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来了,为什么EDG可以夺冠,但中国足球却夺不了冠呢?
本质上来说,绝大部分球星都是欧洲足球人才工业化生产线上的产物。
中国娱乐业,不管从哪一个角度看,都将迅速成为一个世界级的产业。
EDG夺冠了!高校一片沸腾。
EDG是一个电子竞技战队的名字,他们参与的比赛是著名的网游英雄联盟,也就是LOL,俗称撸啊撸。
网游在青少年中的拥趸太多,以至于各高校粉丝们都疯狂了。
领奖时刻:

很多人的朋友圈昨晚也被刷屏:
夺冠后,甚至有无数的粉丝兑现诺言,包括裸奔,倒立洗头,胸上写字等等千奇百怪的庆祝方式。
当然,高校里还有一部分人对这种竞赛无感的,不少高校周边的派出所都接到过大量投诉,因为太闹了。
原因是,网络游戏竞争中带来的胜利,哪怕依然是中国队第一,却还是不足以让所有人变得开心,毕竟网游在很多人心里有原罪。
如果当天晚上,是中国足球队获得世界冠军,我想疯狂程度会超过百倍,而且哪怕你闹一晚上,也没有几个人会去投诉,因为大家觉得理所应当。
那问题就来了,为什么EDG可以夺冠,但中国足球却夺不了冠呢?
1
有人说,这是两个领域啊,一个是体育,一个是游戏,是完全不同的,但在我看来,它们都属于一个行业,叫娱乐行业。
足球这种竞技运动,它在市场的价值就是娱乐大众的。
足球迷们喜欢球星,喜欢看比赛,和影迷们喜欢明星,喜欢看电影,是一回事。
那换一个角度看这个问题,就变得简单了。
那就是,为什么英雄联盟这个游戏产业在中国能发展起来,而足球这个娱乐产业在中国就发展不起来呢?
准确地说,足球产业的发展,完全在欧洲。
哪怕你看到的经济不太好的巴西、阿根廷,尽管他们的国家队是世界知名球队,但他们的球员却都是在欧洲成长起来的。
欧洲是全世界最好的足球市场,人们喜爱足球,有足够大的市场需求。
哪怕是疫情期间,欧洲的足球赛事依旧火爆。
而供给端不仅包括足球,而且包括最优秀的足球教练团队、体能训练团队、营养团队、少年足球选拔机制培训机制,这是完整的产业链。
这个产业链之所以能汇聚起来,因为高质量的比赛能带来稳定的高利润。
本质上来说,绝大部分球星都是欧洲足球人才工业化生产线上的产物。
那我们拿中国对比一下欧洲,中国是否没有欧洲富裕呢?
欧洲五大联赛票价大概在50镑到565镑之间。
而平时的联赛呢,意甲平均票价16.12欧元,西甲28.75欧元,法甲30欧,英超43.4欧元。
而中国呢,中超联赛的票价在50-100元之间,有些俱乐部的门票更贵一些。
中国价格要低一些,但是大量的球迷不去看的重要原因是,比赛质量太低。
如果欧洲联赛的水准,在中国收到欧洲的票价,能不能爆满?我觉得没问题。以西甲的水准,收200一张的票价,在中国的二线城市坐不满人吗?5万人的球馆坐满,我觉得不是问题。
洗个脚都要二百块了,在一个五百万人以上的城市,找出几万人一周来看一次球根本不难。
中国足球市场的需求,其实已经接近,甚至不次于欧洲了。
但这个庞大的市场,并没有得到开发。
原因,很简单,市场化不够
2
其实中国娱乐行业的很多领域,已经非常发达了。
早年间,港台娱乐业秒杀大陆娱乐业,因为其背后有成熟的产业链。
今天,如果你有空再去看看台湾的娱乐业,你会发现,根本看不下去,为什么?预算太少了。市场那么小,怎么可能有高预算?
相比内地《我是歌手》、《中国好声音》这样一集预算在1000万人民币规模的综艺节目,日播的《康熙来了》每集预算(除蔡康永、小S酬劳)只有50万台币(约合人民币10万元)。而这已经是全台湾制作预算最高的谈话类节目。一集50万台币,在台湾已算“天价”,普通日播谈话类节目只有20万-30万台币。
康熙的播出平台是中天电视台。他们也曾经有过好日子,那是上世纪90年代初期及之前的台湾岛经济起飞时期,购买力上涨,广告源源不绝,而且整个岛上当时只有台视、中视与华视三家电视台,主持人飞遍全世界录节目,远不是今时今日只能躲在摄影棚里的格局。
广告每10秒钟售价33000块台币,厂家要购买这10秒必须再多购买另外五档广告时段,俗称“一搭五”。
后来经济状况整体不景气,广告市场日渐萎缩,各种资源纷纷向大陆转移,而由于政策放开而导致的恶性竞争,更是给了电视业以致命一击。
“老三台”逐渐变成了超过100个电视频道,争夺台湾岛上2300万人口的市场。现在,中天的广告价格已经萎缩为10秒钟2万块台币,还要再额外附送对方五个时段,“一搭五”变成了“一送五”。

仿佛就在一夜之间,两岸内容制作能力也发生了逆转。
为什么?最直白的答案也许就是没有钱。低廉的制作成本决定了台湾综艺节目只能以本土化的笑料和创意取胜,鲜少形式创新,格局不大。而正在蓬勃发展的内地市场需要更加精美、标准与可复制的节目类型。
曾经引一时风气之先,风靡华人世界的台湾综艺节目整体已陷入了“小打小闹、维持经营”的低潮。台湾艺人要想赚大钱,不登陆基本上就是不可能的。
电影市场也发生这样的变化。
香港电影曾是华人圈神一样的存在,但现在呢?大陆电影异军崛起,香港电影早已衰落,即使是周星弛这样的顶级导演,要拍出好电影,也必须到大陆来找投资、找演员,找场地、搭团队。
而大陆电影市场总票房已在2019年达到640亿元。
整个北美的总票房也就113亿美元,略高于大陆市场。
所以 你能看到是越来越多的大陆电影,拍摄越来越精良,场面越来越宏大,单一影片的票房纪录不断被打破。

而这还是在电影行业受到严格审查的情况下的成绩,如果像美国一样,对电影产业进一步放开,我相信现在的中国市场很快就能超过北美市场的总票房。
中国娱乐行业,不管从哪一个角度看,都将迅速成为一个世界级的产业。
未来,中国的娱乐明星成为港台青少年中的明星,那是必然的,现在台湾香港就有大量民众对大陆明星非常熟悉,因为大陆热播的《甄嬛传》等电视剧在台湾热播,吸粉无数。
3
唯独只有中国足球,成为大众嘲讽的角色,甚至能被叙利亚逼平,被泰国队羞辱。
其实发展一个产业,没那么复杂。
只需要放开,市场化,就能形成精细化的分工,就能在每一个环节都找到最好的人来提升能力。
一部好的电影,需要好的演员,好的演员培训系统,优质的道具,好导演,好编剧,好摄像,好的后期,国内不够好,可以找世界级的团队来协作。
足球也在广义的娱乐业范畴,按市场化的方向走就行了,发展成熟市场上就会出现无数的明星。
将产业做大,就能吸引更多的足球学校培育人才,就能吸引更多高水平的体能教练、足球教练。
如果中国的电影电视剧不是由公司来管理的,而是成立一个协会来操办,你能想象中国电影的票房吗?大家恐怕全去看日剧韩剧港剧去了。
EDG就是市场化的产物,不管是比赛,还是战队,都是完全由企业来进行操办的,取得这样的成绩,那是必然的。
何以解忧,唯有市场。
「一课经济学」推出双十一限时特惠活动,了解详情长按图中二维码。(活动时间:2021.11.03-2121.11.14)
多一人学习经济学,繁荣就多一分保障
对奥地利学派经济学派感兴趣并想要进一步学习的读者,本号诚荐“一课经济学”课程项目。
“一课经济学”这个项目的创立,则希望通过市场的方式推广经济学,做中国逻辑最彻底的经济学社区,成为奥地利学派推广的桥头堡。项目创始人张是之先生提出“零基础无数学,你也可以学好经济学”,零基础无数学,并不意味着这是简单好学的,相反它需要很多深刻冷静的思考,需要深入而系统的学习。

针对经济学学习的特点和痛点,“一课经济学”第一季选择了三本书作为经济学的入口:1、张五常的《经济解释》;2、米塞斯的《人的行动》;3、罗斯巴德的《人、经济与国家》。后来又加了一本:4、罗伯特·墨菲《第一本经济学》。
张五常教授虽然师承芝加哥学派,但却不自觉之中运用了许多奥地利学派的方法,也得出了许多相似结论,《经济解释》是其毕生思想之精华,作为芝派当中最接近奥派的一支,正好可以比较两者异同;米塞斯和罗斯巴德则是奥地利学派的代表人物,《人的行动》和《人、经济与国家》是他们的代表作,是进入奥地利学派的必读之作;《第一本经济学》 对于初学者来说是非常好的入门读物。
一课经济学 第一季
学完这四本书,你对芝加哥学派和奥地利学派都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基本上可以说是从入门到精通。但这三本书都不是那么好啃,所以这个课程采取了讲义加音频的形式来讲解,差不多用一年的时间,给你逻辑更彻底的经济学思维方式。
第二季的主打内容,包括精读1、门格尔《国民经济学原理》;2、米塞斯《经济科学的最终基础》;3、米塞斯《货币与信用理论》;4、罗斯巴德《自由的伦理》;5、罗伯特·墨菲《第一本经济学》。
一课经济学 第二季
第三季的主打内容,包括精读1、许尔斯曼《货币生产的伦理》;2、米塞斯《理论与历史》;3、查尔斯.科赫的《做大利润》;4、罗斯巴德的《一种新的自由》和大卫·弗里德曼的《自由的机制》。

一课经济学 第三季
第四季的主打内容,包括精读1、巴格斯《通缩之问》;2、赫伯纳《纯时间偏好利息理论》;3、米塞斯《经济学的认识论问题》;4、汉斯-赫尔曼·霍普《私有财产的经济学与伦理学》。
一课经济学 第四季
后三季继续采用与第一季相同的学习形式,让你对奥地利学派经济学有更深更全面的认识。本人作为课程顾问,也会在学习圈子里提供必要援助,分享知识经验。
一课经济学 超级会员
(价格更优惠!
欢迎本号读者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了解详情加入经济学课程——“零基础 无数学 你也可以学好的经济学”,尤其是逻辑彻底,让人折服的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助你打通经济学思维的任督二脉,享受三观重建的快感。
多一人学习经济学,繁荣就多一分保障
点击 阅读原文开启经济智慧之旅 学习❶1-4 季课程、❷图解奥派、❸名师经济学通识课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