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a 《祖与占》
村上春树曾在书中这样讲述自己开始写作的动因:
我可以具体说出下决心写小说的时刻,那是 1978 年 4 月 1 日下午 1 点半前后。那一天,在神宫球场的外场观众席上,我一个人一边喝着啤酒,一边观看棒球比赛……天空中一丝儿云也没有,风暖洋洋的,是个无可挑剔的阳春佳日……在第一局后半场,第一击球手、刚从美国来的年轻的外场手迪布·希尔顿,打出了一个左外野安打。球棒准确地击中了速球,清脆的声音响彻球场。希尔顿迅速跑过一垒,轻而易举地到达二垒。而我下决心道“对啦,写篇小说试试”,便是在这个瞬间。我还清晰地记得那晴朗的天空,刚刚恢复了绿色的草坪的触感,以及球棒发出的悦耳声响。在那一刻,有什么东西静静地从天空飘然落下,我明白无误地接受了它。——《当我跑步时我谈些什么》
其实,我们或许都有这样的时刻:人群中定格的目光、天空一般湛蓝的海浪、拖着疲惫身躯偶然瞥见的夕阳……
via 《燃烧
即使灵光转瞬即逝,这些却都是我们迸发创作欲的时刻,也是我们跳出“循规蹈矩”的时刻。
创作不是特权。以前,我们在语言和文字中抓住灵感,现在,技术的发展让闪现的灵光更加清晰。抓住日常生活中的“结晶”,我们人人都可以尽情挥洒创意,成为有趣、浪漫、富有创造力的内容创作者。
在第七届单向街文学节,单向空间联合科大讯飞智能办公本邀请作家、单向空间创始人许知远与脱口秀演员、央视主持人黄西将就“创作的日常”展开对谈,聊聊他们心中庇护烦恼的“白日梦”如何点燃创作之火,怎样记录生活、留住突如其来的思绪,又怎样找到内心的方向、笃定行于漫漫人生苦旅中。
创作的日常
许知远 x 黄西主题对谈
时间
12 月 6 日(周一)
19:00 - 20:30
地点
单向空间·杭州乐堤港店 1F
嘉宾
许知远
黄西
参与方式
点击购买文学节套票
(内含价值357元文学节礼包)
01 
最专业的“业余选手”?
书店创始人、报纸主笔、专栏作家、访谈节目主持人……在这些与内容创作密切相关的头衔加持下,许知远在各种场合面对交谈对象的露怯,总会搬出自己的大学专业安慰对方:我以前还是学微电子的呢。
《青年变革者梁启超:1873 - 1898》,许知远著
2000 年,理科生许知远在媒体行业崭露头角时,大洋彼岸的黄西刚过而立之年,以莱斯大学生化博士的身份顺利入职一家跨国基因制药公司实验室。为锻炼口语也为克服日复一日无止尽的研究带来的个体性“存在危机”,黄西利用休息日穿梭于酒吧、俱乐部和大学礼堂表演脱口秀,抓住日常生活中的一切,作为素材保存下来。
黄西在美国记者年会上的脱口秀solo
后来的故事,大家都听过了。成为一个内容创作者,随时都不晚。如果有困难,难的也许不是灵感,而是如何抓住它,如何留住它,驼着它在生活的河流中前行。
02
创作,作为一种生活方式
对于许知远来说,《十三邀》的开启,为他展开了一段出乎意料又恰到好处的旅途。回忆起他的初衷,他本是希望有点什么事情能将他“从办公室里解救出来”。一下子,他自认不合时宜的价值观和文人气质,在新的媒介中焕发光彩,那些他喜爱的哲人与知识分子的思想,拥有了更加广阔的读者。
via《十三邀》
同样“半路出家”的黄西,早年的表演经历造就了他幽默诙谐的语言风格与取材于生活的创作习惯。归国后,他在央视做了一档互动求证节目《是真的吗》,将科普教育和脱口秀创造性融合,关注那些习以为常却可能是谬误的“小问题”:
“铁可以做绘画原料?”
“做饼干其实可以不揉面?”
“软管不封口也不会漏水?”
……
节目反响热烈,黄西就把讨论延续到纸页上,变现场为文字,领域不同,风趣不改,反而影响到了更多的人。
《滚蛋吧,自卑》,黄西著
不论身处何处,他们都将所思所想当作生活本身的一部分,不拘于形式和受众,即时地记录和表达。

03
记录,表达,都不能停
无论是《青年梁启超》,还是《滚蛋吧自卑》,无论是百年前,还是当下,时代仿佛永恒处于变化之中,我们面临的关于自我的探寻,似乎从未改变。
当脱口秀从线下走到线上,黄西并没有缺席,作为最早在中国表演脱口秀的演员之一,他不仅向后辈们表达了支持,还跨越中西脱口秀的文化边界,展现了与过去不同的新演出。《十三邀》也走到第六季,许知远与罗翔谈“勇敢”,与项飙谈“附近的消失”、与罗振宇谈“焦虑与舒适区”、与张亚东谈“自我与安全感”……他采访过的嘉宾逐渐涵盖电影、音乐、商业等多个领域。
黄西近期在杭州的演出
一位借由说话表达观点,一位借由写字传递思考,不论是脱口秀、写作,语言总能细密地编织出我们的日常生活。时代永远向前,不变的是,我们总是需要新的思考,渴望新的对话。
曾经我们认为,一个崇尚工具、强调功能的数字社会将为人们的精神生活带来无法弥合的伤害。但以语言为主导的文化正在复苏。阅读的潮流再次涌来,越来越多的读书类博主在短视频平台脱颖而出;工业标准化生产没有阻碍人们对设计与手作感的追求;脱口秀因对现实生活的拆解与独特的表达方式成为了广受欢迎的娱乐方式。
via《她》
技术曾被认作泛娱乐化的帮凶,但当新的文化内容出现,许多人忽地意识到,媒介的多样化也让创作者有了更多元的表达方式。

电影不仅可以从纸走向胶片,也可以从电子文档走向高清影像,还可以从手机走向大银幕。思想和对话可以发生在现场之中,也可以经由语音转写被文字留存,还可以通过音频、视频和直播等通道抵达另一端的你。书写不再限于纸笔间,借由屏幕也能重现。
不得不承认,一个人一台机器,随时随地手写记录,每时每刻语音转写,似乎就可以完成任何你想要的创作。创作不再是相关从业者的专利。你记录的每一段感悟、输入的每一段文字都是平淡日常的升华、创造力的证明。
当书店文学节的“夜航船” 驶到杭城运河旁,单向空间联合科大讯飞智能办公本,共同带来一场关于创作的对谈。请聆听许知远和黄西关于“白日梦”的答案。
12 月 4 日 - 6 日
第七届单向街书店文学节
在杭城运河边,等你一起
发想白日梦
驶出夜航船
🎫

点击下方小程序

即刻开启你的文学节之旅
售价:268 元
门票内含文学节礼包(总价值 357 元):
1. 文学节吊牌一个
(凭借吊牌参与线下所有活动)
2. 十三邀小酒馆文学节限定酒一杯
或 单向咖啡文学节限定咖啡一杯
3. 黄西新书《滚蛋吧自卑》
4. 单向历 2022 二分历
5. OWSPACE 大师系列帆布包(10 款随机)
6.单向空间贴纸一张
7.单向手帐 SYMPHONY 系列笔记本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