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11月10日,多哈会议通过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决定。时任中国代表团团长石广生与其他与会者鼓掌
请将时钟拨回20年。
“啪!”一位身穿白袍的阿拉伯官员手中的木槌落下,掌声响起。敲锤者是世界贸易组织(WTO)第四届部长级会议主席、卡塔尔财政、经济和贸易大臣卡迈勒,而这一刻标志着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间是2001年11月10日。
20年光阴荏苒。
就在卡迈勒木槌下落的四个月前,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向全世界宣布2008年夏季奥运举办地,他打开信封念到:“Beijing”——北京,会场同样掌声四起。
“入世”与“申奥”,20年前的这两个画面印刻在众多当代中国人的脑海中,成为深刻的集体记忆。北京奥运会被中国官方看作自我展示的绝佳契机,一如1964年的东京奥运和1988年的汉城奥运,文化相近的三个东方之国,都将举办奥运作为宣告“国家崛起”的宣讲台。

北京2008奥运
虽然不似奥运开幕式的烟花那样绚烂夺目,但中国“入世”对这个国家乃至世界的改变,深刻而广泛——西方发达国家剥离中低端制造业,而中国则全面承接。西方国家占据全球价值链高端,经济高歌猛进,但是各国蓝领阶层却被经济大发展“抛下”,最终导致保守主义思潮兴起,以至于甚至出现极右政治登台现象;中国经济也迎来高速发展的巨变,但伴随而来的是高污染、低保障,低投资效率等等弊端,而经济崛起后这个“异质”的中国开始与整个西方变得关系紧张,以致“新冷战”说法甚嚣尘上。
其实,在中国“入世”与“申奥”两个时间点正中间,还发生了一件影响甚至更大的事——“9·11事件”。很多分析人士认为,这场恐怖袭击让美国将资源和精力都投向中东和泛伊斯兰世界,并同时与潜在的战略对手中国握手言和,使中国意外地在“入世”之始又喜逢一扇“机遇之窗”。
然而,20年后,这扇窗户似乎业已关闭:美国完全撤出阿富汗, 并基本从中东撤出,甚至说服多个海湾国家与以色列实现关系正常化,基本完成从“反恐战争”脱身,开始集中精力与中国“竞争”。中美之间关税高悬,科技壁垒高筑,世界贸易组织也在停摆的危机和改革的呼声中,艰难转型。
在人们纷纷关注中国未来20年在WTO又会面对什么的时候,了解一下中国“入世”之路或许可以提供某些借鉴。
入世之路与黄金二十年
世贸组织的前身为关贸总协定(GATT)。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大会上“恢复”席位,根据《关贸总协定》,北京方面本可以顺理成章加入关贸总协定。
根据后来主持中国“入世”谈判的龙永图回忆说:“当时思想不够解放,认为那是一个富国俱乐部,是由西方国家主导的,对我们也没什么好处,就决定不加入了。”
为了当时的决定,中国后来花了十几年才反应过来,并在1986年正式递交申请“恢复加入关贸总协定”。
九年之后,“恢复”之路遥遥无期,关贸总协定却升级扩展为世界贸易组织,也就转而变成“入世”,之后又走了六年。
十五年过后,中国走完所有程序,与成员国们进行双边谈判,几乎每一条都对中国之后的发展影响重大。
中国“入世”之际,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对外政策研究高级研究员拉迪(Nicholas Lardy)感慨与中国当时发展之快——“在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中国逐渐成为全球经济的主要玩家。确实,从未有哪个国家能如此迅猛地扩张。”
中国加入WTO开启经济迅猛发展的20年
但拉迪也指出,发展背后,中国的问题也在快速凸显。确实,中国当时经历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经历了经济路线的争论和突破,经历了经济特区和农业“包产到户”的尝试,也经历了“六四”的震颤。经济虽然高速发展,但是“三角债”、“非法集资”、“财政拮据”、“国企衰蔽”、“产权争议”等问题积弊严重。
再加上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和长江大洪水同时来袭,时任总理朱镕基将形势比作“地雷阵”和“万丈深渊”。
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同时,朱镕基力排众议进行汇率改革,革除官方汇率与调集市场汇率的“双轨制”,外汇黑市消亡,人民币大幅贬值,中国的外贸优势凸显,廉价的劳动力推动中国走上“世界工厂”的道路。
外部舞台和内部改革的配合,即使拉迪也未能预见到,中国“入世”之后的发展才是真正的迅猛。
图像来源,REUTERS
20年来,中国GDP增长了8倍,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占世界经济比重从2001年的4%增至2020年的17.4%,中国的货物出口增长了7倍多,成为第一大货物贸易国,利用外资稳居发展中国家首位。
经济学人智库(EIU)全球贸易首席分析师马志昂(Nick Marro)向BBC中文表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经济的关键领域引入了市场竞争,使中国产业结构改善。特别是外国投资,带来了资本和技术,推动就业和经济增长。反过来,这些增长也提高政府税收和家庭收支,以及支持技术创新。
“从全球角度出发,加入世贸组织使中国更全面地融入全球经济,造就了中国在区域和全球价值链中的重要地位。”马志昂称,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在市场上产生了真正的自由化,这一点可以从继续将中国视为优先市场的外国公司的数量中得到证明。
全球化智库(CCG)主任王辉耀在一次专访中表示,原来中国所有的贸易活动都是被几十个国营国家贸易公司垄断,进出口必须有配额,加入WTO意味着所有人站在了同一条起跑线上,打破了原来的垄断。为了筹备入世,中国修改了几万条对市场经济而言“不合时宜”的条款,在观念上、实践上和制度层面彻底革新。可以说,加入WTO是改革开放的“关键一招”。
WTO:命途多舛,荆棘满路
图像来源,AFP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和世界都是一个双赢的结果,”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助理教授吴靖表示。
当人们对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的出口增长感到惊讶时,可能会忽视中国进口的增长。事实上,20年间,中国的进口总额也增加了近6倍,全球货物贸易总量增长了近一倍。2020年中国的进口总额已经占到了世界货物贸易进口总额的12%,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然而,虽然全球贸易总体大幅增长,但在结构上并不平衡。马志昂认为,不少国家都在质疑,中国是否有能力完全履行其世贸组织承诺,还有不公平的国家补贴和其他扭曲市场的工具,反过来也带来了政治影响。
“比如,许多西方政治家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与本国的就业、制造业竞争力和传统产业向海外转移的冲击联系在一起。”
2016年7月,正当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特朗普“大赢四方”之时,BBC记者诺提(James Naughtie)跟随他的竞选队伍抵达美国“铁锈地带”(Rust Belt)的小镇之一俄亥俄州的扬斯敦(Youngstown)。
七、八十年代,扬斯敦的炼钢炉照亮半边天,再加上南边的匹兹堡,共同构成美国钢铁工业的心脏。铁矿石从伊利湖源源不断地运过来,长长的列车满载着钢材在美国东西穿梭。
然而仅仅一代人,这里的人口已不到当年的一半,钢厂倒闭了,人们很愤怒。
“入世”20年,中国的钢产量占据全球总产量的57%,美国仅占4%。
在扬斯敦,诺提遇到第三代炼钢工人,他们的移民前辈带着找到工作、闯出更美好生活的承诺来到美国中西部。现在的年轻一代能走就走。消失的工作机会、迁至海外的制造商,收入锐减、移民问题……都让人们很愤怒。
"只有人们愤怒之时,特朗普才会成为总统候选人。"诺提感慨。
“只有人们愤怒之时,特朗普才会成为总统候选人,”诺提感慨说。
这里的人把票投给特朗普,他们希望特朗普如其所言,与中国打贸易战,使制造业回流,“让美国再次强大”。
某种程度上,特朗普说到做到,上台后他确实挥舞起“关税”大棒,针对中国实施史上最强关税战,几乎对所有中国商品都施加高额关税。但大棒打在中国身上似乎不疼,中国对美出口甚至迎来了两位数上涨,制造业不仅没有回流美国,反而因为疫情而留在中国。
而被大棒打晕的可能是世贸组织。中美贸易战愈演愈烈,全球最大的两个贸易国,竟然完全绕开WTO。特朗普多次表达对WTO的不信任,认为它没有善待美国,把中国当成发展中国家,结果中国得了许多好处,美国则吃了大亏,而且束缚了美国的手脚,阻碍贯彻其“美国第一”的理念。
到2019年12月,WTO发生创立以来最严重的危机,这个国际组织最重要的功能之一争端解决的上诉机构正式停摆。原因是美国籍法官托马斯·格雷厄姆届满卸任后,美国拒绝提名,使得机构无法达到最低三人的议事和审查人数。
紧接着,全球遭遇新冠疫情的打击,除了物流中断,各国还设置各种贸易壁垒,全球贸易量锐减。到2020年8月,WTO总干事阿泽维多提前离任,“群龙无首”的WTO在停摆的危机和改革的呼声中,艰难踟蹰。
对于WTO的价值,从中国商务部副部长王受文近期的讲话中可窥一斑。他认为,多边贸易以世贸组织(WTO)为核心,是推动全球贸易自由化便利化进程的基础与核心的平台。WTO有164个成员,其贸易额占全球贸易额的98%以上,没有任何一个协定能够达到这样的水平。虽然自贸协定一般都是“WTO+”,要比WTO的开放水平高得多,但自贸协定不能够代替多边贸易体制,如在农业补贴问题、粮食安全的公共储备问题等都只能在多边贸易体制内来解决。
WTO危机背后的中美紧张关系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实际上,WTO当前的危机背后,是中美在贸易利益上的博弈。美国指责中国没有完全履行“入世”时的承诺,使用不公平竞争手段;中国则坚称完全履行“入世”承诺,而且中国拥护多边主义,反而是美国对华采取不正当的关税打击。
马志昂认为,中国还没有完全履行其对世贸组织的所有承诺。这包括保留国家补贴和其他扭曲贸易的工具,也包括在采购和许可决定中对国内公司的优惠待遇,以及与外交争端相关的贸易报复,这至少违反了世贸组织的精神。
马志昂说:“这种行为在过去五到六年里变得尤为明显,给中国在其他地方的贸易和投资谈判投下了阴影。”
但吴靖持不同观点。他认为,中国的每一项贸易政策都受到世贸组织成员的严格审查,许多国家往往会仔细检查中国的每一项经济和贸易政策,看其利益是否受到影响。统计显示,中国、美国和欧盟在世贸组织的争端中被其他国家投诉和起诉的次数大致相同。因此,中国在遵守规则和履行承诺方面的表现,与美国和欧盟基本相当。
他说:“此外,中国是世贸组织中唯一对最不发达国家承诺实行97%出口产品零关税待遇的‘发展中国家’。美国甚至没有作出这样的承诺。”
不过吴靖也表示,中国在未来也可以做得更好,世贸组织成员对中国提出的最大希望是,中国加快知识产权保护,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扩大服务业开放。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20年过去,美国经历了五任总统,在贸易上对待中国的态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01年“入世”,正是中美先达成双边协议,在“一锤定音”在与欧盟等经济体的谈判几乎比照与美国的协议,快速推进。
回顾当年,吴靖表示,作为中国申请加入世贸组织的主要支持者,克林顿政府对美国自身的利益是明智的。2001年,中国对美国的进口总额占美国出口总额的不到2%。20年后,美国对中国的出口总额已增加到美国出口总额的9%,使其成为美国的第三大出口市场,仅次于其两个邻国加拿大和墨西哥。
吴靖说:“今天的世界经济格局和贸易结构正经历着深刻的变化。值得注意的是,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正在上升,经济全球化正在受到挑战。然而,中国一直是多边贸易的坚定支持者和捍卫者,同时反对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
马志昂则指出,20年来,西方国家围绕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许多议题,包括多数国家对中国经济改革最终将推动政治自由化的期待,并没有成为现实。而且,现在的情况似乎与人们预期的恰恰相反。
国际间也有很多分析与报导认为,经济和贸易问题或许是最初引发美中对峙和关系恶化原因,但是这场由“贸易战”开始的“竞争”或角力早已经从贸易蔓延到科技、金融、政治,和甚至意识形态和国家安全层面。
中国和美国虽然仍是WTO成员,但是现在的国际政治、经济和外交大环境与20年前中国刚刚“入世”并受到美国以至于所有主要经济体“欢迎”的状况截然不同。中国与美国,与世贸,以至于与整个西方世界的关系将走向何方,正在成为举世瞩目的时代问号。
更多精彩:
相关内容:

转载:BBC。本文版权归属作者/原载媒体。

喜欢本文?欢迎点赞/转发/关注/加入留学家长公益交流社群: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