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美国的感恩节,这几年我越发感到,感恩是件多不容易的事,又是多么重要。
要找到让人感恩的很具体的事,并不容易。人们容易说感恩身体健康、感恩家人的付出,但这种泛泛的表达,很难对彼此的生活产生实质性的影响。感恩,需要敏锐的观察力和感受力。
对别人感恩,有时很难说得出口。儒家文化下,说句“谢谢”尚不容易,要直接和别人表达出具体的感恩内容,面对对方的反馈,这对很多人都很难。
再难的是把感恩融入日常生活方式,形成意识和习惯。有的人可能某天突发感慨,感到感恩,也表达给周围的人,下次想起感恩可能是几年后的事了。
感恩似乎也是违反天性的。人容易习惯已经拥有的,觉得那理所应当,容易和别人比较,发现自己还想要更多,于是对当下感到不满和焦虑。
在这个时代,要感恩尤其不易。各行业的内卷,让很多人压力巨大;疫情的大环境,增加了人们的恐慌;灾难和冲突频发、网络上传播着大量仇恨和暴力言论,很多人感慨世界变得越来越糟。
/ NYT /
我们为什么要感恩?
为什么还要费力去学习感恩呢?而且不仅我们自己要学会感恩,也要让孩子学会。
因为我觉得,想要在这个时代真正感受到幸福和快乐,感到活着是件极其美好的、有价值的事,感到世界还充满希望,学会感恩是为数不多的、能帮我们实现这些目标的手段。很多研究发现,它也是相对最容易实施的,能最快看到效果的手段,它也确实能通过使用和练习而变得更有力量。前提是,我们要重视感恩,意识到它有多重要。
感恩,不只是说“谢谢”,而是一种持续的、积极的心理感受,是让我们欣赏自己所拥有的东西,而不只是想着通过改变自己和外界来获得更多。
研究发现,感恩能让人有更多积极情绪,感到更乐观和快乐,享受美好经历,改善身心健康,能让人应对逆境,建立好的人际关系,变得更自律(例如有助于戒烟),它也确实能降低人的皮质醇水平,这种物质会导致人的各种情绪问题。一项针对夫妻的研究就发现,花时间表达对伴侣的感激之情的人,不仅有更好的亲密关系,也能更自在地表达对关系的担忧。
怎样学会感恩呢?
我觉得关键是停下来,用心看看这个多样的世界,通过旅行、阅读、交谈,了解那些被给予了我们自己的,并不是被平等地给予了其他人;用心看看我们已经拥有的,就好像我们从不曾认真看过一样。这不是为了让我们产生优越感,而是为了让我们懂得感恩,并带着这种力量,去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你也可以帮孩子从这几方面入手,了解世界,学会感恩。
/ NYT /
我们要感恩什么?
感恩天生给予的
当我更了解残障群体,我更懂得感恩自己天生获得的健康。
/ NYT /
蓝方的朋友纪寻,患有先天性运动性神经元腓骨肌萎缩症,腿和脚因为肌肉萎缩而完全变形,只能依靠脚背行走,长期坐着轮椅;手指伸不直,几乎完全蜷在一起。纪寻在我们C计划和一席都做过演讲,她在巴黎留学,去很多国家旅行,发起了自己的创业项目,影响着很多人。纪寻来深圳时我们见过一次,我被她的热情和独立感染。想到她每去一个地方,每做一件我们看起来最平常的事,要克服那么多困难,也非常佩服。
我也有朋友,创办了照顾残障儿童的公益机构,很多是孤儿,生下来就被遗弃了,还有一些家庭因为孩子的病陷入赤贫。我在《偶尔治愈》《在人间living》这些公号里读过不少真实的故事,比如这篇介绍一个叫“蝴蝶之家”的公益机构,照顾着很多生命期限在6个月以内的重病孤儿。中国新生儿残障比率大约5.6%,其中1/4可以被治愈,1/4无法存活,余下的一半则会终身残障,这还不包括一些长大后才发病的先天疾病。这比我想象的多多了。
我们带孩子读的一本书,《深夜小狗神秘事件》,我读的时候也哭了好几次。作者站在一个患有阿斯伯格综合症的小男孩的视角去写作,这是自闭谱系障碍的一种,主要症状是社交障碍和某些刻板行为。让我真的感受到作为社会中的少数群体,会面临的那种种障碍。我们也带孩子读海伦凯勒的自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除了给孩子们讲残障人士面临的困难现状,我们也让孩子们通过“蒙眼十分钟”的活动,去体会盲人可能遇到的一些困难。这些会让孩子直观感受到,看得见本身就是值得感恩的事。
感恩自然给予的
当我更了解环境保护和动物权益,我更能感恩自然给我们的一切。
/ NYT /
我最早感受到还有人去感恩食物,是和基督教朋友们在一起,看他们在餐前祷告。我读过一本讲正念的书,教人怎样关注和觉察当下,它举的一个例子就是观察食物,先是仔细看,闻,触摸,最后才是品尝,还要慢慢品味,不急着咽下去,原来我真的从没好好观察过食物。后来我去柬埔寨生活过几个月,看到那里大片的农田被荒废,因为基础设施差,缺乏灌溉系统,很多家庭也没有钱买种子和农药,或者没有劳力种地,那时我感受到,耕种真不是容易的事。
我们带孩子读的一本书,《巴颜喀拉山的孩子》,讲藏民面临着草原退化的问题,要选择继续留守,还是进城生活,后者意味着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巨大改变。我很喜欢的作家李娟,在《冬牧场》《我的阿勒泰》中,记录了自己在新疆和哈萨克游牧民族一起生活的真实经历,他们要对抗严寒和气候变化的影响,李娟记录了她对自然、动物和食物的细致观察和感受,描述了游牧这种逐渐消失的生活方式。这些书让我感恩唾手可得的阳光和温暖,开始思考餐桌上的食物背后的故事,以及我们的行为如何影响气候变化和大自然,又如何影响他乡的陌生人。
感恩家庭给予的
当我看到没有得到公平的资源和机会的孩子,就更能体会成长在城市普通家庭是件值得感恩的事。
前一阵看到一个海淀名校高中生的网络言论,大概也是挺普遍的观念。大意是他觉得那些批评教育资源不公的人,忽略了他自己和周围一些朋友其实都非常努力,凭什么外地的流动儿童要来抢夺教育资源。只看到自己的付出,看到自己还可以得到更多,却没有想过自己拥有的家庭条件和教育资源到底意味着什么,这是很多孩子都会有的思维方式。
这些年我接触过很多乡村孩子,我在《青年人,我们为什么“活着”?》这篇文章中也举过一些例子。我在陕西乡村看到过孩子们蹲在操场上吃白米饭加咸菜,在重庆的乡村了解到一些孩子初一就因为贫困或校园欺凌而辍学,在云南靠近边境的地方见过父母吸毒的孩子,在柬埔寨见过很多遭受家庭暴力和强奸的孩子,在台湾看到母亲出走、父亲酗酒的家庭的孩子……他们遭遇的巨大的困境,是非常让人震撼的。
我们最近带孩子读非虚构的书籍《寂静的孩子》,它讲述了一些留守儿童、流动儿童、得大病的儿童、母亲出走的家庭的孩子的故事,从这些个体的故事中,了解中国这数千万儿童的命运,会帮很多城市的孩子们看到,自己所拥有的关爱和资源,确实是很多孩子所没有的。
感恩他人和社会给予的
回想我人生中一些影响重大的选择,常常和一些朋友的帮助有关,都是我难以计划或预见到的。我的每一份工作、转换行业的机会、创业合伙人、人生伴侣,都是因为朋友的介绍,或是朋友提供了咨询,我去参加了活动,才偶然获得或结识的。
这个时代给予我的,比起我的父母、祖父母,也多得多。我的祖父母辈出生在上世纪20年代,他一生节俭,经历了社会的动荡,没有怎么享过福;我的父母辈出生在50年代,经历了上山下乡,接受那个时代的教育,被那个时代的价值观塑造。他们没有太多选择。
我们带孩子读《骆驼祥子》《呼兰河传》《城南旧事》,了解100年前的中国社会,读《天生有罪》,了解种族隔离时期的南非,读《我是马拉拉》,了解女性权益没法被保障的巴基斯坦,读《安妮日记》,了解二战时期犹太人的命运。这些穿越历史与时空的阅读经验,会帮孩子看到,现代社会人们拥有的,是得来不易的。

/ NYT /
感恩经历给予的
人的经历中有很多因素是自己没法控制的。
我们应该感恩失败的经历,它让我们锻炼某些能力和品质,让我们学习到经验教训,也让我们知道自己的边界。创业的过程中,很多时候也会感到挫败,媒体也不断在用“创业成功”的例子“激励”人。如何看待挫折、大小的失败的经验,这不仅会影响我们的心理健康状态,也会影响我们到底能走多远。
我们不用感恩每件事,不用感恩战争、暴力、镇压和压迫。
我们应该感恩每时每刻、每件事物、每段经历中隐藏的机会,哪怕是某些给我们带来痛苦、问题的经历,这些机会拓展着未来的更多可能性。
我们带孩子读《鲁滨逊漂流记》,鲁滨逊流落荒岛,一个人生活了28年,经历了恐惧和孤独,但他依然能看到每件事中值得感恩的地方,能理性决策,不断解决面临的每个困难。《通往特雷比西亚的桥》中,女孩莱斯利最后死去了,作为她最好的朋友,男孩杰西不愿相信这个事实,但最后,他依然接纳了事实,从死亡中发现它的意义,获得成长。
/ NYT /
要让感恩成为持续的、积极的心理感受,坚持一些仪式或者习惯也很重要。下面是一些例子,你或者孩子,可以选择任何的一个,能坚持下来就很好。
 (1)   感恩日常生活例如吃饭时感恩食物,出门时感恩好天气,上班上学时感恩交通顺利
 (2) 睡前思考当日感恩的三件事
 (3)   写感恩日记
 (4)   写感谢信,寄给要感谢的人,可能是老师、同学、朋友或家长
 (5)   每周或每月家庭会议中,有感恩环节,谈谈每个人感到感恩的具体的事,以及是什么场景出发自己的感恩
 (6) 感恩节或春节时感恩过去一年,可以和亲人朋友交谈,或者用邮件或信件总结自己要感恩的事,发送给亲朋好友
今天,或过去的一年,让你感恩的三件事是什么?或许,也问问你的孩子?

作者:郭兆凡
C计划联合创始人,毕业于清华大学和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曾任职高盛集团,后从事地震重建工作和教育创新研究。
 排版:呢呢
我们是谁
C计划(C指Critical Thinking)是一家致力于批判性思维教育的机构,旨在系统提高儿童和成人的独立思考、逻辑思维和理性思考能力
我们研究了上百本书,经过了数千小时的一线教学,熟练掌握批判性思维核心方法,成长为国内推广批判性思维的专业教育团队
最新课程
如何帮助孩子了解更广阔和真实的世界,更好地思考和感知美好与善,找到更有意义的生活?
C计划研发的在线人文思辨课帮助孩子思考人与自我,与他人社会自然的关系,学会换位思考同理他人
点击图片即可选班👇
更多信息,请扫右下方二维码,添加客服小阅微信咨询。

推荐阅读
点“在看”/留言互动
不错过理性的声音👇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