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鼓励女孩在理工科取得成功?(上)
原  作 者:Jilana S. Boston,Andrei Cimpian     翻      译:赵思齐,张梦润 插画作者:Mandysartsy, 赵思齐 排      版:张梦润,赵思齐
11月刊执行主编:张梦润
Boston, J. S., & Cimpian, A. (2018). How do we encourage gifted girls to pursue and succeed i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Gifted Child Today41(4), 196-207. https://doi.org/10.1177/1076217518786955
童学们,以下的场景和说辞你感到熟悉吗?亦或是你有切身经历过类似的场景吗?在本文中,作者们将为你揭示为什么以下的说法统统不妥。
男女生从小在数学、科学类学科的学习能力并无差异;然而全球各地,女性在许多理工领域的参与度较男性仍然低很多。这种现象凸显了一个关键问题:STEM学科(科学Science, 科技Technology, 工程Engineering, 数学Mathematics)中的男女比例失调可能不是由男女天生的认知能力差异造成的。为何女孩们明明拥有STEM 所需要的“原始能力”,却不愿或不能活跃在这个领域呢?
在本文中,我们探讨了可能导致这种现象的两个关键因素——从小,我们就被灌输:
• 对女性智力的负面刻板印象
•  STEM 领域从业人员的刻板印象(如:书呆子社恐
这两种刻板印象是如何与女孩在STEM学科中的自信、归属感和兴趣息息相关?父母和老师又可以如何帮助女生在STEM学科和行业中取得发展和成功呢?
想知道答案的话就请继续阅读下去吧!
对于女性智力的负面刻板印象
社会对于女性和男性的刻板印象多种多样。温柔体贴,却在天资方面难以与男性同日而语是社会赋予女性的固化形象(读者若有异议,可以试着在十秒内说出三位天才的名字,看看有几位是女性)。对女性智力的刻板印象可能会影响女孩在STEM学科和行业中的参与度。两种典型的刻板印象是:
女性数学能力差
“天才即男性”
数学能力和天才(即:卓尔不群的智商)通常被认为是在STEM领域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而刻板印象会导致女性被社会、他人、乃至自己判定为缺乏这些能力,从而导致她们在STEM领域的步伐始终停滞不前。
刻板印象其实很早就形成了
•关于女性数学能力和智商的刻板印象早在小学一年级时就已经形成了。
例如,Cvencek等人研究发现,一二年级的华人和白人儿童已经会下意识地将数学与男孩联系起来,将阅读与女孩联系起来,且这种内隐的刻板印象(implicit math-gender stereotype)不会随着时间消失。同样,当被要求画计算机科学家或数学家时,小学阶段的女生通常会画一个成年男性,而不是和她们性别相同的女性。除了将 STEM 与男性联系起来之外,孩子们似乎还相信该领域的能力(如:编程和机器人设计)是一种男性专属的才能。这些想法是天生的吗?显然不是——年龄更小的幼儿,无论男女,都会认为同性的数学和科学能力比异性更强。
孩子们对天才的看法也在很小的时候就被性别化了。
边琳教授等人(2017)研究了 5 - 7 岁儿童是否将 “聪明绝顶这种特质与特定的性别联系起来。虽然 5 岁的女孩和男孩都认为和同性比异性更聪明,但到了 6 岁时,女孩就不像男孩一样还依然认为 “聪明绝顶是属于自己性别的特质。有趣的是,这项研究中 6 岁和 7 岁的女孩也清楚地知道女孩在学校的成绩比男孩好——这与她们对谁聪明绝顶的判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女孩成绩更好难道不正是表明她们更加聪明吗?然而,事实是儿童对才华的判断与他们生活中关于智力的最直接的依据(也就是成绩)是脱节的。这种脱节说明了刻板印象很多时候并没有可靠的事实依据的。
刻板印象其实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的社会上普遍存在的观念。
大人更容易将数理化与男性绑定,因此他们往往也认为女孩和男孩的数理化能力存在差异。例如,父母通常会认为女儿学起数理化会比儿子更吃力,即使女儿在这些科目中的成绩与儿子不相上下或更胜一筹。同样,即便在学校的成绩和表现相似,老师对男孩的数学能力会给予更高的评价(如:女生数理化学不过男生。)鉴于儿童对其社交环境中的信号具有敏锐的感知力,他们可以迅速了解并内化他人对男女生数学天赋差异的看法。
又比如,美国谷歌用户搜索我儿子是天才吗?的频率是我女儿是天才吗?的两倍多。相比之下,针对女儿外貌比针对儿子外貌的搜索更为常见(例如:搜索我女儿丑吗?我儿子丑吗?的频率高 1.6倍)。
老师也可能对男女生抱有不同的期望值。例如,在Bianco等人(2011 )的研究中,他们给老师们提供了男女学生的背景资料,老师们需要参考学生的资料来决定是否会将他们推荐到学校的天才班。这项研究的关键之处在于——这些资料除了学生性别,其他方面其实是一模一样的。令人扼腕的是,尽管资料里对男女生的描述完全相同,老师们却更容易推荐男生到天才班。所以,老师们只是没有看到女孩的才华。
由此可见,进入 21 世纪,家长和老师仍对男孩和女孩的智力有不同的期待和评价,并且会在与孩子的互动中有意无意地传递出这些性别化的看法。孩子们,从小受到大人潜移默化的影响,就自然而然地被灌输了社会中广泛流传的性别刻板印象。那么接下来让我们看看,这些刻板印象是如何成为女孩在 STEM 中前行的拦路虎、绊脚石的。
刻板印象与女孩在STEM领域中的自信、归属感和成绩息息相关
如果女孩内化了对女性智力的负面刻板印象,她们可能会低估自己在 STEM 方面的能力。
这些刻板印象可能会降低女孩的在STEM领域中的自我效能感(即:她们对自己能否在这个领域取得成功的信心)。自我效能是人们做出职业选择的主要依据。人们更倾向于追求他们觉得自己擅长的职业。有大量证据表明,即使男女生的成绩相似,女孩在数学方面的自我效能感依然低于男孩。女孩在这些领域较低的自我效能感会使她们的职业选择越来越偏离STEM(例如:高中时选文科而不是理科)。
最近的一项研究说明了关于智力的性别刻板印象可能从小就开始影响儿童的兴趣。
边琳教授等人(2017)给5 到 7 岁的孩子介绍一个为“聪明绝顶的孩子”准备的游戏,然后问孩子们是否愿意玩这个游戏。在 5 岁时,女孩们对这项游戏的兴趣与男孩不相上下。然而,与同龄男孩相比,6 岁和 7 岁的女孩却不太愿意参与这个游戏。同时,6到7岁也是女孩对谁是天才的看法发生变化的年龄。随着年龄增长,孩子们越来越认可“天才 = 男性”,这种性别刻板印象的内化可能导致了男女生的兴趣早早地就开始出现分歧。然而,当完全相同的游戏被形容成是给“刻苦努力的孩子”准备时,女孩和男孩对游戏的兴趣差异消失了。这一发现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对天才的刻板印象可能会打压年轻女性对参与STEM的积极性、蚕食她们在STEM 领域的自信心。
在某些情况下,仅仅意识到这些刻板印象的存在就可能会降低女孩的STEM 归属感,抑制她们发挥最佳表现的能力。
让我们想象一下,老师在数学课上“特别关照”某个女生或男生。对于男生来说,这种来自老师的关照可能没有什么特殊的意义;然而,对于女生来说,这种关照可能夹杂着潜台词:“数学对你这个女孩儿来说太难了!”
来自他人的刻板印象可能会让女生觉得自己在 STEM领域中是不被接受的。Good 等人(2012 )发现,当女生认为数学课上的老师同学觉得女生数学就是不如男生,她们在数学课中的归属感会在学期中逐渐下降,进而降低学习其他数学课程的意愿。
被刻板印象裹挟不仅会降低女孩在 STEM 中的归属感,还会损害她们的表现。
似乎早在 6 岁时,女生,光是了解这些刻板印象就会降低她们的成绩。数学考试时,女生如果担心“别人会不会因为我是女生就觉得我数学不行?” 那么她们考试时就不是在单纯地做题,同时还要担心自己的表现是否印证了这些负面印象。这些侵入性的、由刻板印象触发的想法会影响女生的表现,阻止她们尽其所能地发挥。即便是在考试前报告自己的性别这一看似无伤大雅的步骤甚至也可能会降低女生的数学考试成绩。
目前为止,我们讨论了对女性智力的负面刻板印象可能使女孩远离 STEM 职业的三种方式:
• 使女生陷入对自身在 STEM 领域的能力的自我怀疑
 觉得自己与这些领域格格不入
 关键时刻发挥失常
那么,我们可以做什么?
由于刻板印象已扎根在我们的文化中,因此可能没有立竿见影的灵丹妙药来保护女性不受刻板印象的影响和伤害。不过基于现有的研究结果和数据,我们还是试着提出了一些能够为女生探索STEM保驾护航的建议。
这些建议可能不是金科玉律,但它们仍然可以为你我的行动提供一些参考。这些建议大致可分为两类:
• 干预女生对自己能力的信念
• 改变女生对 STEM 环境的看法
接下来,让我们看看可以具体怎么做吧!
原作者简介
Jilana Jaxon (formerly known as Jilana Boston) 是来自Cimpian教授的Cognitive Development实验室的往届博士生。她现在Philadelphia College of Osteopathic Medicine攻读心理健康咨询。
Andrei Cimpian (http://CimpianLab.com) 现任纽约大学的心理学教授。于 2008 年在斯坦福大学获得心理学博士学位。他的研究方向之一是学习动力和成就,包括儿童如何看待智力——它是什么?谁拥有它?——以及这些信念如何塑造儿童的志向。Cimpian 教授的研究曾发表在Science,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 and Psychological Science等顶级期刊上,也为他赢得了 2018 年美国心理学会早期职业贡献心理学杰出科学奖。The New York TimesThe AtlanticThe Washington PostNPR, and The Economist等多家知名媒体都曾报道过他的研究。
特别鸣谢本次的插画小姐姐 Mandysartsy 。想要了解更多关于她的作品或是有需要插画服务的童学请扫二维码!

END
下一期,我们将会探讨对STEM领域从业人员的刻板印象,这种刻板印象是如何与女孩在STEM学科中的归属感和兴趣息息相关,以及给家长和老师的建议。敬请期待!
童学会小编
赵思齐
南洋理工大学心理学博士生
张梦润
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心理学系博士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