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经授权转自微信号 一只建筑精

01
 引言 
皇帝作为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最高统治者,他出现的形象往往不是具体的活生生的“人”,而是作为一种权力统领的顶峰的象征,意味着至高无上的权力和掌控。是以,与皇帝相关的一切大多是公事公办的,具有明确的目的和利益牵扯。

皇城作为封建王朝的权力漩涡,恪守“外朝内廷”的排布规则,但不论前后内外,“皇城”这一本质的设定注定它是难存温情的,它本身就呈现出一种森严的秩序感,或者说,它是在权力斗争之下以空间形式所呈现出来的某种平衡。
 ▲故宫俯拍图
来源:网络
02
 内廷 
·女眷
我们常说“家国”,但对于皇帝而言,他似乎是只有国没有家的。虽然皇城的排布已明确地将空间内廷外朝两部分,但九五至尊这个身份使他无时无刻不深陷在“权力制衡器”这样的角色里,在任何时间地点以任何手段去完成这种平衡。
如果这样难以理解的话,我们可以用选取其中一个角度看看——权力和空间的关系
 ▲故宫
来源:网络
举个简单的例子。
你的朋友李华这辈子投胎成个女孩,今年被选入宫当宫女,她这辈子比较欧,抽到一张隐形的ssr,服侍一位目前位份是“答应”的主子,这位主子正是传说中的爽文女主。
爽文的套路实际非常简单,无非是从低做起,然后登上后位,最后荣升太后。所以当我们复刻李华和她的主子的流动路线时,结果大致是这样的。
李华从神武门入宫后,被送往宗人府培训,然后被分配到景阳宫,和她的主子住在一个小单间里。而景阳宫只是爽文套路中的第一步,伴随着主角的位份上升,她从景阳宫的一个小院子搬到了咸福宫的主殿独掌一宫,最后成为皇后搬到了永寿宫统领后宫。
▲升职路径图
此时我们可以简单画出后廷的平面图,不难发现,伴随着位份的上升,妃嫔所居宫殿与养心殿(即皇帝实际住所)的距离逐渐缩短,终点是距离最短的永寿宫。而当我们把后廷平面图和主角升迁路线重叠起来,呈现出的是后廷女眷的两条路线。
其一是以李华为代表的宫女路线,这条路线是静态且短暂的,最漫长的道路是从神武门移步到所居宫殿,最后呆在宫殿里打转。另一条路线是以妃嫔为主的动态路线,升迁或者被贬的妃嫔流转在以坤宁宫、交泰殿、乾清宫为中轴的东西六宫中,形成一条完整的闭合回路。
 ▲后廷的围合
但这样的流动所导致的妃嫔与皇帝之间的距离的远近仍是形式上的。即使是离养心殿最近的永寿宫,它们之间依旧隔绝着封闭的巷道和小院落,养心殿也始终处于乾清宫和东西六宫的前端连线之外。是以养心殿始终与整个后廷形成一种特殊的远近和内外关系,恰如其分的宫墙和巷道成为微妙但不可违背的隔阂。
 ▲养心殿后方的巷道
来源:网络
后廷原本就被设定为完整的,方正的封闭空间,而毫无疑问,后宫中的女眷不断重复的流动路线又进一步加深这种围合封闭。当我们得出后廷所呈现的态度是“封闭的、包围的、侵蚀理智靠近肉欲的”这一结论时,我们是否同样可以做出“这是皇帝的刻意安排”的猜测?肉欲的围合固然是妃嫔夺取权力的手段,但也是皇帝维持平衡的策略。
 ▲养心殿正面
来源:网络
我们凝视前朝和后廷的矛盾的同时,不妨反过来思考两者的关系。当妃嫔和大臣暂时脱离群体性的冲突时,或许他们之间存在短暂微妙的联合,而前朝和后廷的空间所呈现出的极致的开放和围合,又代表了两种截然不同和法则和秩序。前朝是以逐步退让的政府机构减弱对皇权的威胁,后廷是将妃嫔放诛身侧的围困,以乾清门为界,斩断皇城的前后空间关系,若这是对于妃嫔和大臣之间关系的威慑,那这又何尝不是皇帝的一种平衡和集权的手段。
 ▲乾清门
来源:网络
·宦官
但后廷的故事,在这里还未结束,我们在讨论后廷组成人员的时候,始终不能绕过宦官这一话题,从整个群体的发展来讲,我想宦官是比妃嫔群体更难预料的存在。
毫无疑问的是,宦官最初的人设是单纯的面向皇帝的服务者,而为了避免日后某些麻烦的产生或者是皇帝的深谋远虑,在朝代之初就设立了种种针对宦官限制条件,比如选择出身普通的孩子避免势力牵连,去势避免身体上的关系纠缠,禁止识字降低文化水平等。
但这样的条件是充满变数的,深受皇帝本人态度的影响,在宦官群体达到顶峰的时候,他们甚至成为当权者的砝码或者收割了部分权力。
 ▲李莲英
来源:网络
为什么对宦官的控制,最后总是陷入事与愿违?我试图用空间解释这样的结果。
其一,宦官群体并没有绝对的分布界限,他们以养心殿为中心,被放射状地投放在皇城的不同区域,完成各自的职务。但从空间的影响力而言,这个可以无限接近皇帝身体的群体,似乎天然地拥有着皇帝的信任甚至衍生出某些特权。以至于这个介乎于前朝后廷之间的群体,在某些时期成为一个朝代的特殊存在,他们甚至具备部分自由,短暂地流动在前朝后廷之间。
 ▲宦官区域分布及数量图
其二,宦官在完成自己的角色任务时,对皇帝造就出一种包围感,贴身服侍完成主仆二人的空间接近,再结合宦官的数量优势,皇帝本人的身体就陷于宦官之中,这样带来的后果可能是信息交流或者是权力传达上的包围和延迟。
但这里我想提出一个例外——安德海。皇宫条例明令规定宫人不得出宫,但安德海在同治八年以预备同治帝大婚典礼为由,借机请求慈禧太后派他出宫置办婚礼所用之物,实际是为了他自己出宫游玩和借机敛财。安德海出宫的行为使他短暂地成为“权力通道”,连接皇城内外,达成广义上的空间分离。这种例外仿佛一种预示,常规将走向崩溃。
 ▲左一为安德海
来源:网络
宦官集团的脱离控制应该是注定的,尽管种种条规试图把握这个群体,但空间的优势依旧使群体失控变得势不可挡。
·身体
在完成后廷人员的讨论后我们不难发现,后廷的控制虽然是皇帝的手段之一,但皇帝身体深陷于空间上的包围又形成新的威胁。我们无法回避的是后廷的格局对类似于魏忠贤权倾朝野,慈禧垂帘听政这样的荒唐事迹呈现出合理的态度。
无论是形式上或者是现实中对距离的控制,说到底是身体和肉欲与理智之间的距离,那我不禁发出一个疑问,智,真的能战胜身体吗?
03
 外朝 
·官员
说完内廷,是时候聊聊外朝了。
外朝和内廷是截然相反的存在,员所构成的前朝和后廷的最大区别在于官僚集团对于皇权存在永恒的威胁。君臣之间虽然恪守着上下级之间的规则,但庞大的官员数量使这个群体天然地具备筹码,皇帝不得不采用各种方式强调君上臣下的关系以达成权力的集中。
对于外朝来说,皇帝的主基调永远是集权。对于普通的官员来讲,施以小动作就足够了。皇帝的手段是重复,普通的官员始终呆在一个封闭的小院落里日复一日完成自己的动作,固定的行为重复着君上臣下的态度。
 ▲京师生春诗意图
来源:网络
但对于权力较大的官员就有些麻烦了。中国古代的皇帝始终受到“放权于丞相以协助自己治国但不能任由权力扩散”这一矛盾的困扰,为了斩草除根,朱元璋直接废除了宰相制度,但他也没有办法处理帝国繁杂的政务,于是一开始帮助皇帝起草文书的内阁被建立起来。
相比宰相,内阁的权力更小,也没有法定的权威,对皇帝是更安全的存在。此时皇帝的态度是疏远的,距离意味着权力威胁的减弱。内阁离养心殿有一段距离,位于宫城的最边上;六部则更远,直接退出宫城。权力分布伴随着空间距离逐渐削弱,这是皇帝最初的目的。
 ▲内阁
来源:网络
但伴随着内阁势力的日渐膨胀,皇帝的想法发生改变,建立起新的机构——军机处。军机处直属于皇帝,事务直接绕过六部。皇帝将军机处的权力划分到自己的权力范围之下,这也能够解释为什么军机处是近,而内阁是远。
从空间上观察,各大政府机构对于养心殿是步步退让的关系。军机处最近,内阁次之,六部最远,不同机构的距离不同,清朝的军机处走九十米远经过三道门;内阁官员要走六百多米穿过四道门;而常规上朝官员却要走一千多米穿过七道门才能见到皇帝。
 ▲政府机构分布图
紫禁城中,对墙体高强度的使用对空间进行了切割和划分,间隔了官员和皇帝的空间距离,距离也划分出不同机构的等级。明朝的皇帝可以越过原本的官僚程序,利用内阁实现对帝国的掌控;到了清朝,内阁制度成熟完善,变成了和外朝官僚类似的机构,于是雍正又建立起规模更小,与自己关系更加密切的军机处,实现对于其他机构的高效管控。在这个过程中,新形成的机构本身的权力越来越小,受皇帝指挥越来越直接,实际距离和空间距离都在距离皇帝越来越近。
 ▲军机处
来源:网络
·理智
前朝对于皇帝的影响是理智上的。
这里的“理智”并非纯粹指代心智的成熟,它同样可以代表制度的稳定,或是平衡的维持。这些所有的一切都立足于皇帝本身,恰因为皇帝的应许,“理智”才变得合理和适宜。但皇帝和官员之间又不能避免地存在永恒的对立,所以当我们讨论前朝与后廷之间的争斗时,就会发现内部存在矛盾的前朝极容易落于下风,毕竟前朝注定难以达成与皇帝的“团结一致”。
 ▲万官朝拜
来源:清平乐剧照
04
理智真的能战胜身体吗
在前朝与后廷的斗争中,最后达成的往往是内廷的胜利。宦官或者后妃权力上升,大臣们权力衰退,皇帝变得软弱。这个趋势甚至不受皇帝本人主观意识所控制,在王朝前期皇帝会注意加强和大臣们的关系,后期却不可避免的陷入衰败的循环往复。
一则是巨大的不确定性,中国传统的哲学文化对于君王的要求很高,但并不是每位皇帝都能达成这个标准,即使皇帝不符合“君王期待”,封建王朝中也不可能存在一套行之有效的系统的进行制约。尤其在封建统治社会后期,当权力越发集中,皇帝本人的随机性就被放大,对于国家权力分布的平衡结构将会有很大破坏,皇朝难以避免滑向衰败的一方。
 ▲光绪皇帝画像
来源:网络
另一,外朝的代表理性的官员被模式化的院落所限制,官员对皇帝的影响通过的是每日上朝或觐见实现,这是被空间和制度所限制的程序。皇帝和内廷的关系却很近,在空间和接触方式上都更有优势,内廷利用空间距离和皇权的接近这一巨大便利在某些时期成功获取权力。
 ▲来源:网络
皇帝作为一个“人”所需要的封闭的肉体的空间,和作为一个国家帝王所需要的理性心智之间存在着对立的矛盾,内廷和外朝的都在以自己的方式从皇帝手中分走权力。他们虽然受到制度上的空间上的阻碍,但他们的模式却极度依赖皇帝的平衡,当皇帝无法控制时,内部秩序崩坏,外部也会不时产生新的力量,挑战当朝权威,内部混乱也会导致外部防御力量的薄弱,于是内部封闭的空间被来自外部的势力打破。
这时再回答我在前文提出的一个问题,“理智真的能战胜身体吗”?
历史其实已经给出答案了,不能。
参考文献:
[1]朱剑飞 著.中国空间策略  帝都北京  
[2]朱剑飞 著.形式与政治:建筑研究的一种方法
[3]马元龙 著.身体空间与生活空间——梅洛-庞蒂论身体与空间[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9,33(01):141-152.
本期原创 / 裴七
# 广州大学本科在读,人形咸鱼,十级躺平选手,间歇性鸡血发作
新作者+1
本期原创 / 一加
# 东南大学建筑学研究生,除了建筑对啥都感兴趣,梦想是建设美丽中国。
编辑 / 白雎
审核 / 尤加利叶
本期内容为一只建筑精原创并编排,版权归一只建筑精所有。
 THE END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访问建道设计小店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