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想过,60岁的时候,是怎样一种生活状态?
24小时开着电视,一个人,两只狗。
清晨醒来,拉开窗帘,吃早饭,喂狗,遛狗,收拾屋子,玩手机游戏,和熟悉的亲友通话,聊着寻常反复的话题……天光慢慢暗下来,困意袭来,于是洗澡,上床,伴着电视的背景音,沉沉睡去。
周而复始。
这是62岁的刘雪华一天的日常——她在一档观察独居人群的真人秀里说,已经如此这般地生活了近十年。
女明星,无儿无女,独居,没有朋友,几个关键词的叠加,将这段节目送上了热搜,引来众多唏嘘和同情。
人们在唏嘘什么呢?
前三个关键词合起来,似乎勾勒出一个名人褪去光环后的晚景凄凉。
但其实,作为年少成名的明星,积累了足够的财富,刘雪华的晚年生活,显然是高质量的——有保姆、司机可以解决生活琐事和出行问题;有工作的时候,还会重新进入人群、广泛社交;等工作结束,再退回一个人休养生息自由自在的状态。
可能我本人也是早已习惯且很喜欢这种进退自如的生活模式,所以反而觉得,这是一种很理想的晚年。
不过,就算你不懂刘雪华的快乐,生活在当代互联网社会,我们大部分人其实都走在一条殊途同归的路上。

和我一样,另一个一直单身到40岁的朋友,最近在一次聊天时对我感慨:我可能就这样到老了。
他的苦恼是几乎没有可以参加的饭局——同年龄的同学、同事、发小,聚在一起聊的都是学区房的涨跌、亲子自驾游的路线和疫情下居家带娃的烦恼,只有他,不感兴趣,也插不进话。
渐渐地,沉默;渐渐地,远离;渐渐地,变成因为没有跟上同龄人的人生节奏,而落单的孤独者。
所以不久前,我在微博上问了一个问题:请认真想一想,你时常见面的朋友,现在有几个?
绝大部分人的回答是:0。
这很正常。这时代,很多人并不享受孤独,却也无能为力——因为,打破孤独的成本越来越高:金钱成本、时间成本、信任成本。
有一个年轻女读者,青春朝气、活泼开朗,她给我发了很长的留言,说了自己的感受:一开始,她很主动地想交朋友,所以公司同事组织的下班后聚餐她次次都去,也通过各种渠道加了很多群:邻居群、追星群、团购群、读书群、宠物群……几乎每周都有各种线下活动,整个周末都安排得满满当当。
可是,积极社交了一阵,真实的感受便再也藏不住了:在她的感受里,和并不投契的同事下班聚会,一点也不放松,堆着笑脸、表演快乐,实在与加班无异,甚至还要自掏腰包陪high;而各种各样的群,呆久了,只会觉得百无聊赖。每个群里,总有自命不凡的人、尖酸刻薄的人、一心卖货的人、乱发段子的人……线下活动就更尴尬了,无论群里聊成什么样,真到了现场,大家都在伪装合群,其实很多人都想快点结束回家。
“所以我现在宁愿自己呆着”,她说,“至少花不了太多钱。而且吃的是自己想吃的,看的是自己想看的,不必尬聊,不必合群。”
哪怕钱不是问题,时间,对于所有大城打工人来说,才是非常大的问题。
哪个周一到周五,下了班不是只想回家倒头就睡?即使提前约好周末见面,但到了周六和周日,一想到又要动辄换2、3趟车,花1个小时在路上,还要费心洗澡洗头挑衣服……还没出门,顿时已经颓了。真的要浪费一天去打卡某家网红餐厅、看一场无聊电影吗?你忍不住问自己。最终,你冒着被拉黑的风险和朋友商量临时取消,万万没想到,朋友竟然也长舒了一口气。
所以大家才说,能在休息日坐几个小时的车,从南到北、从西到东来看你的朋友,绝对是过命的交情。
当然,也有温情的——一个女孩受了情伤,打电话向闺蜜哭诉,两个小时后,闺蜜从大北边赶到她在南城的出租屋,两人见面后抱头痛哭,等女孩心情终于平复了,才发现闺蜜随身还带着一个行李箱。问她这是做什么,闺蜜苦笑着说:刚被安排了出差,正在收拾行李,你电话就来了。我今晚可能回不去了,明早就从你这边直接去大兴机场吧。
这样的友谊令人感动,也让人心疼。但受了情伤的女孩,后来留言告诉我:她们最终还是走散了。因为工作调动,闺蜜离开了北京去了广州。拎着行李箱上门送上拥抱的情谊,被更远的距离阻隔了。也许,情谊还在心底,但确实不可避免地渐行渐远。
最无奈的是,有了钱、有了时间、我们却渐渐对人失去了信任。
前几天,听一个全职妈妈吐槽,国庆的时候带着孩子回老家,约了曾经的好友聊天叙旧,结果发现,回忆还在,情谊也在,但也只剩这些了——关于孩子的成长,关于婚姻的看法,关于未来的计划,看起来都是共同话题,但由于面对的生存环境有巨大差别,大家做出的理解、应对的方案,南辕北辙,甚至还有一些相悖。
大城市的内卷和小城市的内卷,是速度完全不同的两条赛道。
她很无奈:旧时的朋友值得信任,却渐渐失去了共同的语境;有共同语境的前同事、孩子同学的妈妈、同一个学区的邻居,却没有时间去培养信任。
想想从前,大多数人们,都是彼此亲近的。孩子可以互相托付,连家门钥匙都可以随便交予。而如今,我们“活在云端”。人与人的交往,常常在社交软件中完成。时代发展,外卖、购物、维修、家政、求医问药、打发时间……种种生活需要,皆可在线获得。这消弭了一些困境,也逐渐淡化了朋友之间守望相助的必要。最大的尊重成了:关起门来,互不打扰。
甚至合租一间屋,如无必要,每间卧室的门都是关闭的。我们宁可在云端和见不到面的人们倾诉一天的好与坏,也不愿意推开门,和近在咫尺的人聊聊天。
你不得不承认,曾经父辈们的工友,和现在格子间的同事,亲密度是完全不一样的;曾经一个大院里的邻居,和现在一栋楼里的邻居,信任值也不能相提并论。
的确,只有让渡隐私的边界,才能形成亲密的关系。父辈们那一代,张家李家离婚吵架婚丧嫁娶,互相都知晓得七七八八,都说远亲不如近邻,也是基于为了危难之时伸手就能求助相援。但现在,我们有了更广泛、更有效的信息交互平台,于是我们有了更多的秘密,也和身边的人把距离拉得更远。
人与人之间,最初建立信任可能是由于一件看上去很普通的小事。仿佛一颗种子,落土生根,长出细韧的藤蔓,而在更漫长的岁月里,它最需要的是投入时间保持浇灌、付出真心长期培养。
这大概就是我们这代人与上一辈人的区别——我们没有时间去培养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大城市流动太快,有时候是来不及、有时候是自顾不暇,因此只能发展出大量的点头之交。
为什么总觉得朋友越来越少?
这是一个由时代造成的复杂命题,没人能给出简单又确切的答案。事实上,我们也不需要确切的答案。我们真正关心的是:能说话的人越来越少,感到孤单的时刻越来越多,没有朋友了,我该怎么办?
这个问题,对于不同个性的人来说,有不同的解决方案。
如果你是一个无法消化孤独的人,迫切需要真实的朋友,那么你首先就要敦促自己,主动先做一个真实的朋友。
在真实的世界里交出信任,适度地让渡边界;尊重对方,保持共情;愿意花时间、精力去维护彼此的友谊;尽可能地做到不猜疑不嫉妒……最重要的是,尽可能地多见面。面对面的交流,看到的才是最真实的反应。再细腻的文字、再活灵活现的表情包,也传达不了一个人最真实的情绪与状态。
在匆忙、高压的快节奏都市,错过了对方某个灰心低落、人生至暗、需要陪伴的时刻,也许从此就会渐行渐远,直到成为彼此通讯录上一个沉默的名字。
交朋友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因为每个人都在变化,你要更新对自己的认知,也要更新对朋友的认知。有时候,交到一个知心好友,跟谈成一场恋爱也差不多。
觉得夸张吗?一点也不。
如果你有自己不能让渡的边界,且不惧怕独处,甚至能够享受孤独,那么,你完全可以降低对朋友的期待,继而获得更宽松的人际环境。
事实上,个性如此的人,也不会轻易说出“没有朋友”这种极致的悲观论调——因为,不强求就不会失望,不失望就不会苛责。谈得来,就烹茶煮酒,洒扫相待;对方要走,也会淡然起身,拱手相送。
君子之交,淡如水,甘若醴。
最好的友情和最好的爱情,都是自由的。或许,也都曾浓如烈酒,但最终,还是一杯水的滋味,让你解渴就很好。
因为已知一个人注定要独自面对广袤无垠的孤独,所以会更加珍视偶尔降临的、给予片刻陪伴的朋友;也因为相信自己可以从容地面对广袤无垠的孤独,所以对于任何一段友情的淡去消散,完全能坦然接受。
就像你明白了人总要老去,就不会强行挽留青春。你要做的,是让自己提前适应老去的世界。
所以,比起鼓励交朋友来对抗孤独,我更希望,每个害怕孤独的人,去了解孤独、适应孤独。
最后我想说说我自己。
最近因为在微博发了一些家和生活的照片,我看到了许多“好寂寞哦”“太孤独了”“感觉孤单”之类的评论。很遗憾,即使到了现在,还是有很多人无法理解:寂寞也好、孤独也罢,在成年之后,往往是一种主动的选择。
任何人都有亲情、友情、爱情与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有些人选择抱紧这些关系,而另一些人,比如我,会不愿再承受,任何人情的drama。包括:亲戚的窥探;大部分友谊的肤浅与脆弱;同行及圈子里的口舌纷争、党同伐异;建立亲密关系之初许多人下意识会玩的小把戏,以及建立之后,许多人又常常任由自己的自私与控制欲,去肆无忌惮地毁了这亲密关系。
因为不愿意,我们才逃离、才挣脱、才在人情社会之中,努力建立一种自洽的、安静的生活方式。
其实我们这样的人,并不介意被人评价孤独、寂寞什么的。说这些,只是希望所有人明白:孤独,也是一种能力。也是需要通过个人努力去实现的。你甚至需要强大许多,才敢放弃许多。
只愿我们每个人都求仁得仁,在去往自己理想生活的路上,不要害怕,不要回头。
插图来自艺术家Giulia Neri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