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终于能用“我们”这个词了。
因为"王叔测评团"成立啦,这是我们测评的第一本书。
这本书不贵,才34.5元。

看着挺不起眼的一本书,但我们参与测评的钰人妈妈(坐标上海),却花费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才把它的测评稿写出来。
这期间我还劝过钰人妈妈,要花这么大力气,去测评这么便宜的一本书吗?
付出和回报有可能不成正比啊。

但钰人妈妈还是希望能够认真把这本书研究一下。
因为这本书运用到了一个非常陌生却又非常重要的幼儿教育概念——“视知觉”
看到这个名词,钰人妈妈不懂,王叔也不懂。
所以这一个月里,她不仅请教了北大心理学的郑尧博士,还买来北师大钱志亮教授的书来学习理论。
最终,钰人妈妈给出这本书的推荐指数是:9分(10分满分)
那么这本书到底是什么样的书?

视知觉又有多重要呢?
请看钰人妈妈的测评吧
(非常佩服钰人妈妈在育儿方面的认真,以及对这本书的无私测评
目前王叔还付不起稿费,但这本书的售卖利润会按一定比例付给钰人妈妈,愿我们的努力能够帮助到家长们。
如果有打赏,我也会全额转付给钰人妈妈)
大家好,我是钰人妈妈,最近经王叔推荐,读了一本好玩的游戏书—《一只猫咪上太空,在哪里?》刚拿到这本书时,映入眼帘的是封面上无数个五彩缤纷的小图案,心里估摸着应该是十分考验眼力的游戏书。
拿到一本书我习惯于看一下封面介绍,何况这本书有很鲜明的副标题:
在游戏中锻炼孩子的数数(数学启蒙以及数感培养)、识物(认知)、辨色(颜色认知及敏锐度)专注视知觉超能力。
什么是视知觉能力?
从我们每天睁开眼起,我们的大脑就不断地接受并处理视觉信息,这种认知处理的过程就是“视知觉”。
个体感知觉的发展
  • 出生前最好的感觉
    嗅觉、味觉以及内脏感觉(之后的智力发育没有关系)。
  • 出生前不错的感觉:触觉、前庭平衡觉、本体觉(对智力个体发育的贡献为14%)。
  • 出生后习得的感觉:
    视觉与听觉(对个体以及智力发育贡献87%)。
从以上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出视觉(75%)以及听觉(11%)完全后天形成,尤其是视觉能力,对孩子的智力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甚至会影响孩子今后的学业:
                         截图于百度词条
作为家有一个明年即将入小学小朋友的妈妈,直觉敏感性让我对这个概念有了深入了解的兴趣。
🤣于是我请教了王叔的儿童教育专家朋友郑博士,郑博士提到早期教育确实很重要,如果想深入了解视知觉可参考钱志亮教授的书籍。
一向行动力还比较强的老母亲购买了这本《入学早知道》。
书籍目录的第一项就是关于”视知觉“。可见视知觉是孩子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能力。
这个概念对于家长来说可能比较陌生。
下面就将我从专业育儿书学习到的一些关键知识与我们今天要读的《一只猫咪上太空,在哪里?》这本书结合起来,分享如何利用这么精心设计的一本游戏书。
整本书共10个主题:太空、天空、高山、森林、高楼大厦、城市街道、水面、田野之下、城市地底、海底世界。
而每个主题会以数量、颜色、形状、方位、状态等等为基本要提出一个问题,让孩子找出对应的元素,比如:
  • 两座一模一样的三角形建筑。
  • 一位手拿钓竿、坐着的男士。

  • 一个绑着马尾的女人从孔盖爬出。
这个绘本会锻炼孩子们以下几个方面能力,包括:空间知觉、视觉分辨、视觉填充以及视觉记忆。
这些都属于视知觉能力。

下面我来逐步介绍这本书所涉及到的视知觉能力。

#1 空间知觉
空间知觉是指孩子对物体距离、形状、大小、方位等空间特性的知觉。
比如高楼大厦这个主题中有这样一句话:
找到一位搭乘电梯往上的女士:
我找到了左边这张图,而女儿钰人认为是右边。
我又仔细看了一下,好像都可以啊!这时小朋友就跟我解释了:左边这个已经到楼顶了,往上走不了了。
这本书推荐年龄是4+,看来还是很考验孩子的。

空间知觉能力的重要性有哪些呢?
进入小学以后,拼音教学、识字教学、书写教学、阅读教学都离不开空间关系,小学数学数字的认读书写、运算对齐图表等也离不开空间关系,空间关系知觉有问题的孩子主要表现为:
  • 拼音b、d、p、q以及、t和n、u等经常搞混。
  • 数字3、5、7会左右颠倒过来写,方向是反的。
  • “人”和“入”、“上”和“下”、“手”和“毛”分辨不清。
写字左右颠倒,数字混淆,如9+7=61(心里想的是写16,也确实是先写的1,后写的6,但书写位置颠倒了)
那么该如何培养孩子的空间知觉能力呢?
孩子在幼儿阶段,有三个关键期来发展视觉空间能力:
  • 胎儿九个月时母亲的运动有助于前庭平衡系统的建立与学习。
  • 出生后的仰卧到俯卧,放弃婴儿车,鼓励多抱多背。
  • 爬行的重要性
#2 视觉分辨
视觉辨别能是指个体把一个物体与另一个物体区别出来的能力,包括求同能力求异能力两个方面,所谓求同能力就是发现二者的相同之处,求异能力就是发现二者的不同之处
日常生活中的事物总有很多的相近之处,但再相似的物体也有不同之处。个体可以通过物体的颜色、形状、模式、大小、空间位置光线明暗等物理属性对物体加以区别。
孩子学会行走之后,视觉辨别能力得到了更好的发展。如果孩子有足够的时间看足够多的物体,孩子的视觉就能得到充分刺激,使大脑信息中枢储存足够多的视觉信息,从而为其在视觉辨别中需要提取视觉记忆信息时提供丰富的“原材料”
这里需要提醒家长的是,如果孩子经常看电视,很少到户外活动,缺乏应有的早期教育(其实就是缺乏储存视觉表象的机会),孩子的视觉辨别能力发展就会比较缓慢,就不容易分辨出物体之间的细微差别
视觉分辨能力比较弱的孩子也会出现学字母拼音汉字困难的问题。比如咱们的汉字里有太多的形近字:
“人”和“入”、“上”和“下”、“手”和“毛”
而在这本游戏书里有很多相似的物体或人物,比如下面这张图片,同样是是从人孔盖探出头来的两个工作人员,你能找出他们的异同点吗?
#3 视觉填充
视觉填充能力是幼儿在部分刺激不出现的情况下能认识或区别物体的能力,比如,看到长颈鹿的脖子就知道是什么动物。
视觉填充实际上又是幼儿视觉模式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有的孩子习惯于“整体认知模式”,即比较喜欢从整体方面观察事物,也就是宏观观察。而另一些孩子偏向“细节认知模式”,即总是观察到细节方面。
而孩子的学习过程从认知角度来看是“整体认知模式”与“细节认知模式”相互交替的过程。
比如识字、阅读、精读、看图说话、写话即需要从宏观来总结和把握,也需要从部分细节去分析和掌握。
比如下面两张图中只出现了物体的部分结构,能猜出各是什么吗?
#4 视觉再认
儿童的视觉再认,早期从人物面孔,再认事物开始,认识妈妈、家人、认识自己的玩具、餐具。随着视觉能力的发展,从颜色辨认到图形辨认,儿童视觉辨认的水平越来越高。
视觉再认的前提是之前已经在视觉表象语词语音之间建立了暂时神经联系。也就是说,孩子必须积累大量的视觉经验,视觉表象库里要有足够的“原料”。
比如,如果之前见过黑洞(图片等),了解黑洞是什么样?当再次见到下方图片时,有可提取的原料才有可能与眼前的对象进行对照比较,似曾相识,再加以辨析,最终确认。
语言表达

谈到类似的游戏书,可能一般只会直接让你找出相应的物体。但是这本游戏书的作者可谓是用心良苦,首先是设计好的提问句型作为示范,接着在游戏中让小朋友学会使用适当的量词。
已经识字小朋友可以读句子并模仿其中的说法来出题,激烈的讨论还引来了一位不到两岁小弟弟的参与😉:
科学的设计

虽然页面上有丰富的主题元素,但是作者在难易程度上遵循从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的原则,我们可以观察到:
太空的页面比较图片分布比较稀疏、形状比较大,而到最后一张海洋页面元素密集分布,图片较小。

为了增加小读者的阅读兴趣,每个主题还提供了很多精彩的科普小知识,比如:
你知道吗?兔子为了听出附近捕食者的动静,能将耳朵转动180度。
这里又不得不提一下本书的作者Paula Bossio,她是儿童读物作家、插画家、平面设计师,同时她也是一位老师。
这样一本带有教育学理念的游戏书出自这样一位具有教育背景的作家之手,也不算为奇了吧!
她的作品获得很多奖项,比如,日本(Noma Concours)、印度(Katha Chitrakala 奖)、墨西哥(A la Orilla del Viento 和 Caniem 奖)、韩国(纳米奖)等。
总结在最后
最近读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发是:在孩子幼儿阶段,家长了解科学的育儿方法尤为重要。
比如:婴、幼儿期抬头以及爬行。
再比如,现在是数字化时代,咱们的下一代很多是利用网络来进行学习。
但是过多的屏幕刺激会影响孩子的视知觉发育。
我们需要引导孩子多观察我们周围的世界与自然,用我们的双眼去发现更多美好。
再者就是陪孩子读很多好书,比如这本《一只猫咪上太空,在哪里?》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