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真的让人工智能引领人类进步,等待商汤科技的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但只有坚定不移地投入,才能稳固技术基础,形成自身的护城河。
财经天下周刊(ID:cjtxzk)

文|韩姜
编辑|张泽
当AI成为水煤电
2015年,韩国棋手李世石和阿尔法狗的围棋大战,将AI带进了大众视野。但其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在人们印象中,AI只是实验室一堆高大上技术的代言词,很火但落地甚少。如今,AI技术正在从无感通行的门闸机、手机里的美颜滤镜,成为像水电煤一样的城市基础设施,逐步跨过了商业化的各个关卡,创造着巨大的社会价值。
在日均管理人口高达3000万的上海,有一群数量庞大的网格员活跃在基层一线,无论是排查安全隐患还是调解邻里纠纷,当群众需要帮助时总能看到他们的身影。但在弄堂、小店众多的上海街头,面对数量巨大且精细具体的实际问题,仅靠人工的网格员显然无法做到高效处置。如今,在很多市民无感知的事背后,AI正在成为城市管理的隐形助手。
从2020年开始,走在数字化转型前沿的上海启用了“一网统管”平台,城市里的井盖、路灯、消防栓等1500多万个部件,2.6万多公里的地下管网都被连接在线。
(图片:商汤方舟城市开放平台)
作为系统建设的一员,商汤科技和上海长宁区共同试点了“AI+一网统管”,通过AI场景分割等技术将区域内1000个摄像头转化成为智能感知神经元,摄像头几秒钟就能识别出哪里存在垃圾满溢、单车乱停乱放等问题,并实时把这些情况推送到网格员使用的政务微信进行立案。有数据显示,系统运行以来,超过一半的事件在4小时内处置完成,最快可实现20分钟完成从识别到处置,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率。
近期电动车爆炸新闻频出,如何管理电动车进入电梯是令许多辖区头疼的事。在上海徐汇区田林街道,商汤提供的AI技术不仅可感知电动车入电梯,还能排查生命通道是否被堵塞。有数据显示,在AI的帮助下,生命通道事件相关的投诉率环比下降了90%。
在上海的港口、工地、历史故居等公共空间,商汤科技的AI技术正在为城市的安全保驾护航。这些都基于商汤方舟城市开放平台。商汤科技招股书披露,该平台在报告期内已经在国内外119个城市部署。
不仅是城市辅助管理,在企业数字化转型上,商汤科技也有这样一艘智慧方舟——商汤方舟企业开放平台,已经在制造、交通、住宅物业管理等领域落地。比如在一汽集团的生产车间,商汤方舟企业开放平台已经集成在现有的生产线上,能帮助质检员在6-12秒内自动检测出超过34种缺陷,避免生产过程中因产品缺陷带来的损失。
(图片:商汤方舟企业开放平台)
商汤的AI也早已拓展到了自动驾驶。今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商汤科技对外宣布了其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独立新品牌SenseAuto商汤绝影智能汽车平台,解决方案覆盖L2-L4级自动驾驶。实际上,早在2017年,商汤科技就已经开始布局这一领域,和本田共同研发L4级自动驾驶。
(图片:商汤绝影智能汽车平台)
随着智能汽车开始走向落地,5年前播撒的种子已开始结出果子。数据披露,商汤科技目前已与超过30家国内外头部伙伴和客户展开合作,被选定为50多个车型的供应商,未来数年内定点量产项目覆盖车辆(生命周期内)总数超过2000万辆,将智能技术在汽车产业规模应用。
从城市管理、企业服务到个人生活,从智慧商业、智慧城市、智慧生活到智能汽车,商汤科技的AI技术正在赋能越来越多的产业,AI也正在成为像水煤电一样的基础设施。
聚焦基础设施的“AI大装置”
能够实现这样的大跨界,主要得益于商汤科技历时7年不断打磨的“AI大装置”。什么是“AI大装置”?它是商汤科技打造的新型人工智能基础设施——通过整合强大的算力基础和算法能力,它能够对海量数据进行拆解和碰撞,深入挖掘潜在价值,打破认知和应用的边界。
早在2016年,当AI技术走向产业界时,多数行业参与者都倾向于刷脸支付这样流量大、频度高的应用,而在这些企业中商汤科技是首家在2019年将生物识别技术集成到超过1000万人口的地铁售票系统中的AI公司。随着在产业的深入布局,商汤科技也更早意识到,在城市管理中,还存在着像垃圾抛洒、车辆违停、占道经营等大量的长尾场景,虽然是刚需,但迟迟没有得到智能化改造,而大量AI公司都去争夺有限的头部场景。商汤科技联合创始人、首席执行官徐立还曾指出“最核心的一定是要把长尾应用的性能进行突破,才真正形成了价值闭环,这才是人工智能深入到行业最关键的一点。”
造成长尾场景得不到突破的原因是,之前的AI落地,大家只能靠项目定制、堆人头的方式,进行单点突破。而这种方式,生产要素的成本大部分是无法降低的,用户为此买单的意愿就会降低。
然而过去几年,在通用问题的刚需驱动下,一些通用语言模型、通用视觉模型,甚至通用多模态模型开始取得突破。只是问题也随之而来,在切换新方案过程中,模型越通用,训练数据就越大,模型参数也越大,对算力的要求也就越高。
为什么不做一种类似物理学里面的粒子对撞机?要知道,在很多的过程当中粒子碰撞的结果是不可预测的,而通过不停的探索尝试,在随机和突变当中,是有可能找出一些真正意义上可解释物理世界的规律的。
(图片:商汤AI大装置)
于是,“AI大装置”应运而生。它的本质是让AI落地摆脱人力密集的状态。AI大装置提供的新范式,探索未知,可以不依赖于人类已经理解的输入来作为输入,可以尝试把更大更多的数据放进来,找出更趋近本质的规律。
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训练数据量越大,模型参数也就越多,对算力的要求也就越高。沙利文的报告揭示,随着数据量的快速增加以及算法的愈加复杂,过去10年训练最先进的大型人工智能模型所需的算力已累计增加100万倍。比如2020年OpenAI推出了史上最强的GPT-3语言模型,背后的数据训练量就高达570GB文本、355个GPU年,耗资大概1200万美元。
但这是一场更有价值的冒险。从创始之初贯穿至今、经过7年持续不断的打磨,目前“AI大装置”整体包括三块:算力层(AI芯片及处理卡+AIDC+AI传感器)、 平台层(模型生产+训练平台+数据平台)和算法层(算法工具箱+开源框架)。
招股书披露,通过“AI大装置”生产的商用模型数正在快速增加,从2019年的1152个提升到2020年的9673个,截至今年6月,已经累计生产了超过22000个人工智能模型。相较于行业需耗时数周的平均水平,商汤的研发及工程团队可以将开发时长缩短至数小时。2019年、2020年及2021年上半年,商汤的研发人员每人年均生产的商用模型数量从0.44提高到3.45并继续提高到了5.24个,生产效率大大提升。长远来看,这是推动AI生产要素降低的关键一步。
为了进一步增强“AI大装置”的生产能力,商汤科技在2020年投资56亿元建设的上海临港人工智能计算中心(AIDC)将于2022年初投入使用,届时这将成为亚洲最大的超算中心之一,也将为“AI大装置”提供更强劲的算力支持。
(图片:商汤上海临港人工智能计算中心)
而从商汤递交的招股书中不难看出,“60%的公开募股募集资金将用于研发”,从成立之初到当下以及更远的时间周期内,商汤都会将大部分资源持续投入在原创技术长板的打造上。
商汤的“长期主义”棋局
“AI大装置”是商汤基于对长期价值的追求,提出的战略设计和不断打磨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实际上,长期价值是商汤管理层持续深度思考的。商汤科技存在的价值是什么?徐立提出,商汤的使命是要“让人工智能引领人类进步”。而后,商汤科技创始人汤晓鸥教授在这句话前特意加了四个字,“坚持原创”。
“坚持原创”——在实验室里做事比较好理解,但这次要用到产业上来,有些不同。原创技术、原创模式的应用存在市场摸索和教育期,跟随者在技术应用成熟度上、商业模式发展上有现成的实践指导,所以很多模式创新最后做大的都不是第一个原创者,但原创者的技术规模优势与研发积淀却难于被跟随者所轻易复制。
如果一家企业选择坚持原创,要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里耐住性子,坚定不移地走下去,考验的是企业的信念与定力。从商汤在研发和对人才的投入上可以印证其确实坚持了原创的使命。
根据商汤的招股书披露,2018年、2019年、2020年及2021年上半年,商汤研发开支别为8.5亿元、19.2亿元、24.5亿元及17.7亿元,三年半累计达到约70亿元。根据披露的财务数据,除去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股权激励产生的股份支付费用,巨额的研发投入成为亏损的一个原因,但也在更长期的行业竞争中打造了商汤的护城河。
与此同时,源于2001年创立的香港中文大学多媒体实验室,商汤科技的创始团队在2014年成立公司时,几乎招来了圈子里能够找到的尽可能多的对口研究生、博士生,构筑了自己的顶级人才池,并逐渐形成了导师、实习生制在内的造血机制。
(图片:商汤与清华大学 “感知计算” 产学研深度融合专项)
如今,商汤与香港中文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共建联合培养实验室,与工业界的技术落地研究,也形成了商汤人才供给的保障。目前,商汤科技拥有40名教授, 5000多名员工,其中约三分之二为科学家及工程师,包括250余名博士及博士候选人;学术研究方面,公司获得70多项全球竞赛冠军,发表了600多篇顶级学术论文,并且拥有8000多项人工智能专利及专利申请,居行业领先地位。
没有这些前期的战略性投入、人才的积累,商汤科技的AI技术也就不可能从实验室里走向产业,在上海“一网统管”这样复杂的大项目中落地更无从谈起。
(图片:商汤人工智能教育教材)
除了高级人才,商汤科技还成立了教育子品牌,把AI技术的基础教育推广到小学、初中、高中等基础学段,为中国未来的AI产业培育人才。
在人才和底层技术上的持续投入,已经为商汤科技带来了回报。招股书显示,2018年、2019年及2020年,公司营收分别为18.5亿元、30.3亿元、34.5亿元;2021年上半年,商汤营收为16.5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长91.8%。而在反映公司主营业务盈利能力的毛利率这个指标上,商汤表现同样也不错。2018-2020年,商汤的毛利率分别是56.5%、56.8%、70.6%,而到了2021年上半年,毛利率进一步提升到73%。根据沙利文的行业报告,基于2020年的收入,商汤已成为亚洲最大的AI软件公司。
成立7年以来,商汤科技的业务版图愈发丰满深入,成为AI企业中的领军者,商汤科技目前参与了80多个行业、国家及国际标准的制订,与多个国内及多边机构就人工智能的可持续及伦理发展开展了密切合作,承担起了促进AI可持续 发展的社会责任。
要想真的让人工智能引领人类进步,等待商汤科技的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但只有坚定不移地投入,才能稳固技术基础,形成自身的护城河。此次IPO,商汤科技称,60%的公开募股募集资金也将用于研发。硬科技发展是一场长期主义实践,需要AI企业有耐心和恒心,也需要市场更宽容的眼光。
—End—
本文由《财经天下》周刊原创出品,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图片素材源自视觉中国
回复:

加入财天组织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