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还在相信爱情?
突然提起这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是在刚过去的这个“光棍节”(如今早已面目全非成为双十一),我和几个朋友喝酒,大家各自分享约会故事作为下酒菜,一个颇为美艳的姐妹,笑而不语地展示了她学生时代的照片,令所有人大吃一惊:这是你?你是怎么变成现在这个样子的?!
她那时是个戴着厚底眼镜的姑娘,藏着一颗柔软又敏感的心,因外表极度自卑。
在还需要拨号上网的年代,刚考上大学的她喜欢在网上公共聊天室里聊天。那时没有任何自我展示功能,只有一个小小昵称,甚至不知道性别。唯一能做的就是点开名字,跟TA对话。有些人三句可以告别,有些人则成为彻夜长谈的朋友。
在某次偶然中,一个北京男孩打开了她的对话小窗。他们相隔千里,生长环境截然不同,女孩一路循规蹈矩,男孩高中毕业就去玩乐队。他总有说不完的话,在通宵电话里对她描述另一种生活模样,“咱们可以在夏天一起捧着西瓜,比赛谁能把瓜子儿吐得更远。”
放寒假的时候她决定去北京看他。我不好看,她说。不可能,他答。
他浩浩荡荡地带着一大帮哥们请她和她的闺蜜吃涮肉,一帮人里有半大小伙子,有老炮,集体不修边幅,揣着手,无论说话还是作派都稀里哗啦的。
他本人不帅,也不丑,坐在她对面,长久注视她。周围人免不了起哄,说她是他媳妇儿。
羞涩的女孩被眼前阵仗吓住了。在火锅升腾起的白烟之中,她忽然意识到原来他们不是一路人,她加入不进他的生活,他也并不了解她。他们可能是两只鸟,只是在季节迁徙时无意经过彼此领地,窥见些许,而后各自还要前行。
吃完饭站在门口等车,一帮人都知趣地纷纷散到两边。他一边搓手呵气,一边不经意地问,“你愿意当我女朋友吗?”
她愣在原地,没有说话。抬起头,想了想,还是没有说话。
他笑了,“我明白了。” 然后他又说,“你真的挺耐看的,别老是自卑。”
从那以后他们再也没有见过。而她回去之后,改掉了喜欢驼背的毛病,摘掉眼镜。毕业,来了北京,恋爱、结婚、生子,过着幸福平淡的生活。他们之间唯一的连接,是夏天时,她和自己的小孩并排坐在一起吃西瓜,会比赛谁能把瓜子儿吐得更远。
“我已经不记得他的模样,却被他的温柔影响至今。”
人的一生总会碰到这样那样的心动,绝大多数在瞬间擦肩而过,只有极个别的可以留下,产生片刻故事,甚至并肩同行。但这并不妨碍我们称其为爱情。
这我想起最近看完的《摩登情爱》第二季。有个篇章叫“黑夜女孩和白日男孩”。
在喧闹的小酒馆里,男人无意中看到了女孩。周围人都在高声阔论,而她却守着一张小台子画画,像是一颗孤零零的小星球在浩瀚银河里犹自旋转。
他对她说,真抱歉,我朋友太吵了。她微笑道,不,这地方本应如此。
一段浪漫的爱情故事就此展开,他们在夜间美术馆约会。女孩告诉男人,她患有睡眠相位后移综合症,与正常人有十二小时时差,白天睡觉晚上工作。男主不以为然,反而觉得可爱,他说“我喜欢吸血鬼”。(这种病真的不是虚构,我一个开咖啡馆的女朋友常年凌晨四五点睡,下午三四点醒)
他陪着女孩在夜里敲开面包店后门跟熟人买法棍,在码头边吃边倾谈,直到朝霞渐渐染红天际仍意犹未尽。
她在他熟睡之后悄悄打开笔记本电脑工作,屏幕的一点点蓝光照着她的脸,是不自知的微笑。
和所有刚开始的情侣一样,彼此收敛着不同的生活习惯,尽力迁就对方,把一切付出都理所应当视为爱的一部分。在狂热的激情下,他们都没有意识到彼此的生活差异渐渐显山露水,直到日后某天会像蝴蝶效应般引发崩裂。
男人因为总在夜晚约会而犯困影响工作,女孩睡眼惺忪地捧着酒去参加男人朋友们的野餐,尽管她已经很努力赶时间,抵达时太阳还是快落山了。
男人的母亲到访,他想让女孩见一面,女孩面对午餐约定有些为难,但看着男人渴望的眼神还是满口答应下来。结果可想而知,她以为自己能起得来,却在熟睡中错过了约定。
男人终于爆发了。他的台词如此耳熟,几乎所有情侣在吵架时都曾喊出来,“我为你做了这么多,为什么你不能为我上一次闹钟?”
女孩无奈自责,但不免也感到委屈,“但你认识我时我就是这个样子啊!”
持续不断的妥协最终造就了两具脾气暴躁、精疲力竭的躯壳,开始自以为是的牺牲,只换回了自我感动和更多的委屈抱怨。男人和女孩都忘记了最开始的吸引:他分享给她白天世界的细枝末节,她带他遨游深夜里的各种新奇去处。
每个人的特质都是一体两面,特质本身并不是缺点,它会以我们喜欢的形式呈现,自然也会以我们不喜欢的形式呈现。进入一段关系是自己的选择,而不能让对方为此负责。
分开一段时间后,他们仍无法忘记对方。男人重新找到女孩,带她去看一处房子。那里客厅布满窗户,白天阳光充沛,晚上有同样的月光洒进来。
“我忘记了一个事实。在恋爱开始之前,你的伴侣本来就活在TA自己的现实中,我想念你的现实,我爱你的现实。”
因为《摩登情爱》的灵感全部来自《纽约时报》同名专栏的真人投稿,我饶有兴趣地找到了这一篇。真实世界里,男人最后在凌晨2点的海滩边向女孩求婚,因为那正是女孩的白天。
他们没有为彼此做出大幅度改变,只是尽量每天晚上一起烹饪美食——他的晚餐,她的早餐。在修理工必须白天登门时,男人会留在家里,以免女孩的日间睡眠被打扰。而周末则是各自放飞,男人外出访友晒太阳骑自行车,女孩睡到傍晚,在餐桌前听男人分享他一天的经历。
我喜欢这个故事,并不在于男女主角童话般在昼夜交替时相处的罗曼蒂克,而是他们在确认彼此后,选择了突破常规的爱——也许这样一起过日子更为消耗、需要长久妥协,但,我愿意和你在一起,无论是醒着、还是睡着。
可以称之为现代爱情的伟大与浪漫。
不得不说,作为成年人,《摩登情爱》是我唯一愿意嗑的糖。一集一集,看他们谈恋爱,有感动,但更多的是感触——成年人的糖,不是一味的甜,它还有酸、有苦。
成年人爱情里,有疯狂,有执着,有包容,有牺牲……但它们必须全部都建立在自尊之上,即使是患难见真情也不例外。
第八集里,女人与离婚多年的前夫旧情复燃。但思虑之后,她坐在餐桌前宣布自己刚被确诊乳腺癌末期。他惊呆了几秒,然后说,让我搬回家住,我们复婚吧。这只是个诊断而不是终点,让我陪着你。
在普通爱情剧里,女人也许会扑到男人怀里,牢牢抓住这根救命稻草。但在这里,女人只是诧异,而后表现出反感。即使面对洪水猛兽般的人生劫数,她都不希望自己的感情里有任何被怜悯的成分。
在女人生病手术期间,前夫自发负责起两个年幼孩子的生活起居。女人躺在病床上听着那晚男人发的信息,“我会在这里,以随便什么身份陪着你,只要你需要。但事实是,我爱你……跟女儿、婚姻和你的病都没有关系。”
他们至此开始了苦乐参半的约会,远不性感,但非常浪漫。剧集里他为她切除的乳房换药,而真实人生中,则是他为她恶性皮肤瘤切除后的移植皮涂抹抗生素,买软便剂,每天收拾恐怖片场景般的大量血液,坐在浴缸边帮她洗澡。
她身上有巨大疤痕,他连续三天穿着同一件衬衫。这些和任何人在24岁时会憧憬的爱情都毫无关系,却在此刻成就了一篇新的美妙诗歌。
他们之间的感情不再是一间上锁的房间,而是充满了门窗和出口,那是光线进入的方式。她可以自由自在地接受他的照料,再不必诚惶诚恐,因她深深了解,那是出自他本能的关怀和爱。
真正的爱没有条件,完全和任何情境与情势无关,就像罗伊·克里夫特写的,“我爱你,不只是因为你的样子,还因为,和你在一起时我的样子。”
爱情就是这样,无论放在现实里它会有多少龃龉,但一旦发生了,它总会在某一刻呈现出一种童话的色彩。
过去是,现在是,未来也是。
就像英勇的拿破仑遇到多情的约瑟芬,彼时她是两个孩子的寡母,且年纪比他大,但他仍是爱她,迅速与她结婚。甚至当拿破仑在远征四方时,约瑟芬在巴黎有了外遇的消息传入耳中——他没有勃然大怒,而是深深明白,既然爱她的多情,就得接受她的风流。
他在战场上写了著名的情书给她,“你从不给我写信,你连你自己的丈夫都不爱,你明知道你的来信能让我多么欣喜,却依然不肯给我随便写写哪怕六行字。那人是何等非凡的男子,才能霸占你所有的时间,让你对你的丈夫不屑一顾?我非常焦躁不安,真的。快给我写信吧,写好多页我爱听的话,让我的心盛满欢喜。”
二人你进我退,你退我进,在外人看来不可置信,却是彼此间神秘的感情互动。
在拿破仑眼中,约瑟芬有头脑有才华,懂得美,且和自己一样野心勃勃,企图亲手掌控个人命运。他们两个像是镜子的阴阳两面,一方举手投足,另一方在影子里已经窥得真知。他们爱的不只是彼此,更是对方身上属于自己的影子。
就在那幅世界名作《拿破仑一世加冕大典》里,世世代代的后人都见识了何谓“为爱加冕”——拿破仑不顾法国教会的重重限制,委托CHAUMET掌门人尼铎创作了一顶柔美的开口造型冠冕,并亲自为约瑟芬戴上,让她登上皇后之位。
如同《摩登情爱》的故事,拿破仑与约瑟芬的爱情故事也是真实发生过的,留下了许多信物的。上周,我特意去看了一场名为“冠冕绮梦”的特展,在这展览上,可以看到拿破仑对约瑟芬的爱——包括他写给约瑟芬的亲笔信,以及曾为她献上过的全世界最美丽的冠冕及珠宝。
如果说所有的爱情都有一抹童话色彩,那冠冕就是童话的真实模样。

拿破仑亲手为约瑟芬加冕的那顶CHAUMET皇冠,自此成为旷世真爱的象征。也是从这里,CHAUMET复兴了古典华贵头饰风潮。
从此,除了拿破仑与约瑟芬的后人,从欧洲皇室、显赫家族到如今的全球精英眷侣,在大婚之际很多都会选择“冠冕大师”CHAUMET创作的冠冕,致敬那一场为爱加冕。
而这场特展,展出的便是在两个半世纪的品牌历史中,巴黎殿堂级珠宝艺术世家CHAUMET创作的若干传奇冠冕,以及由它见证过的倾国爱情。
诞生于1919年的传奇金钟花冠冕
见证波旁·帕尔玛王子与海德薇公主大婚
爱的加冕礼,并不是童话里才有的事。直到今天,众多名门、名流的婚姻仍然选择以CHAUMET冠冕见证。与此同时,CHAUMET也成为风格突出、审美独到爱侣们的首选。
就在前不久,俄国沙皇的后人在圣彼得堡举行的皇室婚礼上,也是以一顶CHAUMET创作的“光影之歌”冠冕,加冕爱情,完成大婚。
在历史上,俄国皇室婚礼多次选择CHAUMET冠冕。一因它系出蓝血,二因它代表爱情。如今,罗曼诺夫王朝家族后裔大婚,自然也延续了这一传统。
这顶冠冕采用了CHAUMET标志性的“刀锋镶嵌工艺”创作而成。这种工艺,使得冠冕上的宝石仿佛漂浮于空中,耀眼夺目,极富诗意。
最有趣的是,CHAUMET这场冠冕特展,采用了大量多媒体手段和互动装置,让每一个观众都能沉浸式地体验这一场如梦之梦。
不像传统那种高居庙堂之上、只能远远观望的展览,在“冠冕绮梦”特展现场,你不但能亲身“试戴”每一顶传奇冠冕,还能直观了解,一顶冠冕,是如何从图纸、到纸样、到蜡模、到镶嵌、到组装、到完成的全过程。
当然,作为普通人,我们这一生也许也不可能戴上一顶货真价实的冠冕。但实际上,关于拿破仑与约瑟芬的爱情故事,关于CHAUMET为这份爱情创作的“约瑟芬”冠冕,早已化为另一种神圣的图腾与印记,普及到了我们每一个人——
某一天,当你收到了那一只高贵的皇家蓝盒子,打开发现,里面有一枚由冠冕幻化而成的指间美戒。不用怀疑,那正是你的为爱加冕时刻。
如果你对“冠冕绮梦”特展有更多了解和参与的兴趣,你可以点击文末的“阅读原文”,在通过妙趣横生的小游戏之后,预约前往北京太古里北区的红馆现场观展,或者直接在线欣赏那些传奇冠冕。
观展是完全免费的。到11月底闭展,绝对是本月最不可错过的展览。
这场展览,不但适合爱人、姐妹,其实也特别适合母亲带着女儿一起去看。你可以和孩子一起看皇室珠宝、一起试戴冠冕,然后你再告诉她:为什么我们要始终相信爱。

所以,尽管单身如此逍遥自在,我们为什么还在相信爱情?
因为爱情,会让你有更深刻的自我觉察。
因为爱情,会鼓励你不断提升自己,不断找到与人、与自己更和谐的相处方式。
因为爱情,会带来希望。
因为爱情,会让你勇敢,也让你可以暴露脆弱。
因为爱情,是一场属于成年人的修行,教人懂得享受与付出,坚持与包容。它用糖果包裹一些痛苦,百味陈杂,丰盛你的人生味觉。也让你意识到生命的可贵,抓紧当下、每分每秒地好好活着。为了爱人,更为了自己。
当你找到爱,便是命运的加冕一刻——从此,你也是有故事的人了。
“加冕光圈变天使“
预约免费观展
在线欣赏传奇珍宝
请戳原文链接👇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