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多多黛
来源 | 新东方家庭教育(ID:xdfjtjy)
“无需为他立碑,只愿玫瑰年年为他盛放。”
11月28日晚23时28分,认证为“微博原创视频博主”的“鹿道森”发布遗书,揪动了全国网友的心。
12月1日上午十点,也就是今天,警方在浙江舟山发现鹿道森的尸体,确认已经身亡。
翻看鹿道森的微博不难看出这是一个情绪低落、甚至有了明显抑郁症状的男青年。
鲜少有人知道,这个抱着理想却被现实碾压得内心早已崩溃过无数次的男青年背后有着怎样的血泪……
在“鹿道森”5000多字的遗书中,比起摄影创作人、独居青年、追梦的人,有几个字眼格外刺眼——农村、留守儿童、山区孩子、校园霸凌经历者,四个词足以说明“鹿道森”童年有着太多无法释怀的心殇……
如果不是这封遗书,也许连“鹿道森”的朋友们都不知道他看似坚强乐观的背后竟然藏着这么多委屈——
在这条长微博中,他回顾了自己25年的人生,字里行间中,处处透露着无助和绝望。
就像他说的,“压垮我的不是一根稻草,是无数沙粒。”
这个温暖的少年,最终因抑郁离开了人间!
1
最近几年,孩子患抑郁症已经不算新鲜事儿了。
相关研究表明,目前世界范围内,约有2.8%的13岁以下儿童,及5.6%的13-18岁青少年受到抑郁影响。
而根据《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7~2018)》,近年来青少年抑郁症呈现患病率上升且发病年龄下降的趋势。
心理学家认为,父母不当的教养方式是造成孩子心理问题的最大诱因。
看过一篇《名校生抑郁:“天之骄子”的价值困境》的文,它是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毕业设计作品。
这篇文章里记录了几个同学,深受抑郁症困扰的内心。
有一个叫林枳的女孩,她从小到大都是“别人家的孩子”,妥妥的学霸,成绩优异。
可这份优秀的背后,却有着不为人知的心酸和辛苦。
父母一直给她灌输——成绩永远要摆在第一位的观念。
上了初中后,大大小小的测验很多,父母每次都把成绩打印出来,做了各种标注。家长会,他们会跟老师沟通,全方位,无死角地了解她的情况。
读高中,父母为了陪读,专门在学校旁边租了房子。偶尔,妈妈在下班回家的路上,遇见一点状况,也会反复地说,在林枳看来,妈妈的意图是让她明白自己的不易,鞭策她更好地读书。
上高中学习紧张,一周只放一晚上的假,她看手机放松一下都不被允许,妈妈会责骂她说:“你看手机,以后就不会有什么出息,你就只会看电视剧。”
在林枳看来,她是一个木偶,牵线人正是自己的妈妈。
妈妈上学时,成绩很好,却因各种原因,没能如愿上大学,这成了她的心病。于是,让女儿成为最优秀的孩子,考上好大学,也成了她的心魔。
后来,林枳考上了中国人民大学,她特别骄傲,那种感觉是终于挺直了腰杆。
上了大学后,林枳妈妈依旧关注谁家的孩子做了什么科研,会因此要求林枳把学习放在第一位。
林枳活成了“学习机器”、“小镇做题家”,上大学后,看到身边更优秀的同学,她迷茫了。后来,她去了医院才知道,自己患了重度抑郁症。 
最糟糕的时候,她有过不受控制的自杀意念。
林枳说自己:
“像一个没有在走的钟,好像挂在墙上也可以当做装饰,但是存在又没有意义,摘下来也不是不行。”
父母以爱之名,冠以高期望,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优秀的,为了培养孩子成为“人外的人”、“山外的山”,便是给孩子报各种拔高班,压榨孩子玩的时间,更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让孩子明白,除了学习好,其它都不重要。
父母的期望像一张密不透风的套子一样,罩在孩子身上,让他们无法呼吸,心理有了压力。
父母过度关注孩子的成绩,为此不惜“砸锅卖铁”,这无形中,就让孩子有一种巨大的心理压力。一旦学不好,这会让孩子陷入自责、焦虑,觉得对不起父母,长久的负面情绪,会让孩子有抑郁的倾向。
其实,父母大可不必这样逼迫孩子,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命运。 
正如《小舍得》里南俪妈妈说的那样:
“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是自带饭碗的。”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海绵浸水的过程,只要把海绵放在水边,终有一天,它便会吸足了水分。而不是用铁丝压弹簧,总想压得更结实,最后,却一用力,铁丝断了,前功尽弃。
2
身患抑郁症的孩子,背后往往有一个生病的家庭。
父母是孩子生命最重要的人,可是,给予孩子的爱却是“有毒”的,爱的方式也是病态的,孩子的心理没法健康。
今年5月26日上午,知名音乐制作人海峰自杀了,导火索正是抑郁症。 
海峰小的时候,父母感情不和,吵架是家常便饭。在充满硝烟的家,海峰特别无助。
初二那一年,父母离婚了,两个人都忙于工作,对海峰更像是踢皮球一样,甚至,离婚协议上写着:孩子每人轮流照顾一个月。
这个月跟爸爸,下个月跟妈妈,动荡不安的生活,让海峰受影响很大,成绩也开始直线下降,最后,只能无奈退学。
再后来,父母托关系,把他送入歌舞团学员班,海峰开始走上了学艺的路。
一年后,海峰离家出走。因为在父母那里,他感受不到爱,缺乏安全感的他,只能用漂泊的方式,来寻找安全感。
虽然后来遇见命中贵人,可他却始终过得不快乐。 
童年父母的争吵,居无定所致使他没有安全感,父母不负责任的态度,一直让海峰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不幸福的童年,它像一个黑洞,无法被填满。又像是孱弱的植物,随时会被风雨吹倒,可能需要我们一辈子去治愈它。
英国一项新研究发现,父母总当着孩子的面吵架,可能会导致孩子罹患心理疾病。
孩子会一厢情愿地把父母不和谐的关系的症结,归结在自己身上。认为是自己的错,才让父母吵架,认为自己“不是好孩子”。
一个抑郁症的孩子,首先是先否定了自己,再不爱自己,再渐渐放弃自己。
电影《无爱可诉》中,男孩阿廖沙的父母在一起,整日争吵,日子过得一地鸡毛,家也因此变得像是冰冷的地窖一般。 
生活在父母争吵之中的阿廖沙,变得异常的敏感,终日也闷闷不乐。
阿廖沙12岁那一年,父母各自有了新感情,准备离婚。而本是爱情结晶的阿廖沙突然成了父母追寻新爱情的绊脚石,父母因他的抚养问题,而再次爆发了争吵。 
一天早上,阿廖沙吃着妈妈给他准备的早餐,虽然不喜欢,可他什么都没有说,只是一边吃一边哭。
最后,懂事的阿廖沙,替父母解决了自己这个难题。等到父母找到他时,阿廖沙已经是成为了一具血肉模糊的尸体。  
父母的争吵,不会让孩子不爱父母,他们只是变得不再爱自己,因为他们病了。
3
演员陶虹说自己在看了很多育儿书籍,学习了很多育儿理念后,领悟到一个道理:“与其去修炼那些技能,不如修炼我自己那颗心。”
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在有父有母的家庭,活成一座孤岛,其实并不是他们的缘故。父母而是需要去反省自身的问题。
(1)接纳和理解孩子
我们爱孩子只因为他是我们的孩子,而没有任何附加的条件。
不是因为他考试取得了好成绩,不是因为他在别人的面前表现好,不是因为他听了我们的话……
父母无条件的爱,才能让孩子感受到自己被关注和重视,也不会因刻意讨好父母,而压抑自己的需求和想法,和父母相处,更轻松自在。
有一个妈妈去接孩子放学,迎面走来一个女孩,嘴里吃着棒棒糖,手里拉着书包,雀跃地走到妈妈跟前,笑着说:“有一个好消息,有一个坏消息,你要先听哪一个?”
女孩口中的好消息是她再不也是倒数第一名了,坏消息是她依旧没有及格。
这样的消息,在有的父母看来,无疑都是坏消息。可女孩的妈妈,却依旧给女儿拍着视频,和别人分享女儿的日常,虽然她成绩不优秀,可她却是班级里领舞的那个。
(2)让孩子像孩子那样长大
教育专家蒋佩蓉,是一个“拖孩子后腿”的妈妈。
她儿子成绩很优异,多次被老师要求跳级,但是,她坚持反对,拒绝了老师的好意。因为她不想让孩子被“天才”的标签束缚,站在高高的“神坛”上,有巨大的压力,同时,也让情商、社交能力的发展空间被限制了。
她说:“我们需要养育的是一个完成的孩子,不能为了智商快速的上升而走捷径,牺牲了孩子其他方面的平衡成长。”
孩子有自己的成长节奏,在什么年龄阶段,就该做什么样的事。即使他们像一只蜗牛一样,慢慢地向上爬,可我们也要慢下脚步,看着蜗牛一步一步向上爬。
(3)信任自己的孩子
有个男孩只是绕车走了一圈,被车主举报划车。小男孩坚决否认,说自己没有划车,可视频为证,爸爸孩子因这件事有影响,赔付了车主二千多元。
后来,警察反复调查,看监控,发现车上的划痕,之前早已有了,还了孩子的清白。给警察点赞,可也要给孩子的爸爸点赞,在事情发生后,并没有气急败坏地批评孩子,因为他内心还是相信孩子的。
父母的信任是孩子成长最大的“加气站”,会让孩子有底气、有勇气。
虽然成为父母不需要考试,但还是希望所有父母能够给孩子一个稳定幸福的家庭,而不是充斥着争吵的“战场”。
牵着孩子这个小蜗牛,一步一步向前走,不打断他们的成长节奏,不给他们过高的期望,相信终有一天,他们会有自己最坚硬的壳,能够抵抗一切的风雨。
END

新东方家庭教育(ID:xdfjtjy),传递专业家庭教育理念,提供海内外家庭教育资讯,分享可吸收、可操作的方法和建议。让持续的学习成为家庭的习惯。
*以上图片皆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文章内容所涉及到的明星与产品不存在任何代言等商务行为,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 yangyulianmeng 】,小编将立即删除。
愿天堂没有抑郁!
希望鹿道森走好~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