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公众号:麦子熟了
ID: maizi8090
近日,Dior品牌的一幅艺术展的宣传写真「火」了——是被骂火的。
由Dior策划的《迪奥与艺术》全球巡回系列展览,近期在上海西岸艺术中心开幕。在这场《LADY DIOR 我之所见》展览中,一幅宣传照引发巨大的争议:
在这则成片中,女模特穿戴着清朝的护甲和头饰,头发油腻花白,皮肤黑黄,妆容厚重暗黑,满脸都是雀斑。
她手提一款同色系的Dior包包,一双狭长阴郁的眯眯眼,正透过照片阴鸷地望着观众。
画面感实在太「阴间」,谁看了不得惊出一身鸡皮疙瘩?
但就是这样一幅图片,却被打着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的口号,以东西方艺术融合,弘扬东方美学的名头,随着迪奥的艺术展,在全球各地巡回展出。

图源:小红书用户@MikamiTeru
这张涉嫌「丑化中国人」的图片经过广泛传播,迅速在网络上引发巨大争议。
这一切的怒火,涌向了照片的创作者:
国内享有盛名的摄影师陈漫。
是无脑迎合西方审美,
还是假艺术之名行辱华之道?
陈漫,1980年生于北京,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是国内知名的时尚摄影师、视觉艺术家。

凭借别具一格的拍摄技术和审美水平,陈漫因给多位明星拍摄时尚大片而走红,从时尚圈崭露头角。
她的作品被国际知名艺术博物馆收藏,被《纽约时报》誉为「中国视觉改革先锋」,是中国目前最具商业价值的摄影师。
陈漫用她标新立异的风格和构图,惊艳过许多人。即便你对这个名字不熟悉,也一定在各大时尚杂志,知名品牌宣传广告商看过她的作品。
翻看了陈漫历年以来的大量知名人物特辑,不得不感慨她的审美和拍摄造诣的确是够强悍的。
但——往往也是那些让你寄予最高期待的人,翻车的时候令你失望最深。
在迪奥展览的「阴间中国风」摄影图被炮轰后,陈漫过往的作品也被扒了个底朝天,大家意外地发现:
拍摄明星导演大咖特别在行的陈漫,
在拍摄普通人的时候,会呈现一种刻板和面谱化。
比如她在2012年中国龙年,应《i-D》的邀请,以
藏族女孩
为原型创作的12幅系列作品《中国十二色》,被重新捞出来接受大众审视。

其中大量的「眯眯眼、塌鼻梁、高颧骨」元素,和如今备受争议的迪奥清朝女模图风格高度相识。

陈漫疑似迎合西方对中国人的审美偏见,涉嫌故意丑化国人,加深西方对亚裔群体的刻板印象。
更多的「黑料」被扒出:
陈漫《少先队员和X》系列的作品,更是以一种莫名其妙的画风,把少先队员呈现为神情拘谨、眯眯眼、穿超短裙、露点的幼女形象,公然贩卖「软色情」。
更把这样形象的所谓「少先队员」和毫不相干三峡工程、中央电台、嫦娥一号等事务强行关联,搭配以「
宇宙飞船从幼女裤裆中飞出
」这样匪夷所思的画面。

这组图片有多离谱呢,是连网站审核都不过关,会被404的程度。

陈漫这次被「扒皮」和炮轰,并不冤枉。
说回这次遭到全网抵制的迪奥展览图。

我在第一眼看到这张图片的时候,下意识地皱眉。

为了客观,又特地拿了这张图去问不了解前因后果的好友和长辈,对方表示「丑拒」,均得到了:阴恻恻、恐怖、诡异、脏陋……的评价。
知道的人说是Dior夹带私货,不知道的乍一看,还以为是哪部惊悚电影的宣传海报。
网友粗暴点评:「艺术是接地气,不是接地府!」
什么审美、主义、品牌声誉、个人态度都先放一边:生理不适的直观感受是压抑不住的。
说实话,这组图甚至不在于模特眼型的特征和清装的妆造:单眼皮有单眼皮的美,作为众多民族之一的满族服饰,也自有其独特韵味。
而更多在于整幅图的氛围——晦暗不明的环境,潮湿油腻的人物,凶狠阴鸷的表情。
一股腐朽发霉的气味似乎要透过图片蔓延而出,真有BBC「阴间滤镜」内味了。
唯一的区别在于:
BBC是由对中国素有偏见的外媒操刀,而迪奥这幅宣传图,则完完全全出自于中国的摄影师和妆造团队。
显然,后者更汹涌地激发中国网民的怒火。
至少在这一组毫无美感的图片上,陈漫作为创作者,的确在迎合西方对国人的偏见和刻板印象。
但实际上,这已成为文化领域的一个现象,绝非孤立。
图源:2021年清华美院毕业作品
还有许多的艺术创作者也在有意无意地用同样的方式,做着「加深西方对中国刻板印象」的行为,而这次陈漫正好撞在了枪口上,单独被曝光罢了。
瞧,
某些中国艺术创作者所「创作」的艺术,不过是照本宣科照搬西方的套路。
从前说「师夷长技以制夷」,如今好的没学到,倒是把西方对中国的鄙夷、傲慢和偏见,学了十足。

鸠占鹊巢:

被植入的“美感”,
被垄断的“美的定义”
我们谈论美、追求美,还是近几年的事情。
从追求温饱,到追求艺术和精神文明,这个过程我们花费了数十年。

在我们对美学的定义还处于空白的时候,潜藏在绚丽夺目的影视、艺术作品包装下,强势的西方文化悄然入侵。
我们恍若未觉,但西方国家对于「美」的标准和定义,早已经被潜移默化地植入脑海。并且,这个「美」的标准和定义的解释权,被西方持续霸占并垄断至今。
最新上映的《尚气》原型傅满洲,同样涉嫌辱华
出于这样的历史背景,已经有太多西方媒体和品牌,屡屡做出「一边赚着中国人的钱,一边瞧不起中国人」的丑恶行径。
2018年,世界著名奢侈品牌 Dolce&Gabbana,先发布眯眯眼的华裔女模特笨拙地学用筷子吃「伟大的」意大利食物的广告;
其品牌创始人后在社交网站上发布辱华言论,直接导致D&G在上海举办的品牌大秀凉凉。

西方多国的各大时尚品牌,大多依仗中国市场强大的消费购买力,才能撑起他们的营收报表;
却一边吃饭一边砸碗,联合抵制采购新疆棉,干涉中国内政。
今年年初「新疆棉事件」在国内也曾引发过滔天的愤怒和抗议。然而,当时国内多个知名时尚杂志媒体却对此事噤声不谈。
著名媒体人洪晃怒而发文,揭开所谓的本土时尚圈背后不为人知的黑幕和勾当。

详情戳链接《洪晃:新疆棉背后的时尚脏水》

我们是时尚最大的消费国、也是最大的生产国,但是我们却没有什么时尚话语权,一说大牌,在大家嘴边的都是国外的品牌。
本土的时尚舆论控制在西方出版社手里
,所以当「新疆棉」这类事情发生,中国时尚舆论会全体失声,因为他们的海外总部不可能让他们做任何动作。

而整个中国女性的审美完全西洋化了,中国没有时尚产业,只有服装工业。
洪晃笔锋锐利如刃,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在时尚舆论,和与时尚相关的服饰产业链受到西方制肘的困境。
根本原因是:中国作为最大的时尚生产国和消费国,却没有建立自己的标准,所以只能被他人的标准操纵奴役——
「你」的审美/原材料/产品到底符不符合「我」想输出的标准,
你说了不算,都要听我的。
图源:@乌合麒麟
从「新疆棉」被西方时尚品牌抵制,到「陈漫们」主动迎合西方审美的「阴间中国风」……这一系列事件不难看出:
长期以来,我们对「美」的定义和标准失去自主权,我们认知里所谓的「美」和「高级感」,这些概念并非出于对艺术的本能欣赏,更多的来源于长期的西方文化强势洗脑。
西方把中国视作宿敌,对我们严防死守并不奇怪。奇怪的是我们之中有太多人,被洗脑认可了他们的价值观:
以洋为尊,以洋为美,亦步亦趋,唯洋是从。
这不只是一个单纯的审美话题,更是在不同文化的国家之间,关于话语权的争夺。
需被改造的不是审美,

而是“以洋为尊”的价值观
但话说回来,我发现了一个蛮有意思的点:
陈漫这组拍摄在2012年的《中国十二色》系列作品,是她从业生涯里分量颇重的代表作之一,当年这组饱和度高,妆造奇特的作品,
虽然也曾引发讨论,但更多是为陈漫挣回了艺术界的认可。
如今,9年过去了,陈漫「出圈」的这张迪奥展览宣传图,是同样的拍摄手法,同样的奇异诡谲……却令她直接被骂上热搜。
这也足以说明:被西方时尚界奴役操纵的对亚裔外貌的刻板审美观,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已经醒悟,不再买账了!
随着我们国家经济、军事实力的增强,时尚圈掀起的「国潮」等趋势也在说明着,
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已经看破西方媒体所宣扬价值观的双标和伪善。
昔日对西方一切文化的无脑崇拜,正在开始慢慢祛魅!
加上这届00后Z世代一出生就赢在了起跑线上,没有经历过经济和物质的匮乏,自然也不会产生对西方审美无底线的谄媚。
今年我们共同经历了河南暴雨水灾,诸如Nike等在中国赚得盆满钵满的外国品牌,全程安静如鸡,毫无表示;

反倒是以鸿星尔克,贵人鸟,李宁等等国货品牌砸巨资捐款捐物,几百万、几千万地倾囊以授,解同胞燃眉之急!
患难见真情,只有在经过大灾大难后大家才终于明白,到底谁才是值得花钱投票的「自己人」。
我们泱泱大国,从来都不缺少美的素材: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明,累计了多少文化艺术瑰宝,如同一个巨大的宝藏,亟待国人的开发和振兴?
可以这么说——
需要被重塑的不是审美,而是一切「唯西方马首是瞻」的价值观!
河南卫视频频出圈的古典作品
数十年前我们为温饱挣扎,在百废待兴的文化艺术荒漠里,被眼花缭乱的西方文化吸引,这可以理解;
但如今时代变了,中国早就跃升至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科教,经济,军事,文化等软硬实力正迎头赶上。
所以,把话语权交给他人,任由他人「包装打扮」这种坏习惯,也该改改了。
闭着眼睛一味对西方迎合讨好,只配得到鄙夷和傲慢,并不能换来尊重。
尊重只会留给自尊自信自强的人和国家!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麦子熟了」(ID:maizi8090):聚焦国内新中产、新青年、新女性,坚持优质内容创新,分享传递美好生活。欢迎分享至朋友圈,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观界VIEW 诚意推荐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