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1年11月8日

这是馒头说第 467 篇文章
一场法国大革命
有三位著名的女性被推上了断头台
一位是刺客(我写过了)
一位是王后(我没写过)
今天,我们来说说第三位
是一位夫人

【今日主打】
1793年11月8日
罗兰夫人被处死
1
1793年11月8日早晨,巴黎,革命广场。
11月的天气已经转冷,但刺骨的寒风并不能阻止从四面八方涌来的巴黎民众。在这段时间,他们每天聚集到革命广场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因为在这里,每天都会上演一项他们喜闻乐见的娱乐活动:

在广场中央高高耸立起的断头台,将用一颗颗滚落的人头,为他们带来前所未有的刺激和兴奋。
这天早晨,又一批押送死刑犯的马车驶进了广场,那些从马车上走下来的囚犯,很快就会身首异处,告别人生。

从最后一辆马车上,走下了一位身着白色长裙的优雅女子,一头乌黑浓密的长发垂直腰间。

这幅画像显然与即将上演的鲜血狂欢气氛有些格格不入,一批亢奋的巴黎市民开始对着她大喊:

“上断头台!上断头台!”
那位女子微笑着看着暴躁的人群,温和地回答:

“我的朋友们,我正在去呢,一会儿就到了。”
有一些好奇的围观群众开始打听这位女子的名字,他们得知这个她叫雅娜·曼侬。

这是她的本名,她还有一个足以载入史册的名字:
罗兰夫人。
法国巴黎的协和广场,原先被称为“路易十五广场”,在“法国大革命”期间被称为“革命广场”,又因为安放断头台,被称为“断头台广场”。
2
1754年3月17日,雅娜·曼侬出生于巴黎珠宝街的一个雕刻匠家庭。
她是家中唯一的孩子——她的父母一共生了八个孩子,但只有她一个存活了下来。
雅娜的父亲是一位无神论者,但他的主张并不仅限于“上帝根本不存在”,他认为所谓的君主是专制者,人生而平等,不应该有压迫和阶级。
雅娜的母亲却是一位典型的有神论者,她认为一切命运的安排都是上帝的意志,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信仰。
尽管父母的观念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他们都给了雅娜无限的关爱。
雅娜很小就展现出了聪慧的天赋,4岁就能够阅读。当别的孩子都喜欢出去玩耍的时候,她却愿意静静地在家里博览群书,尤其喜欢《希腊罗马名人传》,崇拜普鲁塔克。
随着阅读量的积累和心智的成熟,雅娜其实继承了父母双方的部分性格和观念:内心坚定,外表优雅,既追求平等和自由,又相信道德和圣洁,在理想面前可以虔诚卑微,但也愿意为之粉身碎骨。
雅娜11岁的时候,被父母送进了巴黎的天主教会众妇女团体的修道院——在当时的法国,去修道院学习是绝大多数年轻女子的必然经历。
在修道院,雅娜很快从最初对上帝的崇拜和对仪式的震撼中走了出来,只呆了一年就离开了。
在那几年里,对雅娜冲击最大的并非是在修道院的岁月,而是她为数不多的几次接触上流社会的经历。
她有一次盛装打扮,被祖母带去见一位有贵族头衔的女士,却感受到了对方居高临下如同盘问一般的傲慢态度,这让她的自尊心深受打击。之后她又去凡尔赛呆了一个星期,近距离观察到了那些涂脂抹粉,坐着镀金马车的贵族们是如何花天酒地的。雅娜看到他们凭着祖上积攒下的名声维持体面和高雅,自己却连一句完整的句子都无法写出,写信还需要别人代劳。
这些经历让雅娜开始疯狂迷恋起卢梭的作品,她开始信奉“天赋人权”,她深刻认识到,自己生活的国家其实正在越来越变得荒谬可笑,这种不公平的社会必须得到改变。
但雅娜很快发现,自己暂时还没有精力去操心国家大事,因为自己所处的这个小家已经陷入了困境:母亲因病离世,父亲随即陷入放荡的纵欲生活,甚至把情妇带到了家里。原本温馨的家庭瞬间支离破碎,雅娜开始考虑寻找一个属于她自己的小家。
此时的雅娜早已变成了一位充满魅力的女士:身形修长,外貌出众,高贵典雅,所以她一直不缺乏追求者,其中不少是腰缠万贯的富商。

罗兰夫人肖像
但雅娜最看重的却是对方的才识和灵魂,所以她拒绝了很多仰慕者。

最终,一位来自亚眠的绅士成功获得了雅娜的芳心:诚然,他是亚眠制造业的督察,家境殷实,但更重要的是他曾游历过多国,饱览群书,尤其是对政治方面有不少独特的观点和见解。

雅娜一度把这位绅士视为自己的导师和挚友,但在他的几次求婚之后,她愿意接纳他成为自己的终身伴侣。

1780年的冬天,26岁的雅娜穿着洁白的婚纱走进了婚礼的殿堂。她的丈夫叫罗兰·德·拉普拉迪尔,比雅娜大了要20岁。

结婚后,按当时的习俗,雅娜的称谓也换了。

大家开始叫她“罗兰夫人”。
3
罗兰夫人很满意婚后的生活。

上午起床,罗兰夫人指挥佣人们保存水果、储藏葡萄酒、分类亚麻布,精心维护这个家。在处理完家务事之后,她会进入到丈夫的书房,参与到丈夫的各种学术工作中。
罗兰先生的学术威望和政治声望,让家中总是少不了来拜访和讨论的客人,罗兰夫人在下午就会精心化妆,因为他们家几乎每晚都会举行待客的晚宴,她会参与各种讨论。 

此外,他们还有了爱情的结晶:女儿欧朵拉。
如果不是国家政局发生了突变的话,罗兰夫人一家就会这样安逸无忧地生活下去。

1789年7月13日,随着象征王权的巴黎巴士底狱被攻陷,一场狂风暴雨终于拉开了序幕——法国大革命开始了。

攻占巴士底狱
学识渊博、为人温和以及本身就有一定地位的罗兰先生,很快就入席了国民议会,带着妻子从乡下回到了巴黎。而原本就对政治有自己独特观点和热忱的罗兰夫人,也作为丈夫的“影子秘书”开始涉足政坛——她写了一本关于法国新形势和新秩序的小册子,一下子卖掉了6万册,这在当时是一个很大的数目。
在平日,罗兰夫人经常去参加国民议会的会议,聆听各种观点的辩论,到了晚上,她就会在巴黎的住所,以女主人的身份举办沙龙。

参加沙龙的主要都是法国信奉自由主义的工商业人士,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称号——“吉伦特派”。在沙龙上,大家畅所欲言,各种观点和思想激烈交锋,但又不失风度,而罗兰夫人是沙龙名副其实的主办者和灵魂人物,她优雅高贵,从容得体,同时又观点犀利,发人深思。

“罗兰夫人的沙龙”很快在巴黎声名鹊起,成了当时所有有识之士以参与为荣的一场聚会,罗兰夫人也借每晚的沙龙认识了各路英雄豪杰,大家热烈地阐述自己对建立共和国的见解和观点,对法国即将摆脱落后的君主时而感到兴奋。
在那些人中,罗兰夫人特别注意到一位来自乡下的律师,他经常表情呆滞,说话也很啰嗦,有时候言辞近乎无礼,但总是愿意坐在角落里静静聆听。罗兰夫人注意到了这位乡下律师内心的异常坚定,也欣赏他一旦认准目标愿意不惜一切代价的决心,所以她还帮过他一次大忙,托人帮他开脱,让他避免了一次上断头台的灾难。
那个人的名字,叫马克西米连·罗伯斯庇尔——罗兰夫人曾改变了他的命运,在不久的将来,他也会改变她的。
罗伯斯庇尔
吉伦特派在法国大革命的浪潮中很快走到了舞台的中央,他们决定与“君主立宪派”分道扬镳,只接受法兰西走向共和这一条道路,而罗兰先生作为吉伦特派中的代表人物之一,在1792年3月被任命为法国的内政部长。

在王权已经被扫到舞台角落的时候,内政部长,在某种程度上已经相当于法国的一把手了。
而那时候其实很多人都清楚,罗兰先生只是站在台前的那位部长,真正能影响他的,是他背后的妻子罗兰夫人——她为丈夫起草各种文书,在沙龙上传播思想,用自己的魅力和才华聚合起所有志同道合的人。

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已经失去了权力,人们更愿意相信,执掌权柄的其实是一位“红颜宰相”。

而此时的罗兰夫人在政治之外,发现自己陷入了另一个旋涡:她爱上了一个经常来沙龙的吉伦特派政治家博佐——后者也毫无保留地表示了对罗兰夫人的爱慕。

这场突如其来的爱情让罗兰夫人痛苦不堪,她无法接受自己会在爱情上背叛丈夫的事实,所以先向丈夫罗兰先生坦陈了这一切,换来的是意料之中的愤怒。为此,罗兰夫人决定压抑自己的情感,但她能控制得住肉体,却无法指挥精神——她陷入了一场柏拉图式的恋爱。

而随之而来的政治风向变动,也让罗兰夫人无暇自己感情世界的迷惘。

在吉伦特派之外,另一个疯狂而冷酷的派别正在迅速崛起——这个派别原本与吉伦特派有不少相同的政治主张,但如今他们的诉求更彻底:
要推翻所有原先的阶层,为此不惜使用血流成河的手段。

这个派别,就是雅各宾派。
4
在雅各宾派崛起之前,吉伦特派其实是最激进的一个派别。
但是他们对当时法国的形势,确实缺乏一种必要的解决手段和手腕:
在对外方面,面对普鲁士、英国、奥地利这些宣称要捍卫“君权”的国家组成的“反法联盟”,吉伦特派政府疲于应付,战事频频吃紧;在对内方面,面对那些投机倒把的国内商人和飞涨的物价,信奉“自由主义经济”的吉伦特派始终不肯拿出限价政策,搞得民怨沸腾,最终失去了法国普通市民阶层,尤其是工人阶层的支持。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强调“乱世要用重典”的雅各宾派登上了舞台,他们也反对君主立宪而提倡共和,他们也维护国家主权反对外来干涉,但他们比吉伦特派要强硬得多,也具有更强的鼓动力和宣传力——无论是动员军队还是动员群众。
雅各宾派主张一切法律必须经过人民批准,但同时又坚信只有建立一个凌驾于人民之上的专制乃至独裁政府,才能保全革命的胜利果实。为此,一切暴力都是合理的——何止是暴力,他认为各种酷刑乃至生理上的肢解敌人,都是合理的。
而一个具体的体现就是:砍头。

此时的巴黎陷入了空前的血腥和疯狂之中,只要被认为是保王党或君主立宪派,就可以不经审判地直接杀死——在马路上,在公寓里,在监狱中,在任何地方。雅各宾派的领袖人物之一马拉(没错,就是被人刺死在浴缸里的那位)在几乎由他一人主编的刊物《人民之友》上呼吁必须要砍下敌人们的头颅,并且给出了一个具体的数字目标:27万颗。
这幅画描绘的是发生在1792年的法国“九月屠杀”。当时干涉的普鲁士军队兵临巴黎,有传闻说外国军队进入巴黎后就会释放监狱里的政治犯包括王室成员。马拉当时在媒体上呼吁“在外国侵略者进入之前,就把监狱里的犯人全部杀掉!”于是,巴黎监狱里无论是政治犯还是刑事犯,大批人没有经过审判就被屠杀,很多犯人甚至遭遇了肢解,而大量女囚犯死前遭遇了各种羞辱和强奸,其中包括王室公主。大约有超过1200人在这场屠杀中丧命。
在横扫一切的雅各宾派面前,吉伦特派就像一群小羊羔一样懦弱和无力。罗兰先生的“内政部长”早就有名无实了,罗兰夫人试图和雅各宾派的领袖丹东、罗伯斯庇尔沟通,但这两人早就断绝了和她的联系——尽管他们不久前还都是沙龙的常客。

在罗兰夫人看来,君主制确实应该是一去不复返了,但这个共和国绝非是她想象的那样,她在给友人的信中写道:

“我们都处在罗伯斯庇尔和马拉的刀口之下,你了解我对革命的热爱,现在我为之感到羞愧。妖魔玷污了革命,革命是丑恶的。”
1793年1月21日,法国国王路易十六被推上了断头台。尽管判处国王死刑得到了吉伦特派绝大多数人的支持,但罗兰夫人持保留意见,她认为处死国王会让欧洲的君主制国家彻底抱团反对法国共和政府。
但此时罗兰夫人已经没有能力再控制局势了:罗兰先生被迫辞去了内政部长的职位,他们一家已经失去了权力的保护,成为了滔天巨浪中一叶随时可能被倾覆的小舟。
1793年4月,已经成为雅各宾派领袖的罗伯斯庇尔公开指责吉伦特派是共和国内部的敌人,称他们“背叛了革命”。

哪怕不太关心政治的人都能觉察到:雅各宾派要对吉伦特派动手了。

5月31日,一场并不意外的暴动爆发了,雅各宾派挟着汹涌愤怒的民意,在巴黎全城搜捕吉伦特派的成员,22名吉伦特派最主要的人物全部被捕。

在最关键的时刻,罗兰夫人安排好了丈夫的逃跑相关事宜,自己却选择留在了家里静静等待。

黎明时分,一队武装人员推开了罗兰夫人的房间门,出示了对她的逮捕令。
罗兰夫人镇静地听他们朗读了逮捕令,随后要求给朋友写一封信。带头的军官答应了她这个要求,但在她写完之后,他表示必须知道信的内容。

罗兰夫人随后平静地把信撕成了碎片扔进了火炉,在还没醒来的女儿欧朵拉脸颊上亲了一下。
她心里知道,那是给女儿的最后一吻了。
5
罗兰夫人被投进了阿贝义监狱的单人牢房。

她进牢房后的第一件事,是请求到了一张小桌子,外带一张洁白的桌布。她把铺着桌布的小桌放到了窗边,然后请求获得了几本书阅读,其中一本,就是她童年挚爱的普罗塔克的《希腊罗马名人传》。

按政府规定,监狱每天发给犯人大约价值20便士的津贴(当时金路易是法国的主要货币)
,罗兰夫人把一半留给狱卒作为购买各种家具的费用,另一半留作伙食费。监狱方面同意犯人可以自费购买更可口的食物,但罗兰夫人决心只按10便士的标准吃最基本的粗茶淡饭。

她把省下来的钱购买了书籍和鲜花,剩余的都分给了监狱里更可怜的囚犯们。
期间,一些雅各宾派的官员曾来监狱探访罗兰夫人,但他们的主要目的是从她嘴里套出她丈夫的行踪,罗兰夫人回答:

“绅士们,我当然知道我丈夫在哪儿,我不屑对你们撒谎。我也知道我自己的力量,我向你们保证,没有任何尘世的力量能够劝服我背叛丈夫。”
在罗兰夫人被关押了4个月之后,有一天,当局忽然告诉她,她被无罪释放了。罗兰夫人一度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她坐着四轮马车急忙回到了自己居住的街道上想去看望女儿,但当她把手放到家门的把手上准备开门的时候,她又一次被捕了——当局只是认为上一次的逮捕不符合法律程序,这一次想更名正言顺一些。

罗兰夫人这次被关进了条件更差的监狱,并且几经辗转,条件越来越差,最后一所关押她的监狱阴冷潮湿,没有窗户,甚至没有床,是好心的狱友从牢门缝隙中塞了个床垫给她。没有被子,罗兰夫人在床垫上度过了瑟瑟发抖的一夜又一夜。
有一次,一位罗兰夫人在修道院的好友来看望她。那位挚友提出,自己是一位寡妇,在世上没有什么牵挂,愿意和她互换,代她去上断头台,罗兰夫人含泪拒绝了她的好意。
罗兰夫人在狱中曾经有一次写信给罗伯斯庇尔,但在信中,她明确地指出自己并不是在祈求他的怜悯,而是想提醒他:如此煽动民众的力量,最终肯定会反噬自己。

意料之中,罗伯斯庇尔没有任何回应。

罗兰夫人被审问过好几次,但她的态度如同她那份著名的辩护词中写的一样,始终坚定:
她表示自己只是一位妻子,而不是阴谋者的同谋。但即便如此,她怀念吉伦特派,因为他们都是共和国自由的忠诚支持者,他们希望的是保存宪法而不是破坏它。如果有人不讲法律而宣判,那么她希望成为党派狂暴情绪的最后一位献祭者。
在这个时候,罗兰夫人对自己生还已经不抱任何希望了。

她清楚地知道,在此之前,雅各宾派已经把那22个吉伦特派的主要成员——罗兰夫人的挚友们——统统推上了断头台。在行刑的前夜,这批人彻夜饮酒狂欢,甚至互相抚摸对方的头颅开玩笑。在去行刑场的路上,他们高唱着《马赛曲》。
她也清楚地知道,雅各宾派是不可能放过自己的。

她的淡定和坚强,足以促使他们把她推上断头台。
6
1793年11月8日,阴沉的早晨。

罗兰夫人的最后一刻到了。
在走出牢房门之前,罗兰夫人做了认真的梳妆和打扮,换上了一袭洁白的长裙。她微笑着和其他牢房伤心哭泣的囚犯告别,平静地登上了最后一辆马车。

在抵达断头台之前,罗兰夫人请求押送她的军官给她一张纸和一支笔,她还想写下几句话,但是这个要求被拒绝了。
位于革命广场的断头台再一次响起了血腥的铡刀起落声音,犯人一个个从马车上被拉下来,送上高台,铡刀落下,人头一个接一个地掉进篮子里——每一颗人头落地,都会引起围观群众震天响的喝彩和欢呼。
法国大革命时期的革命广场
在等待被送上断头台的队伍中,罗兰夫人发现身后一位叫拉马什的老人,他面对鲜血淋淋的场面,已经双腿发抖,脸色发白。
罗兰夫人对押送的军官提出了一个要求:
“我想请你帮一个忙,不是为我自己,让我身后的这位老人先上断头台吧。”
然后她转身对那位老人说:
“你先于我上断头台吧,看到我流血会让你遭受两次死亡的痛苦。”
这个请求一开始被军官拒绝了,但最终他还是同意了这个请求。
铡刀落下,头颅落地,无头的尸体被抛在了一边,断头台已经空出了位置。

罗兰夫人知道轮到自己了。
她表情平静,略微提了提裙子,步履轻快地登上了断头台。
站在高高的断头台上,罗兰夫人环顾四周,意味深长地扫视了台下翘首期盼的巴黎民众们,然后转向了不远处那座用陶土建成的巨大自由雕像。

她朝着那个巨大雕像深深鞠了一躬,然后说出了那句流传至今的话:

“O Liberté, que de crimes on commet en ton nom!
(自由啊!多少罪恶假汝之名以行!)”

说完,她把自己的头放到了支架上。

寒光闪过,头颅落地。
7
罗兰夫人死了,但故事还有尾声。

罗兰夫人的一个女仆和一个男仆,都先后找到了雅各宾派的革命法庭,请求被送上那个和女主人同样的那个断头台。

革命法庭对这样的请求大吃一惊,觉得匪夷所思,直接宣布女仆发疯了,驱逐离开,但是,他们满足了男仆的请求。
在罗兰夫人死后的第四天,一群农民在荒郊野外的一棵树下发现了一具老人的尸体,老人是用自己拐杖中的细剑插入胸膛的,他是罗兰先生——在听到了罗兰夫人的死讯之后,他离开了隐匿之处和朋友,无目的地漫步荒野,最后自杀。
在罗兰先生外套的胸口部分,用别针别着他的临终遗言:
“无论您是谁,若发现遗骸,请尊重它,因为它是一个有德行的人的遗骸。在听到我妻子的死亡后,我无法在这个为罪恶所玷污的世上再活一天。”
半年后,在波尔多地区的深山里又发现了一具尸体。
这具尸体已经被野狗撕咬得几乎面目全非。经过判断,这是当初罗兰夫人爱慕的那位绅士博佐的尸体。
也是自杀。

(本文完)
馒头说
曾看到过一份数据:
从1793年到1794年的一年之中,大概有17000人在“法国大革命”中被推上断头台,那架断头台最快的纪录是38分钟里砍下21颗头颅。

在那些被砍头的人中,既有王公贵族,也有普通市民,既有昔日权贵,也有曾经的革命者、爱国者。如今已改名为协和广场的“断头台广场”,当初据说只要天下雨,广场上流的水都是鲜红色的。

在那些死去的人中,罗兰夫人无疑是值得唏嘘的一位,因为她和很多人一样,曾经为心目中的那份理想努力奋斗,但最终却发现事态走向了与她想象完全迥异的那一面。
而值得唏嘘的,其实又何止她一个?

就拿雅各宾派来说吧。
雅各宾派的领袖之一丹东,曾经也狂热地呼吁要对敌人绝不手软,要“乱世用重典”,但当他意识到革命已经向恐怖统治转移的时候,曾试图勒住那匹狂奔的野马,但是已经来不及了。曾经号召和率领法国民众英勇抵抗外国侵略的他,最终被指控为“卖国贼”,被罗伯斯庇尔推上了断头台。

那么继续选择激进呢?雅各宾派中的左翼领导人埃贝尔,在政局初步稳定下来的时候,要求继续发动新的起义,要进行更激进的革命,随后也被罗伯斯庇尔送上了断头台。
至于雅各宾派的另一领袖马拉,他倒是躲过了上断头台的命运,他是在浴缸里直接被吉伦特派的女刺客科黛给刺死的。他一度被葬入“先贤祠”,与卢梭、伏尔泰等人比肩,但仅仅一年后,随着雅各宾派的倒台,他的棺木很快就被移了出来。那幅《马拉之死》曾被挂在国民公会墙上最显眼的位置,但很快也被拿了下来,打入冷宫。

《马拉之死》的作者是法国的著名画家雅克·路易·大卫,他是马拉的好友。就在马拉被刺之前两天,他还在马拉的浴室里和他见过面。马拉被刺之后,大卫立刻就赶到了刺杀现场,在看到现场之后,他就产生了要把这一幕画下来的念头。
最后来看罗伯斯庇尔。

在马拉死后,罗伯斯庇尔宣布,所有的审判判刑一律为死刑,审判取消预审和辩护人,法官判决无需证据,只要“感觉”犯人该死就行。
1794年7月27日,离罗兰夫人写信提醒罗伯斯庇尔当心被“反噬”还不到一年,他就被他曾经呼来喝去的国民公会宣布为“暴君”和“不受法律保护”,仓皇逃走的他被一个国民卫队的少年一枪击碎了下颚,失去了辩解的能力,在第二天就被推上了断头台。
当罗伯斯庇尔人头落地的时候,台下围观的法国民众依旧发出了喝彩和欢呼,而且长时间热烈鼓掌——他们中的不少人,曾为处死路易十六鼓掌,曾为处死罗兰夫人鼓掌,曾为处死丹东鼓掌,现在也为处死罗伯斯庇尔鼓掌。

对罗兰夫人,对罗伯斯庇尔,对吉伦特派,对雅各宾派,乃至对整个法国大革命,长时间来一直有各种观点和看法,每个人从中看到什么,感悟到什么,可能不尽相同。
但我相信可能有一点,大家都是认同的:
我们总应该从人类历史的教训中学到些什么。
如果,我们能够学到的话。
搁笔。
(全文完)
【延伸阅读】
本文主要参考来源:
1、《《法兰西第一女杰——罗兰夫人传》(【美】JohnS.C.Abbott,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4月)
2、《法国大革命中的红颜宰相》(郭继兰,《文史天地》,2013年04期)

3、《放言惊世法兰西》)(郭华榕,东方出版社,2018年)
4、《罗兰夫人没得到自由》(《中国青年报》,2010年11月17日)
5、《罗兰夫人的沙龙》(张欣欣,《山东大学硕士论文》,2012年)

6、《罗兰夫人的女权主义思想》(陈琳琳,《西华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7年)

《历史的温度》(六)进度条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