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赵宋王朝“家天下”的政治内核
在中国古代史上,因争夺皇权而骨肉相残的惨剧时有发生,然而,有宋一代却大体避免了皇亲国戚之间的权力之争,皇位的转移相对平稳。早在北宋后期,理学家程颐就将“百年无内乱”列为宋代“超越古今者五事”之首。所谓“内乱”,指宗室之祸、母后之祸、外戚之祸、宦官之祸等封建时代常见的政治祸患。此后直到近代,不少学者都持“宋代无内乱”说,但较少详细论证。本书认为,宋代基本“无内乱”,关键在于大体“无内朝”,具体表现有宗室任职受限、后妃较少插手朝政、外戚不预政、无阉祸等,并从道德观念、制度约束,以及皇权政治与官僚政治、皇权与相权、赵家天下与官人世界等多个角度,层层剖析了其背后的原因。
本书行文简扼,逻辑清晰,内容丰富,涉及宋代后宫制度、待宗室外戚之法、士大夫的“克星”作用等,并对宋代皇权虚化论、赵宋王朝的“家天下”统治等进行了反思。
◎宗室之祸、母后之祸、外戚之祸、宦官之祸,这些封建时代常见的政治祸患,为何在宋代基本不存在?
◎皇帝与士大夫共治的宋代,还是“家天下”统治吗?抑或,宋代天子已接近“虚位君主”,宋代政治已接近“君主立宪”?
◎在皇权转移相对平稳的宋代,人性、权力与制度三者之间有着怎样的幽暗不明与巨大张力?
◎将制度史研究与人物和事件相结合,辨析切中肯綮,持论通达正大,是一部可读性很强的学术力作。
◎本书深度梳理了宋代宗室、后妃、外戚等皇亲国戚以及服务宫廷的宦官等诸群体与皇朝政治的历史实相,回应了天水一朝是否形成内朝政治,有无所谓内朝之乱等大问题,并从士大夫政治的蔚然兴起,新儒学价值观念的深刻影响,祖宗家法的制度设计等诸多层面,逐次论述其深层原因,最终论断赵家天下仍是“君主专制的必然产物”,辨析切中肯綮,持论通达正大。
——虞云国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本书是宋代政治史,也是当年的制度运作史。帝制时期“家天下”结构中,皇亲作为特殊社会群体,对于朝廷政治的影响,无疑值得重视。作者聚焦于此,多角度探研,切中关键,揭示出历史纵的发展与横的关联。书中对于“家天下”、内朝等问题的精彩论述,至今仍然发人深省。通篇叙述生动鲜活,议论冷静中正,分析鞭辟入里,显示出作者洞察透彻的敏锐目光。
——邓小南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本书以皇亲国戚的认识价值何在,宋代究竟有无内乱,“家天下”统治应当如何理解,宋代是否形成内朝四个问题为切入点,并在与宋朝前后历史比较中,纵论宋朝宫廷政治,客观评价了宗室、后妃、外戚与宦官在宋朝政治中的地位与作用,也从一个侧面揭示了宋朝文官政治的特点,许多论点独具只眼。本书夹叙夹议,条理清晰,文笔流畅,是一部可读性很强的学术力作。
——李华瑞 首都师范大学资深教授
宗室、后妃、外戚、宦官这些皇帝的身边势力,在宋之前和宋之后,给帝制国家造成了难以计数的政治危机,甚至将整个国家拖入战争;唯有在宋朝,这四个群体基本没有出现危害皇帝和朝廷国家的状况。“本朝无内乱”,这是程颐的骄傲;“宋朝无内朝”,这是本书的结论。“无内朝”的制度结构究竟如何?“无内乱”的局面是怎样形成的?本书以翔实的史料、丰富的事例、扎实的论证、明快的语言带你一探究竟。
——赵冬梅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皇亲国戚的认识价值何在
提起宋代的皇亲国戚,人们立刻想到的大概是《杨家将》里的八贤王、《狸猫换太子》中的刘皇后。由于《杨家将》等历史故事千百年来在民间广为流传,八贤王等人物给人们留下的印象很深。其实这些故事和人物与其历史原貌与原型相去甚远。然而在当前通行的历史读物中,八贤王、刘皇后则要么尽行回避,要么一笔带过。显然不够真实的民间故事浓墨重彩,大体符合事实的历史读物轻描淡写,两者形成了十分鲜明的对比。究其原因,除历史读物受篇幅限制而外,恐怕还有观念上的缘故。“既然是皇亲国戚,就应该赶下历史舞台”,这一片面认识可能已是往事。但“皇亲国戚之类难以登大雅之堂,只能聊作茶余饭后的谈资”,这种似是而非的看法并未成为过去。
宋代是否形成“内朝”
“家天下”统治的基本特征是“家以传子”、皇位世袭。这一点在漫长的中国封建时代始终未曾改变。除此之外,分封亲属拱卫王室和利用内朝限制外朝也相当充分地体现了“家天下”统治。分封早已名实不尽相符,因此才出现了秦代以后不是“家天下”,而是“君天下”这一牵强的说法。但历代大多形成“内朝”。所谓内朝,又称中朝、内廷或内庭,其含义有两种。一种含义是指地点。笼统地说,宫廷之内叫内朝;具体地讲,则因时代不同而异。元人陈澔注《礼记集说》卷6《玉藻》称:天子、诸侯皆三朝,外朝在库门之外,治朝在路门之外,内朝在路门之内,亦曰燕朝也。据说这是汉代以前的情形。此后,唐代以承天门为外朝,太极殿为中朝,两仪殿为内朝。而宋代通常是以文德殿为外朝,垂拱殿为内朝。另一种含义是指机构或人员。
赵宋王朝320年间的兴亡起伏
这是一部晓畅生动的王朝兴亡史。作者以理性平和的格调、浓淡相宜的笔触、丰赡翔实的内容,铺展开两宋320年、18个皇帝波澜起伏之画卷。对太祖太宗创建北宋立定规模,真宗仁宗因循守旧,英宗神宗变旧图新,哲宗绍述熙丰,徽宗钦宗矛盾,高宗偏安东南,孝宗壮志未酬,及南宋后期政治日趋昏暗至亡国等两宋历史诸多大事件和重要人物作出颇为客观、中肯的评价,深入浅出,是一部雅俗共赏的宋朝历史读本。
◎全书从整体上把握宋代,章节处处点睛之笔,叙述中有辨析,故事中有道理。既具言而有征的史学底色,更有总揽全局的史家视野,在勾勒一代大势时兼顾生动的细节,在回放历朝大事时摹绘关键的人物,论史卓有识见,行文畅达雅健,融铸学术性与可读性于一炉,在宋史入门中洵为深浅相宜而繁简得体的一流读物。 
本书以历史事件为叙述主线,涉及了有宋一朝的主要典制与重大决策,既具言而有征的史学底色,更有总揽全局的史家视野,在勾勒一代大势时兼顾生动的细节,在回放历朝大事时摹绘关键的人物,论史卓有识见,行文畅达雅健,融铸学术性与可读性于一炉,在宋史入门中洵为深浅相宜而繁简得体的一流读物。
——虞云国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这是一部晓畅生动的王朝兴亡史。作者以理性平和的格调、浓淡相宜的笔触、丰赡翔实的内容,铺展开两宋320年波澜起伏之画卷。全书从整体上把握宋代,章节处处点睛之笔,叙述中有辨析,故事中有道理。彼时的人,彼时的事,或引人深思,或令人激昂,或使人慨叹。复杂套叠的内外连环,鲜明地勾勒出时代的跌宕盛衰。
——邓小南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本书较为全面系统地扼要概述了两宋王朝的历史进程,对太祖太宗创建北宋立定规模,真宗仁宗因循守旧,英宗神宗变旧图新,哲宗绍述熙丰,徽宗钦宗矛盾,高宗偏安东南,孝宗壮志未酬,及南宋后期政治日趋昏暗至亡国等两宋历史诸多大事件和重要人物作出颇为客观、中肯的评价。本书资料充实,叙述谨严,文笔流畅,深入浅出,是一部雅俗共赏的宋朝历史读本。
——李华瑞 首都师范大学资深教授
一部简明扼要、叙事流畅的两宋王朝兴亡史,三百二十年,十八个皇帝,几多千古风流人物,东京梦华靖康耻,西湖风暖厓山惨,历史如长卷,徐徐展开。变革与保守,偶然与必然,内在的稳定与外敌的强大,种瓜得豆的政策选择,历史如长河,逝者如斯。
——赵冬梅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刘后正式登上政治舞台是在天禧四年(1020年)。这年春天,真宗得了风疾,手足麻木,严重的时候连说话都困难。真宗因病很少上朝,政事多由刘后处理。随着刘后权势的增长,在她周围团聚着越来越多的大臣。刘后干政遭到部分大臣反对,他们主张太子监国。于是,真宗晚年统治集团分裂为与皇后党,彼此相互倾轧。
首领是宰相寇准。他于天禧三年六月再次出任宰相,恰逢刘后的族人在家乡横行霸道,真宗看在刘后的脸面上,打算予以赦免。寇准反对,请求依法惩治,因而得罪刘后。寇准正统思想根深蒂固,眼看刘后大权在握,忧心如焚,他私下向真宗提出由太子总揽军国大事的建议,真宗在口头上认可。寇准接着叫翰林学士杨亿秘密草拟奏表,准备相机正式提出。太子赵祯年方十一,寇准的这个主张,即使不是为了把太子变为自己操纵的傀儡,至少也是一种迂腐的书生之见。但是,“朝廷人三分,二分皆附准”。
张邦炜,男,1940年生,四川省江安县人,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教授,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特聘教授,曾任四川省政协常委,曾兼任中国宋史研究会副会长。发表历史论文及评论70多篇。曾参加《中国大百科全书·法学卷》的编写和《中国历史大辞典·宋史卷》的编审工作。四次获得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