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阵子,浙江昔日女首富拍卖房子的新闻登顶热搜。
这位曾经跟董明珠并称“双姝”的传奇女性,靠卖盆栽绿植把自己变成了女首富,又因为投资加了太多杠杆而拖垮了商业帝国,沦落到卖房还债——这令我想起一位有钱朋友的感慨,简直堪称颠扑不灭的真理:
对于有钱人来说,钱光靠花,是花不完的;最后破产的,基本都是投资投的。
当然,普通人无此忧虑。我们普通人更普遍的焦虑是,怎么把手头的仨瓜俩枣,倒腾倒腾,实现财富自由——即使“财富自由”后来被许多理中客证伪,觉得不过是个伪命题。但没关系,这不耽误我们梦想着自己一定会发财。
就像前不久调查年轻人对自己毕业10年后的年薪预期,同样也成了热搜:高达2/3参与调查的年轻人,坚信自己10年后一定会年薪百万。
这可能吗?也不是说完全没有可能。纪录片《流动的中国》里一位金融人士说:坐在电梯里,有人在做俯卧撑,有人在做引体向上,但最后大家都到了30层。既不是因为你做了俯卧撑,也不是因为你做了引体向上,是因为电梯升到了30层。
因此,如果60%的年轻人都实现了年薪百万,大概率不是因为这届年轻人特别牛,而是年薪百万变成了届时社会的起始支付线。
不过呢,这届年轻人确实对恋爱结婚生孩子兴趣都一般,但谈到搞钱,大家都很来劲。
有一次碰上朋友公司的聚餐,除了一直在打电话的朋友,其他95后小伙伴整顿饭都在兴致勃勃地聊什么呢?明星八卦、官宣恋爱之类的话题,基本聊不过一轮——原来正经上班的年轻人真的不太关注娱乐圈。他们全程都在使劲交流各自关注的理财大V、基金红人,看看彼此加的不同理财群有没有新的消息,每个人嘴里都有一整套推销理财产品时会用到的那些不明觉厉的话术,但认真听听就知道,大致上也都还是在跟风买。
若看到此情此景,那些曾经叱咤黄金市场、经常被群嘲的菜场大妈一定会诧异:凭什么你们跟风买不懂的金融产品就是又时髦又懂理财,我们买点儿黄金就是土肥圆呢?
所以,身边那些跟着大V买理财,加理财群学投资,数字货币流行的时候贷款买各种稀奇古怪猫猫狗狗币的朋友,他们暴富了吗?
没有。
不可否认,的确有人在某一时刻曾经大赚特赚,一些理财产品在短期内也确实能挣到钱。但如果把这个时间线拉长,把自己所有的资产、收益和负债放到一起来看,这些成功就几乎可以忽略不计——通过理财,人生并没有质的变化。
在我朋友圈曾经活跃过一个理财达人,每天他都在分享怎样把人民币倒成美元、如何投资美股市场、怎样理解中概股,花费了大量时间,说得头头是道,光看朋友圈,这至少是一位投资大佬。然后有一天他骄傲地发布年度收益,说全年盈利超过20%,本金3万刀,结余3万5。又过了一年,听说他这些钱在疫情后美股暴跌的那一次,跌到只剩1/3割肉了。
还有我自己,我其实从来不会理财。但因为我的储蓄达标了,所在银行硬是给我分配了一个私人理财经理,加了我的微信之后天天孜孜不倦地约我喝东西、送我购物卡、然后介绍各种理财产品给我。“钱就这么零散存着太浪费了”,他天天对我这么说。架不住他的劝说,我终于先后购买了他力推的“错过再也不会有、卖了这次就停售的高利率保险”“金牌经理亲自操刀的基金”“特别稳健的固收理财”……有些产品甚至在他神乎其神的宣传下,还得准时坐在手机前抢购,一度弄得我特别紧张,生怕抢不到遗憾终生!
可结果呢,在他指导下我先后买过的8个产品,有5个在持仓超过一年的情况下我都亏了5%到10%。购买的两个保险,一个年金保险即使我全款付清保费,也要60岁之后才开始返还及自由支取,而且算下来每年收益竟然比活期储蓄利率还低(我买了以后,也是觉得不对劲,然后发给我一个做金融的朋友让她帮我看看,她立即让我在犹豫期内果断退保。这事儿导致我那个私人经理哔哔了半个月,一直怀疑我是被别的保险经纪人截胡了);另一个保险承诺的年利率在实际生效后并没有达到(也是我做金融的朋友后来说,保险没有口头承诺利率的。只会在合同里承诺一个保底利率,现在最高的承诺保底是3%,谁敢承诺更高都是胡说)。但这都算了,等我发现就算按实际利率我的账户现金价值也没有那么多,跑去咨询才得知:我购买保险并生效的那一刻,他们就要从我的本金里收取一笔服务费。等于是我的本金被吃掉了一坨,再在这个基础上计算利率。三年到期赎回,连本金带利率,你们猜有多少钱?基本等于我这笔钱直接存三年活期。
去年因为我要买房子,把所有到期能赎回的产品我都赎回了。怎么说呢,在理财经理的指导下,我花样百出地理财了三年,完全不如我把同样一坨本金存在哪怕最基础的活期储蓄里。

但这并不耽误我的私人理财经理每天孜孜不倦地在微信里轰炸我,让我买这买那,因为我终于了解到:理财经理们挣的是交易费。不管我买了什么,是亏是挣,只要产生了购买金融产品的行为,他们就会挣到交易费。这也是他们不但鼓动你多买理财,还会引导你频繁更换产品的原因。
我们每天还是会在各种渠道里,听到别人暴富的例子。有同龄人,也有很多才20岁出头的年轻人。但随便一分析,你便发现,这些人绝对不是因为跟着哪个大V买对了股票,或者用仅有的几万块钱买了个理财,就突然发了财。一定是因为他们在某个方面具备出类拔萃的技术、能力或者资源,攫取到了巨额财富。
只有你的收入跨越性地上了一个台阶,你对金钱的理解和运用的能力匹配上了这个新的阶段,你才有可能真正品尝到资产流转的价值。并且,这种流转一样充满风险。
就是那个让我在犹豫期内果断退保、做金融的朋友,她很有钱。我们也聊过,她的钱主要来自于跟她职位匹配的薪水、奖金、分红等等,然后她把这些数目庞大的钱做了分散投资:房产、保险、储蓄、股市和理财,后面两项被她严格控制在了安全比例之内,用她的话说:我才不指望资产增值,只要能跑赢通胀就算胜利。
这才是真正的现实。理财能起到的作用不是没有,但十分有限。发财的核心还是得提高自己的硬实力:知识、技术、能力、地位、权力、影响力……不具备这些,只想通过理财找到发财的捷径,只会越理越穷。
不要再相信那些神乎其神的理财话术,很多时候我们以为的理财,只不过是卖理财的人为了销售搞出来的心理战术而已。
必须认识到,这些金融产品,就是跟卖个包、卖个口红一样,有概念包装,有权威背书,有立体广告,有大V带货,本质就是一种消费产品。你指望通过买它们挣钱,实际上在你做出购买这个动作的时候,商家就已经挣到钱了,你则是付钱去承担风险。
在P2P理财如火如荼的时候,网络社区工作的朋友告诉我,这些理财产品在他们平台上投放广告,为了争取最好的位置和最匹配的流量,最离谱的时候他们能够给出正常广告位十倍的溢价。想想都知道,最后到底是谁,在为这些溢价买单?据说,现在请一个网络红人,去做一个理财专场直播,随便讲讲段子、跳跳宅舞,一个小时的合作费用就是几百万。理财产品下血本寻找的,就是这些爱看热闹的、想法幼稚的、容易冲动的、但同时又盲目自信的受众。
只有身处行业里的人,才会深刻知道风险真正的含义。
如同前两天收到的一条新闻推送:上海一位金融女硕士,曾经在基金、证券、银行都工作过,最后辞职炒股,结果几年下来赔光了所有积蓄,跑去超市偷了七大包日用品被抓了个正着,锒铛入狱。
连有多年职业经验的人照样难以避免掉进坑里,更多对交易、对市场、对金融知识一知半解的人,凭什么自信,只要跟着大V买买买,就能过上钱生钱的躺赢人生呢?
成功的经验在被说出来让公众所知的时候,其实就已经失效了。但失败的教训却可能长期有效。
为此,我很建议想要过得更好的人,去读一读《贫穷的本质》。这本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书,讲的是扶贫调研这种看上去与我们的生活毫不相干的事。但实际上,它调研的结论对于我们每一个不想陷入贫穷的人,具有同样宝贵的价值。
1、穷人没有办法为未来储蓄。满足欲望或者应付突发事件就会花光所有的钱,因此失去积累或进一步发展的资本。
这个结论,恰恰说明了储蓄的重要性。
在这个点个外卖都能开通微小贷的时代,我们必须保持对储蓄的清醒认识和长期坚持。当然不必像日本那个十几年每天只吃1块钱一包的乌冬面、攒钱买下东京几套房的奇女子,但我们必须学会合理控制物欲,定期储蓄,才能够在人生那些关键节点上,拿得出钱,有底气做出更长远更有利的选择。
以及,储蓄就是储蓄,它必须放在一个最安全的账户里。不能用作任何有较大风险的投资。
2、穷人不了解社会运行的规则,被桎梏在疲于奔命的模式里,只能原地踏步。
这是一件分外残酷的事,最需要钱治病的人可能根本不知道怎么申请医疗援助,越是没钱治病的人越是拒绝去注射免费的疫苗,而最缺乏教育的人也根本没有精力陪伴孩子好好读书……
这个结论,对于普通人的警醒大约是,不能让生活被彻底填满,需要空出哪怕10%来保持学习和思考,始终感知外部的世界。不要对发生在自己之外的事漠不关心,永远不能停止有价值的阅读(正规出版书籍、正经纪录片、长文章,而不是欢快的小视频——无论这些小视频号称要科普什么),积极关注并了解新的政策、知识、新鲜事,不要参与造神、迷信神,要对任何人始终保持辩证的认知。
3、穷人没有办法投资自己的可持续发展,比如健康、学历、技术能力。
在书里调研的那些穷人,他们会把辛苦赚来的钱花在劣质酒精、调味重的垃圾食品、消磨时间的无效娱乐上,这不是错,任何人的辛苦都需要得到犒劳,而只有这些犒劳的价格最低廉。他们最值钱的资产就是自己的劳动力,但这件资产几乎不能得到维护、更新和增值,始终在低水平线重复消耗殆尽。
不要轻视别人,我们自己又何尝不是如此?没有一个可观的基数,资产自己增值的净值非常有限。我们大部分普通人,一生中最大的收入来源,就是自己的劳动,和最穷人的一样,我们同样会手停口停。
尽量吃得简单健康、穿得得体舒适、养成好的生活习惯,是我们可持续赚钱的根基。
所以,醒醒吧,别一门心思去理财了,有精力先理好自己。
插图来自艺术家Davide Bonazzi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