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10日,随着长征三号乙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升空,长征系列火箭已经完成了300次的发射。
·从1970年4月24日,中国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算起,第一个100发,我们用了37年;
·第二个100发,我们用了7年零6个月;
·第三个100发,我们只用了4年零3个月。
而第四个100发,预计在2022年完成,距离上一个100发,仅有三年之隔。
而且这个速度还在不断的加快。
我国航天发射数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前列,持续的高密度发射代表着我们的工业,特别是航天工业技术水平、生产能力、管理能力正一步步走向成熟,是综合国力提升的重要体现,更代表着中国人发展航天事业、探索浩瀚宇宙的坚定追求。
——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一部 徐倩
你是否好奇,
持续高密度发射火箭的背后,中国航天人攻克了怎样的难题?
又是什么让中国航天人创造了一次又一次的航天奇迹?
今天我们邀请了航天一院一部的徐倩,为我们讲述航天发射背后的故事。
徐 倩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一部
副主任设计师
大家好,我叫徐倩,来自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一部。我目前担任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副主任设计师。
长三甲系列火箭包含长征三号甲、长征三号乙、长征三号丙三型火箭,是长征系列火箭中的金牌火箭,还有“劳模”火箭“北斗专列”之称。
在我工作的6年多时间里,已经参与了近70发火箭的设计与发射任务,再过两到三年,我参与设计发射的火箭将达到近100发。
01
难题各个击破,实现高密度发射
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作为已经很成熟的运载火箭,最大的特点和难点不是突破某项技术,而是一年十多次的高密度发射。
我们解决的第一个难题,任务适应性。记得几年前,因为各种原因,发射任务需要临时调换,一会儿从发射A星换成发射B星,一会儿又从一个发射工位换成另一个发射工位,光是整流罩透波口位置不一样就需要做各种方案,还要同卫星方和发射场反复讨论,同时还要明确清楚这里面零零碎碎的变化,生怕有所遗漏,忙中出错。
我们觉得这样可不是办法,与其被动忙乱,不如主动出击。
于是,我们抽丝剥茧,从设计源头就考虑火箭的去任务化,把所有可能的不同点进行整合,使得产品一开始就是通用的,在夹缝的时间中还完成了多项大型试验,使整流罩从定制透波口改成了全景天窗,完全不受任务调换的影响。
这是我们与时俱进,大胆革新取得的成果。
第二个难题,环境适应性。不管春夏秋冬、雷雨风电,发射任务就在那里,如果一发打不出去,后面受影响的任务一连串。
以前,我们夏季怕雨,担心漏电;冬季怕风,担心结构扛不住,但我们没法挑选良辰吉日,每一个发射窗口都是我们的使命。
于是,我们在产品防水防潮上面狠下功夫,在载荷精细化和结构设计上紧密迭代优化,还推动了主动减载等新技术的首次应用。面对成熟型号,航天人在创新和探索新技术方面,也从未谦让。
第三个难题,提高产品质量的稳定性。这一点不言而喻,高密度和高成功率是紧密相连的,产品质量不过关是绝对不行的,一个焊点、一颗螺钉、一粒粉尘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
一次成功不代表次次成功,为此,我对每次飞行结果都抱着怀疑的态度去审视。
有一次在分析一个时间指令时,我发现有几毫秒的不同步,本来心想反正成功了,可能这就是正常现象,但思来想去还是不放心,觉得绝不能放过任何疑点。
于是我一帧一帧地回放视频,发现画面中有一帧助推分离姿态异常。查看以往的所有视频,发现这个异常出现了好几次,进而发现了我们设计中存在了几十年的一个重要薄弱环节,为我们的火箭排除了一大隐患。
持续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是航天人对“严肃认真、周到细致、稳妥可靠、万无一失”16字方针的恪守,也是对“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的坚守。
第四个难题,出差率极高。一年365天,几乎天天都有火箭在发射场,有些人连续几个月甚至几年都在西昌。
我曾经一年有100余天在出差,连续三年中秋和国庆都在发射场度过,生日蛋糕也在西昌吃了好几回。和孩子视频的时候,刚开始他殷殷切切的看着我盼着我回去,到后来视频里的他都不怎么搭理我了,我心里五味杂陈。
为了破解出差率高这个难题,我们也做了很多探索性的工作,通过不断优化和精简流程,现在我们已经将一发火箭在发射场的工作时间缩短至20天左右,甚至可以两发火箭同时在场开展工作,随着新厂房的扩建,我们将来并行的效率还会更高。
我们的这些探索性的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已经向其它型号推广,有望缓解一发任务两个多月出差在外的困境。
02
航天精神创造航天奇迹
除此之外,高密度发射还要求我们有较强的应急处理能力、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要求“五个过硬”,就是习总书记所说的“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
有一次飞行结果判读,我们从遥测视频中发现疑似有箭体外壁保护罩脱落,由于高密度发射,立在发射塔架上的火箭一发接着一发,我们必须立刻给出加固方案并进行实施。
于是,几名同事主动申请和我一起加班,我们熬了一整晚,完成了80多张设计图纸,工厂用了一天一夜完成生产,第三天早上6点的航班,我们的产品如期登上飞机,11点到达了火箭身边。
以往从图纸设计到生产再到装配,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没有过硬的素质和基础储备,我们不可能做到这样质的飞跃。
航天精神已不是上个世纪的“专利”,时至今日,它已经潜移默化融入到我们的文化和血液里,烙印到航天人的基因里。
记得有一次,在发射场组装助推器和芯级时,发生捆绑连接螺纹咬死的问题,这是一个特制的超大螺纹,进退两难。最坏的情况,我们可能需要把它炸开,而这样将可能影响到整发任务和后续任务的正常开展。
一天都不能耽搁的形势下,我们群策群力,披星戴月创造了奇迹,丝毫没有耽误后面的工作。
和我一起并肩作战的,还有将近退休的航天老人,双眼通红,却笑得异常灿烂,他说,甭管怎样,问题解决了就好,要不然我也睡不着啊。
其实,火箭这样一个庞大的系统,突发状况时有发生,需要我们有超强的战斗力,而超强战斗力的背后,则是无数航天人铆足干劲、顽强拼搏、接续奋斗、无私奉献的日日夜夜。
03
新时代的使命:实现中国航天从大到强
回首过去,我还记得十多年前在国外留学的时候,一个外国同事给我打电话,语气非常不客气的说,到我办公室来一下。
然后,他就用嘲讽的语气跟我说,看看这篇论文,和维基百科简直一模一样。我说这是啥,他说这是一个中国学生写的论文。然后他就开始哈哈大笑,笑声穿透了整个楼层。我用欧美学者抄袭现象并不鲜见,不要以偏概全与他辩驳,但都淹没在了刺耳的笑声里。
还有一次,他看我拿着移动硬盘,不分青红皂白就说,你是要用它偷窃我们的研究成果吗,虽然是半开玩笑的语气,但这种偏见对于自尊心极强的我,也是伤害极大、侮辱性极强的。
我用了四年半的时间,通过努力证明了自己,但我无法消除这种偏见。因为偏见早已存在,在西方国家眼里,Made in China不论质量高下都是抄袭剽窃。我不知道,现在的留学生们在国外受到的待遇如何,但我知道,只有强者才能被尊重
中国航天走过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新时代我们的使命是从大到强。
作为航天工作者,我们的事业与祖国的长治久安、繁荣昌盛息息相关。我们正在实施的各项重大工程,将凝聚中国人民的智慧,跨越式提升中国的科技实力,为中国梦、航天梦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保障中国在未来空间探索和国际社会上持续的话语权。
若要问我,从事航天事业是什么感觉?
我想说作为新一代航天青年,我们站在先辈们打下的坚实的基础上,在建设航天强国宏伟蓝图的指引下,干着极不平凡的事,实现着一个又一个突破,成就着事业,也成就着自己,收获着祖国与人民的赞誉,这是一种极致的幸福和满足。
我庆幸能成为其中的一员,能将生命融入到建设航天强国、实现伟大复兴的事业中。
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下一个百年,属于奋斗者,下一个百年,有我们来开创。让我们在最好的时代,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共同构筑更好的未来。
编辑|梁蓝

版面|郑思琪
互动话题:感谢你的在看、转发、评论。最令你印象深刻的航天故事是什么呢?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勾搭小编
或直接添加造就小助手(zaojiu16)微信
发送暗号“标签-你感兴趣的领域”混各种有趣有料的社群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