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教育者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更应成为引导者、支持者。引导孩子们去发现更广阔的知识世界,去了解真实世界,支持孩子们去发掘自身兴趣与潜力,给予他们以肯定与鼓励,让他们敢于表达,体会到爱,学会爱。
 周三
视野 🌏
全文共4265字,阅读时间11分钟
🌿🎨🌏
如果不是被推荐,很难被它吸引。
纪录片,片子很长,占全了冷门片两大元素。
然这么一部冷门片,却在今年柏林国际电影节上大放异彩,一举获得银熊评审团奖,在上海国际电影节更是被热捧,门票屡被一抢而光。
一上线,便拿下豆瓣口碑榜冠军,豆瓣评分一度高达8.8,目前回落到8.6。
网友评价,它展示出了一个令人向往的教育乌托邦。
它就是《巴赫曼先生和他的学生》,没有跌宕起伏的剧情,甚至作为教育片,没有天才学生乃至耀眼尖子生,它显得如此平淡朴素,你却很难不被它触动。
某种意义上,它向我们展示了何为好的师生关系,何为好的教育。
在教育被内卷和焦虑裹挟的当下,片中展现的教育关系显得如此稀缺,也因为它的真实,给我们提供了可借鉴的教育启示。
现实版的《放牛班的春天》
故事还得从巴赫曼先生讲起。
巴赫曼先生是谁?
一个临近退休的65岁老头,按照他自己的说法,又老又丑。
一个毕业班班主任,兼任德语(相当于语文)、数学及音乐老师。
就是这么一位看起来很普通的“糟”老头,成了一群青春期孩子们的良师益友,真正意义上的。
《巴赫曼先生和他的学生》,便是撷取纪录了他和一群即将小升初的12-14岁孩子一年的毕业生活。
217分钟,3个半小时,很多观众看完后,却嫌不够看,一点不觉冗长。
整个观影过程,如同观摩课堂,细碎平凡却不乏味。
如何不乏味?三个字总结:有温度
我们熟悉的课堂,老师在讲台上高谈阔论,台下学生正襟危坐地沉默听讲。
巴赫曼先生的课堂,凛冬的早晨,会招呼孩子们再趴睡会儿,等迟到的两位同学。
我们熟悉的毕业班教室,墙上贴着醒目的标语,课桌上堆满课本习题,乃至摄像头监控着学生的一举一动。
巴赫曼先生的教室,有圣诞树、架子鼓、吉他、书架、随处可见的书籍,孩子们想坐哪儿坐哪儿。
我们总害怕孩子读闲书浪费时间,严格挑选孩子的读物,却常苦恼自家孩子不爱阅读。
巴赫曼先生鼓励孩子们自由阅读喜爱的读物,小说、漫画等都是被允许的。孩子们也可以自由选择阅读的场地,坐座位上,或是沙发上(对,教室还有沙发),乃至爬到桌子底下,都是被允许的。
德语课上,他会讲桌子爱上电吉他的想象故事,不是他讲孩子们听,而是边讲边提问,孩子们的回答也参与了故事的情节推动,也在不断提问中,引导孩子们了解桌子和吉他的心情变化。故事结尾,巴赫曼先生没有说故事的主旨,而是问学生们从中领悟到了什么。
学生:「我们今天还玩音乐吗?」
巴赫曼先生:「玩。」
学生:「可我们只有十五分钟了。」
巴赫曼先生:「我们还有两个小时。我接手了生物课,但今天不上。」
这样的课堂似乎显得随意、散漫。
在观影过程中,却觉得课堂有了家一样的氛围,孩子们是放松的。他们可以发表自己的任何看法,不用顾忌会被评判,不知道就说不知道,也不用担心被嘲笑。
他们可以敞开心扉,谈论自己的家庭、故土、宗教信仰、婚姻观(男女家庭分工)、爱情,乃至探讨同性恋、初夜年龄。
比如,一次讨论时,学生大胆问到巴赫曼先生的初夜年龄。巴赫曼先生并没有感到被冒犯,而是坦诚回答,17岁。同时,他告诉学生,有研究表明,智商高学习好的孩子,一般初夜都比较晚。(这比直接呼吁学生们爱惜自己,不要过早尝禁果,有效得多。)
玩音乐时,课堂成了如幼儿园般自由玩耍的场地,孩子们在自由玩着架子鼓、弹着吉他,没有兴趣参与的同学,也可以在一旁做手工,或是发呆。
有网友称,这是现实版的《放牛班的春天》。
教育者的自我警醒
既然是纪录片,现实是底色。
巴赫曼所在学校位于德国中部小城施塔特阿伦多夫,这里充满了移民的融合外国人。
班级里19个学生,来自意大利、俄国、撒丁岛、土耳其、保加利亚等12个国家,还都处于12-14岁的青春敏感期,有些人还没有完全掌握德语。
同样,既然是小升初,也存在客观的升学压力。德国「小升初」阶段有三条路可以走,教育质量从优到劣:文理中学、专科中学、职业中学。实行6分制,1最好(A),6最差(F)。
施塔特阿伦多夫的移民家庭,多属于因为贫穷,被迫背井离乡,到德国来寻求一份工作,所处阶层偏于底层。这样家庭的孩子,要想实现命运的转变,学习无疑是重要的。
可父母们往往是忙碌于生计,乃至异地分隔,搬家不断。家庭对教育投入少,学校教育显得越发重要。
面对这样一群孩子,作为班主任的巴赫曼内心的焦虑,丝毫不亚于一般父母。
可他并没有将自身焦虑转嫁到孩子身上,他保持着警醒。
「有时候我感到不满意,觉得该给孩子们严格一点,敦促他们多学一些数学、德语,我会被这种念头侵入,感到很难受。」
他记得自己曾经历不喜欢的「灌输式」课堂体验,他不愿意自己成为那样的老师。
「因为我不是在与孩子们携手并进,而是在打压他们,让他们将知识强吞下去,最后什么效果都没有。」
与孩子们关系融洽的巴赫曼先生,看似是个天生的老师。可事实上,他当年成为老师是迫于生计。
他说:我当老师,其实是为了养家糊口。因为我把学校当成是公共机关,对此还排斥了很久,从一开始就对它产生距离感,直到现在依然如此。
40多岁时,巴赫曼先生还想过辞职,想追求自由。
「因为当你感觉到,自己无法培养出什么,却总是在与其作斗争,强行给孩子们套枷锁,只是为了不让他们去闯祸……」
直到某天,他突然意识到:那些我日复一日灌输的教条,其实只占教师工作的十分之一,而剩下的那些,才是有意义的,而且在这其中我也能有所收获。
剩下的那些,是什么?
看完影片,我想是教师作为陪伴孩子们成长的个体,在日复一日的互动中,你的关心、支持与鼓励,给孩子们带来的美好体验。在一场又一场看似没有答案的问题交流中,你的开放、包容与接纳,给孩子们带来的思辨精神。
巴赫曼先生的教育魔法
巴赫曼先生的教育有何特殊之处?
印象最深的,有两处:
一个是,巴赫曼先生对孩子们的同理心
孩子们的水平参差不齐,有些是土生土长的德国人,德语是母语,有些却是新移民,插班加入班级,连基本的沟通都做不到,德语、英语都不会。
巴赫曼先生了解孩子们,也了解孩子们的家庭,他会跟英语科任老师争取,给那些情况特殊却有潜力的孩子,多一次补考机会。
他还在班级提倡建立「帮扶班子」,由基础好的同学帮助那些学习困难的同学学习德语。
一学霸男生提出异议,他认为学习好与坏是学生自己的问题,他没有义务帮助落后同学。
巴赫曼先生此时并没有利用老师权威,而是耐心倾听,同时邀请学习困难的同学叙述自己的难处情况,还鼓励现在成绩很好的同学回忆自己当年刚随父母迁居德国时,语言不通时的难堪,同样遭遇到的学习困难。
即使如此,学霸男生依然坚持自己意见,巴赫曼先生依然选择尊重他。
在这个过程中,学霸男生从理直气壮反对到后来的沉默,相信彼此间的坦诚分享,已经勾起了同学们的同理心,选择「帮扶」的同学会更倾心。
另一个是,巴赫曼先生随时随地对孩子们的不吝鼓励
玩音乐时,他关注到一女生在吵闹环境中,却依然能合上节奏,展示出歌唱的潜力。
与家长见面沟通时,女生表示自己喜欢唱歌,一旁的父亲觉得是异想天开,予以否定。
巴赫曼先生并没有与之争论,而是鼓励女生拿来吉他,让她用父亲能听懂的意大利文唱歌,让女生在父亲面前一展歌喉。
音乐中,父亲的表情也逐渐轻松,渐露笑意。
巴赫曼先生做了重要一课,让孩子的天赋在父母面前展示,让父母看到孩子的潜力
打分和公布成绩,对于老师来说,是一道考验。
分数是客观的,老师的反馈却可以给分数施加一种魔法,改变孩子们对分数、成绩的认知。
巴赫曼先生在公布分数时,向我们演示了如何恰当地积极鼓励。
因为对孩子们的了解,他不仅看到此时的分数,还看到了孩子们的进步和潜力。
「我觉得如果还能给你一点时间,你能做得更好。」
「你做得真的很好,而且我觉得你有很大的进步。」
「我知道以你的聪慧可以做得更好。」
「我觉得你很有潜力,你很聪慧。」
「你会越来越好的。」
「因为你仍在进步中,你会考得越来越好。」
他给每个人的鼓励温暖而具体。
即使对于调皮,成绩垫底的孩子,他也会说,「我觉得好的地方是你经常会举手。」
语法有欠缺的孩子,他看到了她对阅读的喜好,「你是第一个读完的,而且享受了阅读的乐趣。」
更为感动的是,巴赫曼先生最后给孩子们的寄语:
「这些成绩只是暂时的,它不是真正的你们,你们与它截然不同,分数根本无法代表你们,它们只是某一瞬间的影像,记录了像数学、英语这些微不足道的东西。更加重要的是,你们都是很棒的孩子和年轻人,你们都非常真诚,也要继续坚守这份纯真……」
相较成绩,看见孩子,看到他们的进步,保护他们珍贵的美好品性更重要。
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教育?
19世纪一意大利教育家,曾说:「光爱孩子是不够的,还必须使他们感受到爱。」
何为教育者的爱?孩子们感受到被尊重,被鼓励,被允许表达,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和潜力,给予他们展示的机会,这是巴赫曼先生给我们的答案。
孩子们表达爱的方式更直接。导演玛利亚·施佩特接受采访时曾说,相处两年多,她特别喜欢这个班级的气氛,学生们语言都不太通,却会突然大喊,「我爱我们班!」或者「我好喜欢老师!」
影片的最后,并没有展示多耀眼的毕业成绩,但我们看到了孩子的变化和进步。
比如在原来学校受排挤、被嘲笑,刚转班过来时几乎一句话也不说的女生,变得主动举手了,并且参与课堂。
比如半年前还一句德语都不懂,只能发出「呃呃呃」的学生,现在已经能用德语流利地交流,创作被同学们赞赏的文章……
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教育?
哈佛大学前校长鲁登斯坦曾说:「从来没有一个时代,像今天这样需要不断地、随时随地地、快速高效地学习。那种依靠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就可以应付一切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教育者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更应成为引导者、支持者。引导孩子们去发现更广阔的知识世界,去了解真实世界,支持孩子们去发掘自身兴趣与潜力,给予他们以肯定与鼓励,让他们敢于表达,体会到爱,学会爱。
此处的教育者,不仅是老师,也是父母。
如一位网友留言:我很高兴,我是像巴赫曼先生一样当妈妈的。
作者 | 晨曦妈
育儿即育己,成为孩子的粉丝。
互动话题
你认为什么样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呢?欢迎和我们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拓展阅读
✏ 投稿 | 欢迎投递原创稿件,来稿请投邮箱:[email protected]
📖 转载 | 后台回复“转载”,获取授权方式
童行书院
系统性通识教育
长按关注 一起童行

点击“在看”,与好友共享!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