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星标
收藏我,第1时间看好文
二零一零年十二月,美国《时代》杂志评出世界十大最奇险建筑,山西恒山悬空寺入选。
这个寺庙曾在武侠小说《笑傲江湖》中出现过,诗仙李白云游到此,也被奇景所震撼。悬空寺座落在中国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北岳恒山的金龙峡。在半山腰建筑寺庙,实乃超凡之作。
悬空寺以其玄妙的特点誉满古今建筑史。无论是从它的设计构思,还是它的建筑构想,它的大胆、奇巧、无畏都让人惊慕不已,慨叹不尽!
在大约1500年前
中国正处于南北朝时期
山西北部的群山中
出现了一座“空中楼阁”
兀然“悬挂”于崖壁之上
人称“悬空寺”
楼阁的上方是危危巨岩
远古海洋沉积形成的石灰岩层理清晰
如阵列般排列整齐
斜刺天空
形成地质学上的“单斜构造”
下方则是一条时常泛滥的河流
夏季骤然而至的雨洪
裹挟着泥沙碎石
不断冲刷山谷
直到现代
人们才在上游修筑水坝
形成了一个1330万立方米的水库
将洪水之灾逐渐消除
恒山水库,1960年建成,以防洪为主,兼顾灌溉,右下为悬空寺
悬空寺就位于这样的山水之间
其最高处的殿阁底部
距离下方河谷约90米
相当于30层楼
悬空寺高度示意,此处为初建时的相对高度,后来因为河道淤积,相对高度降为60-70米。
01
修建
寺庙的建造者
选择了恒山脚下的一处山谷
如何才能将重达十数吨的寺庙
悬挂到山体上呢?
首先
它需要一组“挂钩”
山谷西侧翠屏峰的半山腰处
并非直上直下
而是一处天然的凹槽
工匠们从高处悬下
利用工具扩大凹槽
凿出一个可以施展的平台
再在平台上凿出巨大的石孔
石孔内大外小
深达数米
“挂钩”将在这里安装
而“挂钩”本身也颇为奇妙
它选用质地坚硬的铁杉木
并且用桐油长时间浸泡
防腐防潮
最神奇的是木材的一头
预先打上了楔子
当这些木材插入石孔
楔子便会将木材撑开
恰好卡在内大外小的石孔内
等同于现代的“膨胀螺钉”
这些木材超过2/3的长度深入山体
以岩石平台为支点
每根可以承受数吨的重量
“挂钩”便制作完成了
框架
有了“挂钩”之后
工匠们再次展开“悬空作业”
将建筑材料运上山崖
再悬吊至“挂钩”处
在半空中
工匠们以“挂钩”为横梁
横梁上设立柱
立柱上再搭梁、枋
利用中国传统的榫卯梁架组合
将建筑材料拼接为一体
类似搭积木一样层层垛堞
一个完整的框架
便成形了
殿阁
有了框架之后
屋顶、门窗、栏杆接连铺设
一层层殿阁跃然而出
殿阁搭建,因现存悬空寺主要重建于明清时期,所以本文呈现的建筑样式亦为明清时期。
而在殿阁内部
为了获取更大的空间
工匠们向山体一侧继续挖掘出石窟
窟连殿,殿连窟
形成木结构高空摩崖建筑
悬空寺的建筑主体
南北两座阁楼
正是这样搭建完成
于是
包括寺院、禅房
佛堂、鼓楼、钟楼在内的
大大小小殿堂40间
南北错落排列
殿阁之间
则用栈道连接
后世更是加建为上下两层栈道
形成一个闭环
人们行走其上
楼梯或明或暗、曲折迂回
有如攀登天梯
悬空寺内部栈道示意,下层栈道为现代增设。
最终
一个完整的悬空寺
一个形制毫不逊色于平地寺庙的悬空寺
便呈现在了我们眼前
堪称奇迹
下图请横屏观看,悬空寺建筑群
02
奇迹
悬空寺的奇迹
首先是力学上的奇迹
它成功塑造了
一种轻飘飘的“悬空”假象
而后世又在楼阁下方
增设了数十根纤细的立柱
从而制造出另一种假象
彷彿整个建筑
都由这些颤颤巍巍的柱子支撑
晃动的立柱
而实际上
在一般情况下
这些立柱并不承重
但是遇到极端情况
立柱相当于为悬空寺增加了一份保险
这让悬空寺从一般的“静定结构”
跃升为能抵抗极端情况的
“超静定结构”
据当地县志的记载
在最近的40年内
曾发生过2次6级左右地震
而悬空寺依然挺立
这里面就有中国传统木构架梁柱体系
以及下方立柱的功劳
其次
悬空寺的奇迹
也是选址的奇迹
它的选址烘托了“悬空”效果
还为悬空寺增添了许多优势
避免了风雨、洪水的侵袭
悬空寺每天日照2-3小时,可以避免暴晒引起的木材风化。
经历过1500余年的风霜
悬空寺看尽了人来人往
云起云涌
历经了王朝更替
星月沉浮
它在战乱天灾中屡经修葺
今天我们看到的样貌
基本上是明清时期重建的遗物
悬空寺雷音殿
悬空寺三教殿
创造它的北魏王朝
已埋入历史的黄沙
而它依然在那里,细数着沧桑
与时间同流!
悬空寺的由来 至今仍是谜 悬空寺究竟为何人所建?至今仍是个谜。一说悬空寺是北魏的了然和尚所建。
另一说是北魏天师道长寇谦之(公元三六五~四四八年)仙逝前留下遗训:要建一座空中寺院,以达“上延霄客,下绝嚣浮”。之后天师弟子们多方筹资,精心选址设计,悬空寺于北魏太和十五年(公元四九一年)建成。
无论建者何人,“悬空寺”都见证了“和尚”、“道长”这些修炼者对佛道的“正信”。从这个角度来看,佛道修炼者也是掌握真知的人。这座“玄妙之寺”必将像灯塔一样照亮人们的心田,激励人们对未知领域的探索。

8
8
点击查看:手脚鼓硬包一碰就疼? 涂一下, 鸡眼肉刺不见了! 连疣瘊都好了!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