越来越重视人才的跨文化素养,尤其是那些渴望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企业。如果我们考虑在国外进行重大收购,肯定希望有人能非常了解目标公司所在国家的商业文化。跨文化人才不仅可助力并购顺利进行,从长期来看,更能对企业妥善管理并购对象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卜海源: 我认为快速调适是中国最重要的一项优势,现有的供应链又能够提供强大的配套支持,所以,尝试新事物对我们来说轻而易举,我们可以不断进行各种试验和创新。
李舒:中国市场规模庞大,发展日新月异,总令人深受鼓舞。如今,高端制造、优质产品备受瞩目,尤其是我所在的行业。与此同时,国内竞争对手进步神速,他们越来越重视研发投入,不断完善知识产权管理。中国市场日臻成熟。
王文杰: 中国尤其擅长自我革新,无论是城市还是重点产业都精于此道。每次中国有大动作,都会涉及大规模的试验,吸引大量资本涌入。所有人押下筹码,翘首以盼,等待这一巨型“孵化器”或“实验室”的成果出炉。没有人能精准预判结果,只知道结局无外乎两种,要么一败涂地,要么大获成功,当然还有熊熊燃烧的激情。而这正是我选择回国的主要原因,我要在这里亲眼见证下一次的巨变,以绵薄之力投身下一波变革浪潮。
脚注:
[1] 中国教育部(2020年报告)
[2] 中国教育部(2020年报告)
[3]《中国日报》,“海外华人归国热”,20/12/2019
[4] 智联招聘, 《2020中国海归就业调查报告》
[5]《2021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
[6]《哈佛商业评论》,“中国的新创新优势”,2021年6月。
[7]《哈佛商业评论》,“中国的新创新优势”,2021年6月。
资料来源:
https://fortune.com/2020/08/10/fortune-global-500-china-rise-ceo-daily/#:~:text=Good%20morning.,Grid%20and%20China%20National%20Petroleum.
https://global.chinadaily.com.cn/a/201912/20/WS5dfc1eaba310cf3e3557f665.html
https://www.bcg.com/en-gb/publications/2021/most-innovative-companies-overview
https://www.russellreynolds.com/insights/thought-leadership/return-overseas-chinese-leader-strategies-success
https://hbr.org/2021/05/chinas-new-innovation-advantage
经济学人集团对本文内容概不负责 | 广告
点击“阅读原文”开启你的Global EMBA之旅!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