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窈窕妈妈(ID:iiimum)
带孩子出门,孩子哭闹甚至撒泼打滚,怎么办?
看到很多父母都用过这招:威胁孩子“你再不听话我就走了”,然后假装离开。
大部分时候孩子都会立马停止哭闹,自己跟上来。看起来,这种做法十分管用,然而真的好吗?
最近,一段“爸爸和2岁孩子赌气,把孩子独自留在马路上”的视频,看得人心惊肉跳。
11月6日,金华义乌,男子领着2岁男孩过马路。男孩突然耍脾气不走了,一屁股坐到地上。
男人毫不妥协,独自推着婴儿车往前走,边走边回头看。然而男孩并没有跟上去,而是赖在了地上。
马路上车来车往,就在男人再一次低头往前走的时候,一辆小货车出现,拐弯朝男孩驶去……
幸运的是,男孩并无大碍,只有一点擦伤。但这惊险一幕还是让人揪心又愤怒:
马路这么危险,是教育孩子的地方吗?难道不应该第一时间把孩子抱走吗?
难以想象,如果小货车方向偏移一点,结果会怎样。
5月初,上海一位妈妈采用同样的方法,想给5岁儿子一个教训,没想到反过来被孩子狠狠上了一课。
当天下午,这位妈妈跟婆婆带着儿子在外面玩耍。因为儿子不听话,她就拉着孩子奶奶假装离开,躲到附近一棵树下观察儿子反应。
看男孩一直坐在石墩上,婆媳俩以为他不会离开,就放松了警惕,聊起天来。
没想到,再一抬头,孩子不见了。婆媳俩四处寻找,却始终不见男孩身影,只得报警。
本来只是想吓唬吓唬孩子,结果孩子真丢了
好在最终民警通过监控找到了孩子。男孩以为妈妈和奶奶回家了,就凭着记忆,一边找人问路,一边往奶奶家的方向走,一路走回了奶奶家里。
监控里,男孩小小的身影让人心疼。
5岁的娃就懂得找人问路,准确说出家里地址,非常聪明,也很难得。
如果孩子再小一点,根本说不出家里地址呢?
如果碰上不怀好意的人甚至人贩子呢?
如果孩子过马路,自己没注意而正好有车开过来呢……
每一个如果后面,都是无法预计的后果,大人后悔也来不及。
“你再不听话我就走了”,这是很多家长对付“熊孩子”的惯常套路。它快捷、有效、省力,大部分时候,再难搞的孩子也会乖乖听话。
但管教孩子也要以安全为前提,在安全的地方,用安全的方式。
用假装离开威胁孩子,不仅不安全,也可能给孩子带来心理上的伤害。
在跟孩子斗智斗勇的过程中,父母们会发现:
孩子无理取闹不可怕,撒泼打滚也不可怕,只要转身离开,说句“我不要你了”,孩子立马缴械投降,乖乖驯服。
对孩子来说,有什么事比爸爸妈妈不要自己更恐怖更绝望更无助呢?
如果你想要掌控孩子、制服孩子,这的确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但如果你爱孩子,想用正确的方式教育孩子,这种方法建议少用。
它其实是一种精神暴力,是情感绑架,是父母在利用自己的强势地位欺负孩子,会给孩子带来恐惧和伤害。
闺蜜说,她有次带女儿去商场,买完东西该回家了,小姑娘却赖在游乐场门口不肯走。
她好说歹说,小姑娘就是不听,最后她烦了,说:“你自己玩吧,我走了。”说完她起身就走,走到墙后躲了起来。
小姑娘坐在地上大哭起来,哭了一会儿见妈妈没回来,又边哭边走着找妈妈。闺蜜想给女儿一点教训,没有马上出现,而是偷偷跟在后面。
那天晚上,小姑娘睡得很不踏实,总是从梦中惊醒,醒来就找妈妈。
直到现在,只要是去人多的地方,小姑娘一定紧紧牵着妈妈,一下看不到妈妈就害怕,有什么好玩的也不再闹着要玩了。
小姑娘是变得听话了,但闺蜜说有点心疼,又希望女儿像以前一样“任性”一点。
我们当然不会真的抛弃孩子,但孩子不懂,他们会当真,会恐惧,会变得没有安全感。
而安全感一旦被破坏,就很难再建立,甚至影响未来的人际关系。
对被抛弃的恐惧,会延续到跟其他人的相处中:怕自己做得不好被领导同事看不起,怕自己不够优秀被伴侣嫌弃,怕无意中做了什么得罪朋友……
工作失误、被辞退,失恋分手,跟朋友分道扬镳……这些几乎所有人都会经历的挫折,对他们来说会格外艰难。他们会陷入被抛弃的阴影之中,自我怀疑,自我否定。
而有着这种心理困扰的孩子,会下意识照顾别人情绪,处处让步与讨好,极容易形成讨好型人格。
其实,很多时候大人也不想吓唬孩子,但好好说话没用,孩子根本不理,没办法才“出此下策”。
那么,带孩子出门,如果孩子不听话、胡搅蛮缠,该怎么办呢?
  • 出门前约定好规则,防患于未然
出门之前,跟孩子说清楚要去哪儿、要做什么,以及要注意些什么,比如不可以乱跑和吵闹,不能发脾气,有事要好好跟爸爸妈妈说。
如果是去商场或游乐场,可以事先说好只能买一个玩具,或者可以玩哪些项目、可以玩多久。
孩子自制力比较差,很可能一玩起来就忘了跟爸爸妈妈的约定,但打了预防针总比临时教育要好。
有的孩子提醒他“我们说好了的哦”,他会遵守约定。如果还是不听,孩子也会潜移默化地知道,承诺是“应该”遵守的,人是要讲道理的,慢慢建立规则意识。
  • 提前打招呼,给孩子缓冲的时间
当孩子正在兴头上,突然打断或者强行要求离开,大部分孩子都难以接受,会用哭闹表示反抗。
建议提前打招呼,让孩子有缓冲的时间。比如“再玩5分钟就回家哦”,孩子回应后让他继续玩,5分钟到了再带着孩子离开。
如果想要加强效果,中间也可以多提醒两次,比如“还有3分钟哦”“只有1分钟咯”。
个人经验,对孩子提要求时使用数字效果会更好。
比如我跟儿子说“蛋糕吃太多不好,不能再吃了”,儿子会非常不情愿,但如果我说“再吃最后5口吧”,他就会一边吃一边跟着我倒数,数数完了就不吃了。
  • 理解孩子行为,安抚孩子情绪
孩子哭闹是因为要求没有得到满足,这是非常正常的表现。家长首先要稳住自己的情绪,不要烦躁,心平气和地面对孩子。
不要急着训斥和指责孩子,这只会让孩子的情绪更糟糕。可以蹲下来抱抱孩子,也可以把他带离公众场合,去到人少的地方,耐心安慰和劝导。
如果孩子什么也听不进去,干脆陪他哭一会儿,让他把情绪发泄出来。
总之,先解决情绪,再解决事情。
  • 让孩子分心,转移注意力
其实,对待年幼的孩子,讲道理作用非常小。一个更有效的快速应对的方法是,用孩子喜欢的玩具、爱吃的零食或者感兴趣的话题快速转移注意力。
比如孩子嚷着要买某个玩具,跟他说“你玩具已经够多了”“我们不能再乱花钱了”,不会有明显的效果。
但如果指着附近的宠物店说:“呀,那里有好多可爱的狗狗,我们过去看看吧!”孩子就很可能被吸引过去。
生活中,我发现这一招真的很管用。比如带儿子去海边,天快黑了叫他回家,他冷冷地回一句:“我还没玩够呢!”一边说一边铲沙子,连头也不抬一下。
但如果我说“我们去买蛋糕吧”,他就会立马放下铲子,拍拍手就跟着我走。
  • 明确制止,带离现场
有的时候,所有方法都用尽了,孩子还是不听,又哭又闹。
如果是在公共场合,很多父母会觉得尴尬,为了证明自己不是“熊家长”,会当众教训孩子。
但孩子也是有自尊心的,当众教训,不仅不能让孩子意识到错误,还很可能引起孩子的自卑和愤恨。
不如马上把孩子带离现场,直接回家。回到家先让孩子冷静,之后再慢慢沟通。
对于孩子在公共场合哭闹,这一点和其他问题的解决思路一样:
接纳孩子情绪,了解孩子需求,积极应对。
教养教养,养孩子不易,教孩子更难。为人父母是一场修行,要付出无穷的耐心。
点个「在看」,我们一起加油吧。
关于作者:窈窕妈妈(ID:iiimum),践行科学养育、快乐带娃的90后潮妈。用漫画和文字,分享海量育儿干货、和你聊聊当妈后的那些事。陪伴千万妈妈和孩子共同成长。授权请联系窈窕妈妈(ID:iiimum)


亲子 / 教育

春晚前排坐了20年的她,到底什么来头?

亲子 / 教育

“孩子不喜欢就别逼他”,别让这句话害了孩子一生

亲子 / 教育

“老大傻,老二精”:二胎更聪明的4个原因,父母别不承认

做个合格的父母
长按识别二维码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