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tter的CEO突然辞职了,员工:???
不过这次新任CEO可不容小觑,连马斯克都说这是人才。
这次接棒Twitter的就是印度裔的首席技术官Parag Agrawal,很多小伙伴会问:
这是印度人要掌控美国科技大厂的节奏吗?
为什么华人就知道内卷比邮编,却无法出头?
据我观察,最近2,3年的中大型公司CEO更换,换成烙印CEO的公司有IBM,VMware和Twitter (谷歌和微软是更久以前的事了), 大伙有什么看法?我们能做些什么?我们能成为CEO吗?
首先,美国一线大公司里担任CEO的华人,早就有多人了。如日中天的Nvidia CEO 黄仁勋、AMD CEO苏姿丰都是台湾移民的后裔,也是华人。
但在中文世界里,大家更关注的应该是“第一代华人”能否出头。Zoom CEO袁征这种国内土生土长的,来美国攀登人生顶峰,可能更符合大家的心理预期。
咱们不鸡娃,鸡自己~~ 有梦想自己来实现,不寄希望于娃们!

庞大人口基数的重要性

Warald 21世纪初赴美留学,当时留学生里就有一个话题:为什么印度裔教授这么多?而华人教授这么少?
要出现一批印度裔教授,首先要有很多印度人赴美留学。有了比较大的人口基数,才有足够多的人选择读博,这其中会有部分博士生选择做教授。从留学生到教授,是漏斗状的。
印度人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就开始大规模留学了,每年赴美的印度人数早就过万。此外,大量印度人也以H-1B工作签证直接进入美国工作,其中仅1996~2001年期间就超过了50万人。
他们早就有了庞大的人口基数。
在一线大厂熬成CEO,也需要漫长的时间积累。Twitter新CEO仅工作10年就“登顶”,其速度之快,并非典型情况。
我们再看看其他两个印度人:
Satya Nadella:1988年本科毕业后赴美留学,1990年硕士毕业,1992年加入微软,在微软工作了22年后才成为CEO。
Sundar Pichai :1993年本科毕业后赴美留学,1995年硕士毕业,2004年加入谷歌,在谷歌工作11年后,成为CEO。
在“登顶”之前,这两人至少有20年的工作经验。
而跟他们同时期(1988-1993),中国大陆能来美国留学的,那可是凤毛麟角。前些年,经常有人感慨,除了陆奇(1988年赴美读博,CMU计算机学院历史上第二个中国学生),就没有其他做到美国大公司高层的例子吗?
彼时的确没有啊,出来留学的中国人太少了。Satya和Sundar是”印本“直接留美,而那个时期出来的中国人很多都读了研究生,甚至工作过几年,临近30岁才留学。对比之下,可见区别。
贫瘠的土壤里能长出一个陆奇,已经是奇迹了,遍地开花结果那是不可能的。

中国人已经有了足够大的人口基数。

留学生人数达到了一定的规模,有了critical mass,就会不断产生各种杰出的人物。
在本世纪初,每年赴美的中国留学生新生超过1万人规模。从2008年开始,更是远远把印度甩在了后面,目前每年赴美新生人数在10万左右
于是,我们看到,美国大学里中国教授越来越多了,在有些专业比如统计和生物统计系,中国教授很多。

VP

在美国一线大厂,尽管我们当中还没出现CEO(again,登顶往往需要20年经验)。但是,在VP这个级别,中国人已经崭露头角了。
Warald给出几个目前或者曾经担任过一线公司VP(副总裁)职位的一代华人移民名单:
Facebook 有Bill Jia(上海交大本科,2003年赴美), Ning li(浙大本科,1998年赴美),Xiaoliang Wei(清华本科,2001年赴美)
Google 有 Megan Pi(曾在深圳大学就读,90年代末赴美),Yanbing Li(清华本科,90年代赴美)
Amazon 有Wei Gao(南开本科,2000年赴美)
除了市值最大的几家公司,还有人在其他热门公司任职,比如 Li Fan(复旦本科,1997年赴美) 曾经担任Pinterest SVP of Engineering,而Pineterest并没有CTO这个职位。
这些人,赴美留学的时间比陆奇晚了大约10年,目前也有10-20年的工作经验积累了。

Director

此外,在2010-2020年间,随着互联网行业的爆发,很多留学生在美国知名公司里,也开始做管理。尽管离VP尚远,但是管理50人以上的团队,甚至升为有Director(总监)的人,已经很多了。
举个例子,本科毕业于浙大的”列宾“,2012年作为版主跟大家在地里发帖讨论留学申请,目前他在Pinterest做manager三年多了,管理40多个人的团队。
硅谷科技公司里,像他这样的”少壮派“非常多。这两年,我也看到越来越多人头衔变成了Director of Engineering。
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欢迎读者们把你知道的”做到Director及更高级别的一代华人“回复过来。

Staff Engineer/Manager

2019年初,我们在一亩三分地职场达人版开过一个帖子:《L6/E6/T6以上的Engineer,谈谈自己的成长吧》
扫码回原帖
当时还有人开怼,说L6/Staff级别的,谁有空来分享?
但事实是:目前帖子里已经有很多人参与,有大量干货了。
此外,职场达人版里也有很多L6起的同学和manager们来开贴分享,一亩三分地作为留学生和H1-B们的入口和大本营,已经有足够的人数能形成有效的讨论了。

总结

Warald认为,与其纠结“什么时候能有第一代华人成为一线公司CEO”这种问题,不如关注”根基“:是否有从 engineer -> manager -> director -> VP的healty pipeline?这个金字塔搭建好了,那出现CXO,只是时间和概率问题
诚然,王兴离开了美国,回国创办美团去了;黄峥离开了美国,回国创办拼多多去了。但也有很多人,选择留在了美国打拼。经过2010-2020年的十年火爆,一代华人在美国不但有了足够的人口基数,在各个级别上,也出现了很多人才。而且,高级人才也会在中美之间流动,并非回国了,就一辈子告别美国。
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在美国公司里做到了Director级别的职位,再给他们10-20年的时间,或早(2030+)或晚(2040+)会遍地开花的。
欢迎收藏这个文章,2030年和2040年来跟Warald讨论~

大家还爱看

生活|投资|职场|留学
百万华人一同关注我们4个公众号!
别错过北美最新热点干货
商业合作:1point3acres.com/contact
百万级月活,品牌精准投放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