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上诉法院最近判了桩奇案。
来自中东富裕家庭的41岁男子法伊兹·苏迪,牛津本硕毕业,服务过“四大”,失业后却“啃老”十年如一日,继续免费住着价值100万英镑的伦敦房产,并享受父母的金钱资助。
因为被“断粮”,他状告父母,结果遭法官打脸。
你说他无能吧,他却想钻英格兰法律的空子——父母离异后,在一定条件下,哪怕成年子女也能获得经济支持。
其实,这已经不是苏迪第一次“奇葩起诉”。2018年,他就状告母校牛津大学在,声称“教学时长不足”等问题导致他在2000年没拿到一等荣誉学位,无法申请到美国顶级法学院,律师生涯不顺。
这两起官司到底结局如何?
怪父母、怪母校,就是没有怪自己。这个奇葩的“维权斗士”兼“啃老族”到底是怎么回事?
在“合法啃老”的问题上,为什么说英国父母还算是幸福的?
大龄男坦然“啃老”,
父母忍无可忍反被告
“断粮”的说法并不完全准确。虽然苏迪跟父母关系恶化,但父母还是继续向他提供每个星期400多英镑的支援,即便后来被儿子告了,也没有停止。
苏迪来自阿联酋迪拜的富裕家庭,习惯了大手大脚。他没有感恩父母的支持,没有去找工作,而是“拿起法律武器”,对付资助他念完牛津两个学位、在律所培训获得律师资格的父母!
·他想继续“啃老”
苏迪向法庭表示,父母的支持“培养了他长达20年的依赖性”。
父母在伦敦海德公园旁有套价值100万英镑的公寓,他在那里已经住了20年。
他自2011年12月失业以来,更是“完全依赖”年迈父母的金钱资助。
近几年,双方关系恶化,他的父母——71岁的贾维德和69岁的拉卡山达——决定“大大减少他们的支持”。
去年,在“顶级人权律师”的支持下,苏迪在高等法院起诉父母,当时他的请求就被法官詹姆斯·蒙比爵士拒绝。苏迪不死心,案子就到了上诉法院。
苏迪的律师表示,根据《1973年婚姻诉讼法案》和《1989年儿童法案》,苏迪的“心理健康问题”触发了两个法案中的“特殊条件”,从而允许父母继续为成年子女提供经济支持。

苏迪自称,失业后,他产生了长期的“心理健康问题”,所以无法再找工作;在父母的支持大大减少之后,他的心理问题进一步恶化。
苏迪一方说,父母实际上是把包袱甩给国家(意思是,他是特殊人群,如果父母无法支持,他就得申请国家救济)。

苏迪一方还表示,英格兰法律规定,父母可以为成年子女提供教育资金,而他自2011年以来还在学习法律和税务知识。
因为这些理由,他要求父母继续资助自己。
但父母的律师贾斯汀·沃肖反对苏迪提出的事实和法律依据。他们形容,苏迪一直“很难搞、要求多多”,父母“多年来不堪其扰”。
沃肖表示,如果法庭同意了苏迪的诉求,那么会为成千上万的成年子女大开闸门,他们动辄就会起诉父母。
沃肖指出,本质上,苏迪就是继续这种依赖关系,但父母已经不打算进行下去了。“他的论点充满了有关‘孩子’的情感暗示,但要搞清楚的是,这是一个40多岁的男人,向他69岁和71岁的年迈父母寻求经济支持。”
·法院拒绝他钻空子
上诉法院副主席尼古拉斯·安德希尔大法官表示,英格兰的法律很清楚,只有一种情况下父母会被要求为成年子女提供支持,那就是“父母的关系破裂”。
这意思就是,特殊条件的触发,仅在父母已经离婚、子女随其中一方生活的时候。
而且,两个法案中的“特殊条件”,一般是指健康障碍、病重等等条件。通常是子女一直存在健康问题,由一方父母照顾至成年之后,这时候可以申请原本承担赡养费的另一方父母继续提供赡养费。
苏迪父母没有离婚,他的所谓心理健康问题也只是一面之词,自然不符合条件了。
法院还指出,法律并未规定父母要资助一个“终身学习的学生的教育”。
安德希尔大法官还表示,原告表示“这个时代关于父母和年长子女关系的理解已经‘进步’了”,这个论点“毫无理据支持”。看来,大法官也受不了苏迪有关“父母支持成年子女是进步”的奇葩观点。
曾因事业“受挫”状告母校
以苏迪的教育背景,何以啃老十年?
想当年,他也是牛津大学布雷奇诺斯学院历史系的高材生,毕业的时候拿到的是二级一等荣誉学位。
随后,他继续在牛津大学进修,获得税务硕士学位。
英媒追踪发现,苏迪本来是想申请美国顶级法学院,然后当律师的,但没有如愿,只好“退而求其次”,先进修税务知识。
但无论如何,牛津本硕,放在哪里也是香饽饽了吧。
毕业后,他“曲线救国”,在伦敦金融城五大律师事务所之一Clifford Chance(中文:高伟绅律师事务所)当学徒,后来获得律师资格。
随后,他在业内领先的几家律所执业,包括Burgess Salmon和Field Fisher Waterhouse。
他后来更在“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安永(EY)担任税务顾问。但到了2011年12月,他被解雇了,按《泰晤士报》的说法,这是因为他“表现不佳”。
从此,他“啃老”将近十年,父母忍无可忍——暂时过渡一下或许没问题,有心理问题也该积极面对,怎料他一直赋闲,还认为父母养自己天经地义。
父母还是留了余地,一个星期给他400英镑,但他还是把父母告了,最后败诉。
在《每日邮报》的报道下面,有网友表示:这哥们儿怎么那么眼熟?有人问:怎么又是他?
原来,早在2018年,苏迪就出过名,他因为2000年“没有拿到一等荣誉学位”而状告母校牛津大学,要求赔偿100万英镑。
当时,苏迪表示,牛津大学“教学不足”,而且考试安排没有照顾到他有严重抑郁的情况,导致他的期末历史论文分数很低,最后的总成绩“只能”拿到二等一荣誉学位。他因此失去了被美国顶尖法学院录取的机会,进而无法从事收入丰厚的法律职业,牛津大学必须负责。
不过,高等法院表示,没有理由表明牛津大学的教学“疏忽、不足”,也没有证据表明他在参加期末考试时有心理健康问题,所以对他的诉讼请求不予支持。
法官还警告学生们,不要利用法庭来解决他们对大学教育的不满。“要确立教育质量和任何所谓伤害之间的因果关系,是非常困难的。”
没有拿到一等荣誉学位,苏迪的人生就一片黯淡了吗?他后来的经历,可以让很多人羡慕不已了。
然而他还是不满足。我们无法断定他的心理健康问题是由什么引起,但他的情商显然和他的智商不匹配,他的人生还有很多课要补。
从很多层面上,苏迪都让后浪君想起早前写过的一位麻省理工华裔高材生。
他“怒斥”父母在他30多岁时继续提供金钱支持而“毁了他”(可戳链接回顾)。他们都让人觉得又好笑又有一丝唏嘘。
“合法啃老”是例外还是常规?
苏迪这次状告父母,是英国首宗同类案件。
媒体松了一口气:幸亏他的诉求没有通过,不然开了一个先例,让成年子女继续“合法啃老”,那将吓坏很多英国人,他们都要担心自己的养老金了!
不过,此案让我们了解到英格兰法律不太为人知的一面。
在苏迪案中,法官引述了一个先例,那就是2020年的DN v. UD案。
案件中,一对没有结婚的俄罗斯男女养育了3个孩子。2010年,女方带着3个孩子搬到伦敦。男方和其他女子生了其他孩子。
男方非常富有,在俄罗斯和伦敦都为女方和孩子提供了住所。
后来两人关系破裂,起因是男方对女方和孩子有虐待和控制的情况,甚至对孩子造成创伤。
女方起诉了男方,要求他为当时17岁和12岁的两个较小的孩子提供经济支持。
法院判定,男方要为子女提供每年20万英镑的抚养费。
有意思的是,起诉时17岁的孩子,判决时已经超过18岁,但法官认为,由于男方虐待了他,导致他的脆弱,在这个“特殊情况”下,男方需要继续抚养18岁以上的孩子。
因此,法院规定,男方只有在最小的孩子完成高等教育后6个月才能获得孩子现在所住的伦敦住宅;他还要为每个孩子提供65万英镑的购房资金。
苏迪案的莫伊兰大法官解释道,这是“罕见的”特殊条件得到应用的情况。
另外,英格兰法律还规定,如果离婚或者分开的父母就子女抚养达成协议,而其中一方不愿意履行义务,另一方可以向法院申请抚养令——在一定情况下,抚养令可以要求父母不但履约,还要负责孩子的高等教育,法官会进行综合考虑。
除了这些情况,一般来说,英格兰父母没有义务承担孩子在大学期间的生活费用(除非自愿或者你情我愿)。但还有一种特殊情况:如果孩子在接受大学教育的同时还在全职工作,那么父母就需要支持他们的大学学费——但也要由法院来裁定。
英国的父母还是比较“幸福的”,因为“合法啃老”是特例。而意大利《民法典》规定,抚养孩子的义务不因孩子成年而终结,而是“直到子女自给自足为止”。
去年就有一个35岁意大利男子因为找不到理想的工作,继续接受父亲资助,最后父亲“断供”,他也和苏迪一样告上法庭。
案件最终打到意大利最高法院,结果裁定:意大利父母对于成年孩子的资助不能无限期继续,如果子女“刻意不去找工作”,父母可以不再照顾成年子女。
不过,也别再说西方家庭的孩子一到18岁就被父母“扫地出门”了。那可能是我们的想当然。
当然,无论东方还是西方,啃老都是被人不齿的,真心不建议哦。
丨互动丨
亲爱的浪花,对于中外父母资助子女的分寸,你有什么看法和见闻?欢迎到留言区分享。
作浪:小逸
参考信源:英国政府官网, The Times, Daily Mail, Brachers.co.uk., Cohabitation-law.co.uk., WBW.co.uk., Bailii.org., hpjv.co.uk., Ladbibble, Thomson Reuters Law Centre, Corriere Della Sera
英 伦 后 浪   出品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
丨往期精选丨
梅根承认说大谎并道歉,被重磅文件曝光逼得!
中国留学生160万镑伦敦房产被没收!千万别做这事
大熊猫“讲禅”英国爆红,太治愈了
uYoung群:加微信uklangzi,备注“进圈”
转载、投稿、商务合作:加微信uklangzi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