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没写关于“长高”的文章了,好多妈妈后台给米粒妈留言,说孩子长得慢,不长个,字里行间满是担忧和焦虑。
虽然米粒爸身高有绝对优势,但我自己是哈比星人
,所以特别重视米粒的生长发育问题。
我也就特别能理解妈妈们的担忧。
今天米粒妈给大家强烈推荐一个妈妈——快妈,律师出身的她,研究和分析能力绝对超一流,毫不夸张地说,只要是她想涉猎的专业,绝对能研究成大半个专家
为了她家女儿慢慢的“长个”问题,快妈访遍帝都各大医院的知名专家,穷尽所有检查。绝大部分专家直接给出结论——打生长激素
但“不认命”的快妈,查阅了各种资料,为慢慢制定了一套“保守治疗”方案,让前一年全年只长3cm的慢慢,在执行这套方案3个月内就长了3cm(其实是4cm)
因为,在得知我要推荐她这篇文章的时候,她又告诉我了这个好消息

这篇文章近1万字,从理论到实践,从检查到实施,从经验到方法,真的相当于一篇小论文了。
有“长高”问题的娃爸娃妈们,一定要仔细阅读、收藏,有任何问题,尽管去快妈公众号留言,米粒妈已经跟她说好了,她特别希望自己的经验能帮到大家,欢迎骚扰
关于慢慢在医院做的系列检查目录(包括骨龄、验血、超声检查、生长激素激发实验、脑核磁、基因检测等等等等);
以及慢慢成效显著的“保守治疗方案”,也就是慢慢的日程表,一天中所有促进长高的努力全部记录到了这张表格里;
慢慢妈都给大家准备好了,关注“快妈慢娃成长记”,在她的公号后台对话框回复“身高”一键领取
说句题外话,从985学霸,到海归硕士,到国际律师,到全职妈妈,再到现在重新叱咤职场,快妈可是个不折不扣的爱折腾星人,但她更是育儿达人。
说起快妈,她最擅长的其实是英文和大语文启蒙,哈哈~

她带女儿慢慢从两岁开始英语启蒙,慢慢三岁时就独立参加英语比赛、听力词汇量也达到2500+。她们娘俩还在两年时间里亲子共读了上千册英语读物。
想看快妈更多英文、语文启蒙干货文章,大家可以拉到文章底部,或直接移步快妈宝藏公众号。
知道你们着急了,关于慢慢长高秘笈,咱们直接交给快妈来分享吧
大家好!我是快妈~
感谢米粒妈推荐,同是为孩子长个忧虑的老母亲,先握个手
,希望我的实战经验能帮到大家,有任何疑问,欢迎到我公众号后台留言
慢慢从今年8月份到现在,三个月身高长了3厘米。换句话说,一个月长高一厘米
而从今年8月份向前倒推一年多,十几个月她长了三四厘米
我这么说你可能还没看出问题,再给你看看下面这些指标:
  • 出生时:平均身高50cm;
  • 0~1岁:身高平均增长20-25cm;
  • 1~3岁:身高平均增长8-10cm;
  • 3岁后:增长速度逐渐变慢,每年5-7cm;
  • 青春期:男孩长高20-30cm,女孩长高15-25cm。
  • 青春期后:身高增长逐渐减缓至停止。
这是医学标准,有科学依据,不是我自己胡编的。我再把慢慢的身高生长情况比对一下:

  • 出生时:身高52cm;
  • 0~1岁:增长26cm,1岁时身高78cm;
  • 1~2岁:增长12cm,2岁时身高90cm;
  • 2~3岁:增长6cm,3岁时身高96cm;
  • 3~4岁:增长3cm,4岁时身高99cm;
看出问题在哪儿了吗?就是3~4岁这个阶段,慢慢的身高增长速度出现了异常,没有达到年增长至少5厘米。
注意是身高增长速度,而不是身高的绝对值。而且这个年增长5厘米,也是个医学标准:
低于这个标准就提醒你,要开始关注孩子的身高,或者进行相应的医学检查以明确身高增速异常的原因。
所以我带慢慢去看了医生。
确切的说,带她看遍了北京各大儿童医院有名的专家,做完了一切能做的检查。
从她三岁半到四岁,隔三岔五往医院奔,折腾了好几个月。有些检查非常”残忍“,心疼慢慢十分钟。
我一想到慢慢可能要打十几年生长激素就整宿睡不着大把掉头发,这真是一个悲伤的故事
虽然看的都是有名的儿童医院有名的专家,但问诊结果却不太一样,有直接建议打生长激素的,占大多数,有让回去“保守治疗”或建议穷尽检查不轻易下结论的,分别只有一位。
我选了暂时“保守治疗”观察效果。效果就是8月份开始一个月长高一厘米,增速稳定。
如果能保持这个生长速度,慢慢把过去一年落下的身高追回来,也不是不可能。
所以关于“小孩长个儿”这个事,可以阶段性地做个总结了。
长文预警:这大半年近一年的“调研+实践”,我又要写论文了
监测
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亚洲人身高预测公式你们肯定都听说过:
男性身高=(父亲身高+母亲身高+13)/2  女性身高=(父亲身高+母亲身高-13)/2
这个公式还有后半段,就是正负误差7.5cm

什么意思呢?身高这东西,“七分天注定”,靠基因,就是公式算出的高度;“三分靠打拼”,靠后天,就是这上下浮动7.5cm。
也可以理解成,除去基因的影响,一个孩子的身高可能有15cm的发展空间
我用这个公式算过自己的身高,误差为零,也就是公式算出来的就是我的实际身高,精确到0.1厘米。
慢慢的姥姥姥爷养我全靠基因,不管束不干涉,这点从我的身高上就看出来了。
但我不打算用同样的方法养慢慢,因为我不如慢姥姥高,慢慢爸跟慢姥爷差得更远。
所以这个公式除了可以帮你预测小孩未来的身高,更重要的是如果觉得不太满意,那就要想办法拿到或多或少的正误差。
这个预测公式是结果性的,预测的是成年后的身高。从小孩出生起的身高还有一个身高标准参考数值表。
7岁以下男童身高标准值(cm)
7岁以下女童身高标准值(cm)
“中位数”表示处于平均水平,sd代表标准差。
  • “-1sd~中位数~+1sd”表示中位数上下一个标准差范围之内,属于“正常范围”,代表了68%的儿童;
  • “-2sd~-1sd”或“+2sd~+1sd”表示中位数上下两个标准差范围之内,属于“偏矮”或“偏高”,代表了27.4%的儿童;
  • “-2sd~-2sd”或“+2sd~+3sd”表示中位数上下三个标准差范围之内,属于“偏矮”或“偏高”,代表了4.6%的儿童;
  • “<-3sd”或“>+3sd”比例极小,小于0.5%。
从这个表上看,慢慢从出生到2岁半都在+1sd,3岁回落到中位数,4岁滑到-1sd以下,所幸经过努力又开始加快生长,目前在-1sd往上一些。
如果能保持目前的生长速度,有望在5岁时爬回中位数。
除了这个身高表还有个体重表,感兴趣的可以自己网上搜来看看。
还有两个表是首都儿研所(也是我们跑的最多的医院)在九省市做了流调数据分析后,用百分位数法来评价身高发育的参考表👇

这个表横轴里的3rd、10th、25th、50th、75th、90th、97th这几个数字,是统计学百分比的简写:
3-25位中下等,50中等,75-97中上等,97以上上等。只要在这些百分比范围内,都是正常发育的状态。而如果在3以下,就要做检查、考虑干预了。
但是,我们在各大儿童医院看医生的结果,比较一致的说法是,10分位以下并且生长速度出现异常,就要及时做检查并考虑干预了。
根据这个表来对比慢慢,从出生到一岁都保持90分位,2岁时降到75分位多一点大概80分位,3岁时降到50分位多一点,4岁更是降到了10分位多一点。这也是我们在看医生时,很多医生建议考虑打生长激素的原因。
这套表和前面那套表数字是能对得上的,因此比对慢慢的结果也一样。
但这套表有一个更强大的隐藏功能,就是它包含18岁成年后的身高百分位。这个数字大有用处。
首先用预测公式算出孩子成年后的身高,看看在这个表里18岁这一栏占多少分位,用A表示;
然后测量孩子现在的实际身高,看看在孩子目前年龄的一栏占多少分位,用B表示。
如果A>B,说明孩子的生长速度可能正在变慢,也就是你正走在预测公式里那负7.5cm误差的路上,需要自查、监测、甚至就医
如果A<B,只要不是差得太多,可以暂时放心,说明你正走在正7.5cm误差的路上。
但同时也要关注,孩子是否存在阶段性身高增长过快或是A和B差距过大,而这些情况,在孩子尚未到青春期的年龄阶段,可能预示性早熟
比对慢慢,她的成年身高预测在50分位稍低一点,而她在3岁~4岁之间一路从50分位一路跌到10分位,一年长3厘米,可还行
所幸她这几个月又爬回到25分位,而我要做的,是把她拉回到基因决定的50分位。

所以立个flag在这,只要长过160,就赢
但两套表提供的都是“绝对值”,而在小孩生长这件事上,“相对值”更有参考意义。

这个相对值,就是前面说过的生长速度。说通俗点,别跟别人比,跟自己比。
比较一目了然的标准就是开篇提到的生长速度参考值
  • 出生时:平均身高50cm;
  • 0~1岁:身高平均增长20-25cm;
  • 1~3岁:身高平均增长8-10cm;
  • 3岁后:增长速度逐渐变慢,每年5-7cm;
  • 青春期:男孩长高20-30cm,女孩长高15-25cm。
  • 青春期后:身高增长逐渐减缓至停止。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很常用的监测工具,就是生长曲线
简单说,定期(比如每个月、三个月或半年)测量孩子的身高和体重,然后记录下来,对应时间轴,形成一条曲线。
能做这件事的app有很多,随便下一个就好。
给你看看慢慢的身高生长曲线,我是从她出生就开始记录的。
0~1岁稳定保持在90分位以上
2岁时降到75分位、80分位左右
3岁时继续下滑,50分位多一点
4岁最低点只比10分位高点
左右滑动查看
图里的三条曲线97%、50%、3%是三条基准线,这三条线的作用有两个:

  • 上线和下线之间的范围内无论哪个百分位,只要一直是上扬状态,就都是正常状态;
  • 孩子的生长曲线和基准线的走势越一致、越平行越好,说明孩子的生长速度正常。
这个曲线在app里是可以滑动看整体的,慢慢的身高曲线很明显能看到从紧贴基准线到逐渐不平行,甚至横穿了两个区间,和中位线直接交叉了。
真是一条悲伤的曲线
 所幸最近又有所抬头。
生长曲线最大的好处是精确而直观。什么时候要提高警惕了?
第一,出现在3%以下(医院的标准是10%);
第二,突然大幅偏离以往的百分位线,比如高速生长期(0~3岁和青春期)却往下掉,非高速生长期往上扬。
生长曲线配合生长速度参考值,基本能让你对孩子在同龄人中的生长水平和自身的生长速度心里有数。

那我是怎么发现慢慢的异常的呢?不是靠上面说的任何一个监测工具。
靠的是什么?
慢慢的鞋。
慢慢三岁多的时候,我突然发现她好几个月都没买鞋了。
养过小孩的都知道,越是年龄小的孩子生长速度越快,衣服只能穿一季,鞋三个月就得淘汰买大一号的,而鞋的更换速度比衣服更快。
往常慢慢一换季基本就要淘汰旧鞋,一双鞋三个月准小,可这次从夏穿到秋再到入冬,一双都没有淘汰掉。

就是说她的脚一点没长。
然后我就慌了。
前一阵子手脚肉眼可见都大了一圈,一下子淘汰三双鞋。

往通俗了说,脚带着个儿长;从科学上讲,脚没长说明骨头没长,骨头没长说明个儿没长!
赶紧去查生长记录,大半年长了2厘米;查百分位,已经50分位以下了;再看生长曲线,直接和中位线交叉了。
加大运动量又观察了俩月没起色,果断查医院、查专家、各种挂号走起。
如果不是不死心地带她看了好几个专家,又不死心地决定自己“保守治疗”试一试,生长激素早打上了。
所以留意一下孩子换新鞋的速度,堪称身高增长速度的晴雨表
那你说那些参考值啊标准表啊曲线啊就都没用了么?当然有用。没有这些知识储备,没有这些东西去记录和佐证,你能判断出个什么。

恐怕根本发现不了孩子不长个儿、长得慢,或者就算发现了也会觉得这是“晚长”,还在那静待花开呢!
最后一个指标:身高体重指数,简称BMI体重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平方得出的数字,是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个标准。
写成公式就是:BMI=kg/m2  
比如慢慢三岁多时某次在医院测BMI,红色箭头指的右边的表格,就是BMI的分位表,慢慢的计算结果是17.04,超重。
这个表格是医院提供的,一般学校或幼儿园体检时也会对照这个表格。分成几挡:正常、超重、肥胖、中度肥胖、重度肥胖。
但我没有找到清晰的版本,一个可参考的标准是3~5岁儿童BMI正常范围在15以内。
慢慢现在的BMI是15.55,相比前半年的17.04,明显更健康了,算是脱离“超重”群体,变成了一个身材比较标准的小孩。

这个指数的一大作用就是监测肥胖。肥胖不仅会带来各种各样的疾病,还有一个很要命的恶果,就是引起性早熟,影响身高发育,不长个儿。
所以千万别觉得小孩儿胖点没事、胖点才可爱、小孩不用减肥,那真是当长辈的自作多情了——小孩保持苗条,很重要!
检查
如果因为身高问题去医院检查,一般会挂两个科,一个内分泌,一个生长发育
我建议你去专门的儿童医院,一定规模和级别的综合性的儿童医院一般都会有专门的生长发育门诊,或者叫矮小症门诊。
如果是小一点的医院,可能就只有保健科,医生可能给不出全面的诊断,那么建议和内分泌科结合来看,因为很多身高问题是内分泌问题引起的。
如果已经对孩子的身高生长产生疑惑,那么除了必备的测量身高、体重计算BMI以外,常规检查有三个:骨龄、全面血液检查、全面超声波检查
骨龄就是骨骼的年龄,或者说,是以骨头发育的年龄来判断孩子的生长潜能。骨龄检查是检查身高问题的首查项、必查项,无痛又快速,如果医生不给开,建议你提出来。
  • 骨龄和孩子的日历年龄在1岁以内属于正常。
  • 超过1岁属于发育提前或迟缓,需要关注、调整日常习惯比如运动、睡眠、营养等来改变;
  • 超过2岁就算异常提前或落后了,要及时就医、进行干预。
骨龄检查很简单,拍个骨龄片就行。拍孩子左手腕的正位片,手腕手指放放直,拍全整个手指手掌和手腕。三秒钟结束,但需要到一定级别以上的医院找放射科专业拍骨龄的医生才行。
慢慢的骨龄偏下,和日历年龄差别在1岁左右。再结合我们自己提供的生长记录比如一年身高增长不足5厘米,可以初步判断存在生长发育迟缓。
但这肯定不够,只是第一步。同时还会做个全面的血液检查,也就是抽血。一般医生都会给你开个“大全套”:
生化十六项,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甲功五项,皮质醇,生长激素、性激素六项、胰岛素,维生素九项,类胰岛素生长因子,糖化血红蛋白。
如果医生没给你开,我也建议你自己要求一下。
因为影响身高的因素太多了,有可能是甲状腺功能出了问题,有可能是性早熟,有可能是胰岛素的问题,更有可能是连医生都说不清的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而你一旦有了疑惑医生也建议检查,那就在目前的医疗水平下,穷尽它。
而且反正是抽一次血,又是早起空腹挨饿又是挨针扎的,争取一次查清楚完事,省得查完什么都没查出来还得遭二茬罪。
为了内分泌的检查更彻底、结果更准确,医生还会给你开全套的超声波检查:甲状腺及颈部淋巴结、腹部、生殖系统彩超检查,能超的全超一遍。
到了这一步,如果是内分泌的问题,基本上检查结果就能看出来了。慢慢这一套下来,全没毛病,除了一项:类胰岛素生长因子,低于正常区间很多。
到此为止,基本可以得到“骨龄偏低+身高增速不达标+生长因子低=生长激素缺乏”这个初步判断了。
但还不够,下一步还需要证明它。这就需要做一个生长激素激发实验
这个实验的原理就是给你最大刺激让你分泌生长激素,达到一个生长激素的峰值,然后看这个峰值是否在正常范围内,再以此来判断是否缺乏生长激素。
一共三个结果:不缺乏、完全缺乏、部分缺乏。
这项检查比较遭罪,要抽两次血,空腹抽血、吃药做激发、等一定时间再抽血,孩子从早上睁眼到中午就是水米不进然后被抽两管血。
一般门诊的检查,会给开60分钟的激发试验。另外还有90分钟、120分钟等等,就是吃过药后等待激发的时间(就是下图左上角红框里的)。
门诊一次性检查的准确率大概50%,如果想要更准确的结果,需要住院2~3天,做一套完整的激发试验,也就是几天内做全60分、90分、120分等不同激发时间的实验。
每做一次抽两管血,据说一全套做下来,十来管血是有的。用医生的话说:孩子会比较受罪。
一般初步结果为完全缺乏、考虑打生长激素的孩子,会进一步入院检查。有医生当时和我们建议入院完善检查,但我没接受。
我又给慢慢做了更深入的检查,脑核磁。她缺生长激素我知道,但为什么缺我不知道。
所以我给她做了脑垂体的靶区增强成像,主要排除脑垂体异常导致的生长激素缺乏。结果脑子确实没问题。
这个检查做起来有点“残忍”,需要对孩子提前剥夺睡眠,大人子都比较遭罪。所以除非医生要求必须做,可做可不做的就不要做,就算做也不一定要遵医嘱剥夺睡眠。我没让慢慢熬一宿不睡,第二天也做得很顺利。
能查的都查了,还是没找着缺乏生长激素的原因。在帝都找最好的儿童院最出名的专家挂最贵的号,居然查不清病因,我不死心
所以我又带慢慢去了第四家医院,这时候慢慢刚满4岁,就身高这事已经查了好几个月了。
这次的医生看完我们一大摞病例和已经看过的知名专家们,没废话直接放了终结大招:染色体分析,也即是基因检查。
也就是说,找不出原因的生长激素缺乏,就要看看是不是基因自带的了。
这项检查属于特检,全自费,而且少数一定级别的医院才能做。
这项检查我预约了,但是后来又取消了。因为没等排上我就开始整月出差,没法亲自跟着不太放心,也因为8月份又来了一波儿疫情,医院也不太好去了。

更因为这时候我已经打定主意,先花几个月在家按照我的想法给慢慢“治病”试试,验证一下我的猜想,看看有没有效果。
生长激素,那是万不得已才要考虑的选项。
治疗
那我为什么没遵医嘱让慢慢住院完善检查、然后注射生长激素?原因有三个。

第一,慢慢的身高仍在正常范围

慢慢的身高在最低分位时也在正常身高范围,只是属于偏矮,而不是矮小。
她的主要异常之处在于身高生长的速度突然减慢那为什么3岁之前一直是“高娃”,3岁之后就变“矮娃”了?
这个问题我每次问诊都会跟不同的医生提出来,答案是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在2~3岁之前受基因影响不大,3岁左右开始基因的力量才逐渐凸显,而且越来越明显。对比慢慢的情况确实是这样。
那么如果真是基因的问题(慢慢爸家族偏矮),似乎就只能靠打生长激素对抗基因了。基因检查我一直没做,即便确定如此,我也还是暂不考虑给慢慢用生长激素。
第二,慢慢身高增长变慢是有其他原因的
也就是除了基因这个内因,还有外因。我为什么这么确定?一是按照前面的参考表或预测公式,慢慢成年后的身高分位虽然不会再保持在90分位以上,但也绝不至如此。
所以一定是有额外的原因,让她的身高分位在基因水平外额外地下滑了一点。
二是慢慢整好是满三岁上的幼儿园。这对她来说真的属于生活方式的巨变了。
必须早起,全天安排紧张,幼儿园运动量严重不足,户外时间少,还有分离焦虑。总之,她精神紧张,她累。
那不长个儿就说得过去了。
年初幼儿园放了一个月寒假,她明显蹿了一丢丢,也验证了这个猜想。

第三,有例外诊断的佐证

我为什么带慢慢看了那么多家医院和专家?就为找不同的诊断意见。
很难得只找到一个,是北京某知名儿童医院内分泌科的主任,她很轻松地跟我说,别太焦虑,这还远不到考虑打生长激素,多喝牛奶,加大运动量,保证睡眠,观察。

除此之外都是主张打生长激素的。还有一个业界很知名的专家居然在还说不清病因的情况下建议我:打一段生长激素试试。

我试你个大头鬼哦
但有一个不同声音就够了。

第四,生长激素需要慎重对待
生长激素这个东西说来话长,能单写一篇论文了。我不是专业医生,就不过多介绍它的治疗原理、论证它的副作用了。

但两个逻辑一定要说清楚:
一方面,它是一种医疗手段,如果确实存在身高方面的疾病,比如矮小症,生长激素完全缺乏,身高在正常范围之外,会严重影响成年后的正常生活,给人生带来巨大不利影响,
那么即便它有副作用,两害相权取其轻,该打也得打。具体可以比照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
注射生长激素长个儿的典型例子就是球星梅西,确诊矮小症通过注射生长激素长到169厘米。

另一方面,它不光是医疗手段,它还是个产业。而产业链条上的任意一环都有理由向你极力推荐它,包括医生。

我碰上过没几句话就让打几针生长激素试试的专家,也碰上过一说到住院完善检查就两眼放光催你及早抢床位的医生,还有问副作用避而不答但问价格绝对对答如流,顺便告诉你现在有优惠,买三送一。
是不是有点变了味儿?
就是这点不正常的味儿让我对慢慢是否有必要打生长激素一直存疑,然后自己查了很多东西,也明白了医生愿意推荐生长激素的原因。
最后一点就是生长激素确实能促身高我不怀疑,但到底能在多大程度起作用我深深怀疑。
因为慢慢这事我查了很多资料,也进了几个“长个儿群”,有的还是医院科室给挂过号看医生的人们拉的群(是不是有点割韭菜内味儿了
)。

真正在使用生长激素的人,绝对不是仅仅在使用生长激素。甚至可以说生长激素只是最简单的一步,剩下的注射外的工作才是海量的:
比如超大的几乎超负荷的运动量,极高的饮食营养标准,以及严格的睡眠要求,家长和孩子都付出很多。
这些都是每个给孩子打生长激素的家庭的标配,也是医嘱——谁也不希望花了大价钱打针,结果因为有些事没做到位效果欠奉。
这种“配置”下孩子能正常或快速生长,很难说在多大程度上是生长激素在起作用。
也就是因为这个,我才决定不打生长激素,带慢慢试试自己的方法。
我的方法
第一件事我让慢慢停了幼儿园。不是全停,每周去一两天。既然幼儿园没法保证睡眠、运动、晒太阳和放松的心情,那就少去。
  • 在家加大运动量,恢复到三岁以前的运动量并且更多。每天至少户外2~3小时,在太阳最好的时候出去,涂好防晒霜充分晒太阳,促进钙吸收。

  • 户外运动以略激烈为标准,要求呼吸加速、出汗,并且这种强度的运动至少持续40分钟。跳高、跳远、跳台阶,每天做够一定数量。
  • 每天在家摸高练习,做够一定数量。
  • 从4岁开始增加了游泳、跆拳道、舞蹈课程,每周5~6节。
  • 5岁以后会给她加上跳绳,长个儿神器。
总之,足量运动,充分晒太阳
慢姥姥在阳台自制的“摸高神器”,每天蹦高去够,现在高度已经比三个月前升高了一大截。

相应配合的是调整饮食结构。慢慢从小饭量大、爱吃肉,体型上一直是个“墩墩”。所以我决定给她减肥。
  • 少肉多菜,少红肉多白肉,不吃人工饲养很容易添加激素的大补类的食物,杜绝垃圾食品和零食,不过分增加营养,防止性早熟。
  • 加大牛奶量,每天500ml。
  • 少食多餐,减少每餐的量,不饿为饱;尤其是晚餐,必须少吃,晚饭吃太多会影响消化和睡眠,对身高有绝对负面的影响。
再加上睡眠
。幼儿园必须午睡,结果就是中午睡了晚上不睡,晚上不睡早上不起,晚上睡不够午睡时间就长,恶性循环。

在家就大可不必了。不午睡,晚9点睡到早9点,生长激素会在进入深度睡眠时达到峰值,人体在入睡后30-60分钟才会达到深度睡眠。而晚10点后生长激素的分泌进入高峰期。
所以要尽量保证晚9点入睡,最晚也不能超过晚9点半。
三个月下来,就是现在的结果了。所以我打算再执行两个月,看看增长速度是不是能稳定在每月一厘米。如果不行,那就得再想办法了。

早就想写这篇了,但最近太忙了,只能有空就写点,断断续续码了近万字。
“长个儿”这个事怎么说呢,它肯定不是”天大的事“,但等它真成了个事,可能就会非常困扰你,而且很可能想干预都有点晚了。所以有一些知识储备,多一点关注,还是必要的。
而且很多时候,有些医嘱要遵守,有些医嘱不必遵守。要不要遵守,是要有自己的判断打底的。
慢慢终于又开始正常长儿了,这篇作为自己的总结和备查,也希望或许对有些朋友有用!
最后,别忘了:
关于慢慢在医院做的系列检查目录(包括骨龄、验血、超声检查、生长激素激发实验、脑核磁、基因检测等等等等);
以及慢慢成效显著的“保守治疗方案”,也就是慢慢的日程表,一天中所有促进长高的努力全部记录到了这张表格里;
慢慢妈都给大家准备好了,关注“快妈慢娃成长记”,在她的公号后台对话框回复“身高”一键领取
一篇文章看下来,就问你服气不服气
顺便还要说一下,快妈在英文启蒙上还有着丰富的实战经验和独家心得
【启蒙心得】
【分级阅读】
【自主阅读】

【硬核资源】
大语文也是快妈长项,识字、古诗词、阅读、文科通识……她研究得相当透彻
各种兴趣班、早教评测,当然也少不了
不管是英文、大语文启蒙,兴趣班,还是生长发育,大家有什么问题,别忘了关注“快妈慢娃成长记”,给快妈留言哦~
👇阅读原文,读快妈更多好文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