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馆主。
陈佩斯,
曾经是春晚舞台上的常客。
也是中国最有名的喜剧人之一。
一场“封杀”风波过后,
他销声匿迹,
却从未被大众忘记。
如今的他,过得怎么样了?
是否如传闻那般落魄潦倒?
昏暗又逼仄的酒吧里。
陈佩斯四仰八叉地坐在吧台边看电视。
他叼着烟,戴着墨镜,拿着啤酒杯。
一脸狂狷。
脖子上的大金链子一圈又一圈。
最显眼的,要数脑袋上的五彩扫把头。
他扮演的是一个摇滚青年。
起身离开时,吧台小姐喊住了他:“先生,请付账。”
他转过身,甩下一张钱。
“以后你只要看到我来,少给我放这种垃圾音乐!”
五官狰狞,口水乱飞。
镜头切到电视机。
上面放的“垃圾音乐”,正是迈克尔·杰克逊的《Bad》。
这是陈佩斯自导自演的一部15分钟短片——
《96摇滚指南》。
荒诞、离奇,忍俊不禁,又发人深省。
讽刺了当时“摇滚热”中的伪摇滚人。
后来,在影片问世后的二十多年里。
这种“xx热”里的虚幻与真实,我们见证过无数次。
共享单车、直播、网红......
谁能想到,这样一部前卫的作品,出自一位老艺术家之手。
讽刺,是陈佩斯一贯的喜剧手法。
因为他看不惯的东西太多了。
春晚、西影厂、甚至是舞台下为他鼓掌的托儿......
他随心进退,从不在意时代的脸色。
以至于常常逆势行走,留下一个孤傲的背影。
“我特崇拜摇滚青年。
像崔健,那是硬骨头,真汉子!”
其实,他本身就是一个“摇滚青年”。
一个打不倒的老愤青。
陈佩斯是谁?
很多人已经不认识了。
不要紧。
先说一件旧事。
1983年,八一电影制片厂。
两个年轻的同志收到了春晚导演的邀请。
让他们来串场。
彩排时,他俩给大家试演了一小段节目——《吃面条》。
谁知,这帮人看了。笑得满地打滚,个个都快抽搐过去了。
旁边的文艺主任笑着笑着,突然脸色一变。
“太不严肃了,一个节目能让人失控,怎么能是好东西?”
赶紧躲到一边,给领导打电话请示。
这一请示,就一直请示到春晚开始前。
无人敢拍板决定。
到底演还是不演?
导演黄一鹤急得团团转,眼泪都快下来了。
到最后一刻,他把两人拉到一边。
“你们上吧,出了事我担着,千万别说错台词,不然我就惨了。”
后来,他俩才知道。
这个决定对导演来说,是多么悲壮和艰难。
两人简单商量了一下,给节目起了个名称。
“小节目,比话剧短,就叫小品吧。”
那是人们第一次在电视里看见小品。
那年春晚,全中国的人都因《吃面条》放肆大笑。
没有人知道。
那笑声中,多少年的苦难被消解,多少人紧绷的神经被放松。
只知道。
这一笑,就笑出了一个时代——
一个百花齐放的娱乐时代。
陈佩斯和朱时茂,一跃成为新时代里家喻户晓的喜剧明星。
也正式开启了11年的春晚生涯。
1986年的《羊肉串》。
1990年的《主角与配角》。
队长,别开枪,是我!
1991年的《警察与小偷》。

还有1998年的《王爷与邮差》。
陈佩斯擅长演绎或蠢笨、或狡诈、或倒霉的小人物。
而朱时茂则是“伟光正”的形象。
两人一正一邪,搭档默契。
但那时观众不知道,这是他们最后一次在春晚舞台上看见陈佩斯和朱时茂。
自1998年之后,陈佩斯就再没有上过春晚。
他厌倦了那个万众瞩目的中心,
开始显露出摇滚的一面——反叛。
内心摇滚的陈佩斯,从不惧与世界对抗。
最著名的那场对抗,发生在1999年。
对方是央视下属的电视台。
未经他允许,这家电视台出版了他8个春晚小品的光盘。
陈佩斯很生气。
“这就像是你拿了我的存折,我还怎么花钱?”
他找负责人私下协调。
那人很硬气,说,
“就出了,怎么着?你们俩还不都是我们捧起来的?”
陈佩斯一听,决定战斗到底。
“他们随便对我们说no,我们也对他们说一次no。”
一纸诉状,他与对方对簿公堂。
这场举世瞩目的官司,最终迎来了正义的结果。
法院判决:对方停止侵权,赔礼道歉,赔偿33万元。
也是在这一年,陈佩斯缺席春晚。
外界传闻,他被封杀。
事实是,对,也不对。
对的是——确实无人再敢找他上节目。
不对的是——他自己主动逃离了那个名利场。
因为上春晚的最后那几年,陈佩斯活得越来越憋屈。
“他让你做什么你就要做什么,你要求着他了。
你不知道他哪条线上有什么根儿。”
“每一个部门都在互相掣肘,特别讨厌。”
“所有能在那里工作的人,都是在以‘老大’自居,都是‘爷’,谁都惹不起。”
创作上,他遭受了极大的漠视。
“我明明看着你说的那个要犯错误了,我又不能说了。”
“我到了那儿,天天封着自己的嘴,堵着自己的嘴,我憋的慌!”
极其看重自己创作价值的他,完全接受不了。
但他们不需要对艺术创作有高要求的人,只需要听话的人。
在这样的氛围中,和乐融融的演员们,关系也开始变味了。
“互相都躲着,怕别人偷自己的节目。”
每年有一半的时间,陈佩斯都被耗在准备春晚节目上。
另外半年,他还要自己拍电影。
一面是电视观众,一面是电影观众。
压力大,心里又别扭。
体现在身体上,反应最诚实明白。
他常年失眠、吃安眠药。喉咙里起了一个大血泡。
去做手术,医生拿刀伸进去,横着一剌。鲜血带着绿色的脓,哗哗往外涌。
病好后,陈佩斯一甩手。
“谁费那劲啊!”
头也不回,拂袖而去。
陈佩斯的叛逆,总是显得决绝又不合时宜,
他为什么这么恨那些歪风邪气?
因为很早以前,他就吃过“游戏规则”的亏。
90年代,拍电影需要厂标。
“就是我生的孩子不能姓陈,要姓峨眉厂的峨,姓西影厂的西,姓福影厂的福。”
陈佩斯只得拿着自己精心创作的喜剧电影剧本。
坐火车,全中国去找厂标。
到了西安电影制片厂,厂长吴天明听说是喜剧,面都没露。
那年代,主旋律电影是主流。
喜剧就是个非主流。
副厂长出面,象征性地翻翻剧本,一口回绝。
“这个不行,这类电影我们不做。”
陈佩斯无奈。
又拿到北影、长影。
通通不做,碰了一鼻子灰。
“我能怎么办?自己做制片人,自己掏钱。”
他心一横,自己干。
1991年,陈佩斯下海,成立大道影业公司。
彼时的他还挺志得意满,心想终于不用再揣着剧本到处求人了。
可他不知道。
他淌进的这片海,水更深。
民营电影公司要自己跑发行。
前一晚喝酒,对方还答应得好好的,要多少份拷贝。
结果第二天酒一醒,一个字都不认。
大道拍的贺岁片《太后吉祥》上映后,口碑极高。
但影院总说上座率不高。
“明明每天7场的满座,但影院却只跟我报三场,这不是欺负人嘛!”
1997年,冯小刚的《甲方乙方》与陈佩斯的《好汉三个半》撞了档期。
正面竞争,必有一伤。
刚开始,《好汉三个半》势如破竹。
可没几天,竟被主流院线撤下了。
陈佩斯打听了半天,终于发现了原因。
“《甲方乙方》的投资发行,都是他们的人。”
那7年间,陈佩斯拍了6部电影,一部电视剧。
每一部都口碑上佳。却回报惨淡,几乎倾家荡产。
“当时孩子的学费百十来块,不是说天天没有,就是有几个月特别紧。”
“出门打车,都不敢打夏利,只能找面包车。”
陈佩斯欲哭无泪。
只得撤退。
“再不走就会被生吞活剥了。”
别人说他是一根筋。
“可以为表演砸锅卖铁,却不肯对‘游戏规则’来半点妥协。”
但妥协,对陈佩斯来说,比死还难。
那些年,他见过真正的纯粹。
从此,便再也无法接受一丝一毫的污秽。
父亲陈强是著名的演员。
以饰演反派黄世仁和南霸天著称。
有一天,外面“变天”了。
陈佩斯看见父亲回来,白衬衫上一道道全是血痕。
之后不久,15岁的他也被下放到内蒙古建设兵团。
但他心里是高兴的,再也不用见到父亲的血衬衫了。
内蒙古的日子很苦。
做不完的重体力活,填不饱的肚子,和荒凉的草原,无一不打磨着他的心性。
但后来有人问他,你最想停留在人生中哪个阶段,他说的还是下乡这段时间。
因为在那里,他见到了真正的美。
那么苦的地方,沙枣花一开,漫山遍野的花香。
成双成对的白天鹅,啼叫着,展臂飞过他头顶。
一片阴影掠过,像宫崎骏动画里的画面。
更重要的是心灵美。
每人每月45斤的粮食,男同志吃不饱。
饭量小一点的女孩就主动少吃一点,省下来分给别人。
为了活着,所有人抱成一团。
互相帮助,互相扶持。
“离开那儿以后,你见不着那么多好的人。”
陈佩斯每每一说起那段经历,就眼含热泪。
4年后,他被父亲接回了城。
父亲常念叨的一句话,把他指进了喜剧的大门。
“观众太苦了,我们需要为他们带来欢乐。”
为了这个欢乐,他坚持到现在。
即使1999年,退出春晚,退出电影市场,人生清零之后,他依然坚定不移地选择了喜剧。
在北京,他做起了自己的话剧院。
在那里,他找回了做喜剧的初衷和最简单的快乐。
“当你抖了一个包袱,观众笑了。你满足了。当潮水一般的笑声涌出来时,你再把新一轮的包袱扔出去,它再回来……这事太享受,太享受了。”
但他的个性一点没变。
在剧院创作的话剧《托儿》,讽刺的就是自己深恶痛绝的托儿。
他曾说电影市场是“水太深了,玩不起了”。
而话剧市场则是“水也挺深,但我还能适应”。
因为在他的那方小小舞台,他能拒绝自己看不惯的一切,建立自己的规则。
刚开始,人们没有花钱买票进剧院的习惯。
一场话剧下来,赠票、亲友票、能占到在座的一大半。
陈佩斯不依,手一摆。
“慢慢培养去。自己掏钱买票,至于您是什么官,什么爵位,对不起,跟我没关系。”
“这个世界应该是有规矩的世界。”
起码卖票这件事上,再也没有人能忽悠到他。
这个不惧强权的老愤青,终于找到了自己的这方天地。
犹记得离开春晚的那年冬天,大雪纷飞。
陈佩斯独自在自己承包的山里走着,突然发现前头没了脚印。
原来,他走上了一条无人走过的道路。
咔嚓咔嚓。
他听见自己踩进雪里的脚步声。
清脆又干净。
四周生机勃勃。
树上有麻雀在叫,叽叽喳喳地。
他看见狍子、喜鹊、乌鸦的脚印。
惊奇地发现,原来狍子是蹦着走的。
他忽然兴奋和畅快起来。像个孩子一样,欢喜雀跃。
陈晓楠问他:走没有人走过的路,你不会害怕吗?
陈佩斯笑着摇摇头。
花白的胡子晃动着。
“不会,不会害怕。”
“因为你知道,没有人害我了嘛。”
而且,风雪深处,还能看见不为人知的风景。
参考资料:
1、三联生活周刊 《一个陈佩斯》
http://www.lifeweek.com.cn/2006/0117/14399.shtml
2、腾讯财经 《陈佩斯与陈佩斯:一个时代的忧伤》
https://finance.qq.com/a/20110503/003158.htm
3、短片《96摇滚指南》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501550644?bsource=sogou&fr=seo.bilibili.com
4、中国周刊《陈佩斯坎坷喜剧路:专心话剧的喧嚣与寂寞》
http://www.sxgh.org.cn/zgsq/zgwh/yp/art/2021/art_c0e40923355740fe9a024b0aedb6c656.html
5、易见《陈佩斯:我对名誉没有期待》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ms411t7uH/
6、我的青铜时代 陈佩斯
https://v.qq.com/x/cover/mzc002002mo8c5w/t3252krdexn.html
7、杨澜访谈录 陈佩斯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n4411p7xX/
8、中国新闻网 《陈佩斯朱时茂获赔33万》
http://www.chinanews.com/2000-12-07/26/60108.html
9、中国新闻网《央视会对陈佩斯“软封杀”?》
http://www.chinanews.com/2000-12-13/26/61047.html
10、重庆晚报 《与春晚理念矛盾 陈佩斯细述与春晚“结怨”过程》
http://www.chinanews.com/yl/zyxw/news/2008/01-04/1123358.shtml
11、中国新闻网 《陈佩斯炮轰当今小品惨不忍睹 全社会价值观扭曲》
http://www.chinanews.com/yl/zyxw/news/2008/12-11/1483389.shtml
12、现在快报 《陈佩斯称上春晚活受罪 喜欢当普通人》
http://www.chinanews.com/yl/mxzz/news/2008/02-21/1169391.shtml
13、中国文化报 《陈佩斯回忆父亲晚年转型喜剧:觉得观众太苦了》
http://www.chinanews.com/cul/2012/07-24/4054840.shtml


 闲话时刻 
哈喽女神们,中午好。
说起陈佩斯,
和朱时茂搭档演的小品,
《主角与配角》堪称经典。
但陈佩斯说,
当年的小品其实有失误,
你知道是哪里吗?
赶快点开下方视频观看吧。
👇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