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枫叶君评
俞敏洪搞直播带货的消息出来后,很多人都猜到,老俞搞“多种经营”,是因为情况发生了变化,老俞和新东方的思路也要跟着变。
挣钱吃饭,只要不违法,不缺德,按理说别人无权说三道四。再者,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就算是逃出宫的公主饿了三年,恐怕也会萌生当女招待的想法吧?当然,老俞现在还没那么惨,但是,困难肯定是遇到了。
在这种情况下,直播带货应该说并没有什么不妥,可有人还是看着不顺眼了。
“校外教育培训机构巨头新东方退租1500个教学点,并将8万套座椅捐给了农村学校,用一种‘绅士’的方式向过往告别。以后做什么?据媒体报道,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将开启直播带货,与几百位老师一起直播助农。注册信息显示,新东方已成立全资控股的东方优选(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经营范围包括销售鲜肉、禽蛋、水产品、新鲜水果蔬菜等。”
“好家伙,新东方要学李佳琦了!”
这是近日《经济日报》的一篇文章,对俞敏洪搞直播带货提出委婉批评。但是,“委婉”掩盖不了体制内的优越感,长臂管辖的闲得蛋疼,以及希望别人永远当孙子的充大辈儿的坏毛病。
文章提出两个貌似忠厚的理由:一是市场,说,生鲜不是标品,每一次到货都可能与消费者预期有出入,容易引发不满;运输易损耗,到消费者手里可能磕碰、变质;食品安全无小事,稍有不慎就会引发连锁反应。二是监管。农货直播涉及网络交易与食品安全两大领域,都是目前监管的重中之重。它考验供应链、品控、客服团队、食品安全管理机制等,在直播中还需要严格内容审核、遵守各种法规,不像从前动动嘴那么轻松。
这种话如果出自老俞夫人之口,还可以理解,可是出自一个官办报纸之口,怎么听怎么觉得什么地方不对:老俞没钱的时候没见你们着急,老俞现在遇到问题了,想转换一下思路,另走一条路赚钱,你们反而着急了。说上面这些不咸不淡的话,这到底是想让老俞修修小船,继续乘风破浪、扬帆远航,还是就此搁浅,甚至沉底?

老俞是老教师,也是老生意人,该遵守的各种规定,他不会不带着人研究。如果说老俞和他那伙人同经济日报有什么重大区别,那就是后者吃财政饭,只要按着统一口径搞好称之为报道的宣传,就有饭吃,领导说不定还会往上升,而老俞不行,他自己要吃饭,下面还有一大堆人要吃饭,他不想法子挣钱怎么办?
我以前在文章中经常提到新浪网友的观点,尤其当他们给老胡站台的时候,我是持很大保留意见的。但是,这不等于说我对他们有成见。当这次《经济日报》发文“建议”俞敏洪不要当第二个李佳琦时,新浪网友几乎一边倒地站在老俞和新东方一边,对《经济日报》的文章进行了狠怼。
“为啥人家不搞本业了呢,你说说?”
“人家是要求生存,一大帮子人要吃饭。你就一吃财政饭,旱涝保收的官营报纸,哪来这么多的废话。”
“管得太多是个毛病。管死了,也不用负责。打着为你好的旗帜,可以一直管你到老!”
“一个‘不应’,表明一种脱离市场的高高在上。”
“新东方只要合法经营,做什么是他自己的事,经济日报就不要摆出一幅教师爷的模样,即不够资格也不合适.”
从这些评论看,新浪网友保持着基本的判断力,尽管某些人有时剑走偏锋,但却没有因支持老胡而彻底烧坏了脑子,见老俞眼下不顺也跟着说风凉话。相反,他们选择了支持老俞,认为劳动光荣,靠自己养活自己的民营企业更光荣。
《经济日报》的文章还说,俞敏洪转向直播带货是试图“挣快钱”。其实,在中国怎样才算挣快钱并不是什么秘密,像老俞这样通过办企业赚钱的人,最多只能说有眼光,对市场有敏锐的观察。这就像观察女人长相,漂亮和狐媚还是有区别的吧?
文章还提出一个建议:“据说俞敏洪本人一直梦想像斯坦福一样建一所大学,那么,把这所大学建到更广袤的农村大地,没准更符合当下的社会需要。”
这是建议,还是安排任务?老俞是个有社会责任感的知识分子,我不知道他到底有没有建一所中国斯坦福的想法,但是,就算有这个想法,我觉得他也应该先找个树丛猫起来,暗中观察一下别人,比如马云,马云就老想着办学,如果马云成了,说明俞敏洪也能成,如果马云的学校办进沟里了,俞敏洪也就趁早打消念头——其实,从一开始就不该有这个想法,有什么地,种什么庄稼,这才是标配。
至于到更广袤的农村大地去建大学,去建文章作者心中那样的大学,我觉得老俞绝对不是最佳人选,很多人,比如老胡、司马南、周小平等等,都比老俞更适合完成这个任务。
面对眼前困境,老俞内心肯定不那么舒服,但是若是看到网友们的评论,我想老俞内心会得到一丝安慰。它至少说明一点,只要是真心教书育人的人,通过自己的劳动养活自己同时给别人活路的人,就算没有顶着体制授予的头衔,也总会赚得一个好人缘儿。因为人民已经承认了,你不是“人民教师”,而是人民的教师。
-END-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