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下方小程序
预订单向历 2022
享受首发特惠价及限量赠品
20 世纪 20 年代起,意识流技巧在小说领域取得了十分引人注目的成就,采用这种技巧的意识流小说也成为了一种全新的小说样式,开创了现代小说的新纪元。其突出特点是打破了传统小说的表达方式,直接叙述意识流动的过程,来结构篇章和塑造人物形象。唯主观、反理性是它总的特点。
“意识流”本是一个心理学术语,最早由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提出。他认为人的意识并不是片断的衔接,而是处于永远的流动状态中,所以称之为“意识流”。后来,自英国小说家梅·辛克莱开始用“意识流”来称呼一些陶罗赛·理查生等人写的不同于传统小说的作品,“意识流”便被引入了文学。
威廉·福克纳则是意识流文学在美国的代表人物,他的《喧哗与骚动》更是最具代表性的意识流小说之一,讲述的是南方没落地主康普生一家的家族悲剧。
詹姆斯·弗兰科导演 威廉·福克纳编剧 电影《喧哗与骚动》2014

传统的现实主义小说中也常写人物的内心活动,意识流与之不同之处在于:一、它们仿佛从人物头脑里涌流而出直接被作者录下来,前面不冠以“他想”、“他自忖”之类的引导语;二、它们可以从这一思想活动跳到另一思想活动,不必有逻辑,也不必顺时序;三、除了正常的思想活动之外,它们也包括潜意识、下意识这一类的意识活动。
詹姆斯·弗兰科导演 威廉·福克纳编剧 电影《喧哗与骚动》2014
在《喧哗与骚动》中,前三章就是用一个又一个的意识,来叙述故事与刻画人物的。在叙述者的头脑里,一个思绪跳到另一个思绪,毫无防备。利用读者的视觉感知过程,福克纳在描写景物时常常不将焦点聚集在一个事物上,如小说中昆丁的思绪,就在手表齿轮的声音、耶稣的海上行走、华盛顿的诚实、小物件上的红迹、自己手指的血之间自由跳跃。
詹姆斯·弗兰科导演 威廉·福克纳编剧 电影《喧哗与骚动》2014
但思绪间的变换并不是毫无根据,也是有迹可循的,如看到一样东西,听到一句话,闻到一种香味等等。据统计,在“昆丁的部分”里,这样的转移发生得最多,超过二百次;“班吉的部分”里也有一百多次。
詹姆斯·弗兰科导演 威廉·福克纳编剧 电影《喧哗与骚动》2014
传统的现实主义艺术,一般都是通过一切对外在的描写,如社会、环境、家庭、居室、家具、衣饰等,逐渐深入到人物的内心世界的。福克纳则反其道而行之,他首先带给读者的是混沌迷乱的内心世界里大量没有规律、逻辑的活动,而后再逐步揭开其间的层层迷雾,最后走向明朗、清晰的客观世界,使得整幅图景具有更深刻的印象与理解。
詹姆斯·弗兰科导演 威廉·福克纳编剧 电影《喧哗与骚动》2014
正如萨特所言:“福克纳的人物就像面朝后坐在一辆奔驰的汽车上,未来看不见,现在十分模糊,而过去看得很清楚。”
点击关注「单向历·视频号」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