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北有这样一位老人,他每月都会熟练地点开手机,和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的梭梭们“打声招呼”,并例行转去三十元,“嘱咐”它们好好成长,这个习惯一坚持就是两年。他说人要学会感恩,我们不要忘了感谢大自然的馈赠。
他的故事,我想说给你听。

01

走在街上,就像无数小刀在划脸
今年63岁的师余,来自辽宁省凌源市乌兰白镇,在基层水利部门奋斗了四十余栽,师余的小半辈子都在跟各种各样的防沙植物打交道,“刺槐、油松能稳固土壤”,“苹果、梨树既能产生经济效益,叶片还能吸收碳排放。”每当谈起以前的工作经历,师余总能侃侃而谈,从水土保持的原理,到工程治理的步骤,退休三年的他到现在还是如数家珍。
师余在基层水利部门工作近40载
人们常说“百闻不如一见”,深刻的印象往往来源于切身的感受。上世纪90年代末,师余和身边所有人一样,正满心欢喜地期待着新世纪的来临,一场铺天盖地的黄沙却在这时席卷了中国北方的大部分地区,明亮的天空在几小时内变得昏黄,犹如一口煮糊了的大锅,师余至今还记得空气中的小沙粒拍在自己脸上的感觉,“走在街上,就像无数小刀飞过来,一下一下划我的脸”。
严重的沙尘暴,往往只用几小时就能“包围”一个城市
任性的黄沙不甘心只当匆匆的过客,1993年的那个冬天,黄沙以几天一次,甚至一次一天的频率持续“来访”,人们只好戴上帽子裹上围巾,在迷茫与担心中度过了新年。
直到后来,师余才从电视中了解到了黄沙的真面目——“阿拉善沙尘暴”,印象中“风吹草低现牛羊”的内蒙古大草原,怎么变成了放任黄沙的罪魁祸首?
年轻的师余此时还不知道,几千公里外的阿拉善盟早已不是人们想象的“绿色天堂”了。
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最西端的阿拉善沙漠其实是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和乌兰布和沙漠的统称。
别看这里现在是人烟稀少的大漠,如果你穿越回一百多年前的清朝,阿拉善还是一望无际的皇家牧马场,幅员辽阔,水草丰美,马儿在清澈的湖边悠然踱步,轻风拂过水面,泛起阵阵涟漪,空气中哪里能找得到一粒沙子。
然而仅仅一个世纪的时光,因过度放牧和气候变化等原因,草场沙化日益加剧,加之风灾、雪灾侵袭,许多地区已失去人畜生存条件。阿拉善境内的三大沙漠成了我国北方最大的沙尘暴中心和沙尘源地。
百年前的牧场已被黄沙取代
与内蒙古自治区交接的辽宁省,自然也没逃过沙尘暴的“攻击”,防沙治沙,保持水土,则成了放在师余等林业人肩上的重任。
师余说,植树种草可没我们想的只是挖个坑,浇点水那么简单,“以前没有机械帮助,我们只能用人力把树苗运到地里去,旱季得一桶一桶挑水拉水,雨季得担心会不会把新栽的小苗冲倒了,真是一刻都放不下心”。师余回忆道,“树栽好了你以为就完了?修枝、喷药,后期的管理维护也不允许有松懈”。
种树看似容易,里面却处处都是门道,从一棵树苗到整片绿林,师余坦言林业人的工作都是辛苦且枯燥的,但每当看到光秃秃的树苗在自己和同事的呵护下抽出了新芽,他也会打心眼里高兴,“以前春天,沙尘暴一来就得持续半个多月,熟人面对面都不一定认得出来,现在树多了,风也小了,一个春天最多也就三四次风沙。”言语中,师余的欣喜与骄傲是藏不住的。
师余曾被多次评为先进工作者

02
一次林业人,一生环保人
2018年,师余从工作岗位上退休,林业人的身份仿佛已成了过去,但他对阿拉善,对祖国防治荒漠化的事业仍然时刻关注着。

2020年2月,师余在上网时偶然了解到了中国绿化基金会发起的“10元点绿阿拉善”公益项目,“10元即可种下一棵梭梭,用爱心守护祖国的绿水青山”,拿着眼镜逐字逐句地认真阅读,看着满屏绿色的梭梭,师余明白这是自己继续延续林业人使命的好机会。
“10元点绿阿拉善”项目前后对比图
从此之后,每月一次的打开界面、转账捐赠,就成了师余最熟悉的动作。“我能做的不多,一个月少抽一包烟,把节省下的钱拿去多种点树”。
每年春天,“10元点绿阿拉善”的项目地都会种植新梭梭
师余还没去过阿拉善,但每次在“10元点绿阿拉善”的捐赠界面看到一排又一排昂首挺立,生机勃勃的梭梭,他心里就有说不出的踏实。“我觉得爱国首先要爱国土,比起其他的公益事业,生态保护还没得到应有的关注,希望大家都能行动起来,不要把难题都留给我们的子孙后代。”
“10元点绿阿拉善”公益项目实施六年以来,有无数爱心人士和师余一起加入了“绿色队伍”,共计捐赠种植超120万株梭梭,治理沙化土地面积2.5万亩,贡献碳汇量超2.1万吨。
越来越绿的阿拉善盟感谢您的付出,中国绿化事业感恩您的支持。与此同时,我们希望您继续关注“10元点绿阿拉善”,点击阅读原文只需10元钱,就能在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项目地种下一棵梭梭,守护一片绿意,用实际行动回馈我们的自然。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