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商务部印发的一则《关于做好今冬明春蔬菜等生活必需品市场保供稳价工作的通知》,引发了市场反应。
本来部委布置季节性工作算不上热点,却因其中提到“鼓励家庭根据需要储存一定数量的生活必需品,满足日常生活和突发情况的需要”,备受瞩目。加之各方面形势以及各地政府分发应急包的举措,放大了“想象空间”,以至于各地出现了物资抢购。
来源:中国青年网
中老年为主的抢购大军在超市扫货,极具年代感和冲击力,但还是忍不住要劝一句:别抢购了,那没用。
1
抢购,是几代中国人的记忆
即使在近代以来工商业最发达的上海,抢购也曾经是上海日常生活的常见镜头。
老辈上海人的抢购记忆始于兵荒马乱、天灾人祸的年代。抢得早抢得晚关乎利益,抢得到抢不到关乎生存。还有苏南、杭嘉湖的物产、舟山的鱼货、近郊的蔬菜……即便没有性命攸关的紧迫,却会影响到生计的宽裕,有抢购的机会也不容错过。
接踵而至的计划经济时代,极大地限制了商业活动。凭票供应并没有缓解物质需求,抢购周期性地出现在生活场景中。每年春节前夕,商业系统都会撕开一条商品供应的窄缝,上海市民义无反顾地挤进去。第一食品商店、市百一店这样的大型商业场所化为肉身的浓汤,你从二楼扔下一根针,也不会掉落到地板上。
改革开放时代,抢购再一次成为日常。由于双轨制的存在,商品的价格成为分层复杂的迷宫。而上海作为商品汇聚之地,又成了迷宫的焦点,极大地考验上海人的头脑。哪里有稀缺商品、便宜货供应,哪里就是排队的人山人海,众人习以为常。
上海Costco开业首日
这些局部的、间歇性的抢购现象,最终汇聚成了物价改革大通胀的抢购人潮。
2
上世纪物价改革的难与痛
所谓“物价改革”是指计划经济的国家牌价和市场价格之间的并轨。
很多老辈人经常会怀念计划经济时代的低物价,他们却选择性地遗忘了当时的物资匮乏。计划供应的商品牌价确实很低,但是有钱买不到。买粮食要有粮票,买肉要有肉票。一家人一个月吃多少粮食、多少肉,都是有配额的。
计划内的供应价格低,但供应不足。计划经济缺乏有效的经济核算,生产端既没有扩大生产的动力,也无法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
因此,难以满足的消费需求就要到“计划外”的市场中去找供给,这就形成了计划外的“黑市”。经历多年的严厉打击依然无法消除市场价格的事实存在,在八十年代初被接纳为经济体系的一部分。这就是价格双轨制的发端。
双轨制的形成既是计划经济体系僵化到难以为继的自发结果,也是渐进式改革的政策路径。必须承认双轨制在当时的条件下确实产生了积极的效果,为经济运作注入了活力。但是,副作用也是非常明显的,那就是价格混乱。
现在经常抱怨“市场乱相”,和当时双轨制的混乱相比真是小巫见大巫。一种商品有票一个价,没票有关系的另一个价,没票也没关系又是一个价,甚至关系的过硬程度还可以分出几个价来。
价格体系的混乱导致了整个经济运行的混乱,这是非改不可的。但是积重难返,思想观念和局部利益都束缚了改革的进程。物价改革的道路走得异常曲折,付出的代价伤筋动骨。
往回改统统都回计划内,显然是不可行的。谁也不想回到一大早起床排一个小时队买二两猪肉的“美好时光”。名义上的低价格不能反应真实的稀缺性,不能解决真正的需求。那么,物价改革只能往市场化方向改,别无选择。
1988年3月最大的工业城市上海开始闯关试水。当月,上海调整280个种类商品的零售价,这些商品大都属于小商品或日常生活必需品,涨价幅度在20%-30%之间。
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幅涨价迫在眉睫,市民的反应就是抢购囤货。从柴米油盐到冰箱彩电,凡是能保值的,人们都抢购,直到抢购黄金首饰,把抢购风推到了最高潮。银行门口排队取款,大规模集中提现形成了对银行的挤兑,这些场景在49年后实属罕见。
数月间,人流反复聚集、消散、再聚集。人们在准备抢购、正在抢购和抢购完毕的状态中切换,以至于市政府要三令五申“遵守劳动纪律”。有笑话说播音员刚念完重申劳动纪律的稿子,话筒也没关,就拿起了包冲向马路对面的商店。
上海的抢购潮很快就蔓延到全国,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因为社会影响太大,这次闯关的尝试并没有持续很久,也不能算是成功。主要的问题是,步子迈得太大、前期的准备不足,没有充分考虑到市民的承受能力和市场供应能力。计划赶不上变化,哪怕是改变计划经济的计划也是如此。
不过,这次试点的经验教训是有益的。此后的价格改革在这次尝试基础上做出了很多调整。包括控制价格放开的节奏、提高国民收入等等举措,经历了四年的准备,1992年第二次价格闯关获得了成功。
3
抢购囤货抗通胀,不靠谱
当年的抢购风潮,40后到70后的两三代人都能记忆犹新的。狭小的住房里堆满了各种商品,什么浴盆里装酱油、洗脸盆打醋,床上床下堆满米面,真真假假的成了都市传说。
那一拨剧烈的冲击,让中国社会的价格敏感系数至今保持在高位。这次抢购现象中,中老年主力军就是这样炼成的。讲白了,就是穷怕了,真怕穷。
这次抢购直接原因是过度解读商务部通知,担心疫情、战争的心理作用显而易见。这种担忧可以理解,却也不该过度。无论处于何种原因,家里备点应急物资无可厚非,但这只要按照专业的指导意见准备就行。多了也没用。个人的应急能扛得住小灾,扛不住大灾。
除了被放大的应急需求,对通胀造成物价上涨的忧虑也是这轮抢购的心理因素之一。因为疫情影响,全球范围的大通胀难以避免。国际大宗商品的价格上涨已经初现威力,PPI指数的高企迟早会传递到CPI。这次全球疫情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总要埋单。但是,这不是靠抢购囤货能解决的。
普通家庭的物资收集和储存能力极为有限,你有多大房子能装多少物资呢?你家的储存条件能有多好?就算储存了数月的物资,也不过是杯水车薪,更何况大量抢购还会造成严重的浪费。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抢购潮,就是如此。
当时抢购的“战利品”没多少能用上。浴盆装酱油的,最后只能分送给邻居朋友,还得人家不嫌弃脏。床上床下堆的米面,霉变的霉变,生虫的生虫,实在是可惜。
就算是罐头食品能储存久远,但是真的涨价潮来了,你能坚持吃罐头多久呢?至于所谓的贵金属抗通胀,也只是传说。靠几件金首饰,能扛得住什么?
这些焦虑心理作祟的冲动消费,起不到抗通胀的作用。
宏观经济的大势,靠个体的力量是很难逆行,只能见招拆招地应付和适应。面对“在路上”的通胀,普通家庭适当调整一下家庭财务,可能就是准备的极限了。花大把时间和精力去抢购囤货,真的没有必要,造成浪费也很可惜。而且,大规模的抢购潮,只会加速通胀、涨价的发生,适得其反。
其实,没有必要过度忧虑,只要政策方针对路,宏观经济的问题是可以有效应对。当初物价改革的千难万险,在经济高速发展中被解消。摆脱了计划经济桎梏的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大幅改善了中国人的生活水平。这一历程对今天的中国经济,依然是重要的启示。
「一课经济学」推出双十一限时特惠活动,了解详情长按图中二维码。(活动时间:2021.11.03-2121.11.14)
多一人学习经济学,繁荣就多一分保障
对奥地利学派经济学派感兴趣并想要进一步学习的读者,本号诚荐“一课经济学”课程项目。
“一课经济学”这个项目的创立,则希望通过市场的方式推广经济学,做中国逻辑最彻底的经济学社区,成为奥地利学派推广的桥头堡。项目创始人张是之先生提出“零基础无数学,你也可以学好经济学”,零基础无数学,并不意味着这是简单好学的,相反它需要很多深刻冷静的思考,需要深入而系统的学习。

针对经济学学习的特点和痛点,“一课经济学”第一季选择了三本书作为经济学的入口:1、张五常的《经济解释》;2、米塞斯的《人的行动》;3、罗斯巴德的《人、经济与国家》。后来又加了一本:4、罗伯特·墨菲《第一本经济学》。
张五常教授虽然师承芝加哥学派,但却不自觉之中运用了许多奥地利学派的方法,也得出了许多相似结论,《经济解释》是其毕生思想之精华,作为芝派当中最接近奥派的一支,正好可以比较两者异同;米塞斯和罗斯巴德则是奥地利学派的代表人物,《人的行动》和《人、经济与国家》是他们的代表作,是进入奥地利学派的必读之作;《第一本经济学》 对于初学者来说是非常好的入门读物。
一课经济学 第一季
学完这四本书,你对芝加哥学派和奥地利学派都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基本上可以说是从入门到精通。但这三本书都不是那么好啃,所以这个课程采取了讲义加音频的形式来讲解,差不多用一年的时间,给你逻辑更彻底的经济学思维方式。
第二季的主打内容,包括精读1、门格尔《国民经济学原理》;2、米塞斯《经济科学的最终基础》;3、米塞斯《货币与信用理论》;4、罗斯巴德《自由的伦理》;5、罗伯特·墨菲《第一本经济学》。
一课经济学 第二季
第三季的主打内容,包括精读1、许尔斯曼《货币生产的伦理》;2、米塞斯《理论与历史》;3、查尔斯.科赫的《做大利润》;4、罗斯巴德的《一种新的自由》和大卫·弗里德曼的《自由的机制》。

一课经济学 第三季
第四季的主打内容,包括精读1、巴格斯《通缩之问》;2、赫伯纳《纯时间偏好利息理论》;3、米塞斯《经济学的认识论问题》;4、汉斯-赫尔曼·霍普《私有财产的经济学与伦理学》。
一课经济学 第四季
后三季继续采用与第一季相同的学习形式,让你对奥地利学派经济学有更深更全面的认识。本人作为课程顾问,也会在学习圈子里提供必要援助,分享知识经验。
一课经济学 超级会员
(价格更优惠!
欢迎本号读者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了解详情加入经济学课程——“零基础 无数学 你也可以学好的经济学”,尤其是逻辑彻底,让人折服的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助你打通经济学思维的任督二脉,享受三观重建的快感。
多一人学习经济学,繁荣就多一分保障
点击 阅读原文开启经济智慧之旅 学习❶1-4 季课程、❷图解奥派、❸名师经济学通识课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