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相 X 研究所的第465
 1 
如果你已经基本下定决心,要放弃某样东西,离开某样东西,我们可以正式谈谈离开这件事的价值。
当然,在那之前,人们会经历足够痛苦的挣扎。
辞职,分手,换城市生活,企业转型,丢掉衣服……纠结于是否离开的过程往往是秘密和漫长的。
最常见的一个场景是,当你的恋人坐在对面侃侃而谈,你却在默默思考结束关系。
主动告别都一定带来痛苦。与一个人或一件事的相处,是一种逐渐纠缠在一起的过程,每一个细枝末节都互相渗透,因而拆解起来就会扯到自己。
有一句话说,说一声再见就是死去一点点,埃德罗•阿罗古也在诗里写的:分离就是轻微的死亡。
但假如这一切终于落定,你选择了放弃,那么如何看待这种放弃就显得格外重要。
我的一位朋友被盛传要离开他的事业,人们似乎一股脑把这件事当成了坏事,当成了痛苦。同样,另一位朋友离开了他的事业,人们的祝福充满了哀伤和安慰。
没有离开是不带有痛苦属性的。但如果只看到这一点,就错失了这件事里面的正面价值。
不谈“新生”这种虚无的东西。即使是对你离开的人和事情而言,很多时候,离开也是拥有它的最后一步。
 2 
葛优主演的两部电影《非诚勿扰》一和二里,各有一个意味深长的桥段。
在第一部里,有两个人认真地举办了离婚仪式,像结婚时一样,宣誓,收回戒指,司仪庄重地主持——因为这个场景很少见,人们看到这里忍俊不禁。
在第二部里,一个男人临死前给自己办了“生前追悼会”,跟自己的人生做了一次像模像样的告别。
这个场景同样少见。
因为人们对待离开的态度往往非常匆忙,人们热衷于开始,一位创业多次的人说,珍惜刚刚搬进新办公室的那几天,可能性有很多,不可能却很少。
但离开却经常潦草得很。一方面因为不擅长告别,一方面因为惧怕它的痛苦,以至于不愿意为它花心思。
为什么离婚要一个“仪式”?
为什么人不应该在糊里糊涂的状态里结束生命,而自己参与对自己人生的总结?
因为这是完整拥有它的最后的机会。
就像最后一个句号意味着一篇文章成功收尾一样,离开之前所做的事,是让它变得完整的最后一次机会。
 3 
比起那些一直持续的状态,被你结束的生活状态,关系、工作、居住,意味着你经历了一次完整的周期。而完整周期是人们获得经验的最好方法。
人生往往无法期待“一镜到底”,更常见的状态是,它必然由一个又一个短促的经验构成的。
所以,对那些明知不该继续的事情,不该延续的关系,最好的办法是结束它,并且将它作为一个整体,存到自己的经验仓库里。
通常,人们开始了一件事,却不愿意结束它。
糟糕的人生就是拥有一堆没有结束的情节,每一个都还在延续,大部分已经是在勉强支撑,既无法顺利前进,也没有办法成为一段“完整的经验”。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用逃避而不是结束面对生活中那些难题。
不愿意离开一段不堪的感情,一份压力很大的工作,一个鸡肋一样的圈子,不知道怎么坚持下去,又不知道如何结束,有人会选择逃。
逃跑是离别的一种悬而未决状态。
它就像待办事项中没有打勾的一项,会永远停留在那里。结果,它继续占据着你的时间线,却又不提供足够的价值。
就像在吃饭前说“我开动了”,在吃完后说“我吃完了”一样。
不去主动结束,人以为饿的时候还可以再吃一点,饭冷了还可以再吃一点。我们只是因为食欲的驱使享用了残羹剩饭,反而浪费了它。
 4 
判断自己到底是离开还是逃跑的方法很简单,想想你是出于对过去的害怕,还是对未来的希望。
“我不知道该怎么和生活中无法失去的人说再见,所以我没有说再见就离开了。”
电影《蓝莓之夜》中,女主角逃离纽约去了很多地方,吃了很多蓝莓派。但最终她还是回到原地,主动结束一段感情,开始新的感情。
当你陷在“想离开”的情绪里时,往往因为事情还没完成。
过去还没过去,未来还没来。
你知道自己还可以为这份事业再努力一点,你知道自己还不想对对方死心。必须马上给自己一个结论。
只有当你习惯了在该离开的时候果断地离开,你才会在拥有它的时候更加尽心尽力。千万不要让应该马上到来的告别成为一种静止状态。
城市里有那么多在逃跑而不是决定结束的人。城市因此让人觉得举步难行。
插画:folioart
本文授权转载自公众号“新世相”(ID:thefair2)

评论区聊聊:
如果知道告别如此痛苦,你还会开始吗?
欢迎关注新世相X研究所,把我们设成🌟星标
你就可以第一时间收到所长的推送啦👇
 这是个流行离开 
又不擅长告别的年代 
↓↓↓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