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总是特别容易地就让人变得丧起来。
最近,有娃的闺蜜们一起聊天,大家都苦哈哈地讲着老母亲的不易,顺便吐槽家里的甩手掌柜。
“太难了!晚上,我悄悄躲在被子里哭了好几回!”“我以为你是超人妈妈,看到你也哭过,我就平衡了,哈哈哈”。
大家这样打趣着、自嘲着、抱怨着,同时也在默默反思着,想着哪里还能做得更好。
刚好最近在读一本书,书名叫《回归家庭:家庭、事业与难以实现的平等》,讲的就是妈妈们的烦恼。话题围绕着妈妈们的选择,是要回归家庭,还是继续在职场奋斗的问题。
其实,这也并不是一个新鲜话题。
但这本书很有趣,它试图通过对一些妈妈们的采访,来分析妈妈们选择的原因。
看完这本书,妈妈们可能会学会“放过自己”。
因为,你可能会觉得,不管是选了全职还是选了职场,也许都是自己的个人选择。做得不好的时候还会emo一下,觉得是不是自己能力不行。
但这本书一直在告诉你:你的选择,可能是某种“被动选择”。你做的不好,可能是外部环境的问题,或者队友的问题,而并不是你能力不行。
跟你们说,看完这个观点,真的神清气爽,老母亲瞬间觉得走路都有人撑腰了!
尽管书中为我们揭露了一个有点丧的事实:
外部环境对于性别平权一点都不友好,特别是妈妈们想在家庭中追求真正的公平真的还有太长的路要走。
但是至少你知道,很多时候你都是身不由己,所以也没必要把自己逼得那么紧,甩掉脑中“我不是个好妈妈”的紧箍咒,在自己的境遇里尽力就好。
再来说回这本书。
作者是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媒体与传播系的教授,研究方向主要包括女性主义与媒介、不平等与当代文化等等。《回归家庭》像一篇论文,里面也有不少学术化的论述,所以读起来并不很轻松。
但因为全书是建立在作者对35位住在伦敦的全职妈妈的访谈基础之上的,每一个妈妈们的故事都似曾相识,会让人心生许多共鸣。
所以读下来,又不会觉得太学术。而且,看作者拨茧抽丝的分析,妈妈们选择全职或者回归职场背后的真正原因,也特别有思考的价值。
下面,就带着大家一起去书中一探究竟。
“做全职妈妈就是对不起自己之前的努力”、“你如果做不到带娃和上班兼顾,可能是你时间管理不行”:别被这些言论牵着走,其实外界的评价都是扯淡!
其实,人在做选择的时候,完全遵从自己内心是很难的,因为我们很难不去考虑“别人的眼光”。
比如做全职妈妈,会不会让别人觉得自己没有上进心,不够有冲劲,或者浪费了之前上学时那些拼尽全力努力的时光?再比如一手带娃一手职场,会不会错过很多娃的成长瞬间?会不会没有时时陪伴更有利于孩子成长?如果因为太累而偷懒,会不会被别人批评不是一个合格的妈妈?
这本书的作者,从传媒和社会学等角度告诉你:
外界的评价最不值得care因为“评价的风向”其实是随着时代、经济结构和社会发展需要而在随时改变的。
就像作者在书中提到:
“20世纪60年代,‘快乐的家庭主妇’是西方媒介再现的妇女主要形象,社会的结构性力量将妇女推入厨房,迫使妇女放弃她们自己的事业和梦想。
20世纪70—80年代,‘快乐的家庭主妇’这一形象逐渐在媒介上淡化,取而代之的是‘头发飞扬的妇女形象’,也就是事业型的母亲风格。
这种形象将追求事业成功和照顾家庭相结合,妇女不仅有工作在肩,而孩子的文化启蒙与日常生活料理也不能缺席和卸责。”
所以,对于“全职妈妈”和“职场妈妈”的风评,是一直在变来变去的。
也许有一段时间全职妈妈是王道,那些还在上班的妈妈可能会被人议论为“不负责任”;也许另一端时间,全职妈妈又变成了鄙视链的最低端,“职场妈妈”才会被人夸是头脑清醒的独立女性。
殊不知,在背后操纵这些风评的神秘之手,其实是资本的力量,社会发展需要和经济结构。就像作者提到的近些年对“家庭主妇”评价的转变,其实和“当时经济发展对女性劳动力的需求”不可分割。
很多时候,你以为你遵从自己的内心、性格做了选择,其实可能是社会舆论帮你做了选择。
可能在舆论倾向于“快乐家庭主妇”的时候,你会更倾向于做个全职妈妈;在舆论更偏向“职场妈妈”时,你会选择时摇摆不定,或者为了证明自己是“新新独立女性”而咬牙坚持职场家庭两手抓。
所以,从这个方面来说,我们也没必要太在意“社会目光”。那些试图在全职妈妈、职场妈妈之间比较出谁优谁劣来的都是扯淡,不用理会。
“社会目光”更应该关注的,其实是每一项选择的背后,妈妈所面临的困境。社会的方方面面要努力去化解这个困境,而非刻意渲染和美化,才能让妈妈们有一天能拥有真正的“自由选择”。
但现实显然不是这样。
“妇女被资本的力量所操控”。不论妈妈们做了什么选择,“她们所付出的代价、无底的牺牲和承受的痛苦却是被媒介文本所遮蔽的。”外部环境在有意把选择的后果,让个体来承担。
你没法兼顾事业和家庭,是你能力不行;你没法在带娃时温柔坚定,是你情绪不成熟;你没法把伴侣培养成合格队友,分担家庭事务,是你不懂夫妻相处之道……
总之,都是你的问题,怪不得别人。
这一点,在作者采访的35个全职妈妈中显露无疑。讽刺的是,这些全职妈妈其实都是中产阶级,她们即便选择全职,家庭经济状况也不会受到太大影响,而且也负担得起保姆和其他育儿辅助机构的费用。因为娃爹们大部分都是精英,赚得也蛮多的。
当你以为,这些人肯定有自主选择的条件和权利,当全职妈妈估计都是某种自我选择,而且没有了经济方面的难题,做全职妈妈肯定也没那么多困难,那你可就想错了。
深挖起来,她们选择全职都有着言不由衷的理由,回归家庭也都有着一地鸡毛和郁结于心无法排遣的苦闷。但受访的妈妈里,依然大多把自己的选择归结为“自己生了娃,没了野心”、“自己并不是事业型有冲劲的女性”,但又担心“当全职妈妈做无偿工作”会被认为没有价值;或者觉得自己为了做到那种平衡家庭和事业的“完美女性”而曾经努力过,但发现不行后会难免内疚、自责和丧气。
她们把选择的原因和结果都推给了自己,没有人告诉她们,那些外部原因才造成了“身不由己”。
难怪作者要担心:
“如果连这些妈妈都觉得工作与家庭难以兼顾,那么其他‘挣得更少,工作更少弹性、更不稳定、更难赚钱、依赖更差的托儿服务的人可能会觉得难上加难’。
如果连我采访的高学历特权阶级妇女都无法抵抗她们遭遇的男权体制,连她们都难以表达和实现自己的渴望,这对那些文化层次较低的非特权女性又意味着什么呢?”
“别相信什么完美妈妈形象,那都是假的”
过分美化某种妈妈形象有害无益,只会徒劳增加这一群体的焦虑,形成不必要的内卷,让一些真正的困境、问题被妈妈们打碎了往肚子里吞。
苦了的,终究还是妈妈自己。
作者在这本书中就提到了我曾很爱的美剧《傲骨贤妻》。很多人和我一样,喜欢这种大女主爽剧,被无所不能、叱咤职场的艾丽西亚所迷倒。
因为,她曾经做了那么长时间的家庭主妇,却可以在家庭遭遇变故的时候,顺利完成身份切换,完美适应律师生活,同时下班回家之后还有和孩子窝在沙发谈心、看剧的时间。
这样的完美职场妈妈很容易就被当作偶像和旗帜,会给人造成一种如作者所描述的“幻象”:
“我知道协调工作和家庭生活有多困难,毕竟对女人的家庭责任还存在着根深蒂固的成见和由来已久的认知,职场规定要做到真正适合家庭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而且照护的价值在我们的社会中是被低估的。
不过,巧妙地平衡工作与生活是可能,也是可取的。在工作与家庭、私人生活与公共生活之间建立愉快的平衡是可行的。”
而那些做不到的女性,就是不够优秀、不够强大、不够自信。
真是这样吗?事实上,那些剧中的刻意美化下所回避和掩盖的问题,很少有人看见。
比如,剧中弱化了艾丽西亚婆婆的形象。
其实,正如作者所分析的那样,在艾丽西亚重回职场工作的头两年,“多亏了她婆婆杰姬的帮衬。然而,杰姬无偿、全天候的保姆工作给艾丽西亚的成功表现和职业晋升带来的助力,在剧中显得微不足道。而且,杰姬还被刻画为指手画脚、专横无理、过度干涉的形象。”剧中,根本没有表现出,婆婆后来辞工给艾丽西亚一如既往的优秀工作表现带来任何实质性影响。
这样开了金手指的女主角,在现实生活中真的存在吗?
再比如,现在的媒体文章、书籍,到处都充斥着这样完美妈妈的形象。
生了二胎,还能考下博士学位的某妈妈;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一尘不染、做出漂亮可口辅食的全职妈妈;再比如有两个孩子,却依然能在职场呼风唤雨的成功商业、政界女性等等,是否真的如文字所展现的那般“完美”、“所向披靡”?
那些被迫放弃的东西、不那么完美的角落或者他人的帮助是不是有意淡化或者隐去?
我们无法否认,大众文化深深影响了妈妈们的选择,让她们很难真的遵从自己的内心。此外,让妈妈们身不由己的,还有“工作文化”的影响。
不得不说,现在普遍流行的“工作文化”非常有毒。
有毒的工作制度,让妈妈们不得不放弃职场,辞掉工作
当代社会,好员工是什么?
很可能是那些不论何时老板有吩咐,都能即刻跳上飞机、跑回办公室、坐在电脑前的理想员工。
拒绝弹性化办公;重视出勤胜过工作质量和结果的职场规范;高回报的工作往往伴随着“高强度、高要求、高时长”三高特质等等不够人性、不够合理的职场规则;职业晋升与员工的地理流动性和随时到岗能力挂钩等等规则往往会极大的影响着女性选择做全职妈妈还是职场妈妈的决定。
比如有些妈妈,辞职回归家庭,就是因为有了娃之后,没办法适应原来那样的超高工作强度而不得不离职;还有的是想要申请兼职工作、弹性工作被公司拒绝而被迫离职;或者有的妈妈是怀孕或休产假后很快就被排除在有价值的大项目之外,被要求调岗到其他城市或国家才能得到晋升,或者遭到了降薪,而怀恨离职回归家庭。
但这其实,并不是女性自身的问题,不是她们不够好,而是“工作文化”并不合理。
而且,受到这种工作文化荼毒的,也并非只有女性,男性也如此。
就像这本书里的受访者,她们的丈夫虽然个个都是精英,从事着律师、金融等高回报的工作,但他们无一例外都异常忙碌。别说按时回家,可能连按时睡觉都难,有很多还三天两头的出差。
男性在承受着这种不公的待遇和巨大的职场压力的同时,女性也在一定程度被“殃及”。家庭事务的全部重担,不得不单方面落到女人的肩膀上。
就像书中许多受访者那样,为了保障丈夫的正常工作,更准确的说是为了维持家里的经济现状,妈妈们不得不辞职回家做全职妈妈。
“夫妻两方有害的工作文化与家庭生活本质上无法调和,并对女方的人生造成了巨大痛苦。”
但讽刺的是,全职妈妈的痛苦是被忽视的,或者说被认为不值一提的。大众,特别是男性,依然有许多认为“全职妈妈不用工作,在家待着,如果还要抱怨的话,岂不是生在蜜罐里不知福”。
被有毒的“工作文化”压得喘不过气来的男人们,他们的辛苦是被看到的。累了一天了,他们需要在晚上放松一下;拼了一周了,他们需要在周末休息一下。那承担起全部家庭事务的女人呢?
“她们整整一周照料全家、经营家庭生活,到了周末也可能会疲惫这点,则极少被提到。”
鲜少有人承认,这种高强度的工作文化之所以能得以维系,或者直白一点说,男人们能去全心全意地拼事业,其实都要仰仗于选择承担起家庭事务的女人们。没有她们做后勤保障,那些口口声声说搞事业的男人分分钟会被还没刷的碗筷、生病的娃子、需要自己准备的饭菜搞到崩溃(性别对调也是同样的道理,没有性别引战的意思)。
但有趣的是,如此不合理、有毒的工作规则,或者社会运行的规则、制度是谁制定的呢?是男人,更准确的说,是根深蒂固的父权制。
我们可能都意识不到,很多时候这个世界的运行规则、角角落落都充斥着隐形的父权。
即便我们的社会、制度、职场举措和信息,一直在试图进步,试图变通,但“多多少少还是维系了那套守旧的、父权制的性别角色。”
就拿那套高强度的工作规则来说,制定了这套规则的人们可能潜意识里就觉得带娃就是女人的工作,即便是有了家庭的男性也不应该被家庭所牵绊,不需要履行什么家庭义务。男人的主场就应该在职场。这就是典型的父权制思维。
即便是像书中这样受过高等教育、自己曾经有过辉煌事业、从小受到女性独立等平权新思想长大的女性,在做选择是否回归家庭的时候,也首先考虑的是牺牲自己,或者去配合丈夫。
因为一直以来,所有人包括女性自己都认为女性就应该履行母职,家庭天然的更多应有女性来承担的父权制思想早已在男男女女中扎根。
也就是说,不仅仅是外部环境,家庭本身也在隐形的受着父权制的主导。
“母亲”在这个时代,受到了过分的关注
就像作者所说的那样,“当代文化对‘母亲’有着‘醒目的关注’,母职从未被这样关注,这样讨论,这样公开过。”
在育儿的过程中,它几乎快被放大为唯一重要的一个因素。养育当中所有的一切问题,仿佛都因母亲而起,也都能由母亲解决。
当越来越多的养育过程被微博、朋友圈、新媒体记录下来的时候,更放大了对妈妈们的审查和监督。合格的妈妈、不合格的妈妈,成了检验母职履行的KPI。太多指责妈妈、苛刻评价其养育做法的现象让当代妈妈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焦虑。
不仅有焦虑,还带来了疯狂的育儿界内卷。
过分强调和突出的母职,以及社会和大众文化有意引导的“全职妈妈是浪费才能”的舆论导向,让回归家庭的妈妈们如履薄冰。
既然是否能养出一个牛娃,责任全在妈,那不如就要求自己用“完美手段”育儿;既然不得不回归家庭,特别是那些身怀本领的高学历妈妈,不如就把家庭当企业经营,做个家庭CEO,这样不就能证明全职妈妈的价值了吗?
于是,这些妈妈们“把专业技能和竞争精神转而用到孩子身上。”
她们对孩子寄予厚望,把精力都花在辅助、协调和监督孩子们的学业、社交和个人生活。从早教到学龄前再到入学后,孩子该学什么、该如何引导、该如何交友,都被安排的妥妥当当。
她们就是活跃在世界各地的海淀妈妈、顺义妈妈、虎妈虎爸、“天空之城”里的妈妈以及上东区铂金包妈妈,她们不仅是鸡娃小能手,送孩子上各种兴趣班,还能打入学校内部,成为家长代表,帮助学校解决各种各样的难题。
这样的做法被作者描述成“高强度母职”。妈妈们“把孩子当作人力资本——对他们的投资,就像是一种提升未来收益的手段。”原来职场上的竞争被延续到了家庭教育,以精细化育儿的面貌出现。
我们先不展开讨论这种养育方式到底对孩子是好是坏,适度的关注孩子的确对孩子成长有利,但卷得太激烈可能就不太好了。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这种高强度母职,会“以母亲的职业生涯、身心健康和内疚心理为巨大代价”。
也许这种方式,会有益于学校、孩子和家庭,但却无益于作为独立成年人的女性自身。
“履行高强度母职的妇女被压抑的核心在于家庭结构中的劳动是不被市场经济计算的,属于为爱付出的免费劳动。
免费劳动是母职实践的核心环节,爱丈夫、爱孩子是母性的卓越光辉,不可计较的爱的付出乃人伦之美与母职所必须。
父权制的物质基础正是由全职妈妈无工资的倾情劳动、子嗣再生产与奉献奠定的,核心就是男人支配女人的劳动。”
作者这段话,无情地刺破了这种以牺牲母亲而“顾全大局”的“幻象”。书中作者提到的一句话,我特别赞同:“在一个金钱为主要权力媒介的世界中,无偿工作者制度性地低有偿工作者一等,哪怕无偿工作为有偿工作提供了必要前提。”
这才是妈妈们真实存在的普遍困境,也就是说,她们在家庭中的付出,不被认为是付出。
“妈妈企业家”依然是在营造“解决了工作育儿两手抓难题”的假象
不得不说,电商、自媒体、直播等新形势的传播方式和职业模式,让回归家庭的全职妈妈迎来了“再就业”的高峰。各种妈妈博主、自媒体仿佛让全职妈妈找到了工作、育儿同时兼顾的灵丹妙药。
在别人看来,她们通常在家就能工作,为自己打工,而且工作时间弹性灵活,不耽误带娃、接送孩子、准备饭菜这些家庭事务。
但真相如何呢?
作为一个正在从事自媒体待业的女性,我感觉作者说的这些话,简直就是我的生活写照:
“工作与家庭的界线越来越模糊了;工作的时间比上班族还要长,同时忍受着缺乏社交的孤独”,她们常常需要牺牲睡眠、休息等等个人自由时间,或者根本没法一个人兼顾两头,常常需要长辈、外力的帮助料理家务这些细节往往鲜有人提起。
对全职妈妈从事在家就能做的工作的鼓励和美化包装,其实依然暗示女性要承担主要照护责任。
没有人告诉我们真相:“女性若要追求有意义的有偿工作,就必须从育儿工作中解放出来。”
工作和带娃,两者完美兼顾根本不可能。
“妈妈企业家”似乎在“释放的同时又再度压抑了女性的欲望。它一方面满足了女性做更多事、走出去的梦想,满足了她们通过做创造性、刺激、有意义且高回报的工作来发展和实现自我。但同时又提醒她们,妈妈企业家中的“妈妈”身份。
妈妈企业家的理念不仅没有质疑为何照护工作仍被归为女性的主要责任,反而将公共和私人领域的职责融合成适于女性的新模式,制造了一种虚伪的幻想。”
当我们天真的以为,女性,特别是中产高知女性早已拥有更多、更自由的选择权的时候,却被这本书的作者无情地揭露了一个刺痛人心的真相:
很多时候,“个人的选择并非总像看上去那么个人”。
这些妈妈们辞职的决定及其后的人生轨迹,并非是个人自主选择。它们是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其中有很多不在她们的控制范围内。”
总结起来,书中提到得这些因素包括:
  • 工作文化和制度与家庭生活格格不入
  • 申请兼职形式工作遭到拒绝
  • 男女工资差距仍旧存在
  • 劳动合同不稳定
  • 缺乏妥善而持久的育儿支持
  • 政府、媒体、雇主、同事、朋友、家人,甚至妈妈自己,用来衡量和评判女性的,往往还是那套死板的社会标准和自相矛盾的文化再现。
女性们看似选择了,实则是没得选择。
所以,妈妈们,请放下内疚和自我谴责吧,别再把外部的结构性问题统统归咎于个体的失败。当我们能清楚地认识到这些外部问题、外部压力时,我们才能真正放下一部分自我焦虑。
不是所有的妈妈都天然能做到下了班之后还能保持温和的心态给与孩子最亲密的陪伴;也不是所有的妈妈都应该日复一日、不能有怨言的牺牲自己的个人意志、时间和权益而全部奉献给家庭。
正如作者所说的,“需要转换观念的是男人,以及我们的政府部门和公共政策。”
选择做全职妈妈还是职场妈妈,本来是最最私人化的问题,但是女性们最私密的“烦恼”却是由“社会结构的公共问题”衍生而来,并塑造形成的。
那些牵绊住妈妈们的泥沼,首先要被看到,才能被想办法填补,不是吗?
写到这里,发现又是一篇长文。但其实这本书的阅读,的确太能带给同样身为女性的我有所思考。当然,如果有更多的男性也能去阅读这样的书,就更好了(可能还是在幻想)。
还是那句话,不是要“打拳”,这些是现实。
书中还有很多细节,局限于篇幅,没办法在这里一一分享,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去读一读。
希望这本书也能给你带来同样的共鸣,及思考。
-END-
回复以下关键词,查看更多原创文章
【游记】日本、迪士尼、长隆、三亚、滑雪
【阅读】科学、英语、古诗、思维、语言 
【心理】分离焦虑、安全感、T2、慢热、专注 
【睡眠】抱睡、奶睡、夜醒、安抚、小睡短 
【情绪】戒吼、管教、抑郁、听话、 情商
【养育】牙齿、性教育、厌奶、如厕、喂养 
【游戏】玩具、绘画、早教、儿歌、陪玩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