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Marie Stein
转载:外滩教育(TBEducation)
看点
“成功”是许多人对名校、教育的结果期望,但Quora上曾有人提问:“读了顶尖大学,之后又成为一个彻底的失败者,是什么样的感受?”一位名叫Marie Stein的用户则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给出了回答:评价成功是很难的,除非是以自我作为出发点。而作为每个个体,我们的经历都是丰富且独特的,而这些经历是不能用简单的比较所描述的。
正文
美版知乎Quora网站上有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

What's it like to have attended an elite school and then be an utter failure afterward?(读了顶尖大学,之后又成为一个彻底的失败者,是什么样的感受?)
有位叫Marie Stein的答者发布的答案让人眼前一亮。作为一位顶尖名校的毕业生,Marie是众多精英里默默无闻的角色。
她经历过事业挫折,在失败的痛苦中思考,认为评价“成功”很容易让人陷入无休止的攀比之中,而在独特的人生经历中感恩、快乐才是更重要的事情。
相信Marie这位“过来人”的经验分享,对处在不同学业、事业阶段的人们都很有启迪。



我是一所顶尖大学(不是哈佛)上世纪80年代的毕业生。

我们那届有1550名毕业生,其中走出了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一位普利策奖获得者,一位世界银行总裁,几位大使,至少2位现任州长及3位市长(或许是众议员)。
除此之外,还有大学校长,对冲基金经理(每年收入超过1000万/年),大学教授和管理者,一群CEO,小说家,记者,科学家,医生,企业家,世界级职业运动员(和学者),政策制定者,军方高层,艺术家,雕塑家,电影人,部长,宗教领袖,非赢利机构创始人,职业经理人,厨师,律师,农民,教师,家庭主妇等等。
尽管现在有些人已经退休了,但事实证明我的校友们不乏事业有成的人!
和这些走到哪儿都风光无限、有着令人瞩目成就的名人相比,我们剩下的这些没有被金融机构、狗仔队、慈善机构、豪华地产中介和艺术品拍卖行整天围着的1400人,是如何看待我们自己的呢?
评价成功是很难的,除非是以自我作为出发点。根据我自己的经验,我们很少有人会花时间想想别人是否认为我们已经算是成功了。
我们中的大多数人,疲于应付我们喜欢和不喜欢做的事情。我们或通过考级、或在工作上获得更多市场份额,还或者通过获得多少研究经费等,用此来比较我们的表现。
但回归到个人,全面地比较我们和与其他人作为一个人生活的成功与否,可能是一件很难的事。
几年以前,我处在一个自己从来没有想到会从事的行业里,感到恐惧并缺少承担风险的信心和勇气,导致事业停滞不前。
我拜访了一个已经15年没有见过的大学朋友寻找解决办法。她已婚,育有两个孩子,是个家庭主妇。但是之前的十年她非常成功,在一个大都市的青少年司法系统里做律师,如今住在郊区。她患有多发性硬化症(MS),疾病已经开始影响到她的生活。
我记忆中的她是位有能力、特别聪明,美丽,又富有同情心的独立女性。即使她当时作为一名家庭主妇,她还是浑身上下都充满了这样的特质,甚至更加明显了。
一天早晨,我坐在餐桌旁,她为我做咖啡。我感到很沮丧并开始抱怨,为我的生活状态、我做的事情,和后悔没有做的事情感到难过。
我说:“我真的,真的该找份工作。”
她转过身来问:“为什么?”
我说:“因为我需要赚钱,我需要做一些让我自己感觉好点的事情,我需要……”
她打断了我的谈话,说:“做你自己,就足够了。”
有时候我们忘记了我们只是个人。而做个人,就足够了。
再聊聊我的另外一位高中同学,是达特茅斯学院的高材生,毕业后从事地质工作并取得视野成功。现在这位高中同学又投身到一份更棒的“事业”里,成为了一个有同情心的,善良的,有社区意识的人。
其实我们中的很多人,男男女女,都没有或者没能够从事我们毕业时想要从事的工作。有些是为家庭所累,有些被病患所困。可不管自己是不是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这都已经成为自我的一部分。
事实上,我们中的很多人,都不是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者。
有些人生活富有,但也许在感情上没有那么幸运;有些人事业成功,但也许家庭不幸福,或者做的事情并不是自己所喜欢的。


有些人不得不为了生存而斗争,庆幸自己还能生活在这个美好的世界里。也有些人大器晚成,他们最好、最成功、最富有成果的日子,还没有到来。
我们那届有位同学成为了大学教授。他的名字是兰迪∙波许(译者注:Randolph Frederick "Randy" Pausch,1960 – 2008,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系教授。后因胰腺癌于2008年辞世。他在2007年9月18日做了题为:“真正实现你的童年梦想”的最后一课,富有启迪意义的演讲产生了巨大反响)。


他曾经讲述了非常有启迪意义的《最后一课:实现你童年的梦想》。
兰迪∙波许教授的《最后一课》视频
他讲述了很多很有意义的事情,比如作为人的感受,比如如何面对失败、成功和比较。
他说:
“如果我只给出三个字的建议,我会说‘(tell the truth)讲真话’。如果加三个字,我会说,‘(all the time)永远这样’。”
兰迪说,“这是所有你能拥有的,而且有一天,也许你发现正是你缺少的。”

我们没有很多时间,总是不停的比较。
兰迪当时应该住在校园里的新生宿舍,我没有遇到过他。可以说,我只是单方面认识一些在各自的领域成为了超级明星的同学,但我想他们中的大多数都不会记得我(也许我出了名,或者有别的成就,他们会记得我)。
我知道在我的生活里,很多时候都会觉得自己就是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甚至会让那些对我寄予厚望的人失望。但老实说,我也知道一些人把我作为偶像,作为一位成功人士。
我对于一所名牌大学给我的教育和经历感到很感恩。我也为目睹了那么多认识的校友朋友们用各种方式所取得的,和正在取得的成绩——不论他们是否有知名度。
但作为每个个体,我们的经历都是丰富且独特的,而这些经历是不能用简单的比较所描述的。
当我们认为自己是个“彻底的失败者”的时候,总有明天或者现在可以改变它。建立标准来衡量自己,坚持诚实地面对现实,努力实现我们对于自己的期望。但千万不要忘记我们要快乐,要感恩。
看看我的校友们,一个又一个的真实案例证明着人生独特的经历是多么的丰富多彩且重要。

本文来自邵鹏的科学网博客,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102703-901228.html
更多精彩:
相关阅读:

作者:Marie Stein,转载:外滩教育(TBEducation)。本文版权归属作者/原载媒体所有。

喜欢本文?欢迎点赞/转发/关注/加入留学家长公益交流社群: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