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无言,不着文字
经中有言:「心亦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如其心然,罪垢亦然。」心的本质不在内,不在外,也不在内外之间;罪过也是如此,既不在心间,亦不在身外,更不在内外之间。
因此不应以解说佛教经律来教导众生悔过消罪,只有体悟了佛理,并坚信奉行,才能心净无垢,才是真正的奉戒持律。第三品中有言:「夫说法者,无说无示;其听法者,无闻无得。」
「法」即佛法,佛法本性空寂,无生无灭,无名无相,没有因缘果业,没有相对分别,没有物我所属,因此佛法不着文字,不可言喻,演说佛法者其实无所说、无所示,而听受佛法者其实无所闻、无所得, 这才是佛法的真如本体。
△ 《维摩图》·明·佚名
第六品中有言:「法名寂灭,若行生灭,是求生灭,非求法也;法名无染,若染于法,乃至涅槃,是则染着,非求法也。」
法本性寂灭,若心存生灭之別,那便是求生灭之法,而非求佛法;佛法清净无垢,若心存净垢之分,乃至执着于涅槃清净,都是求贪着之法,而非求佛法。
摩诘居士以近似哲学的思维来阐释求佛的正道,点明佛法不可思、不可议,求法亦不可思、不可议,真正的求佛之法应该无所求而求,这便是不可思议之解脱。
△ 《维摩居士像》·北宋·李公麟
众生常常渴望借佛法以消罪,借文字以知佛,其实不然。罪过不可消,因为本无罪过;佛法不可读,因为佛法性空。
如果众生为了寂灭而学习寂灭,那便是寻求生灭之法而非寻求佛法;如果众生为了涅槃而思悟涅槃,那便是错入执着之道而非进入佛法正道。
因此求佛不应为了寻求而寻求,因为佛法不可思议,无所得亦无所取;学佛不应为了学习而学习,因为佛法不立文字,无所言亦无所语。
△ 《万山积雪图》·唐·王维(传)
王维的《辛夷坞》诗有云:「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芙蓉」即辛夷花,在辛夷花开时节,枝头点点冒红,极似荷花箭,映在山中纷纷繁繁,溪涧人家却门户无人,涧水潺潺空显寂寥,辛夷花自顾自纷繁生发又自顾自簌簌跌落。
人花不相知亦不相扰,物我无相牵亦无相绊,红尘俗事纷纷扰扰、起起落落,正似这辛夷花「纷纷开且落」,涧户人家却无睹而得静。
△ 《辛夷墨菜图》·明·沈周
全诗无一佛言偈语,却句句含蓄蕴藉,禅意佛道立显于心,引人思悟,如经中所言:「文字性离,无有文字,是则解脱。」
佛法不可思议,不着文字,无以言说,但求直觉顿悟,入定入慧,诗人因随心而发的艺术灵感和随性而为的诗情胜意呈现出一幅禅意图,令人读诗而由心生画,观画而由心悟禅。
如苏轼所言:「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 画中有诗。」离弃了文字,真正做到了直心解脱,引袁行霁先生所言:「诗赋予禅的不过是一种形式而已,禅赋予诗的却是内省的功夫,以及由内省带来的理趣。」
△ 《江干雪霁图》·唐·王维(传)
心净则无扰
经中有言:「众生之类,是菩萨佛土。」佛国之土成建于众生世界,菩萨因为众生的感化而摄受佛国净土,因为众生的调伏而摄受佛国净土,因为饶益众生而摄受佛国净土。
因此「直心是菩萨净土」,深心、菩提心、布施、持戒、 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四无量心、四摄法、方便、回向心、说除八难、自守戒行、不讥彼阙、十善皆是菩萨净土,离了众生世界便无处成就佛土,因此「若菩萨欲得净 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
第八品中有言:「若菩萨行于非道,是为通达佛道。」菩萨为了调伏、饶益众 生而示现于非道,以种种「嗔恚、悭贪、毁禁、懈怠、乱意、愚痴、谄伪、恔慢、贫穷、形残、丑陋、老病」等色相方便众生,感化众生,这正是修佛正道,以入世见出世, 以非道修佛道,以烦恼得菩提,称作不二法门。
△ 《佛国禅师文殊指南图赞》·明·遂禅师
第四品中有言:「缘起是道场,无明乃至老死皆无尽故;诸烦恼是道场,知如实故;众生是道场,知无我故;一切法是道场,知诸法空故。
「道场」即修习佛法的场所,「缘」即条件,「起」即生灭,「缘起」即由各种条件而生起无数变幻,「无明乃至老死」即众生流转之十二因缘。
无明乃至老死皆因缘起无尽而幻生,因此缘起就是道场;众生烦恼诸法本性真如,因此一切烦恼就是道场;众生本性无我,自性寂灭,因此众生就是道场。
诸法本性为空, 因此诸法就是道场,于是「诸有所作,举足下足,当知皆从道场来,住于佛法矣」,众生的行走坐卧都是道场,诸法本就住于佛法之中,而道场无处不在,一切众生皆菩提相。
△ 《佛国禅师文殊指南图赞》·明·禅师
修佛的关键在于心净,于尘劳烦恼中入定,于生死病痛中悟禅,可是众生却常常执着于外在的清净或内在的安定。为此,菩萨以种种残相、丑色、邪性、痴态出现在众生面前,通过种种机缘促使众生顿悟佛智,净心洗性。
如此众生便得以「起菩萨根」「入佛智慧」,达到真正的心净,菩萨得以借由众生的净心一点点成就佛土,建立佛国。所以说,诸烦恼、众生死都是修佛的道场, 出世即入世,烦恼即菩提。
△ 《佛国禅师文殊指南图赞》·明·禅师
王维有《送别》诗云:「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途失意的友人与诗人把酒话別,对诗人倾诉要归隐于南山边陲,言有无奈,而诗人亦不加多问,任友归还,淡泊自在,随遇而安,言那白云悠悠总无尽头,世事无尽,「无明乃至老死皆无尽」。
而那禅意亦无尽,只要心境空灵,便无处不生趣,无处不菩提,更无所谓混浊世事抑或清净南山,无所谓丑恶官场抑或安宁山陲,诸法都是佛土道场,如经中所言「随其心净,则一切功德净」「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
△ 《辋川图卷》(明拓本)·唐·王维
诸法皆空,合而为一
经中所言「不二」即法无生灭、无有我亦无我所、 无取无舍、无垢无净、不动无念、一相无相、观心相空、 无善无不善、无缚无解、不住无相、无无为亦无有为。
不入不出、无生死涅槃、尽若不尽、无我无非我、无明即明、色即是空、四性皆空、不贪不恚不痴、布施即回向、空本无相亦无作、诸法无为相、诸法无造作相。
身即身灭、三行性空、无有识、无暗无明、不乐涅槃、不厌世间、无邪无正、无实无不实、无言无说、无有文字语言,超越一切对待与差别,直了真如实相,消灭彼此之別,而入绝对之平等,遁入佛门,由此悟入不可思议解脱法门。
△ 《红楼梦》·清·孙温
《红楼梦》有言:「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假相与真相其实不二,世人常将假相乱作真相,而真相其实本就是假相,无所谓真实的真相,也无所谓真实的假相,第九品中有言:「实见者尚不见实,何况非实。」
所谓的真实本就是虚幻不实的空,更何况所谓的不真实,因此有「作真时真亦假」。无相与有相其实不二,世人常常无中生有,而无为法中一切皆空,所谓的有终究会归于无。
如经中所言:「有为、无为为二,若离一切数,则心如虚空,以清净慧,无所碍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 《红楼梦》·清·孙
只有认清一切有为法、无为法皆属虚空,才能了悟一切有情有色终归于无情无色,而连这无情无色亦是虚空, 因此有「无为有处有还无」
王维有《鸟鸣涧》诗云:「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由于夜静而人闲,克无意中感知桂花轻轻飘落,可以窥见诗人心静而无杂念,物动而心不乱,安然享受禅境,「不动则无念」,动静不二,直入不二法门。
下联中月光洒向空山惊动静栖之鸟,山鸟起而飞鸣,鸟声飘过山中涧水,细微幽长,更显山中静谧,引人遐想,禅意幽远,虚实相生而如一,呼应上联所言一「空」字。
△ 《月下渔舍图》·南宋·顾亮
月光之色、鸟鸣之声皆化作心中的安定闲适,自然万物皆成空,空即是色,色即是空,以花落之动映衬出春山之静相,「一相即是无相,亦不取无相,入于平等」。
一切动静之自然万相都归于诗人心中入定的心相中,「观心相空如幻化者」,最后连心相也归于空无,人与自然合二为一,达到梵我如一的禅境。
从《维摩诘经》的佛学义理中参悟佛道,遁入身心的自由,一半是直觉与灵性,一半是哲学与艺术。
△ 《江干雪意图》·唐·王维(传)
经中有言:「色即是空,非色灭空,色性自空。」肉身如幻、如梦、如影、如电、如浮云、如聚沫、如草木瓦砾,须臾变灭,它传达的意灭色空给缘情而绮靡的诗人预留了一处身心的渡口。
盛唐王维以摩诘自称,归隐南山辖川,抚琴长啸学无生;曹雪芹以不朽的姿态成就了明清文学的大悲色调,他的艺术不只佛性,还有情色,情必朽,色必朽,红楼梦的破灭仍是不朽的,这是佛学的大智。
从前秦至盛唐,从唐宋至明清,《维摩诘经》的颠覆空间和淡泊色彩征服了文人,古典文学因此为性空、寂灭而折腰表演,山水知人情,言笑世间情。
知中ZHICHINA重点书上市
《太喜欢诗词了!》
📚已在天猫、当当、京东正式发售📚
点击下图👇即可入手
撰文|许峥
节选自知中ZHICHINA
特集017《幸会!鸠摩罗什》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C O N T A C T 
商务合作及投简历请发邮件
☞ 推荐阅读 ☜

点击下方图片即可阅读
最全诗词入门!我们用一套书打通古今中外诗歌脉络
我们花了两年,为世界众神画像!
世界变局下,我们应该给孩子读什么?

点击👇阅读原文 👇
获取《太喜欢诗词了!给孩子的中外诗歌全书》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