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与教育

作者胡适
1947年胡适任北京大学校长期间,应当时考试院院长戴季陶之邀,在考试院所作演讲摘录。
胡适
我在民国二十三年,曾在考试院住过几天,也在此会场讲过话,所以这次重来,非常愉快。尤其看到考试院的建筑没有被破坏,并知道今年参加高考的人数超过以前任何时期,现在交通如此不方便,而全国各大城市参加高考的人数,竟达万人以上(就在我们北大的课室中,也有不少的人在应试)。我感觉到,自民国二十年举行第一次考试以来,这十六年间,考试制度的基础已相当巩固。我是拥护考试制度的一个人,目睹考试制度的巩固,与应考人数的增多,至为高兴。
今天考试院的几位朋友,要我来谈谈考试与教育的问题。当然考试与教育与学校,都有很深的关系。中国的考试制度,可算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汉朝初开国的几十年,本来没有书生担负政治上的重要责任,后来汉武帝的宰相公孙弘向武帝建议两件大事:其一是“予博士以弟子。”因过去只有博士,而没有学生,公孙弘主张给博士收学生,每个博士给予学生十人,后来学生数目逐渐增加,至王莽时代,增至一万人,迨东汉中期,更增至三万人。这两个建议,一个是立学校,给博士以弟子员,《汉书》所谓“因旧官而兴焉为博士官、置弟子50人,复其身”。以前博士是没有弟子的,至是给每个博士以10个学生,随从他们受教,就成为后来京都大学的根基。起初弟子只有50人,到了平帝时增为3000人,王莽时更扩充到1万人,到东汉末叶,更达到30000余人。这是学校教育在汉代发展的状况。另一个建议,便是考试制度的确立。当时国家的法令和皇帝的诏书,不但百姓不能了解,即政府的官吏,也有许多看不懂,公孙弘建议武帝,指定若干经典为范围,诏天下士民,凡能背诵一部的,即授以官职,即从博士受学的学生亦须经过相当于现在毕业考试的考试,才予以官做。《汉书·儒林传》所谓“一岁皆辄试,能通一艺以上,补文学故缺,其高弟可为郎中者,太常籍奏,郎有秀才异等辄以名闻。”因为这样,就有积数十年尚不能考上做官的情形。这就是以后考试制度的滥觞。公孙弘从教育与考试两者双管齐下,在此后的社会心理及政治文化上,均发生了极重大的变化。
这种考试制度的兴起,是在西历纪元前124年的时候,距今已是2100多年的历史了。它影响于以后社会风气的,第一是私人讲学风气的兴盛;第二是阶级制度的打破;第三是大一统国家的维系与发展。
由于考试制度兴起,士民通一艺,习一经的,都可以应试求官,影响所及,私立学校,于以设立,讲学风气于以大开。东汉时候,像这样的学校,有100多所,每校有四五百人的,也有数千人的,再加以朝廷的崇奖,社会的重视,巨儒大师,人履卿相,其数之多,尤为史所罕见。读过《汉书》尤其《后汉书》的人,对于这点,当然是很容易看出的,这里且不多讲。我们且看看当时学校的情形及讲课的内容,因为学校都是私人所办的,私人住宅当然容纳不了那么许多的学生,于是学校附近,开宿舍的卖小食的应运而生,以供应学生食宿,活像今天各地大学附近的状况。至于师生教授的教材,因为这种学校是针对考试制度而设立的,国家所考的,便是学校所教的,老师根据政府所订的标准而教,学生根据政府所订的标准来学。在最初,考试非一途,授受非一艺,学校里所教的课程,还比较广博,到了后来,考试的范围,愈缩愈小,在唐代还有十余科的,到宋朝仅剩进士一科,进士一科,又仅考试赋予经义,于是公私立学校所授的教材,枯窘贫乏得可怜。这是考试制度影响于社会生活及政治文化的一点。
其次便是阶级观念的打破。在中国是没有阶级制度的,贫富只是经济力量的差距。今天贫的人,明天可以富,今天富的人,明天可以贫,不像西洋贵族僧侣平民以及印度严格的Caste那样的不相逾越,不相婚姻,所以贫富不能并称阶级,即是说“中国有贫富之悬差而无阶级之对立”。其所以致此的原因何在呢?当然要归功于考试制度了。考试只问能否及格,不问出身来历,所以即使是最寒微的人,只要能够考试及格,就有官做,就可以释褐而跻卿相。这在中国几千年的人心,影响是极大的。我在外国的时候,人家请我讲中国考试制度,我总爱拿“金玉奴棒打薄情郎”一出戏讲给他们听。这幕戏扮演的故事,想是大家都知道的,丐头金松的女儿金玉奴,是个妙龄美丽的姑娘,在一个飞霜下雪的冬天,打开门来,看见一个衣服褴褛的青年,冻倒在地下,已到半死的状态,她禀明了父母,把他救醒,知道他是一个进京应考的书生,加倍的爱怜,于是把他留下,不久就同他结婚,结婚以后,这位穷书生便晋京考取进士,以县尉分发任用,携家眷赴任,但是这位穷书生这时做官了,觉得做丐头的女婿,是不体面的,于是设法在月明星稀的晚上,借着在船边赏月的机会,把金玉奴推下水去,希望把这件“不体面”的亲事泯灭后,另行施展着如意的算盘,不料她下水后,为后面的一只船救起,船上的主人,正是书生的上司,询明情由,收为养女,等到到任以后,便把她嫁给书生,于是演成了这幕富有趣味的滑稽剧。从这段故事里,我们看出,一般人对于这位穷书生的考中进士,做了县官,并没有认为不该;一位丐头的女儿,嫁给中了进士的官员,也没有认为不该,而对于这位书生的所为,一律以薄幸郎看待,这说明考试的观念,穷人可做官,丐女可做官太太,阶级的观念,在中国可以说是没有丝毫存在的了。这是考试制度对中国社会观念,政治文化影响的第二点。
再其次便是对于国家政治统一上的影响。中国自秦汉以后,即为一统的国家。虽然中国曾有多次的分裂,但不久复归于统一。其所以形成如此的原因虽多,而公开的考试制度究不失为一个重要的因素。我们知道,过去国内的交通非常不便,不像今天有飞机到四川、甘肃,几小时可以飞到,即是轮船,火车,汽车等交通工具,也比较以前纯粹靠人靠马来行的要快得多,在那样困难与阻塞的情形下,中央所派到地方的官吏,并不需要武力护送,人民高兴接受,没有动辄出了乱子,来维持国家的统一,达到2000多年,这主要的原因何在呢?一由于公开的客观考试,录取真才,同时注意各地的文化水准,保持各地的最低名额,如像清代中叶以后,就把状元或三鼎甲奖给边远省份,如四川、贵州、山西、云南、广东、广西也相继出了状元或榜眼、探花,使此等特殊的光荣,不致为少数文化水准特高的省份所独占,因而给边远省份的天才以特殊的鼓励,边远省份的人心发生了极大的向心力,这是考试制度注意各省平等的结果。其二,便是由于回避制度的建立,这就是考试与铨叙联系的问题。从前国家用人,无论任免迁调,都是统筹于吏部的。在这样严密的控制下,官员的任用,就没有像今天的随便,要到那里,就到那里。清代盛行的“文官隔省,武官隔道”的说法,想来至今尚为大家所熟知的。有了这种制度,不但可以防微杜渐,避免枉法殉情之弊,并且发生沟通文化交换人才的作用,使各地人民的感情渐渐的增加起来,成为凝固的结合体。有此两种原因,所以能够把大一统的国家,维持2000多年,这是考试制度影响于政治文化及社会生活的第三点。
现在我们再说到考试制度的流变。
最初考试制度并不像以后的严密与公平。唐代应考的人和考官交通在所不禁,考官采取声誉,士子托人游扬,或竟自怀所作文字投谒,都不算是犯法的事。到后来,规则逐渐加严,禁止怀挟和易书等制度逐渐兴起。到了宋真宗时,更制定弥封制度。从此国家考试,纯就公平的客观的标准,决定应考人员的成绩,而徇私舞弊的情形,由是减到最低限度。另外在考试科目方面,唐代初年,除进士一科以外,还有秀才、明经、医学、法律、武艺、历算诸科的,但是后来社会上一般人对于这类科目,都认为是小道、是技艺,看不出什么天才和本领,反之进士一科,是以文学创作为标准的,好的作品,充满了天才的活力与风格,而且人才辈出,一时的名流,差不多全是这科出身的人物。我们知道文学创作,虽然没有实际的用处,但却是天才的表现,能够考中进士的人,智慧是一定很高的,有了很高的智慧考中进士以后,从而习法律政事,也不是件难事,所以进士科出身的人,做官做事的成绩,也非常的好。于是朝廷对于此科异常重视,社会心理对于此科亦异常羡慕。人家有女儿,想嫁给进士,小姐们遂以嫁给进士,尤其进士的第一人状元为殊荣。小姐们的心理与趋向,对于社会进步的方向,是有决定作用的。所以唐代中叶以后其他各科,俱成冷门,无人问津。到了宋朝王荆公的时候竟索性的把其他各科废除,单存进士一科,同时认为诗文取士,无益于治,乃废诗赋而考经义,但不想竟成为后来八股的滥觞。所谓“本欲变学究为秀才,不料变秀才为学究。”也是这位大政治家大思想家始料所不及的。这是当时的社会背景所使然,是无足怪的。
我在国外的时候,时常感觉到,中国文化对于世界的一个伟大贡献,就是公开的客观的文官考试制度。没有一个国家的考试制度,能够像我们这样久远、严密与公开。我们的考试制度,拿汉代来说,有2100多年,隋朝来说,有1400年,唐代迄今有1300多年,就是宋真宗制定弥封办法时,至今也有900多年。反观西洋国家实行文官考试制度,至多不上二三百年,而且都是受了中国的影响的。我们感到2000多年前,这位山东牧羊的公孙弘,能有这种见地,不能不承认他是个了不起的人物。
哈佛大学的《亚洲研究》杂志前年曾刊登一篇北京大学教授丁士仪先生写的一篇文章,题为《中国文官考试制度对英国文官考试制度之影响的研究》,说明十七八世纪欧洲东来的传教士,回国以后竭力的介绍中国历史文化政治制度到欧洲,其中就有人介绍中国的考试制度。1791年法国革命时,革命政府曾宜布这种思想。传到英国,英国的学术界,正当边沁(Bentham)、弥儿(Mill)领导的功利学派(Utilitanism)盛行的时候,他们主张改革政治,改革社会,以谋取最大多数的最大幸福(Greatest happiness of greatest number)为目标,对于中国的考试制度,极为看重,主张英国也应加以采用。在太平天国时代,英国出版过一本书名叫《中国人与中国革命》(Chinese and China revolution),在这本书里面,有个附录,是一个官员向政府及人民写的建议书,要求英国政府采用中国的文官考试制度,这可说当时英国人对于考试制度的重视。后来有人把主张采用考试制度的案子,提到国会讨论时,国会里分成赞成和反对的两派。赞成的,以中国能够维持强大统一的国家达2000多年,这种公开的客观的考试制度,是其主要的原因,无疑的考试制度是个良好的制度,值得采用;反对的以中国自鸦片战争以后,政治腐败,对外战争,屡屡失败,其国家一切制度,实不足为法。英国是个谨慎保守的民族,可是无论是反对派或赞成派,都承认考试制度是中国特有的,因为反对派的意见,国会里遂把实施考试制度的计划,也搁了多年。等到在印度、缅甸等地试验著有成绩后,到19世纪的后半期,才在英国的本土实行起来。以后德国、法国、美国相继仿效,施行考试制度,成绩斐然。至今我们要恢复考试制度,反要取镜于欧美各国。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中国考试制度对世界各国影响之大,价值之高,这是我们祖先对于世界文化之伟大贡献,是值得我们重视的。
现在再说到现行的考试制度。现在考试的种类及科目,已能兼取西方之长,适合时代需要,诗词已不再拿来考人了。虽则考试院戴院长、贾先生及每次典试的诸先生,都爱在入闱时作诗填词,但都不过是一种余兴,个人爱好,并没有拿来考人,这是一种进步,是值得庆幸的一件事。但是尽管现在的高等考试,已经办了16年,人才辈出,成绩斐然,尽管社会人士,已有相当认识,参加考试的人数,一次一次的加多,而比起以前科举时代进士被人重视的一点,仍然是相差悬殊的。现在人家择女婿,不以高考为条件了,小姐们的理想丈夫,也不是高考第一名的先生了。现在大家所仰慕的,高考还不够,要留学生,顶好是个博士,而且是个学工程的。这是事实,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实。我们知道,小姐们的重视高考及格人员与否,对于考试制度的影响,是具有权力的。怎样使社会人士和小姐们对高考人员的重视像过去的进士一样,这是我们应该研究的一个问题,可是我现在还没有方案来答复大家。
我刚才曾同戴先生谈到北京大学的故事。这个学生是学法律的,中、英文都很好,这期毕业,毕业论文是用英文写成的,学校很早就聘他留学校担任助教,他没有干。北平高等法院首席检察官在校兼课,很看得起他,约他到院里作事,他说:“谢谢,我不干!”后来毕业论文是缴了,却没有参加考试,打听结果,他到一家私人银行作练习生去了,拿的酬报,比教授还多,比较校长也几乎相等,这样他当然用不着文凭,用不着考试,他的职务是不铨叙的,学校管不了他,考试院也管不了他。其次再拿我来说,我有32张博士文凭,一张是用功得来的,31张是名誉博士,各大学赠予的,现在又是国立大学的校长,但是所拿的薪金,和一个银行练习生差不多。虽然我不拿钱来作人的评价的标准,但在这种情形下,怎样能使社会人士对于考试及格的人,加以重视并起信仰呢?
最后我希望各位在考试院作事的先生,于研究国内外高深学术之余,不妨将明清以来,社会上最流行的才子佳人小说,研究一下,要用什么方法才可以恢复过去社会上对考试制度的心理,这是我要考考大家的一个题目。
编辑部
  • 散文编辑部:问川先生|春之韵|末陌|海风在吹
  • 现代诗歌编辑部:杏花雨|海风在吹|思者|夕阳音
  • 古诗词编辑部:渔之樵|海风在吹
  • 诵读部:春之韵|部落歌者|朝阳哥|倾听者|苏苏|叶子|把酒当歌|窗外的人|海叶|代斌|盼盼|  寒纬|新新人类|宁静致远|文嘉|海畔|郑巍(查了)|苏恭|枫林|品茶听涛|唱唱|烟波缥缈|踏雪寻梅|优雅|鼻祖|一朵莲|沙漠牡丹 |汪淇|建国|童心未泯|墨羽塵曦|红杉树|江河|夏夏|知足常乐|崔文通|师师|欣怡|阳光|枫丹白露|金翅大鹏|寒冰|欣赏自己|如风|润物细雨|花颜|海韵|悠然|微笑向暖|远方|沉默 |品茗听雨 | 花开的声音 | 七夕|烙印 |海阔天空|止戈为武 |期望 |敖登图雅|见贤思齐
  • 诵读总务:春之韵
  • 音频校对:海叶|春之韵|把酒当歌
  • 编辑制作部:海风在吹 | 芳华 | 文嘉 | 宁夏
  • 预览校对:海风在吹|末陌
  • 统筹规划:海风在吹
投稿须知
1、来稿体裁不限,诗歌、散文、随笔均可。摄影、书法、美术作品酌量。
2、来稿务必原创,严禁抄袭侵权,文责自负,本平台概不承担连带责任。投稿要求:诗歌25行左右,散文随笔1500字左右,小小说2000字以内。来稿须作者自己校对三遍,确保无病句,无错别字,无错误标点符号。
3、个人简介150字以内,并附本人高清横版远景照片2张。
4、本刊对所有稿件有修改权、选编权。著作权归作者所有,除特别注明不愿被修改的,如有需要,本刊会根据作品内容进行修改。
5、发稿作者应当积极转发、分享阅读。
6、投稿路径:
    现代诗歌:杏花雨微信号 ai740922
    古诗词、散文:海风在吹微信号 15926363907
期待您的原创首发作品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关注我们,精彩持续推送
品读美文,与文字握手;聆听美声,与灵魂对话。
本期图文制作:海风在吹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