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毅夫

作者:林毅夫(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
来源: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6期、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林毅夫:论有为政府和有限政府
(2016年11 月)
有文章对我在《新结构经济学》中提出的“有效市场、有为政府”的看法提出了商榷,认为“有为政府和有限政府的取向和定位,虽只是一字之差,却是天壤之别,甚至是本质差别”,并主张“一个有效的市场的必要条件是有限政府而不是有为政府”,为了让真理越辩越明,我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首先,在中国的语文用法中,“有为”是和“无为”及“乱为”对应的,只有一个行为主体所为的结果是好的,符合社会预期的,这样的行为才是“有为”。就像我们称赞一个年轻人是“有为青年”,这个年轻人绝不是好吃懒作,无所作为,一事无成;也不是胡作“乱为”,给个人、家庭、社会带来了许多麻烦。所以,“有为政府”必然是给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做出贡献的政府。
其次,“有限政府”或“有为政府”都不能从字面理解其含义,都需要进一步从倡导者的文章或著作中理解其定义和行为范畴。新结构经济学作为一个发展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所主张的“有为政府”的“为”是在经济发展结构转型过程中,软硬基础设施的完善出现了市场不能做或不能为的市场失灵时,为了使无效的市场变成有效而采取的因势利导的行动。新结构经济学并进一步探讨在经济转型升级时市场不能做或不能为会出现在什么地方,以及如何来克服,让政府不会因为无知而“无为”或无知而“乱为”。
第三,“有限政府”论认为“所谓有限政府指的是,只要市场能做的,就应让市场发挥作用,只有市场不能做或失灵时,政府才应发挥作用,从而导致好的市场经济和有效市场。简而言之,有限政府的主要职责就是维护和提供公共服务”。但是“有限政府”论者并没有讨论什么是市场不能做的,除了公共服务之外,政府该做什么。而且,就政府的主要职责“就是维护和提供公共服务”而言,在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普遍短缺,营商环境不良,法律、制度不健全,政府的资源和执行能力有限,无法使得全国的基础设施、营商环境、法律、制度达到理想的情况下,如何推动经济发展?新结构经济学认为发展中、转型中国家不可能等到所有基础设施、营商环境和各种法律、制度都已经完善后再来发展经济,因此,必须有选择地使用其有限资源和执行能力创造局部有利的条件,像经济特区或工业园区,并以渐进改革的方式来支持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迅速形成竞争优势,以推动产业的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并为逐步完善全国的基础设施、营商环境、法律、制度创造条件。这种特区和工业园和新任世行首席经济学家Pual Romer所倡导的“特许城市”有异曲同工之效,只不过规模更小、更可行。遗憾的是,“有限政府”论者经常以建立有效市场的目标代替建立有效市场的手段,把试图在基础设施、营商环境、法律、制度等均不健全,政府的资源和执行能力有限的发展中转型中国家以务实渐进的方式来推动改革和发展的努力贴上“不改革”或“不重视改革”的标签,而不是以针对逻辑、针对经验事实的严谨的学术方式来进行讨论。
第四,且不说,不管一个国家的发展程度如何,在一个国家的现代化努力中,各种硬的基础设施,软的制度的完善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即使到了发达国家那样的阶段,经济发展所依赖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必须靠自己的“研究和开发”(R&D)来取得。这时,企业对开发(D)有积极性,因为开发出来的新产品和新技术可以申请专利。对于基础研究(R),则因为投入大、周期长、风险高,其成果是公共知识,如果政府不支持企业则不愿做。但是,如果没有基础研究,新产品新技术开发就成了无源之水,为了经济的发展,基础科研只能靠政府来支持。可是政府能用来支持基础科研的经费有限,而能做的基础科研无穷多,因此,政府也就只能有选择的支持,而这种选择也就决定了一个国家的产业技术发展方向。这种选择性支持也就是一种产业政策,其范畴超过“有限政府”之主张,而属于新结构经济学的“有为政府”之范畴。
第五,“有限政府”论者,担心“有为政府”的提法会成为政府乱为的借口。但是,“有限政府”论者并非建议政府“无为”,主张政府应该提供社会治安、国防安全、健康、教育、监管、法律建设等公共服务,以及以机制设计来解决市场失灵等等,这些都要求政府有能力、有信息、有意愿来做。以机制设计为例,政府必须知道市场失灵在何处、何人有能力设计、设计出来的机制政府有意愿执行,以及政府不会以机制设计为名来追求自己或小圈子的利益等等。所以,不管秉持何种理论,任何需要政府作为的主张都可能成为政府“乱为”的借口。这也就是为什么“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需要永远在路上的原因。
最后,主张“有限政府”的学者所依据的理论其实来自于无“结构”的现有经济学理论,强调建立了在结构处于稳态时的政府的守夜人角色,但是却没有讨论在在经济发展、结构转型的动态上,政府应该做的与稳态时做的究竟有什么不同,这些不同应该如何随发展阶段与经济结构的变化而变化。新结构经济学作为一个新的发展经济学理论体系,把结构引进现有的经济学的理论分析中以探讨政府和市场在经济发展、结构变迁过程中各自的作用,这种有结构的经济学理论所主张的政府的作用,自然不会完全等同于没有结构的、处于静态状况的经济学理论所主张的政府的作用。确实如文章所言“有为政府和有限政府的取向和定位,虽只是一字之差,却是天壤之别,甚至是本质差别”。从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近200个发展中国家中能够摆脱低收入陷阱或中等收入陷阱而进入到发达国家行列中的国家屈指可数,新结构经济学这种理论创新的努力希望能够使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在“有效市场、有为政府”的共同作用下,克服在经济发展、结构转型过程中必然存在的各种体制、机制、软硬基础设施的缺陷和市场的失灵,取得经济稳定快速绿色包容和谐开放可持续的发展,实现几代人追求的现代化之梦




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自生能力与新的理论见解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6期
关于新结构经济学相关问题我曾在多个场合讲过,在此,我主要介绍四个方面的内容:新结构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新结构经济学的产业政策、新结构经济学的新的理论见解和未来研究方向。发展经济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因应摆脱殖民地半殖民地地位的发展中国家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需要,而从现代经济学中独立出来的子学科。新结构经济学希望能够在反思发展经济学自成立以来涌现的结构主义和新自由主义两波思潮的基础上,推动建立发展经济学新的理论框架。

里奥·梅西(Lionel Messi),1987年6月24日出生于阿根廷圣菲省罗萨里奥市,阿根廷足球运动员,司职前锋,现效力于巴塞罗那足球俱乐部。[1] 2000年,梅西加入巴塞罗那俱乐部。2005年,阿根廷青年队夺取世青赛冠军,梅西赢得了金球奖和金靴奖双项大奖。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梅西随阿根廷国奥队夺取了金牌。2009年底,他当选了欧洲足球先生和世界足球先生。2008-2009赛季,梅西率领球队连夺西甲、国王杯和欧冠三个冠军。2011年,梅西获得首届国际足联金球奖,还获得了欧足联欧洲最佳球员。2013年,他以46粒联赛进球的成绩第三次获得欧洲金靴奖奖杯。2014年,梅西随阿根廷队参加2014年巴西世界杯,最终获得世界杯亚军 [2] ;12月20日,梅西被IFFHS评为2013年世界职业联赛的最佳射手奖 [3] 。2015年8月,当选欧洲超级杯最佳球员 [4] ;8月27日,获得欧洲最佳球员 [5] 。2016年1月12日,梅西荣膺2015年度FIFA金球奖,五度得奖创纪录;6月,在连续三次决赛(2014年世界杯、2015年美洲杯、2016年美洲杯)失利后,梅西正式宣布将退出阿根廷国家队 [6] ;8月13日,梅西正式回归阿根廷国家队。2017年11月24日,梅西领取了2016-17赛季的欧洲金靴奖;11月25日,巴萨官方和梅西续约到2021年 [7] 。2018年9月,入选国际足联年度最佳阵容 [8-9] 。2019年9月24日,梅西第六次当选世界足球先生 [10] ;12月,梅西生涯第六次获得金球奖。2020年2月18日,劳伦斯世界体育奖颁奖典礼举行,获得最佳男运动员奖,成为历史上第一个获得劳伦斯最佳男运动员的俱乐部生涯 巴塞罗那 2000年,被教练库卡看中,被带到了巴塞罗那,梅西也举家搬迁到西班牙。9月,年仅13岁身高只有140cm的梅西去了巴塞罗那青训营拉玛西亚试训。在试训期间,梅西的表现征服了巴萨青年队教练,他们与梅西签订了一份2012年才会到期的工作合同。巴塞罗那俱乐部在帮助梅西成长方面作出了巨大的努力,由于梅西的骨骺线早已闭合,俱乐部专家专门为他制定了腿部系列运动,帮助梅西生长。[15] 2003年11月16日,16岁的梅西在和波尔图的友谊赛中首次代表巴萨一队出场。红蓝岁月 红蓝岁月(50张) 2004年,17岁的他代表巴萨在联赛中对阵西班牙人。2005年5月1日,梅西对阿尔巴赛特时破门。9月,他获得了西班牙公民资格,在对乌迪内斯的欧冠比赛中首次亮相诺坎普。2006年3月,他在和切尔西的比赛中拉伤肌肉,提前退出了赛季。12月,在对萨拉戈萨时,梅西的跖骨骨折,被迫休养三个月。2007年3月11日,他在对皇马的比赛中上演帽子戏法,成为继萨莫拉诺后首个在世纪对决中独中三元的球员。4月18日,梅西在国王杯半决赛对赫塔菲时复制了球王马拉多纳在世界杯上的连过五人进球,而后来对西班牙人时,他手球进球。2009年底,他当选了欧洲足球先生和世界足球先生。   蓝白生涯 蓝白生涯(41张) 2010-2011赛季,在客场对阵顿涅茨克矿工的欧冠比赛中,梅西打入全场唯一进球,在帮助球队取胜晋级欧冠四强的同时也超越了罗纳尔多47球的单赛季进球纪录。在对阵奥萨苏纳的西甲联赛中,梅西完成了个人赛季的第50球,超越了皇马名宿普斯卡什在1959—1960赛季创下的西甲单赛季49球辉煌记录。在欧冠与曼联的决赛中,第54分钟时,梅西接伊涅斯塔传球左脚大力施射破门,为巴萨重新夺得领先优势并最后捧杯。2011年年初,梅西荣膺国际足联世界最佳运动员和《法国足球》金球奖合并后的首届国际足联金球奖。4月22日,英国《泰晤士报》评选的“全球最有影响力100人”公布名单,梅西入选,并成为在足球业内唯一登榜者。[16] 8月25日,梅西获得欧足联欧洲最佳球员。12月,梅西入选美国《时代周刊》评出的全球最具影响力的100位人物,排名第87位。[17] 金球荣耀 金球荣耀(16张) 2012年全年一共打入了91个进球,他同样打破了德国名宿盖德-穆勒在1972年戛纳时期 戛纳时期 戛纳时期(11张) 1986年,戛纳足球俱乐部球探让·瓦罗德在联盟新人选拔赛中发掘了齐达内,随即将其介绍给了戛纳足球俱乐部的负责人兰皮隆和主教练吉恩·费尔南德斯。同年,齐达内加入了戛纳足球俱乐部青年队。效力青年队期间,齐达内踢球时暴躁的性格在青训营负责人的管制下变得愈发成熟。[10-11] 1989年5月,在戛纳对阵南特足球俱乐部的法甲联赛中,齐达内在下半场第88分钟替补出场,完成了职业生涯首秀。[12] 1988-89赛季,齐达内代表戛纳在法甲联赛中获得2次出场机会。[13] 1991年,齐达内到了服兵役的年龄,每周一到周四齐达内必须在巴黎附近的军营服役,周末的时候才能回到俱乐部参加比赛。在此期间,齐达内参加了世界军人足球锦标赛。[14] 2月10日,戛纳在法甲第26轮联赛中2比1战胜南特,齐达内在比赛的第53分钟打进职业生涯处子球。赛后,俱乐部主席为此奖励了一部雷诺汽车给齐达内。[15] 1990-91赛季,齐达内代表戛纳在法甲联赛中出场28次,打进1球,帮助戛纳夺得法甲联赛第四名,获得了1991-92赛季参加欧洲联盟杯的资格。[13] 1991-92赛季,齐达内在教练波霍·普里莫哈茨的指导下逐渐移动到进攻中场(前腰)的位置。[16] 该赛季,齐达内代表戛纳在法甲联赛中出场31次,打进5球,但戛纳最终位列法甲联赛第19名,降入了法国足球乙级联赛,齐达内出于对个人职业生涯的考虑,决定离开俱乐部。[13] [15] 波尔多时期 波尔多时期 波尔多时期(14张) 1992年7月,齐达内从戛纳转会至法甲波尔多足球俱乐部。[17] 1992-93、1993-94、1994-95三个赛季,齐达内共代表波尔多在法甲联赛中出场106次,打进22球。其中在1993-94赛季,齐达内被评为法甲最佳青年球员。[13] [18] 1995年8月,齐达内帮助波尔多夺得首届欧洲足联国际托托杯冠军,波尔多为此获得了参加该赛季欧洲联盟杯的资格。12月5日,波尔多在欧洲联盟杯八分之一决赛第二回合比赛中1比2负于皇家贝蒂斯,但波尔多最终以两回合3比2的总比分晋级四分之一决赛,齐达内在比赛的第4分钟打进关键进球。1996年3月19日,波尔多在欧洲联盟杯四分之一决赛第二回合比赛中3比0战胜AC米兰,从而以两回合3比2的总比分逆转晋级半决赛,齐达内在比赛中梅开二度。[19] 5月15日,波尔多在欧洲联盟杯第二回合决赛中对阵拜仁慕尼黑,齐达内首发出场,但最终没能帮助波尔多夺得冠军。[20] 1995-96赛季,齐达内在法甲联赛中出场34次打进6球,荣膺法甲赛季最佳球员。[21-22] 尤文图斯时期 尤文图斯时期 尤文图斯时期(13张) 1996年7月,齐达内以350万欧元的转会费从波尔多转会至意甲尤文图斯足球俱乐部。[23] 1996-97赛季,齐达内代表尤文图斯在各项赛事中出场44场次,打进7球,助攻8次,帮助尤文图斯先后夺得了丰田杯、欧洲超级杯、意甲联赛三项冠军,以及欧洲冠军联赛亚军,荣膺意甲联赛赛季最佳外援。[24-25] 1997-98赛季,齐达内在代表尤文图斯在各项赛事中出场48次,打进11球,助攻8次,帮助尤文图斯蝉联了意甲联赛冠军,并连续第二年杀进欧洲冠军联赛决赛,但尤文图斯最终以0比1不敌皇家马德里,获得亚军。[26] 1998年12月,齐达内先后荣膺1998年度欧洲金球奖、法国足球先生、欧足联俱乐部最佳中场、《世界足球》杂志评选的世界年度最佳球员。[27-29] 1999年1月4日,齐达内被《队报》评为1998年度世界最佳运动员。[30] 2月1日,齐达内被评选为1998年度国际足联世界足球先生。[31] 1998-99赛季,齐达内状态低迷,整个赛季在40场比赛中只打进2球,尤文图斯最终位列意甲联赛第6名,从而无缘1999-00赛季的欧洲冠军杯赛事。[32-33] 1999年10月17日,尤文图斯在意甲第6轮联赛中1比0战胜罗马,齐达内在比赛的第50分钟打进制胜球,但随后在比赛临近尾声时被红牌罚下。[34] 8月,齐达内帮助尤文图斯在欧洲足联国际托托杯两回合决赛中以4比2的总比分战胜雷恩夺得冠军,尤文图斯为此获得了该赛季参加欧洲联盟杯的资格。2000年1月23日,在意甲第18轮联赛中,尤文图斯2比0战胜雷吉纳,齐达内在比赛的第64分钟扣过三名后卫打进一球,这粒进球被评为了当年意甲的最佳进球之一。1999-00赛季,齐达内代表尤文图斯在各项赛事中出场41次,打进5球,尤文图斯在意甲联赛末期遭遇崩盘,获得联赛亚军。[35-36] 2000年9月,齐达内与尤文图斯队续约至2005年。[37] 12月11日,齐达内以领先第二名41票的优势职业生涯第二次当选国际足联世界足球先生。[38] 2001年5月6日,意甲第29轮,在尤文图斯对阵罗马的争冠关键战役中,齐达内在比赛的第6分钟打进一球,帮助尤文图斯以2比0领先,但罗马随后在下半场第79分钟以及伤停补时阶段连进两球,尤文图斯最终以2比2战平罗马,从而失去了争冠主动权。[39] 2000-01赛季,齐达内代表尤文图斯在各项赛事中出场39次,打进6球,荣膺意甲联赛赛季最佳球员、最佳外援、助攻王。[24] [40-41] 皇家马德里时期 2002年欧冠决赛“天外飞仙” 2002年欧冠决赛“天外飞仙” 2001年7月9日,齐达内以6450万美元的身价从尤文图斯转会至西甲皇家马德里足球俱乐部,这一转会费打破了此前路易斯·菲戈在2000年7月所保持的5610万美元的世界足坛转会费记录,齐达内成为了当时世界上身价最高的足球运动员。[42] 2001年8月25日,在皇家马德里0比1负于瓦伦西亚的西甲首轮联赛中,齐达内首次代表皇马在正式比赛中亮相。[43] 2002年5月15日,皇家马德里在欧洲冠军联赛决赛中以2比1逆转战胜勒沃库森夺得冠军,齐达内在比赛的第45分钟攻入一记凌空怒射,帮助皇家马德里反超比分,并被评为决赛最佳球员。[27] [44] 2001-02赛季,齐达内代表皇家马德里在各项赛事中出场49次,打进12球,助攻15次,荣膺2002年度法国足球先生、欧洲足联俱乐部最佳球员、入选2001年度欧足联最佳阵容。[27] [45-46] 2002年8月30日,齐达内帮助皇家马德里在欧洲超级杯决赛中3比1战胜费耶诺德夺得冠军。12月3日,齐达内帮助皇家马德里2比0战胜巴拉圭奥林匹亚足球俱乐部夺得丰田杯冠军。[37] 2002-03赛季,齐达内在各项赛事中代表皇家马德里出场50次,打进12球,送出19次助攻,其中在西甲联赛中齐达内打进9个进球,助攻12次,帮助皇家马德里以78分的积分夺得西甲联赛冠军;在欧洲冠军联赛中,齐达内出场14次,打进3球,助攻7次,帮助皇家马德里杀进了欧洲冠军联赛半决赛,荣誉2002年度欧洲足联欧洲最佳球员、法国足球先生、入选欧足联年度最佳阵容。[28] [45] [47-48] 2003年12月15日,齐达内力压同乡蒂埃里·亨利以及队友罗纳尔多第三次当选国际足联世界足球先生。[49] 2004年4月22日,欧足联在五十周年推出欧洲50佳球星的评选活动,齐达内在活动中获得123582票,位列第一名。[50] 2003-04赛季,皇家马德里在赛季末崩盘,先是在西班牙国王杯决赛中负于萨拉戈萨,随后又在欧洲冠军联赛中爆冷被摩纳哥淘汰,紧接着在西甲联赛最后7轮联赛中遭遇1胜6负,以5连败的战绩收官,最终从联赛榜首的位置滑落到第四名,整个赛季没有夺得一项冠军。[51] 该赛季,齐达内在西甲联赛中出场33次,打进6球,助攻12次;在欧洲冠军联赛中,齐达内出场10次,打进3球,助攻2次,入选2003年度欧足联最佳阵容。[45] [52] 皇家马德里时期 皇家马德里时期(22张) 2005年4月10日,皇家马德里在西甲第31轮联赛中4比2战胜巴塞罗那,齐达内在比赛第7分钟不顾受伤的危险帮助皇家马德里首开纪录。[53] 2004-05赛季,齐达内代表皇家马德里在各项赛事中出场40次,打进6球,助攻8次,入选2004年国际足联年度最佳阵容。[54] 赛季结束后,由于体能和状态开始下滑,齐达内本计划在2004-05赛季合同到期后宣布退役,但之后经过皇家马德里俱乐部主席弗洛伦蒂诺·佩雷斯的劝说,齐达内最终决定推迟退役计划。[55-56] 2005年9月,齐达内被欧足联官方杂志《CHAMPIONS》列为改变世界的19名足球运动员之一。[57] 2006年1月15日,在西甲第19轮联赛中,皇家马德里4比2战胜塞维利亚,齐达内上演了职业生涯唯一一次帽子戏法,并为队友送出1次助攻。[58] 4月26日,齐达内宣布在6月的世界杯结束后正式退役,同时也提前终止与皇家马德里足球俱乐部的合同。[59] 5月7日,在皇家马德里3比3战平比利亚雷亚尔的西甲第37轮联赛中,齐达内完成了个人在圣地亚哥·伯纳乌球场踢的最后一场正式比赛,并在比赛的第66分钟打进一球。[60] 5月16日,西甲第37轮,皇家马德里在客场3比4负于塞维利亚,齐达内首发出场并踢满全场,完成了俱乐部生涯的最后一场比赛,并在下半场第72分钟打进俱乐部生涯最后一粒进球。[61] 2005-06赛季,齐达内代表皇家马德里在各项赛事中出场38次,打进9球,助攻10次,入选2005年度国际足联最佳阵容。[54] [62] 国家队生涯 1998年世界杯冠军 1998年世界杯冠军(10张) 1994年8月17日,法国队在友谊赛中对阵捷克队,在法国队0比2落后时,时任法国国家队主教练艾梅·雅凯在下半场第63分钟替换上了齐达内,齐达内就此完成了国家队首秀,并在之后连进两球,帮助法国队最终以2比2战平捷克队。[63-64] 1996年6月,齐达内以主力前腰的身份跟随法国国家队出征在英格兰举行的欧洲杯。6月10日,在法国队1比0战胜罗马尼亚队的首场小组赛中,齐达内首发出场,完成国际大赛首秀。整届赛事,齐达内共代表法国队出场5次,帮助法国队杀进了欧洲杯半决赛。[65] 1998年6月,齐达内跟随法国国家队出征在本土举行的世界杯。6月18日,在法国队4比0战胜沙特阿拉伯队的第二场小组赛中,齐达内在比赛的第71分钟因踩踏沙特阿拉伯队中场法德·安瓦尔·阿明而被红牌罚下,之后被禁赛两场。[66] 7月12日,法国队在决赛中对阵巴西队,齐达内在上半场第27分钟和第45分钟利用两记头球攻破巴西队球门,法国队最终以3比0战胜巴西队,夺得了队史上第一个世界杯冠军。整届世界杯,齐达内共代表法国队出场5次,打进2球,助攻1次,入选世界杯最佳阵容。[65] [67] 2000年欧锦赛续写神话 2000年欧锦赛续写神话(6张) 2000年7月2日,齐达内在欧洲杯决赛中帮助法国队以2比1逆转意大利队夺得冠军。[68] 整届欧洲杯,齐达内共出场5次,在淘汰赛阶段打进2球,荣膺欧洲杯最佳球员、入选欧洲杯最佳阵容。[69-70] 2002年5月26日,法国队在热身赛中以3比2逆转战胜韩国队,齐达内在上半场第34分钟因左大腿肌肉拉伤而被替换下场。[71] 5月31日至6月6日,齐达内因大腿肌肉伤势而错过韩日世界杯前两场小组赛,法国队最终只取得1负1平的战绩。6月11日,齐达内在法国队对阵丹麦队的小组赛出线生死战中复出,但法国队最终以0比2失利,从而以小组最后一名的身份被淘汰出局,齐达内被评为该场比赛最佳球员。[72] 6月24日,在国际足联官网评选的世界杯梦之队评选活动中,齐达内以80527票入选。[73] 2002年世界杯带伤出战 2002年世界杯带伤出战(4张) 2004年6月13日,在法国队对阵英格兰队的欧洲杯首场小组赛中,齐达内在伤停补时阶段的第91分钟和第93分钟利用任意球和点球梅开二度,帮助法国队以2比1逆转战胜英格兰队。[74] 整届欧洲杯,齐达内共出场4次,打进3球,助攻1次,帮助法国队杀进四分之一决赛,入选欧洲杯最佳阵容。[65] [75] 8月12日,齐达内宣布正式退出国家队。[76] 2005年8月3日,由于法国国家队在2006年世界杯欧洲区预选赛中出线形势危急,齐达内宣布重返国家队。[77] 。8月8日,齐达内被时任法国国家队主教练雷蒙德·多梅内克任命为国家队队长。[78] 8月17日,在法国队3比0战胜科特迪瓦队的友谊赛中,齐达内完成复出国家队后的首秀,并在比赛的第62分钟打进一球。[79] 10月12日,法国队在世界杯欧洲区预选赛最后一场比赛中4比0战胜塞浦路斯队,从而以小组第一名的身份获得了直接参加2006年德国世界杯决赛圈的资格,齐达内在比赛中打进1球,并为队友送出1次助攻。[80] 整届世界杯欧洲区预选赛,齐达内共出场4次,打进1球,助攻1次,帮助法国队取得3胜1平。[65] 2006年世界杯足坛绝唱 2006年世界杯足坛绝唱(10张) 2006年4月26日,齐达内宣布在德国世界杯结束后正式退役。[59] 6月,齐达内跟随法国国家队出征在德国举行的世界杯。6月27日,法国队在八分之一决赛中3比1逆转战胜西班牙队,齐达内先是在比赛的第83分钟利用前场定位球助攻队友帕特里克·维埃拉反超比分,随后又在比赛的伤停补时阶段反越位成功,打进锁定胜局的一球。7月1日,法国队在四分之一决赛中1比0战胜巴西队,齐达内在比赛的第57分钟通过定位球助攻队友蒂埃里·亨利打进制胜球,并被评为全场比赛最佳球员。[81] 7月5日,法国队在半决赛中1比0战胜葡萄牙队,齐达内在比赛的第33分钟通过点球打进全场比赛唯一进球。7月9日,法国队在决赛中对阵意大利队,这是齐达内足球生涯中的最后一场比赛,双方在90分钟内战成1比1平,齐达内在上半场第7分钟利用一记勺子点球为法国队取得领先,但随后在加时赛第110分钟,齐达内在与意大利队后卫马尔科·马特拉齐发生口角后用头撞倒对方,齐达内随即被当值主裁判红牌罚下,法国队最终在点球大战中以(点球3比5)4比6的总比分失利,获得亚军。[82] 整届世界杯,齐达内共代表法国队出场6次,打进3球,助攻2次,荣膺世界杯金球奖、入选世界杯最佳阵容。[83-84] 执教生涯编辑 皇家马德里助理教练 早期执教经历 早期执教经历(12张) 2013年6月,齐达内出任皇家马德里足球俱乐部助理教练。[85] 2014年4月17日至5月24日,齐达内作为助理教练帮助皇家马德里先后赢得2013-14赛季西班牙国王杯冠军和欧洲冠军联赛冠军。[86-87] 执教皇家马德里B队 2014年6月25日,齐达内出任皇家马德里卡斯蒂利亚足球俱乐部主教练。[88] 2014年10月28日,因为没有获得西班牙足协认可的三级教练员资格证书,齐达内为此被西班牙足协竞赛委员会处以禁赛三个月的处罚。[89] 2015年5月,齐达内获得欧洲足联职业级教练证书。[90] 2014-15赛季,齐达内率领皇家马德里卡斯蒂利亚足球俱乐部在西班牙足球乙二级联赛中取得8胜5平10负的战绩,位列联赛第6名。[90-91] 2015年8月至2016年1月,齐达内率领皇家马德里卡斯蒂利亚足球俱乐部在2015-16赛季西班牙足球乙二级联赛中取得10胜7平2负的战绩。[92] 执教皇家马德里 执教皇马时期 执教皇马时期(9张) 2016年1月4日,齐达内被皇家马德里足球俱乐部任命为主教练,双方签约3年,齐达内成为皇家马德里队史上第一位法国籍主教练。[93] 2016年1月9日,在皇家马德里5比0大胜拉科鲁尼亚的西甲第19轮联赛中,齐达内迎来了执教皇家马德里一线队的首秀。[94] 4月,齐达内率领皇家马德里在西甲联赛中取得6连胜,为此被西甲联盟官方评为西甲联赛4月份最佳教练。[95] 5月28日,在欧洲冠军联赛决赛中,齐达内率领皇家马德里通过点球大战以6比4的总比分战胜马德里竞技夺得冠军,这是齐达内执教生涯中赢得的首座冠军奖杯。[96] 2015-16赛季,齐达内率领皇家马德里在各项赛事中取得22胜3平2负的战绩,其中在西甲联赛中17胜2平1负,夺得西甲联赛亚军。[97] 2016-17赛季率领皇马卫冕欧冠 2016-17赛季率领皇马卫冕欧冠(5张) 2016年8月9日,齐达内率领皇家马德里在欧洲超级杯中通过加时赛以3比2战胜塞维利亚夺得冠军。[98] 9月18日,在西甲第4轮联赛中,皇家马德里以2比0战胜西班牙人,齐达内帮助皇家马德里取得了西甲联赛跨赛季16连胜,皇家马德里成为西甲联赛历史上获得连胜场次最多的俱乐部之一。[99] 12月,齐达内率领皇家马德里夺得国际足联俱乐部世界杯冠军。[100] 2017年1月9日,齐达内在国际足联年度最佳男足主教练的评选中获得第二名。[101] 1月10日,齐达内被法国足球杂志《法国足球》评为2016年度最佳法国主教练。[102] 1月12日,在西班牙国王杯第二回合八分之一决赛中,齐达内率领皇家马德里3比3战平塞维利亚,皇家马德里为此创造了自2016年4月9日开始的各项赛事40场不败记录,并列欧洲足球俱乐部不败纪录第三名。[6] 5月21日,齐达内率领皇家马德里在西甲最后一轮联赛中以2比0战胜马拉加,皇家马德里从而以93分的积分力压巴塞罗那,夺得西甲联赛冠军。[103] 6月3日,在欧洲冠军联赛决赛中,齐达内率领皇家马德里在加迪夫千年球场以4比1战胜尤文图斯夺得冠军,皇家马德里为此成为欧洲冠军联赛改制后第一支成功卫冕的足球俱乐部。与此同时,齐达内也成为了自意大利教练阿里戈·萨基后,27年来首位连续两个赛季夺得欧洲冠军联赛冠军的主教练。[104-105] 6月9日,齐达内被西甲联盟评为2017年5月份西甲联赛最佳教练。[106] 2016-17赛季,齐达内率领皇家马德里在各项赛事中取得了44胜11平5负的战绩,被欧足联评为西甲联赛赛季最佳主教练。[107-108] 2017-18赛季实现欧冠三连冠 2017-18赛季实现欧冠三连冠(5张) 2017年8月8日,齐达内率领皇家马德里在欧洲超级杯中2比1战胜曼彻斯特联,从而卫冕了该项赛事的冠军。[109] 8月16日,在西班牙超级杯第二回合决赛中,齐达内率领皇家马德里2比0战胜巴塞罗那,从而以两回合5比1的总比分夺得冠军。[110] 10月14日,在皇家马德里2比1战胜赫塔菲的西甲第8轮联赛中,齐达内完成了个人在皇家马德里执教的第100场比赛。[111] 10月24日,在国际足联年度颁奖礼中,齐达内当选2017年度国际足联最佳男足教练奖。[112] 12月6日,齐达内当选国际足球历史和统计联合会年度最佳俱乐部主教练。[113] 12月16日,在国际足联俱乐部世界杯决赛中,齐达内率领皇家马德里以1比0战胜格雷米奥成功卫冕。2018年1月9日,齐达内蝉联当选由《法国足球》杂志评选的年度最佳法国主教练。[114] 5月26日,齐达内率领皇家马德里在欧洲冠军联赛决赛中3比1战胜利物浦,实现了欧洲冠军联赛三连冠的壮举,齐达内成为世界足坛首位连续三个赛季夺得欧洲冠军联赛冠军的主教练。[115] 2018年5月31日,齐达内宣布辞去皇家马德里足球俱乐部主教练职务。[116] 2019年3月,齐达内重回皇家马德里足球俱乐部执教,与俱乐部签约至2022年夏天创造的85球的纪录。[18] 其中在巴萨57场打入74球,西甲36场打入56球、欧冠12场打入13球、国王杯7场打入3球、西班牙超级杯2场打入2球;在阿根廷国家队9场打入12球,世界杯预选赛5场打入5球、友谊赛4场打入7球。2013-2014赛季,在与贝蒂斯的西甲联赛中,梅西仅仅踢了20分钟就因为左腿二头肌受伤而被换下。梅西来到巴萨俱乐部接受了身体检查,根据巴萨官网发布的公告,阿根廷人将休战6-8周左右的时间,这让梅西2013年的征程提前报销。[19] 2013—2014赛季,西甲第29轮,梅西在伯纳乌球场上演“帽子戏法”,帮助巴萨以4:3战胜皇马,此役过后,梅西在国家德比中进球数达到21个,超越迪斯蒂法诺的18球。2013年11月29日,梅西飞赴阿根廷接受第二阶段的治疗,巴萨队医同行,并对梅西的恢复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同年,他以46粒联赛进球的成绩第三次获得欧洲金靴奖奖杯。[20] 2014年11月23日,在西甲联赛第12轮巴萨对塞维利亚的比赛上,梅西完成帽子戏法。此役过后,梅西凭借253粒进球正式加冕西甲第一射手。[21] 12月20日,梅西被IFFHS评为2013年世界职业联赛的最佳射手奖。[3] 欧冠赛季最佳进球 欧冠赛季最佳进球 2015年8月27日,欧洲冠军联赛小组赛抽签暨欧洲最佳球员颁奖典礼在蒙特卡洛的格里马尔迪会议中心举行。梅西压过队友苏亚雷斯和C罗,成为2次荣膺欧洲最佳球员的第1人。[5] 同时,梅西首回合对阵拜仁时,晃倒博阿滕打进的那粒精彩入球,获得欧冠赛季最佳进球方面。[22] 2015年11月30日,2015年国际足联金球奖的最终3人名单揭晓。梅西连续第9次入围前三。2016年1月12日,梅西个人第5次获得金球奖,他也成为历史上第一个5次获得金球奖的球员,他和C罗连续8年垄断FIFA球员大奖。[23] 2月18日,巴萨客场3-1击败希洪竞技,比赛中梅西梅开二度,成为第一位打入西甲300球的球员,并打入巴萨队史西甲第1万球。[24] 2017年5月29日,2016-17赛季意甲联赛最后一轮战罢,梅西以37球(74分)获得2016-17赛季的欧洲金靴奖。[25] 8月,入围2017世界足球先生候选名单。[26] 8月4日,里奥·梅西入围2016-17赛季欧冠最佳前锋候选人。[27] 9月20日,入选2017世界最佳阵容候选名单。[28] 11月24晚,梅西领取了2016-17赛季的欧洲金靴奖,这也是阿根廷球星个人第四座欧洲金靴奖,四夺欧洲金靴也追平了皇马球星C罗的纪录。[29] 11月25日,巴萨官方和梅西于巴塞罗那时间本周周六上午成功续约,梅西的新合同将截止到2020-21赛季,买断条款达到7亿欧元。也就是说,当梅西的这份新合同到期时,也意味着梅西与巴萨一线队共同度过了17个赛季。[7] 12月1日,入选2017年环球足球奖候选球员名单。[30] 2018年3月4日,梅西在对阵马竞的比赛中打进任意球,连续3轮比赛西甲比赛踢进直接任意球,这个进球也是梅西职业生涯第600个进球。[31] 7月17日,美国《福布斯》公布2018年全球名人收入榜,梅西以1.11亿美元排名第8。[32] 7月24日,梅西入选2018年度FIFA世界足球先生候选名单。[33] 10月12日,梅西入选2018年金足奖候选人名单。[34] 12月18日,梅西在西班牙巴塞罗那领取了2017-2018赛季欧洲金靴奖,个人职业生涯第五次获得该奖项。[35] 2019年6月12日,美国《福布斯》公布了2019年全球运动员收入排行榜,梅西(1.27亿美元)排第一。[36] 9月24日,梅西第六次当选世界足球先生。[10] 12月,梅西生涯第六次获得金球奖。国家队生涯 2004年6月,梅西首次代表阿根廷国家青年级球队出战,在和巴拉圭的U20青年队比赛中登场。2005年,阿根廷青年队夺取世青赛冠军,梅西赢得了金球和金靴双项大奖。8月17日,梅西在阿根廷成年队处子秀,对阵匈牙利,他在第63分钟时替补上场,在第6分钟时因肘击对手被红牌罚下。9月3日,对巴拉圭的世界杯预选赛上,梅西再次出场。2006年世界杯上,首战科特迪瓦他未获出场机会,次战塞黑他在第74分钟替补马克西-罗德里格斯登场,那场比赛中他还有进球。小组末轮对荷兰,梅西首发但无表现。淘汰赛阶段,他在对墨西哥时替补出场(第84分钟),而对德国一战则没有得到上场机会。2007年,梅西在年美洲杯上接近首个国家队荣誉,但最终只拿到亚军。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梅西随阿根廷国奥队夺取了金牌,迪马里亚在决赛中的致胜球就来自他的助攻。在南非世界杯预选赛上,梅西的表现一般,但阿根廷最终涉险晋级。2009年3月28日,梅西在阿根廷队对阵委内瑞拉,梅西首次穿上阿根廷的10号球衣,这也是马拉多纳出任阿根廷主帅后的首场正式比赛,球队4比0大胜,梅西首开纪录。2010年南非世界杯中,梅西作为球队进攻核心,居然一球未进。在1/4决赛中,阿根廷更是以0:4的世界杯队史最大输球比分惨败给德国队,这场比赛也直接导致了马拉多纳的下课。2014年6月16日,2014年巴西世界杯F组首轮,阿根廷在里约热内卢马拉卡纳球场2-1小胜波黑,梅西破门并造乌龙。[37] 6月22日,阿根廷对伊朗,停补时阶段第91分钟,梅西上演绝杀,最终阿根廷1-0击败伊朗。[38-39] 6月26日,阿根廷3-2战胜尼日利亚,梅西进2球。[40-42] 7月2日,对阵瑞士的1/8决赛中,梅西送出了制胜的助攻,让潘帕斯雄鹰绝杀晋级,避免了点球大战。[43] 在世界杯比赛中,他被FIFA官方评为单场最佳球员,史上第一次有球员连续4次蝉联最佳。[43-44] 10月10日,阿根廷队开始了南美超级杯赛前的训练,在训练时梅西中途退出,疑似因雾霾太大而感到身体不适。[45] 2016年6月11日,百年美洲杯D组次轮一场焦点战在军人球场展开角逐,阿根廷5比0大胜巴拿马,迪马利亚助攻奥塔门迪破门后伤退,戈多伊被红牌罚下,梅西替补出场上演帽子戏法,阿圭罗锦上添花。替补出场上演帽子戏法,在此之前,在美洲杯100年的历史中,只有一个人曾经做到过,那就是巴西人保罗·瓦伦蒂姆,他在1959年曾完成了这一神迹。不过,梅西上场时离比赛结束只剩29分钟,Paulo Valentim替补出场时离比赛结束还有45分钟。而且,在阿根廷国家队114年的漫长历史上,梅西是第一位能在非热身赛中替补出场打进3球的球员,也就是说,这是马拉多纳、巴蒂等一大批上古神将所未能完成的神奇纪录。[46] 8月13日,阿根廷国家队官方宣布,此前退出国家队的头号球星梅西正式回归。[47] 2018年6月27日,2018年世界杯D组末轮一场比赛在圣彼得堡球场展开角逐,阿根廷2比1险胜尼日利亚,梅西先拔头筹。[48] 6月30日,俄罗斯世界杯淘汰赛正式打响,首场比赛是法国VS阿根廷。第48分钟,阿根廷反超比分,梅西禁区内转身左脚打门,梅尔卡多小禁区右侧将球碰入球门,2-1。[49] 2019年3月22日,梅西在世界杯后首次回归国家队,阿根廷1比3不敌委内瑞拉。[50] 个人生活编辑 家庭 梅西的家庭 梅西的家庭(7张) 梅西的妻子安东内拉和梅西一起长大,算是青梅竹马。[51] 2012年11月2日,梅西的女友安东内拉在巴塞罗那的一家医院顺利产下一名男婴,取名蒂亚戈。[52] 2015年9月11日,据西班牙媒体《每日体育报》的消息,梅西迎来了自己的第二个儿子,他的女友安东内拉产下一名男婴,梅西为二儿子取名马蒂奥。[53-54] 2017年6月30日,梅西和妻子安东内拉的婚礼在阿根廷罗萨里奥齐内丁·齐达内(Zinedine Zidane), [1] 全名齐内丁·亚兹德·齐达内(Zinedine Yazid Zidane),1972年6月23日出生于法国马赛,法国前职业男子足球运动员、教练员,球员时代司职前腰,绰号“齐祖”(Zizou),执教于西甲皇家马德里足球俱乐部。[2] 1989年,齐达内在戛纳足球俱乐部开始职业生涯。之后效力于波尔多、尤文图斯、皇家马德里。齐达内的职业生涯夺得过1次欧洲冠军联赛冠军、2次意大利足球甲级联赛冠军、1次西班牙足球甲级联赛冠军等11座冠军奖杯,个人荣膺3次国际足联世界足球先生(1998年、2000年、2003年)和1次欧洲金球奖(1998年),是足坛大满贯球员之一。[3-4] 2006年,齐达内正式宣布退役。[2] 1994年至2006年,齐达内代表法国国家男子足球队出场108次,打进31球,参加过1998年、2002年、2006年三届世界杯以及1996年、2000年、2004年三届欧洲杯,帮助法国队夺得1998年世界杯冠军和2000年欧洲杯冠军。2013年至2016年,齐达内先后在皇家马德里足球俱乐部和皇家马德里卡斯蒂利亚足球俱乐部担任助理教练和主教练。2016年1月至2018年5月,齐达内在皇家马德里足球俱乐部担任主教练,期间率领皇家马德里夺得9座冠军奖杯,实现了欧洲冠军联赛三连冠,并在2017年创造了各项赛事40场不败的欧洲并列第三记录。[5-6] 2019年3月,齐达内重回皇家马德里足球俱乐部担任主教练。[7]正式举行。[55] 同年10月,梅西的妻子安东内拉通过Instagram宣布,她又一次怀孕,即将为梅西生下第三个孩子。[56] 2018年3月10日,梅西在其个人社交媒体上宣布,自己第三个孩子西罗(Ciro)出生。数周前,梅西就已经宣布小儿子的名字将是“Ciro”。[52] 社会活动 2007年,在巴塞罗那,梅西基金会在公证人的监督下正式成立了,基金会的主席是梅西。2010年3月,梅西还将自己入选欧冠最佳阵容并当选票王所得的10万欧元全部捐给了国际红十字会。[57] 2014年3月,巴萨博物馆扩建了馆内的“梅西展厅”。在这个展厅里,陈列着梅西获得的四个金球奖和其他荣誉,此外,通过现代化的视听多媒体设备,游人可以欣赏梅西代表巴萨打入的每一个进球。[58] 2015年12月,梅西向一位波黑慈善家捐赠了一件签名球衣。这件球衣会被拍卖,所得款项将捐给一名在特拉夫尼克市中心医院进行治疗的儿童。[59] 2019年9月,梅西在巴塞罗那格拉西亚大道的Santa Eulalia服装店,正式发布了个人服装品牌“M10”。[60] 2020年3月23日,国际足联与世界卫生组织共同启动名为“传递信息,祛除新冠病毒”的公益宣传活动,梅西参与了防疫宣传片的录制工作 [61] 。人物雕像 2016年6月28日,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当地落成一座梅西雕像,市民来到雕像前聚集,希望梅西能够回心转意,留在国家队。[62] 梅西雕像 梅西雕像 [63] [63]足球运动

一.新结构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发展经济学研究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以及增长带来的影响。总的来说,现代经济增长是建立在劳动生产率水平不断提升基础上的收入水平的不断增长。提高劳动生产率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技术不断创新,劳动者能够生产出更多更好的产品,并且会促使新产业和新产品的出现,这些新产业和新产品具有更高的附加值,劳动力和各种生产要素从附加值较低的产业重新配置到附加值较高的产业,促使劳动生产率和人均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纵观一个社会产业变迁,不管是从传统农业向工业迈进,还是从工业跃迁到高技术、高资本产业,都是伴随着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收入不断提升的过程。另一种是硬的基础设施和软的制度安排不断调整和完善。一方面,现代化的生产需要有电力、自来水、排污等公共基础设施的保证,同时,随着产业的资本密集度提升,规模经济不断加大,生产量越来越多,局部市场容易饱和,要进入更大范围的市场,则需要完善相应的交通基础设施。另一方面,随着资本密集度的提高,投资的规模也越来越大、风险越来越高,需要有金融体系来动员资本和分散风险,并且,随着现代化生产和交易范围扩大,交易双方的关系也由熟人社会扩大到陌生人社会,需要调整和完善法律体系。有了这些硬的基础设施和软的制度安排的不断完善,才能降低交易费用和风险,使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得以顺利进行。
在现代经济增长过程中,一方面依靠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不断调整和完善各项硬的基础设施和软的制度安排以降低交易费用和风险。这是现代化的生产过程,是工业革命以后出现的带来劳动生产率和收入水平快速提升的结构不断变迁的结果,体现了现代经济增长的本质。
(一) 新结构经济学与自生能力
新结构经济学采用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来研究现代经济增长的本质及其决定因素,也就是用新古典的分析方法来研究在发展过程中,经济结构(如技术、产业、硬的基础设施和软的制度安排)及其演化过程和影响的决定因素。依照惯例,应当取名为“结构经济学”,但为了区别于发展经济学的第一波思潮“结构主义”,故取名“新结构经济学”。类似的例子如20世纪60年代,诺斯(Douglass C.North)在用新古典的方法研究制度和制度变迁的决定因素时,将其称为“新制度经济学”,也是为了区别于美国20世纪初的制度学派。
新结构经济学的核心思想是什么?新结构经济学认为,一个经济体在每个时点上的产业和技术结构内生于该经济体在该时点给定的要素禀赋结构,与产业、技术相适应的软硬基础设施也因此内生决定于该时点的要素禀赋结构(林毅夫,2012)。
要素禀赋结构对经济发展为什么重要呢?要素禀赋结构具有两个重要特性:一方面,尽管要素禀赋结构在每个时点上是给定的,但其随着时间是可以变化的;另一方面,在某一时间点,要素禀赋结构决定了经济体在该时点的总预算(比如,有多少资本、劳动和自然资源可以用)和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反映要素禀赋的相对丰裕程度)。要素的相对价格决定了可选择技术和产业的要素生产成本。如果选择的技术和产业与要素禀赋的结构特性相适应,企业的要素生产成本就会较低,就具有比较优势。进而如果正好同时有合适的软硬基础设施,交易费用也会最低,经济体就会表现出巨大的竞争力,因而与要素禀赋结构所决定的比较优势相适应的产业结构就是该时点上的最优产业结构。经济学家在分析经济问题和解释经济现象时,最终还是落脚到收入效应和相对价格效应这两种效应上,而新结构经济学认为一个经济体在每个时点上要素禀赋和其结构同时决定了这个经济体的总预算和要素相对价格(林毅夫,2017: 4-16)。遗憾的是,除了国际贸易理论中谈到要素禀赋结构,一般的经济分析通常忽略了要素禀赋和其结构的重要性。
在此我定义了企业的“自生能力”的概念。其定义是:一个处于开放自由竞争的市场环境中,具有正常管理水平的企业,无需依靠政府或外部补助就可以预期获得一个社会可接受的正常的利润水平的能力(Lin,2009a)。企业的自生能力也是新结构经济学的微观分析基础。自生能力决定于企业所使用的技术和所在的产业是否跟要素禀赋结构所决定的比较优势相一致。如此,企业要素生产成本最低,当经济中的软硬基础设施合适时,交易成本也会最低,从而形成最强的竞争力,企业不需要政府的保护补贴就能生存。
19世纪末,马歇尔(Alfred•Marshall)在构建新古典理论体系时做了很多暗含的假设,比如充分信息、对称信息、无交易费用等。其实在马歇尔的语境中,假设了所有的企业都有自生能力。在当前主流的经济理论分析中,一般认为只要在经济中存在的企业就天然拥有自生能力,但现实则并非如此(林毅夫,2002b: 15-24)。如果企业所在的产业不符合该国的比较优势,企业的要素生产成本太高,在开放自由竞争的市场环境中就不能够获得其可以接受的利润,因而没有自生能力。所以说,企业的自生能力是新结构经济学的微观分析基础。
利用企业自生能力的概念可增加我们对许多发展中转型中现象的理解。例如,我国经济学界在讨论国有企业改革时,往往忽视我国大型国有企业所在的产业通常资本非常密集,超过我国发展阶段下的比较优势,这些企业在开放竞争的市场环境中缺乏自生能力,政府只能给予必要的保护补贴扶持这些没有自生能力的企业。在这种情形下,到底是企业为国有时政府给予的保护补贴少,还是民营时政府给予的保护补贴少?这个问题曾引起不小的争论。20世纪八九十年代经济学界普遍认为国有企业经营绩效差是产权问题。我认为,在符合比较优势的竞争性行业,企业经营绩效差可能和产权因素有关。但在违反比较优势的产业,不能把企业经营绩效差都归于产权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我在20世纪90年代做了一条理论推论:如果这些企业因为国防安全或社会稳定的因素不能破产,国有时政府给予的保护补贴会少于民营时,给出上述推断的逻辑是什么?因为缺乏自生能力的国有企业向政府索要保护补贴后,由于国有企业的管理者是政府官员,存在法律和制度约束,不能明目张胆侵吞保护补贴。私有化后,由于民营企业属于私人所有,因而可以将保护补贴据为己有。在政府无法推脱责任的情况下,民营企业向政府索要保护补贴的积极性会更高,企业得到的保护补贴也会更多(Lin & Li,2008:90-102)。当时只是我的理论推论,现在有大量经验事实可以证明:前苏联、东欧国家的大型国有企业私有化以后,国家给的保护补贴比私有化前还更多(Lin,2015:96-113)。
(二) 新结构经济学和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
新结构经济学和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有什么关联?我们知道,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它的一个基本原理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即属于上层建筑的各种制度安排内生于经济基础,且属于上层建筑的各种制度安排会反作用于经济基础。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经济基础是生产力以及由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生产力的水平由什么因素决定?其实,是由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在每个时点上的产业所决定。如果是传统农业或轻工业,那么对应的生产力水平就低,而如果是资本密集型产业,则对应的生产力水平就高。进一步地,如果社会处于传统农业或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生产力水平低,农场和工厂的工人工资水平就低,工人距离生存线很近,地主和资本家则相对富有,远离生存线的地主、资本家的谈判能力就很强,从而决定了地主和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生产关系。如果社会进入到资本密集型的产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工人收入水平也随之提高,距离生存线较远,此时工人的议价能力相对提高,而资本家的议价能力则会相对降低,生产关系也会随之变化。并且,如前所述,随着经济发展,产业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制造业转型,硬的基础设施和作为上层建筑的各种制度安排也要相应的完善,否则就会制约作为经济基础的产业的转型升级。
新结构经济学认为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是由要素禀赋结构决定的。新结构经济学的分析,实际上是用现代经济学的方式表述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中“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的基本原理。遗憾的是,除了新制度经济学之外,现在主流经济学通常没有考虑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20世纪60年代新制度经济学创立之始,有两个核心观点:1.制度内生;2.制度是有影响的。但目前在新制度经济学派中,像阿西莫格鲁(Daron•Acemoglu)等学者只认为制度有影响而忽视了制度是内生的。而且这些学者在谈制度有影响时,基本都以发达国家的制度作为参照系,并没有考虑到不同发展阶段和其经济基础相适应的制度安排。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基础不同于发达国家,因此上层建筑的各种制度安排和政策措施应该不完全一样(林毅夫,2017: 6-10)。新结构经济学将结构因素引入经济学分析中,认为社会在不同发展阶段,要素禀赋结构不同,对应的产业和技术也不同,从而导致经济基础不同。而社会所需要的上层建筑也会随着产业的发展而变化。也即,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相互作用、随时间不断变化的。
(三) 有效的市场和有为的政府
新结构经济学以要素禀赋结构作为切入点,研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哪些产业是符合比较优势的。这为研究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非常好的思路。经济发展意味着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收入水平不断提高需要产业和技术不断升级。而产业和技术不断升级的前提条件是要素禀赋结构不断提升,即资本积累越来越多。资本是什么?是一个经济体在每个时点上的生产剩余,积累下来就形成资本。因此,如果要快速提高资本积累,最好的办法是经济体在每个时点按照要素禀赋结构决定的比较优势选择技术、发展产业,企业的要素生产成本最低,具有自生能力;当经济中的软硬基础设施合适时,交易成本也会最低,形成的竞争力最强,生产的剩余会最大,资本回报会最高,资本积累的积极性会最强,要素禀赋结构、比较优势、产业升级和收入增长也会最快(林毅夫,2002a: 269-300)。在此过程中,一个发展中国家还可以利用后发优势,取得比发达国家更快速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进而促进经济发展。
按照每个时点要素禀赋结构所决定的比较优势选择技术、发展产业,这是经济学家的概念,如何变成企业家的自发选择呢?
我们知道,企业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并基于生产要素之间的相对价格来选择进入哪种产业、采用何种技术。根据要素禀赋结构决定的比较优势选择产业和技术的前提是,价格体系能反映经济体要素的相对丰裕程度,因此必须有充分竞争的市场(Lin,2009a; Lin & Chang,2009: 483-502)。在该市场各种要素的相对价格要能够反映在每一时点上一国要素禀赋结构中各种要素的相对丰富程度,也就是要有“有效的市场”。
在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的作用同样非常重要。经济发展过程并不是静态的资源配置,而是产业、技术和各种软硬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和结构变迁的动态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有先行者,这会产生外部性问题。如果没有对先行者外部性进行补偿,理性的企业家可能就不会去探索新的符合比较优势的产业和技术(Lin,2009a;Lin & Monga,2011: 259-310)。此外,不同的产业和技术所需的软硬基础设施不完全一样。不匹配的软硬基础设施会导致交易成本增高,即使生产成本低也可能导致总成本高,从而导致企业没有竞争力。因此,随着要素禀赋结构升级,还必须解决软硬基础设施完善的协调问题。一般企业无法解决,需要政府协调企业家或政府自己来提供。总的来说,为了处理先行者的外部性和软硬基础设施完善的协调问题,必须要有因势利导的“有为政府”。
2008年,世界银行发布了由两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索洛(Robert•Solow)和迈克尔•斯宾塞(Michael•Spence)牵头的《增长委员会报告》。这个委员会组织了二三十个来自于发展中国家、有理论基础并且有很多实践经验的专家学者,研究二战以后13个实现了25年或更长时间每年平均达到7%或更高的增长率的成功的经济体。发现这13个成功的经济体具有五个共性:开放、宏观稳定、高储蓄率和高投资率、有效的市场机制和积极有为的政府(The Growth Commission, 2008)。然而,增长委员会认为这五个特征只是这些经济体成功的药材(ingredient),并不是药方。我们知道,只有药材而没有药方,补药也可能变成毒药。那么是否存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药方呢?
实际上,在新结构经济学看来,遵循比较优势就是快速发展的药方。按照比较优势发展的制度前提是有效的市场和有为的政府。遵循比较优势发展的结果则是:经济对外,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多生产并出口,没有比较优势产业的产品则进口;遵循比较优势发展,企业会有自生能力,不需要政府保护补贴,由国内因素产生的危机会少,同时,政府的财政状况会较好,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就强,宏观经济就会比较稳定;遵循比较优势发展,再加上合适的软硬基础设施,交易成本会最低,生产的剩余会最大,资本回报会最高,进而有最高的储蓄率和投资率。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增长委员会总结的成功经济体五个典型的事实反映的就是新结构经济学关于经济快速发展药方的前提和结果。
(四) 结构主义和华盛顿共识的失败
从新结构经济学的视角,也可以说明为什么20世纪40年代后大部分指导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最终被证明是失败的。发展经济学的第一波思潮,即结构主义,认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目的是赶超发达国家。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进而提高收入水平,发展中国家需要培育发达国家那样的现代化资本密集型大产业,但由于发展中国家存在文化、市场缺陷等结构性因素制约,依靠市场的自发力量,无法将资源配置到现代化的大产业中。因此结构主义强调通过政府干预来克服市场失灵,推行所谓进口替代战略,建议政府优先发展资本密集的先进产业。然而,由于这些产业相对于本国的发展水平而言太过超前,与本国的比较优势背道而驰,这些产业中的企业在开放自由竞争市场中缺乏自生能力,需要政府支持来完成初期投资和持续运转(Lin,2009a)。而政府干预又会造成各种扭曲、资源低效配置、寻租、腐败行为和收入分配不公等问题,结果导致糟糕的经济绩效。
到了20 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经济界反思结构主义政策的失败,催生了发展经济学的第二波思潮——新自由主义。他们将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困境归咎于政府对市场的过多干预和扭曲。因此他们建议政府以“休克疗法”立刻消除所有的市场干预和扭曲,建立像发达国家那样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这就是后来被称为“华盛顿共识”的新自由主义的改革方案(Williamson,1990)。同样地,新结构经济学也能解释华盛顿共识的失败。因为华盛顿共识忽视了以下重要事实:在发展中国家进行改革之前,经济中存在大量违反比较优势的产业,政府当初是由于保护这些优先发展产业中的缺乏自生能力的企业的需要而内生了那些扭曲(Lin,2015:96-113)。取消那些扭曲将使那些企业破产、经济崩溃。并且,为了避免经济崩溃或为了维持那些“先进”产业,采取了更为隐蔽、低效的保护方式(Lin & Tan, 1999: 426-431)。在这种情况下,这些企业私有化以后,政府给予的保护补贴会更多,从而造成低效率和经济绩效的恶化。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华盛顿共识“将婴儿和洗澡水一起倒掉”,反对政府发挥因势利导的有为作用帮助某些符合该国比较优势的产业的发展。这套政策要求积极推行经济自由化和私有化,认为政府应该退出,一切依靠市场,等到市场建立起来后,产业就能自发地发展。但实际情况却恰恰相反。在20世纪80至90年代华盛顿共识推行以后,除了中国、越南、柬埔寨,其他发展中国家普遍出现去工业化现象:即原来的产业垮台了,但新的产业却迟迟未出现,工业在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低。从华盛顿共识推行后的经济绩效看,这些实行了休克疗法的国家普遍经历了“失去的二十年”,经济增长低于改革前的20年,危机发生的频率则更高(Easterly,2001: 135-157)。
在20世纪80年代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阶段,主流学界认为必须一次性地将市场经济所需要的各种制度安排,包括私有化、市场化和自由化,用“休克疗法”一次到位地建立起来。当时认为中国转型采用这种的双轨渐进改革是最糟的方式(Murphy et.al, 1992:1003-1026; Sachs et.al, 2000:435-491)。反观那些经济高速增长的转型经济体(如中国、越南、柬埔寨、波兰、斯诺文尼亚、乌兹别克斯坦等)都没有按照新自由主义的方式转型,而是按照渐进双轨的转型途径:政府为旧的优先发展的产业中没有自生能力的企业提供转型期的保护,等到这些产业中的企业有自生能力,或这些产业变得小而不重要后,才消除市场扭曲。取消准入限制,并发挥因势利导作用帮助私营企业进入符合比较优势、原先受限制的产业。此外政府积极完善相应的软硬基础设施,从而促进产业快速发展和资本积累。当资本积累以后,原来违反比较优势的产业慢慢就变得具有比较优势,企业也有了自生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就能够把保护补贴慢慢取消。这就是渐进双轨制能够成功的原因。从当时盛行的新自由主义看来,渐进双轨制是比计划经济还糟糕的经济转型方式。但从目前的经济体转型绩效看来,渐进双轨制被实践证明是经济转型最好的方法。根据实证结果对经济理论进行反思,这是经济学界的责任。

二.新结构经济学的产业政策
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国家都采用了某种形式的产业政策来推动经济发展,但大多数产业政策都失败了。新结构经济学认为,原因在于这些政府的产业政策支持了违背本国比较优势的产业。具体而言,发展中国家一般是为了赶超发达国家而支持过度先进的产业;发达国家则正好相反,为了就业或者选举需要而支持失掉比较优势的产业。在违背本国比较优势的产业中,这些企业在自由市场竞争环境中缺乏自生能力,需要政府给予保护补贴和扶持政策以支撑其初始投资或保证企业的日常经营。但这些保护政策会产生各种干预和扭曲,造成资源错误配置,助长了寻租行为和低效率的行为发生。
新结构经济学认为,经济发展产业升级若想要成功,政府应该发挥因势利导的作用。不同的产业所需要的软硬基础设施不完全一样。而且政府的资源和执行能力都是有限的,需要战略性地来使用。政府的作用是以有限的资源来帮助具有潜在比较优势部门的企业消除它们自己难以解决的外部性或软硬基础设施完善的协调问题。具体而言,一方面,选取那些符合该国潜在比较优势的产业。所谓潜在比较优势,是指在经济体中某个产业是符合该时点要素禀赋结构决定的比较优势,企业具有要素成本优势,但由于缺乏相适应的软硬基础设施,交易成本过高,以至于无法在本国或国际市场上竞争。政府一旦完善相应的软硬基础设施、解决企业间协调和外部性等瓶颈限制,从而降低交易费用和风险,则这些企业具有竞争力,整个国家的潜在比较优势变为真正的比较优势,这个产业成为这个国家的竞争优势产业。另一方面,一个现有产业若是因为禀赋结构变化而失掉了比较优势,政府应该帮助这个产业中的企业转型、转移或退出。
政府怎样选择具有潜在比较优势的产业?现在很多反对产业政策的人认为政府没有办法选对产业。新结构经济学根据一个产业的技术与国际先进产业的技术前沿的差距将发展中国家现有的产业分成五大类:(1)追赶型产业;(2)国际领先型产业;(3)转进型产业;(4)弯道超车型产业;(5)战略型产业。不同的产业类别在转型升级中需要政府提供的“协调”以消除瓶颈限制的内涵可能有所不同,政府需要对上述每一大类产业做相应的增长甄别和因势利导。
追赶型产业政策若想取得成功,需要选取那些符合该国潜在比较优势的产业。政府应该如何选出符合该国潜在比较优势的产业并做相应的增长甄别和因势利导呢?具体而言,分为如下六步:第一步,寻找那些高速增长、要素禀赋结构类似、人均收入比本国约高100%~300%的国家,或者20-30年前人均收入处于同一水平的国家。在这些国家中,选出在过去20年里增长迅速、可贸易、表现良好的成熟产业的产品,或者是来自于收入水平相当的国家的进口产品。这样能够避免政府犯错或被利益集团的寻租行为绑架。第二步,考察是否有本国的私人企业已经在这些产业中(已存在或处于萌芽状态)。找出限制其提高竞争力的因素和新企业进入的门槛,并采取措施解决。第三步,对于那些没有本国企业或出口企业很少的产业,可以从第一步中选取的国家里寻求外商投资,或者启动新企业孵化项目。第四步,由于每个国家都会有一些特殊的要素,可生产一些国内外市场有需求的产品,以及新技术的涌现而出现的新机会,除开那些第一步所选取的产业之外,政府还需要注意私人企业的自主发现,并为在新产业里成功的创新企业扩大规模和新企业进入提供支持。第五步,在那些基础设施差、商业环境恶劣的国家,可设立经济特区或工业园区,以此打破企业进入的壁垒,吸引外商投资,鼓励产业集群。第六步,政府可以采取各项措施补偿上述先行企业的外部性。例如,限定时期内的税收优待政策,提供直接贷款用于投资,提供外汇交易机会等。
国际领先型产业的产业政策。对于发达国家而言,其产业在技术上基本都已经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发达国家若要在现有的产业保持领先地位,或发展新的产业,必须进行自主研究和开发(Research & Development)。企业对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有积极性,因为,成功了可以获得专利。但是,基础知识的研究,投入大、风险高,其成果是属于具有很大的外部性的知识,企业没有积极性从事,但是,如果不做,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就会成为无源之水,因此,需要国家通过对大学或相关科研机构的支持来进行,由于政府的资金有限,政府在对基础知识的研究上必须有所选择。另一方面,新产品和新技术的开发,通常需要有企业在基础知识研发成果的基础上来进行,政府对这类新产品可以通过采购等政策来让生产迅速达到规模,提高该新产品新技术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上领先的产业,若要继续保持国际领先,政府需要以和发达国家一样的方式来支持新产品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
丧失比较优势的转进型产业的产业政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都会有些产业,因为要素禀赋结构变化、工资上涨等而失掉比较优势。除非是关系到国防安全和国计民生的战略型产业,对这类丧失比较优势的产业政府要创造相应的条件帮助企业转进:(1)让少数有能力的企业去经营附加价值比较高的部分,比如品牌设计、产品研发、质量管理、市场渠道管理等的微笑曲线两端;(2)帮助没有能力升级到微笑曲线两端的企业将微笑曲线下端附加价值低的生产环节转移到收入和工资水平较低的国家;(3)帮助生产工人转移到符合比较优势的产业就业。
弯道超车型产业的产业政策。科技的进步促生了一些新兴产业,这些产业的产品研发周期很短,以人力资本的投入为主。许多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比,人力资本并没有劣势,对像中国这样拥有巨大工程科技人才和国内市场的国家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弯道超车的机会,如互联网、手机即属此类产业。对于这些产业,我国与发达国家处于同一个起点上,可以和发达国家直接竞争。政府应该创造条件鼓励此类产业发展,例如,建立孵化基地,设立风险基金,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
对于战略型产业的产业政策。战略型产业通常分为高新技术产业和国防安全类产业。这两类产业通常研发周期长、资本投入大、经营风险高,按要素禀赋结构来看,我国尚不具备比较优势。不过,高新技术产业(如新能源、新材料、微生命科学、空间海洋技术等)的技术、产品路线对我国的国计民生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如果这些产业的技术被国外掌握和专利垄断,我国企业再进入则成本会非常高。因此,投资战略型新兴产业就是投资未来。国防安全类产业(如制造高性能战斗机、航母、大飞机、导弹等),从国防安全的角度考虑,像中国这样的新兴大国不能依靠国外进口,必须自己生产。但战略型产业并不是我国的比较优势,企业在自由竞争的市场环境中缺乏自生能力,而且民营企业通常没有办法承担如此大量的资本投入和由此产生的风险。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政府支持,在改革开放前需要依靠各种要素价格的扭曲和政府的直接计划配置来补贴,在市场经济下则需财政通过预算拨款或政府直接采购给予补贴。当这些产业发展起来以后,对周边其他产业的发展也具有正的外部性。
三.新结构经济学的新的理论见解和未来研究方向
(一)新的理论见解
新结构经济学将结构引入新古典的分析框架中,除了改变对经济发展和转型的理解外,还会对主流的新古典经济学产生许多新的见解。目前主流经济理论存在的主要问题,可以说是忽视了结构因素,或者说是以发达国家的结构作为唯一的参照系,把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现象都映射到发达国家的结构中来考虑,忽视了不同发展程度国家的结构差异和特性。以致,主流经济理论普遍认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只存在量的差异,并没有质的区别。实际上,从新结构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不同发展阶段经济体要素禀赋结构不同,导致其产业特性、技术、资本需求规模和风险特性等都不一样,合适的硬的基础设施和软的制度安排也就不一样。也就是说,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不仅存在量的差异,更有很多质的不同。因此,适用于发达国家的理论在发展中国家可能并不适用。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其经济运行方式也有别。我从以下九个方面提出一些新的理论见解。
1.最优金融结构
现代金融学倡导股票市场、大银行和风险投资等现代金融安排。这种金融结构对发达国家而言是合适的。因为发达国家的产业处于世界最前沿,其产业升级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且技术创新需要依赖自主研发,伴随的风险很大,大银行、股票市场和风险投资适合为大的投资项目融资,而股票市场和风险资本有利于分散风险。但发展中国家采取这样的金融制度安排则未必合适,因为其产业主要是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业或传统农业。一般而言,这些产业规模较小、资本需求少,而且产品基本是成熟的,且技术大部分是引进的,风险主要在于企业家的经营能力,适合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制度安排应该是地区性中小型金融机构。因此,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经济体具有不同的产业结构、技术、企业规模、资本需求和风险特性,对应于不同的最优金融结构(林毅夫等,2009: 45-49;林毅夫,2017: 4-16)。如果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制度安排盲目照搬发达国家,就会造成金融与实体经济脱节,导致金融无法为实体经济服务。
2.人力资本投资
现代增长经济学(包括内生增长理论等)通常认为决定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唯一要素是人力资本,其他要素都是次要的。和最优金融结构的论述类似,人力资本投资应与发展阶段的产业特性和风险特性相匹配。如果是产业处于世界前沿的发达国家,必须进行新产品和新技术的自主研发,由于人力资本与处理风险的能力密切相关,从而对人力资本的需求就非常高。但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由于大量技术是从发达国家引进的,而引进技术需要的人力资本与发明新技术需要的人力资本并不相同。发展中国家没有很多高资本、高技术产业,如果此时盲目进行教育投资,大幅提高人力资本的结果很可能是大量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没有合适的就业机会。在国内无法合适就业就会到国外就业,从而造成人才外流;而留在国内的人由于找不到好工作而失业,则可能造成社会和政治不稳定。因此,人力资本投资应与实体经济需要。
3.刘易斯拐点和人口红利
现在我国经济学界比较关注刘易斯拐点问题,随着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都转移到城市,很多人担心中国的人口红利即将消失殆尽,未来经济将缺乏增长动力。我认为这个看法不完全正确。刘易斯的模型是两部门模型,只有农业和制造业两个部门,农业部门劳动生产率较制造业部门低,农业的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制造业会带来劳动生产率提升,因而存在人口红利。但我们在分析问题时,不能简单套用现成的理论,要注意理论背后的假设和内涵,了解问题的实质。从本质来看,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制造业转移的红利来自于劳动力从劳动生产率较低的农业转向劳动生产率较高的制造业。刘易斯模型只有两个部类,但现实中附加价值较高的制造业并非只有一个部门,而是一个无穷多级的工业阶梯。只要把劳动力从附加值较低、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业重新配置到附加值较高、资本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同样会带来劳动生产率提升,同样会有人口红利。因此,只要政府能够采取措施创造产业升级空间,使附加价值较高的产业不断涌现,人口红利就会一直存在。新结构经济学认为,对于刘易斯拐点问题要有新的认识。
4.经济开放
经济开放好还是不好?这个问题在国际上很有争议。经验事实表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很多发展中国家在开放过程中的经济绩效更差、效率更低。经济学家丹尼•罗德里克(Dani•Rodrik,1997: 29-53)就曾忧虑地认为经济开放不见得是好事。按照新结构经济学的理论,开放是遵循比较优势理论发展的前提。那开放就是不好的吗?如果忽略对问题本质的清楚认识,就容易得出不正确的结论。我认为是因为这些发展中国家在开放之前,经济中存在大量违反比较优势的产业,企业缺乏自生能力。如果在开放过程中采取休克疗法,这些产业就会垮掉,经济出现“去工业化”现象,从而导致经济危机。为什么中国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功?我认为是因为中国在开放过程中采取渐进双轨制的方式,对没有比较优势的产业继续给予转型期的必要保护补贴,维持稳定;对那些过去被严格管制和抑制但却符合比较优势的产业进行因势利导,帮助企业进入并发展。如果不考虑发展中国家的结构因素和现实背景,盲目开放可能带来经济危机。
5.国际资本流动
是否应该开放资本账户?现代国际金融理论通常认为开放资本账户是好事,认为发展中国家缺少资本,所以应该开放资本账户让资本流入。但现实中大部分发展中国家资本账户开放后,却出现了经济危机。原因在于这些理论把资本看作同质的,没有细致区分不同结构的资本。资本应该分为投入到实体经济的外国直接投资(FDI)和短期的金融资本。外国直接投资能增加实体资本,而且这种投资一般会投入该国符合比较优势的产业,也能带入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和国际销售渠道,对发展中国家发展很有帮助。但短期的金融资本一般不进入实体部门,而大部分会进入房地产和股票市场等投机部门,造成经济泡沫。此外,如果大量短期外国金融资本突然流入,会造成货币升值,企业出口竞争力下降,影响实体经济的发展。所以在讨论资本流动时,一定要有结构的概念,一个发展中国家对外国直接投资应该鼓励,对短期资本流动则应该有一定的管制。
6.卢卡斯之谜
主流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资本稀缺,回报率高,资本应该从发达国家流到发展中国家来。但现实中资本却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当然这并不完全,经济绩效好的发展中国家表现的是资本净流入,而经济绩效差的发展中国家表现的是资本净流出。对此,新结构经济学认为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如果一国采取符合本国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资本回报率高,财富积累具有合法性,因而资本不会外流,并且外国资本也会流入本国符合比较优势的产业,总的表现为资本净流入。相反,如果采取违反本国比较优势的赶超战略,产业不符合比较优势,资本回报率低。而且为了发展不符合比较优势的产业,政府会采取各种保护政策,引发寻租和腐败行为,依靠寻租和腐败而积累的财富缺乏合法性,这些资本不敢也不愿在国内投资,资本就会大量外逃到发达国家,而且外国资本也不会流入违反该国比较优势的产业,则总的表现为资本净流出。
7.货币是否中性
芝加哥学派认为货币是中性的,货币只影响物价水平而不影响实体经济。实际上,货币中性理论是一个静态的概念,并没有考虑技术和产业升级以及结构变迁的动态发展过程。新结构经济学认为利率的高低会影响企业家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投资的积极性。降低利率有利于降低投资成本,提高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积极性,进而促进经济发展。货币政策并非是中性的,较宽松的货币政策有利于经济增长。然而,货币增长速度与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速度密切相关。如果货币政策过度宽松,超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可能速度则会导致通货膨胀,所以要有一个最适度的货币增长速度。由于发达国家技术和产业位于世界最前沿,其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速度相对慢,但发展中国家能够利用后发优势,较发达国家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速度更快,从而发展中国家较发达国家的最优货币增长速度也更快。因此,如果考虑结构因素,货币并非是中性的,货币增长速度需要和发展阶段相适应。
8.超越凯恩斯主义
凯恩斯主义批评者认为,在经济下行时期,政府反周期的积极财政政策所支持的投资在短期内固然能增加投资需求,创造就业,但由于家户会减少消费、增加储蓄以应对未来税收的增加,总需求不会增加,而只会增加政府债务,即存在李嘉图等价陷阱。目前的宏观经济学主要强调波动(周期)理论,但从新结构经济学的视角来看,发展中国家有条件将周期政策和增长政策结合起来。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需要不断完善各项基础设施,这需要政府提供。经济下行时是政府投资基础设施的最佳时期,此时各种生产要素的价格较低,工人的工资水平低,建设基础设施的机会成本很低。政府采取积极财政政策,支持消除增长瓶颈的基础设施建设,不仅短期内可以增加需求、创造就业,从而稳定经济,长期也可提高经济增长率,增加政府未来税收弥补此时扩张性基础设施支出所增加的赤字,从而避免李嘉图等价陷阱。这种积极财政政策的效果是“一石两鸟”,我把这种可能性称为超越凯恩斯主义(Lin,2009b: 14-17)。这个观点是我最早在2009年世界银行任职时提出的,当时很少有人认同,但现在这个观点已逐渐成为国际主流。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萨默斯(Lawrence• Summers)近年也在积极宣扬这个观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14年10月出版的《世界经济展望》也特地强调经济下行时是进行基础设施投资最好的时候。
9.货币政策和流动性陷阱
目前发达国家货币政策宽松,但民间投资增长乏力,存在流动性陷阱。原因在于发达国家的产业在世界前沿,当经济下行时,需求减少就会出现产能过剩,这时很难找到好的投资机会,货币政策对刺激投资基本无效。但是,发展中国家则不同。新结构经济学认为,在发展中国家,即使在衰退和萧条期出现产能过剩,但由于存在产业升级的巨大空间,降低利率仍可降低投资成本,刺激企业向中高端产业投资,促进产业升级,从而避免流动性陷阱。因此,在发展中国家,如果货币政策能将增发的货币用于支持产业升级(而非流向投机性市场),货币政策仍然能够成为稳定经济增长的有效工具。
(二)未来研究方向
新结构经济学未来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将结构引入现代经济理论模型中;二是对新的理论进行大量实证检验。
从理论建模来看,目前文献中关于结构的研究通常侧重偏好的非同位相似性(Non-homothetic)或不等于1的技术替代弹性 (Non-unitary Elasticity of Substitution),但这些研究并没有真正解释发展问题。Ju et al.(2015: 244-263)是第一篇把产业结构内生于要素禀赋结构的理论模型。该模型并不完美,做了很多特殊假定(充分信息、无摩擦等),将来可以逐步放松,未来的发展方向还可能包括:(1)在Ju et al. (2015: 244-263)基础上引进各种摩擦、软硬基础设施来讨论政府和各种制度安排的作用。(2)我们有一个雄心勃勃的目标:把结构引进阿罗—德布鲁(Arrow-Debreu,AD)的一般均衡模型中,使没有结构的AD一般均衡变为有结构的一般均衡的一个特例。
理论模型构建出来后需要做的就是大量实证检验。可以用经验数据将特征事实描述清楚,用实证检验对我们的理论进行验证。

四.结语
二战后世界上有200多个发展中经济体,截止到2008年,只有中国台湾和韩国从低收入阶段进入到高收入阶段,中国大陆可能到2025年左右成为二战后第三个从低收入升级到高收入的经济体。在1960年的101个中等收入经济体,到2008年有13个从中等收入阶段发展到高收入阶段。也就是说,在二战后有将近180个发展中经济体长期陷于低收入陷阱或中等收入陷阱(Lin & Rosenblatt, 2012: 171-194)。这些发展中经济体的失败并非不努力,主要是发展思路的问题。我们常说,思路决定出路,发展中国家不能简单照搬发达国家的理论和经验。发展中国家要改变发展绩效,必须先改变发展思路。新结构经济学建议发展中国家把自己现在有的(要素禀赋)、能做好的(比较优势)做大做强。只要政府发挥因势利导的有为作用,在市场经济体系中协助私营企业遵循本国的比较优势发展,发挥后发优势,每个发展中国家都有潜力高速增长数十年,在一两代人的时间里发展成为中等收入国家甚至高收入国家。对此,新结构经济学能为发展中国家带来希望和帮助。我国改革开放就是遵循比较优势发展成功的典型。在改革开放前我国经济绩效很差,1979年中央转变经济发展思路,按照要素禀赋决定的比较优势发展经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推行渐进双轨制的经济转型。我国政府在维持稳定的情况下,改善各种软硬件设施,将我国能够具有潜在比较优势的产业快速发展成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取得了30多年的快速发展奇迹。
新结构经济学是研究的金矿,我希望能和经济学者们一起继续研究和探索。社会科学工作者是为了帮助人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只有能够帮助人们改造世界的理论,才是真正帮助人们正确认识世界的理论。王阳明提倡“知行合一”,“知为行之始,行为知之成”,根据王阳明的四句教,我也提出四句:“因行得知,用知践行,唯成证知,知成一体”,希望能够推动推动现代经济学在中国的理论创新与发展,推动“知成一体”的新学风。
*参考文献略 

经济学家圈学者视频征集令
经济学家圈作为专业的财经智库和内容服务商,现诚招全国学者参与视频录制,经济学家圈提供经验丰富的制作团队,为您打造全平台视频节目。
人可以有意思,研究方向可以有意思,观点可以有意思,我们用视频的形式让你有意思的思想跑在最前沿。
如果您是一个有意思的人,具备以下条件,请马上联系我们
1、认可视频时代已经到来,阅读习惯已经改变。
2、在经济学领域或其他细分领域有独到见解。
3、对视频传播有兴趣、有表达欲望,让更多人看到听到自己的思想。
4、有过讲台经历最佳。
经济学家圈将为您提供个人专属的以下专业服务
1、专业的编导团队
2、专业的拍摄团队
3、专业的平台运营团队
当然,感兴趣最重要,让我们对这个世界一起意思意思!
欢迎大家将简历发到邮箱:

*经济学家圈接受投稿,请投递至:
往期嘉宾风采展示
【10期特惠线下】购买

请扫↑
专享价
32900元/10次
考虑到地域限制和传播更好的知识,我们也推出了线上课程,线上课程纯属公益,每堂课仅109元,仅接受全年课程预定(购买可领100元满减优惠券)。
特惠直播课购买
请扫↑
专享价
999元/10次

*政策解读大师课、VIP付费群、发票等事宜,请加小秘书微信:Dalianmishu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