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师难得登上热搜,很遗憾这次是用这样的方式。
建筑师陶磊在《梦想改造家》第八期中为委托人一家设计的宅子,被网友群起而攻之——可以预见的,这件新闻将会被消费好一段时日。就连观察者网都发出推送《花了农民爷爷132万,就造了个这?》
▲ 南立面
光看到这样的标题与网络流传的那些完成度不高的照片,的确值得让人气愤。我素来不惧怕当个喷子,有一种画面已经在我的脑袋中勾勒出来了——自视甚高的傲慢建筑师,不懂农村生活和百姓审美,“农民”一词象征着的弱势群体提出的诉求被漠视,纯粹的行为艺术,巨额造价无力负担,农民爷爷打碎了牙往肚里咽......
于是我便去看了下那期节目。
但我却发现:与其说这是一次建筑师与大众的矛盾冲突,不如说这又是一场被恶意操纵的舆论暴力。
▲ 围墙
本文经授权转自微信号 一只建筑精

1-
 谁不喜欢?
首先回到事件起始,有一个问题需要被立马提出——究竟是谁不喜欢这栋房子?
是委托人一家吗?似乎并不是。在验房过程中,委托人一家几乎是每到一个房间便要鼓掌一番。“真漂亮”,“比想象中好”,“这个真特色”,“紧凑,比原来的美观多了”等等的评述不断出现。
▲ 杜爷爷一家进入院子
诚然,这定是有烘托节目效果的成分在,关于这点我毫不怀疑,甚至一开始我便是带着戳穿这种假象的目的去看的。但全片看完,我实在难以找到一点爷爷奶奶对新房不满意的痕迹,甚至觉得他们真心喜欢这栋新房。
▲ 杜爷爷一家坐在院子边上
当然我们可以阴谋论一下:也许这又是一次媒体的瞒天过海,委托人一家“暴亏”六十几万以后还表现出来的开心一定是被收买和伪装出来的开心——那想必爷爷奶奶的演技应该是十分了得了。
但缺乏事实基础的推测毫无意义。因此仅仅从节目中的表现来看,如果这都无法说明委托人对新房的喜爱,那就更无法说明其对新房的厌恶和不满了。
所以,究竟是谁不喜欢这栋房子?是谁在代替委托人一家发表情绪和感慨?
▲ 杜爷爷一家进入枣园
2-
用清水砖好不好?
有舆论说道:“老人辛苦一辈子就是为了不再住砖房。结果还是给他砌了一个砖房。”对此,陶磊的解释出现在节目的三分之一段处:
“第一个经济。当地都是在这么做,一定有它的道理。你看从机场到现在一路上,全是砖房。就说明砖在农村建房是最佳选择,不管是性能还是价格。肯定是最佳的。”(节目34分16秒)
▲ 当地民居
这里有几点需要考究:
第一:砖确实是最经济的吗?
答案显而易见。我不太清楚甘肃地方的砖价,但想必空心红砖普遍也都是在0.4~0.5元一块。应当属于是极为经济的材料了。特别是在钢材的价格上涨导致基础的施工费用增多以后,陶磊觉得砖更加是一种不二的选择。
▲ 红砖
第二:砖的性能如何?
陶磊使用的砖为空心红砖,材料多为粘土烧制。大家都知道,粘土比热容小,热传导慢,所以其保温性能其实是较好的。若是空心红砖,由于空腔的存在,阻隔了热的传递,其保温性能会进一步增加。
▲ 空心砖
除此之外,建筑的保温构造还有三层:第二层保温是在节目1小时3分钟45秒出现的蓝色挤塑板,它填充在砖墙内侧,具有极佳的保温效果。
▲ 铺设挤塑板
挤塑板外再涂砂浆,最后基面与龙骨之间仍然存在空气层,这则是第三层保温。对此陶磊也在节目1小时4分钟的时候解释过。最后则以木材来作为最后第四层保温。
▲ 空气层
由于节目并未展现太多屋顶和地面的构造细节(只看到了地面的水电暖),但从墙体构造的做法来推测,应该也不至于太过拉跨。因此,保温问题大体是不太需要担心的。
▲ 水地暖
第三:美观性
当然,这里的确存在陶磊想要耍点花活的想法。不过他反正也丝毫不掩饰。但这并非是什么高深莫测的设计手段,几乎已经俗到老掉牙的地步了。砖头的魅力正是在于此处——经济朴素,但是又往往能够通过不同的砌筑手段的设计获得不错的饰面效果。
“你看咱们的墙漂亮不?”验房时奶奶兴奋地对小朋友问道(1小时19分13秒)。
▲ 砖墙的变化
这里需要补充解释一下。有网友表示,镂空的围墙会导致家里进风沙。但事实上,该项目的镂空做法只在室外或半室外空间出现。但凡有点常识的建筑师都完全不可能在建筑外墙使用这种构造——若真如此,与其担心风沙,还不如担心保温和进水问题。
▲ 砖墙的光影
依照陶磊的说法,这样的砌筑方式有利于结构刚度。凸出的横向线条形成的空腔,用来浇灌混凝土也不能说没有结构意义。这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圈梁的作用。众所周知,砖墙不怕塌,怕倒。
▲ 砖缝浇筑混凝土
但这里陶磊的问题在于对当地施工水平的估计不够,其富有装饰性的砌筑方式最后只能到北京拉人过来,实在是有些麻烦。且当地的烧砖水平也不比其他地方,砖头的颜色着实不能说特别漂亮。
▲ 颜色不一的砖头
综上所述,从经济,保温,美观和结构的角度来说,砖头的使用基本符合当地情况。这不是什么难以理解的问题。“本地房都用红砖嘛,我们这儿建房就用红砖嘛。”老爷爷说道。(1小时18分钟46秒)所谓“水土不服”很明显是无稽之谈。
▲ 砖墙
如果不用清水砖,那用什么?外面再贴层外饰面如何?是否和周围环境协调不说,这造价首先上去了。清水混凝土?更贵。夯土墙?贵到没边了。
3-
小洋房好不好?
节目25分钟的时候,老爷爷曾很直白地表达自己想要建造二层楼房的想法:
“二层就是楼房嘛,一层就是平房,它这思想概念和城里有点不一样。所以我想建个二层。”
在说这段话之后,老爷爷还带着陶磊和节目组去参观过他期望的欧式小别墅,着实朴素的有点可爱(25分钟45秒)。

▲ 杜爷爷带大家参观小洋房
但这却成为了陶磊被网友攻击的另外一种重要凭证。看起来似乎陶磊真要搬出来一栋小洋房才算有良心。
但事实上是这样吗?不要说陶磊这样的明星建筑师,我相信任何接受过建筑学非义务五年教育的小伙伴,恐怕也会认为这是一件十分掉价的事情。为何?
很简单的,为什么中国的土地上要出现欧式建筑?这本身便是一种设计错误;其次,欧式象征着富贵?这更是一种观念错误。我可以杠一下:为啥非要是拱券、柱式加花边,凭啥咱这传统坡屋顶四合院大宅子就不能是富贵的象征呢?如果老爷爷的观念是有问题的,作为建筑师为什么不能试图引导和矫正呢?万一老爷爷想要一栋哥特式的住宅呢?
▲ 杜爷爷带大家参观小洋房
事实上,我们已经见过很多这样的案例了。在那些案例中,建筑师与陶磊不一样,他们听从了甲方的意见。看看每年十大丑陋建筑中评选出来的那些山寨崇洋的建筑,它们背后的思想观念难道不是与老爷爷殊途同归吗?只不过,一个背后是有权有势者,一个背后是勤劳的农民爷爷。因而前者便说成是低俗趣味,而后者则是毕生朴素的愿望。前者的建筑师被当作跪舔甲方的无良工具,后者的建筑师便是自上而下的审美霸凌——你们说,这合理吗?
▲ 江苏涟水县环保局办公楼的大洋房
再者,我们知道房子的委托人和使用者并非老爷爷一个人,而是一整个大家庭。其中有年轻人,也有老人。大家的审美水平我相信本来就不在同一个维度。爷爷更是反复强调,他想为40年后的子孙修建一栋房子。那么建筑师必然要带着一种发展的眼光看待建筑——如果我爷爷想要为我造一栋欧式小别墅,想必我应该也是拼死抵抗的。
▲ 杜爷爷讲述重建的原因
4-
二层好不好?
当然,又有网友反驳:“不造个洋房,造个二层也行啊!”

对此,陶磊的回应从25分钟开始。他说:“对他们家来讲,它的矛盾点不是用地,因为它好多是荒地。人口密度是非常低的。居住在二层,其实很不方便......而且对于造价来说也不友好。”这段话透露三点:
一者是不必要。因为乡村的土地富裕,并非像城里一样是一个设计难点。大平层的优势自不用多说。
▲ 农村土地
二者是不方便。视频中的爷爷奶奶看起来身体尚且健朗硬朗,但可能终究有腿脚不方便的一天,等到那时候,上楼下楼便会成为很痛苦的事情。其次,视频中还有小孩子存在,楼梯产生的磕磕碰碰同样也是设计中需要规避的问题。
三者是不现实。造价仍然是一个问题。一层变二层,并非只是多做一些面积的问题,而是会在造价,工期和施工难度上都有大幅度地提高。
▲ 施工现场
那既然如此,为何老爷爷想要造二层?自称是农村人出身的陶磊表示十分理解:“楼房对农村人来说是个心结,似乎平房一直被看不起。”(25分44秒)如果此话当真,那这样的鄙视风气应该存在和助长吗?陶磊选择折衷,他依然设计了局部二层。这在一定程度上稍微缩减了造价。
▲ 局部二层
其次,他将老人的房间放置在一层,结合光线来看,应该是一层正朝南的位置(1小时28分30秒)。也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老人上下楼的辛苦。
▲ 老人卧室
5-
走道的设计失败吗?
对走廊的吐槽聚焦在两处:一方面是昏暗,一方面是狭窄。

关于前者,我们可以通过对平面图的分析得知,陶磊有意将走廊设置在西面和北面,而将需要日照的空间设置在朝南和朝东的方向。
▲ 一层平面图
这其实是一种很典型的被动式设计,以北面的交通空间作为缓冲空间,来保证主要使用空间在背光面的散热。因此,走道上,陶磊几乎没有设计任何窗洞,推测是进一步避免温度的流失,因而导致了走廊的昏暗。对此,陶磊还是颇为得意:
“咱们这个通道窄,所以相对昏暗,但是远端的院子是亮的,对着这个比较亮的地方你会很舒服。其实就是在控制它,有明有暗。”(1小时28分02秒)
▲ 明暗对比
懂建筑的小朋友应该也清楚这是塑造空间叙事的惯用手法——通过对光线的把握,来实现对特定空间的强调。但说实话,这个走道的确过窄了。从视频中看,只能够容纳一人较为轻松地走过,二人则显得逼仄。
▲ 狭窄的走廊
有网络吐槽老爷爷如果坐轮椅,那便难以转弯,是极有道理的。因此我觉得走道的设计上,应该是很差的,其使用价值弱于其符号价值。但索性这并非是唯一通道,相比于室内的动线而言,室外的动线则明亮许多。
▲ 室内外两条动线
6-
三个院子合理吗?
在整个方案中,自西北到东南,依次分布着三个越来越大的院子。

▲ 三个院子
西北角的院子,陶磊指出是为了给北向和西向的两条走道和楼梯间采光,我觉得是合理的。因此该院子设计地盘并不大。结合走道,“像游走在园林里一样的感觉。”陶磊说道。结合他的其他作品,这的确是他常用的设计语言。
▲ 小院子
中间的院子,来源于对当地建筑布局的模仿。无论是三合院,还是四合院,总归中间是一个院子。我们可以发现,陶磊十分重视这个院子,其所设计的单坡屋顶,光线引导等都是为了让这个院落成为视觉焦点。不同于上下分层的小洋房,中国传统的住宅空间注重的是水平延展的关系,而中间的院子则起到一种统筹的作用。它大体上是家庭凝聚力的体现,构成为了住宅中最大的公共空间,特别是对于像委托人这样拥有许多成员的大家庭来说更是关键。这点上我想也毋庸置疑。
▲ 合院
关于第三个最大的枣园,陶磊说:“把这颗枣树纳到院子体系里头来,会让生活更有乐趣。”(22分51秒)因而,一个硕大的院子出现了。很明显,“更有乐趣”这个理由不像前两者,是一种比较主观的判断。但结合爷爷奶奶的赞不绝口,实在也看不到他们不喜欢这个院子的表现。依照我的分析,这大体上是一种设计的无意识——陶磊估计认为建筑周围的环境实在算不上景色优雅,因而便圈起一片小天地,将枣树纳入其中。塑造一种半人工半自然的内向场所。
▲ 枣园
7-
132万,花在何处?
最后再谈一谈造价吧。132万,的确是笔过于高额的建造费用。其中土建部分占到了接近90万。说实话,该建筑面积为200㎡左右的砖混住宅,建筑结构没有什么奇特之处,更没有用什么昂贵的建筑材料。只是最为普通的砖头、木材和混凝土罢了。一些诸如涂料,卷材和家电等应该都是由厂家赞助。即便是陶磊在一些地方用砖玩了一些砌筑花样,也远远达不到这个数字——我真是想破脑袋也想不出来这些钱究竟花在哪儿。换句话说,单从表面上看,我以为该设计方案远花不到这个价格。那么如此高昂的建造费用,只有可能在很大程度上高在了人工费上。

▲ 建筑局部材料
线索出在这一幕。陶磊在现场检查的时候说道:“(施工质量)都没啥问题,他这个标准还是很好的。他们毕竟是干精装修的人来浇混凝土,他自己的标准是不一样的。”(32分26秒)
▲ “毕竟是干精装修的人来浇混凝土”
这里的标准肯定也包括计价标准,问题在于不一样是有多不一样?而这便是一个颇为灵活的灰色空间。
在这里,设计方案是一方面,对施工单位和材料商的把控也是另外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同样的方案,交由不同的施工队伍,得出的造价也可以是相差极大的。后者的水有多深,想必有过工程经验的人都理解。对此我不再多言。
▲ “怎么会用到这么多钢筋量呢?”
此外,节目旁白说道:“11月17日,在节目播出前的倒数第二天,委托人杜老汉一家,迎来了回家的日子。”而这个时候,项目其实还有大部分装饰工程还未结束。鉴于疫情的影响,我并未得知节目组在回应中所说的“多次中断”究竟是中断了多少日子。但合理推测,为了拍摄验房阶段的视频,该项目肯定是经过一段较长的赶工时间的,比方说通过增加人工来实现两班倒或者三班倒。如此一来,人工费用便又是翻倍的往上增加。
总的来说,理想情况是,建筑师和节目组在一开始便应该对整体造价做好充分的预估,施工图纸应交由专业的审计人员进行套价,避免单价以及用量上的多算和重算,并及时和委托方沟通协调,保证计价的透明——建筑师滥用设计职权增加造价费用的例子不是没有,但造价远不止和设计方案相关,而是一个多方面综合的复杂因素,需要理性看待。
8-
总结,以及一些思考
回过头来总结一下这场事件。我以为有几个方面的问题需要思考:

从节目本身来说,节目中所展现的建筑完成度实在远到不了交房的地步。而实际上从节目组所发出的声明来看,他们似乎也并未准备交房,后续的作业需要等到冬天过去以后再进行。那么播出一个未完成品,我以为对观众,对委托人,对建筑方案甚至对建筑师本人来说都算不上是个负责任的举动。
▲ 《梦想改造家》的声明
从网络舆论来说,我还是看到了太多的道德绑架和先入为主。事实上,根据前文的分析,我并未觉得在设计上这是一个多么糟糕的方案。即便算不上出彩,也肯定是一个及格线以上的建筑。但只消通过若干断章取义的照片(甚至还包括未完成照片)以及带有极度情绪偏见的文字描述,我们便断定一栋建筑品质一定差,这与只通过照片便断定一栋建筑一定好有什么区别?而后者难道不正是滋生大部分名不副实的网红建筑之根源吗?甚至在陶磊微博的下方,还有许多网友认为这132万正是被陶磊自己骗入囊中,这实在是让人哭笑不得。更有网友将他称为“梦想毁灭家”,认为陶磊摧毁了老爷爷一生的梦想——也许是,也许不是。但这样带有极端情绪化的人身攻击,都急急忙忙地出现在客观考证之前,不得不让人觉得有些盲目。
▲ 通往枣园的走道
从委托人的角度出发。没有人比住户自己更有资格评价这栋建筑的好坏。
建筑师的审美霸凌、漠视需求、一意孤行,这些是实际情况,还是虚构杜撰的?这些为期半年的沟通和交涉难道真的能在这短短的的1小时40分钟的节目中体现出来吗?
换个角度想,有没有可能也许爷爷奶奶喜欢这个设计方案呢?也许他们在验房的时候露出的笑容的确是发自肺腑的呢?也许他们早就知道很多地方其实尚未完成呢?也许不喜欢这栋房子的不是委托者,而只是某些带节奏的网友们呢?——谁知道呢。但我可以肯定的是,在诸多因素不清不楚的情况下便对该方案口诛笔伐,用以各种“旱厕”,“羊圈”的词汇冠之,才是实实在在地对委托人一家的审美霸凌。
在这样的语境下,一种固化的审美取向和特定的身份在许多人的想象中被勾联在一起:似乎农民爷爷一定欣赏不来大都市豪宅设计师的美学观、似乎不好看的房子就一定廉价。而这样的潜意识,才是最根深蒂固的傲慢。
▲ 陶磊和委托人一家
最后,让我们从建筑师的角度出发来看这次事件。它反映了一点,即随着建筑学的发展,在大众的眼里,建筑师并非是和群众走得越来越近,而是走得越来越远了。随着部分建筑师明星光环的不断增加,建筑师俨然成为了一种好似艺术家或社会精英的身份象征。这使得民众和建筑师之间的沟通矛盾在日益加剧,终于在陶磊事件中迸发而出,一股脑儿地将怒火发泄给他一个人。
反观陶磊在节目中的表现,从言辞中可以看出是十分专业的建筑师。他屡屡尝试解释建筑学中的“建构”概念:如挑檐和柱子呈现90°的搭接关系、砖墙构造在美学和结构方面兼顾的作用、形式圈梁对内部空间的反映等等。
▲ 陶磊对“建构”的解释
但网友并不买账。事实上,这些并非是陶磊自己的肆意杜撰,这些都是一百年前就被建筑师们用烂了的建筑学理论和知识啊。可是为何在网友看来却是故弄玄虚,颅内自嗨呢?这难道不正反映了一种深刻而迫切的沟通危机吗?
对此,我觉得传统的建筑师培养制度是要负很大责任的。正是这样的教育环境,逐渐使得建筑师在拥有专业能力的同时,失去了沟通和交流能力。如果有什么解释不清的,便都可用“艺术”一词糊弄过去。而这也种下了不信任和猜忌的种子。而这也间接导致了陶磊事件的发生。
总的来说,无论如何,仅凭这短短的两个小时不到的节目,任何人都很难看清事情的真相。但理性是所有舆论的天敌。切勿让盲目的网络暴力,随意诛加在任何一人头上。
编辑 / 尤加利叶、 审核 / 尤加利叶、
本期内容为一只建筑精原创并编排,版权归一只建筑精所有。
 THE END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