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问世界上什么最久远,估计连孩子都会说是钻石,毕竟那句“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早就深入人心了。
但最近常爸终于发现了比钻石还要久远的,那就是老一辈人给娃讲的故事!
就在上周末,常爸带小小常在小区里打乒乓球,听见旁边一个妈妈在给孩子讲历史故事:
“这个孟姜女啊,她就哭啊哭啊,整整哭了三天三夜,咔嚓一声,一段长城就被她哭倒了!”
这位妈妈讲得神乎其神,小男孩也听得一脸震惊:“妈妈,长城为什么能被哭倒呢?”
妈妈一时语塞,想了想,说:“那是孟姜女把老天爷感动了啊!暴风骤雨、电闪雷鸣,长城就噼里啪啦地倒了,埋在长城下的她丈夫范喜良的尸骨露了出来……”
可能是怕孩子继续追问,这位妈妈总结性提问,“所以,孟姜女是不是很可怜?秦始皇是不是很残暴?”
小男孩懵懵懂懂地点头,旁边的妈妈露出了满意的微笑。
在一旁围观的我,只感觉这场面真眼熟,因为三十年前,小小常的奶奶也是这么给我讲的!我当年一直信以为真,对秦始皇的印象,也一直停留在“残暴无度”上。直到后来读的书多了,才知道“孟姜女”的原型其实是齐国的杞梁氏,故事是在口口相传中一点一点加上了玄幻色彩,最后把屎盆子扣在了秦始皇头上。这可以算得上是“天下之恶尽归之”的教科书级的案例了。
真是没想到,给孩子讲故事的方式和情节,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传承得如此彻底。从90年代到2021年,从泉州到北京,仅仅靠着口口相传和亲身示范,流传了一代又一代……
民间故事/传说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它们反映了劳动人民对世界的理解,表达了一些情绪,或者隐晦地说出了一些平时不敢说的话……给孩子讲讲民间故事没什么问题。但可怕的是,很多家长用这些未经考证的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来给孩子进行“历史启蒙”。除了“孟姜女哭长城”的经典,还有秦始皇寻仙问道,派徐福率领童男童女“入海求仙”寻找不老之药的传说(我就亲耳听到有位妈妈非常认真地教孩子,日本人的祖先就是徐福带去的三千童男童女),还有层出不穷的野史桥段……
与其说它是历史故事,其实完全就是奇闻异事。而孩子就在这样充斥着妖魔鬼怪的传说中学历史,除了能记住一堆没有被证实的野史,收获一时的猎奇之乐,对于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能有用吗?
除了讲故事的方式,还有一种给孩子进行历史启蒙的方式,就是背!
它的特点是简单粗暴见效快,只要孩子记住了,时间地点人物张口就来。至于孩子理解没理解,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但这种“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填鸭式记忆法,可以说后患无穷。
就说常爸同事家的孩子吧,今年上初一,历史考试考察的知识点方方面面,但因为孩子对内容不理解,只靠死记硬背,经常“捡了芝麻丢西瓜”,前脚背了后脚忘……用他妈妈的话说就是,“孩子历史学的像个筛子,到处漏风”!
比如下面这道题“为了加强封建统治、巩固统一,秦始皇制定了哪些制度和采取了哪些措施?”同事说了,期中历史都考完了,孩子还没背全呢!
▲(老师给总结的考前重点,单靠背,要背到猴年马月?!)
如果说光靠背诵能解决,那倒还不算太为难人。但问题是,现在的历史考卷早就不是这么个考法了啊!
平时光记这种毫无知识关联性的碎片化信息,在考试中面对主观题,特别是那种需要联系时代背景一系列相关联事件进行综合分析时,那可就是卖虾的不带秤——净抓虾(瞎)了!
一起来围观下现在的历史考题都长什么样?
2021年历史高考真题,这道是关于考古与历史的论述,无论是阐述金石学与考古学之间的关联,还是从地图上寻找中国考古成就图所暗藏的考古与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线索信息,只靠记忆,没有独立的思考、分析与判断,都是无法作答的!
看到这里,可能有的爸爸妈妈要说了,那你倒是说说,应该怎么让孩子学历史?
常爸觉得,盘清逻辑,不仅讲时间、地点、人物与事件,更要深挖事件背后的意义与事件彼此之间的关联!
就拿困扰同事家孩子的“秦始皇统一六国”这个知识点来说吧,始皇帝,郡县制,统一货币、度量衡、车轨和文字,修建长城……咱们当年学历史的时候就背过,现在的孩子依然在背。
为什么这事儿这么重要呢?引用历史学家夏曾佑在《中国古代史》一书中说的一句话:
“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
足以见得,秦统一中国这段历史对后续的影响真的是非常大。那么我们看看教科书里是怎么讲的呢?
(人教版7年级上册《历史》)
书中文字的简练、准确自不用说,但如果只是照书背,照知识点清单来背,那孩子能了解的内容真心是十分有限。
“度量衡的统一,便利了经济的发展”
“为加强各地的交通往来,秦始皇下令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
……
都说以史鉴今,我们希望孩子学历史,记下的不光是过去发生了什么,更想让孩子懂得的应该是这些事件背后的逻辑,和对今天的意义和启发,对吗?
所以,为什么统一度量衡,就能促进经济发展?
车辆和道路宽窄不一,对交通又能造成怎样的影响?
其实,这些话题包含的点可太多了,而且非常有意思。
首先,要知道“度量衡”具体是指什么它会如何影响人们的生活?而不是简单地告诉孩子“就是统一不同国家的测量工具这么简单。
什么是“度量衡”?
是指古人计量长短的器具,是古人测定容积的器具,是测量物体轻重的工具,它涵盖了古人生活中需要计量的方方面面。
度量衡不统一对人们的生活和国家有什么影响?
土地的划分没有标准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国家,种地是头等大事,从部落到村庄,如何分地是人们不得不面对的难题。最初人们用自己的身体当作尺子来衡量土地,在执行的过程中,脚的大小,步伐的宽窄各异,给具体执行造成了很大的麻烦。
日常生活中的商品和物资交换,如果没有一个可以统一的标准,也很难顺利执行!
统一货币,对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又有什么作用?
所以,在各国内部有各自的测量标准与计量单位,而秦统一六国后,想要国与国协同运作,那么土地的划分、生意的往来,国家的税收等等方面,都需要统一的衡量标准。这样秦始皇推行统一度量衡的制度,就非常易于理解了!
与“度量衡“相提并论的,是秦始皇还统一了货币。和度量衡一样,各国都有自己的货币,在买卖交易上就会造成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秦将货币统一为圆形方孔的半两钱,这件事也意义深远。此后各朝代铸造的钱币都沿用了秦朝形成的货币制度。
南来北往的商人有了统一的货币,统一的度量单位,买卖更方便了,自然也就促进了秦朝的经济与商贸发展。
为什么统一道路和马车,也可以促进经济贸易发展?
而说到经济与贸易的发展,”车同轨“是一个经常被一句话带过,但是却十分重要的知识点!
为什么统一道路和马车可以促进经济贸易发展?那是因为,交通工具的统一直接影响到了秦朝的道路建设与运输效率,所以它对于促进生产发展、贸易往来、乃至军事保障与国家防卫都意义重大!
在分别了解了统一度量衡、钱币与车同轨的举措的同时,我们还要让孩子看到,无论是标准权量衡器的制作、主管官职的设立、定检制度的保证,还是车轨轨距与钱币制度的确立,都是由秦始皇统一制定,这既是他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举措,也是他中央集权制的又一体现!
对于很多孩子来说,知道秦始皇是始皇帝,灭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国家,但是他的伟大并不仅在于此,建国只是开始。建国之后,他:
在政治上采取中央集权制,用郡县制代替分封制,确保政权的稳定;
在经济上统一度量衡、钱币与车同轨促进国家经济贸易发展;
在文化上统一文字,上传下达,确保政策的落实、民众的交流以及文字的记载;
在军事上,开疆拓土,击退匈奴,修建长城……
他所创立的帝国机构、管理机制,使国家的经济文化发展从此走上了快车道,在此后的数千年,无论是汉朝的皇帝还是此后的历代皇帝都延续了他的治国方式,这才是他真正的伟大之处
当然,孩子们也应该了解,秦始皇固然功绩赫赫,然而也做过很多危害到人民与国家发展的错事,比如重法轻儒,刑罚苛刻、手段残暴,大兴土木造成的民不聊生,焚书坑儒……所以,可以说,他是一个有大功也有大过的皇帝!
通过这样环环相扣的探究与思考,孩子所掌握的不是教科书上的几段文字,也不是一条条写在复习清单上的知识条目,而是能够通过事实去学习探究历史事件背后的因果逻辑,这是无论背多少大事年表、多少概念都学不来的东西!
诚如上海交通大学历史系的任轶教授在自己朋友圈里自发推荐我们课程时说到的,历史作为一门人文科学,它的意义绝不是去挖掘一些历史上的秘事八卦,而是通过扎实的文献收集、严谨的逻辑论证来向世人展现历史的某个面相
我们的历史课,就是希望在给孩子讲述史实的时候,强调史实之间的关联性、强调大背景、强调对历史问题引发的开放式思考!
而这样开放式的学习与探究,其实也暗合了我们国家对于孩子素质教育培养的一个大方向。毕竟在未来对于孩子的考核上,开放性的讨论、辩证的思考与横贯中外古今的分析力,才是脱颖而出的关键!
讲真,市面上给孩子的历史课,能够做到我们这个深度和广度的,常爸觉得,没有!
上下五千年,妙趣横生贯古今;
上下五千年,以史为鉴知未来!
✔ 构建孩子专属的中国历史知识库
✔ 有系统的中国历史知识启蒙
✔ 积累写作与表达的历史素材
✔ 培养历史思维与辩证思维
《给孩子的第一门历史系统课》课程长达48周,共计240学时。内容从神话时代讲述到封建王朝灭亡、武昌起义成功,汇集了中国上下五千年的重点历史人物与事件,可以说是专门为孩子搭建的一套图文并茂、动静结合的历史资料库!
本期《给孩子的第一门历史系统课》将于2021年12月3日24:00截至招募,想让孩子开始历史学习的,要抓紧了!每天解锁一课,可随时选择时间观看,支持永久回放。
识别下图二维码,即可试听/购买!
▼▼▼
为了方便孩子记住这些明线暗线的历史知识,常爸团队最新设计制作了《中国历史一卷通》,卷轴长达两米,纵览千年风云,让孩子对历史了然于胸!
图谱化演绎年代大事件,一卷在手,快速了解中华千载风云变换,纵览历史长河中的荣辱兴衰。还有40个历史音频故事可以随时扫码收听,价格特别优惠,有需要的朋友尽快下单吧!
NO.1
推荐阅读
Historical articles
1
END
1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