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讲述赫鲁晓夫访问美国和访问中国的故事。
1953年3月5日,斯大林逝世。(《苏共,1953》)
消息传到日本,东京股票市场暴跌;尤其是军需股,一片惨不忍睹的景象。
作为奴隶世家出身的穷苦孩子,斯大林是一个“阶级意识”和“斗争意识”非常强烈的领导人。
外交政策领域,与当时的中国非常合拍。
比如在中苏朝三国都十分关心的朝鲜停战谈判问题上,斯大林就力挺毛泽东关于 “全部遣返战俘”的意见。
为此他还时不时的敲打一下金日成,让他不要阻扰中国同志的谈判。
一般来说,当一个国家内部政治稳定时,对外政策会趋向强硬。
而一旦内部政治不稳,大家会倾向于先决出一个老大,对外政策趋向和缓。
斯大林一走,新上台的马林科夫、赫鲁晓夫等人极力主张迅速与美国签订《停战协议》。
在他们看来,解决谁在莫斯科说了算才是当务之急,其他外部事务都是小事。
再加上金日成一贯的积极态度,中国方面最终基本接受了“自愿遣返”的原则。
全面换装苏式装备的志愿军
与斯大林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定立场不同,赫鲁晓夫是一个左右摇摆不定的领导人。
上台之初,他非常希望与美国缓和关系。
1956年,赫鲁晓夫针对当时的国际形势提出了著名的“三和路线”,即“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平过渡”。
具体是这样讲的——
“向资本主义国家领导人建议:让我们用实践来证明哪一种制度更好吧,让我们进行不打仗的竞赛吧……
我们建议的是为提高所有国家人民的生活水平而进行的和平竞赛。”
在那个革命意识形态高涨的年代,赫鲁晓夫的“三和路线”算是一股清流。
投桃报李。
1959年夏天,前列宁格勒州委书记科兹洛夫率代表团访问美国,参观美国造船业。
回国时,他带回了一封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写给赫鲁晓夫的亲笔信——邀请其访美。
若干年后,下野的赫鲁晓夫曾在回忆录中写道:
“事情来得太突然,简直不可思议,我很想去美国看看。”
此行之前,苏联从未有过任何一位领导人访问过美国。
苏联领导人在美国人心中的印象大概就像斯大林那样——不苟言笑,威严庄重。
赫鲁晓夫巨大的专机抵达美国
与《访美,1979》中遇到的问题类似,赫鲁晓夫此行也面临着“外交礼节”上的困境。
赫鲁晓夫的职位是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苏联部长会议主席。
第一书记是党职,而部长会议主席是总理的角色,即政府首脑。
按照苏联官方的表述,其国家元首是担任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的伏罗希洛夫。
经过两国外交部分的反复交涉运作,美国人最后答应在外交礼仪上以国家元首的规格来接待赫鲁晓夫。
于是在1959年9月,赫鲁晓夫高调的踏上了访问美国的旅程。
这次苏联领导人的访美留下了很多历史故事。
比如:冒险乘坐首飞不久尚不太稳定的图-114客机,邀请玛丽莲梦露参加晚宴,参观迪士尼乐园被拒……
在最关键的戴维营别墅会谈中,赫鲁晓夫同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连着聊了三天,还发表了一份会谈公报。
赫鲁晓夫非常得意,他指示苏联媒体大肆宣扬所谓的“戴维营精神”,称:
“苏美两国领导人坐在一起,人类历史就进入了新的转折点。”
出席宴会的赫鲁晓夫
结束访美的旅程后,苏联代表团马不停蹄,直奔北京出席新中国建国十周年国庆。
赫鲁晓夫的政治敏感性是比较差的,口无遮拦。
大家不妨回忆一下,七十年代中美关系正常化时,中方处理起来是非常小心谨慎的。
周恩来每次接待完美国客人,都会亲自跑去越南、朝鲜等邻国做解释。
原本访美结束接着访华的安排是一个很好的解释时机,可赫鲁晓夫一见到毛泽东,就眉飞色舞讲他在美国的所见所闻——
美国人生活如何如何富裕,艾森豪威尔如何如何希望和平,对他的接待如何如何高规格……
作为同一个阵营的兄弟,苏联方面非但没有努力打消大家对于苏美和缓的疑虑,反而加重了大家的担忧。
除绘声绘色的讲述访美故事外,赫鲁晓夫有关核潜艇的言论也是在这次访华中横空出世的:
“核潜艇技术复杂,花费大,中国造不出来,我们苏联有就可以了……”
10月2日这天,中苏双方在会谈中发生了激烈争论,从对美关系一直吵到中印边境冲突。
当时苏联正试图把印度拉近社会主义阵营,所以对中印冲突持中立态度。
这让中国领导人非常的不高兴。
最终赫鲁晓夫提前结束访华回国,不欢而散。
1959年10月1日,毛泽东和多位社会主义国家领导人登上天安门城楼
如果说赫鲁晓夫前期的外交政策大幅向右,那么后期便来了一个180度的大转弯。
作为外交惯例,苏联方面曾邀请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于1960年春夏之间访问莫斯科。
可就在1960年5月1日,一架侵入苏联境内两千多公里的美国U-2高空侦察机被苏联导弹部队击落,飞行员被俘。
人赃俱获,赫鲁晚夫义愤填膺。
他要求艾森豪威尔就U-2飞机事件公开道歉、惩罚罪犯,并保证不再进行这种侦察飞行。
争来争去,又是不欢而散,访苏计划也被取消。
平心而论,在两大阵营对抗的局面下双方老大缓和关系是非常困难的,远不如一方老二和另一方老大缓和关系容易。
比如同一时期的苏法关系和七十年代开启正常化进程的中美关系。(《尼克松访华,1972》)
1962年,面对已经恶化的苏美关系,不甘寂寞的赫鲁晓夫整了一出古巴导弹危机。
彻底将两国逼到刺刀见红的边缘。
话说在古巴危机前夕,美苏核武库战略核弹头的对比数量为5000:300。
苏联可以直接投入使用打到美国本土的洲际弹道导弹只有23枚。
在当时的形势下,美国不仅洲际弹道导弹的数量远多于苏联,而且刚成军了五艘核潜艇。
虽然这些雏形版的核潜艇只能携带射程1850公里的“北极星”中程导弹,但已经可以在北冰洋和日本海对苏联构成巨大威胁。
一番操作完毕,苏联人坐不住了。
时任苏军副总参谋长格里布科夫大将制定了一个名为“阿纳德尔行动”的计划。
该计划将在古巴部署5个中程弹道导弹团,导弹按1:1配置战略核弹头,可覆盖美国全境。
与之配套的还有大量的防空部队、战斗机部队等等,总兵力达五万人。
苏联国防部长马利诺夫斯基元帅在7月4日批准了行动计划,三天后赫鲁晓夫拍板决定实施。
古巴导弹危机的过程此处就不详述了。
美国以全军警备状态的高规格,调集200多艘军舰把古巴岛团团围住。
战略轰炸机携带核弹头24小时空中值班,只待一声令下即奔赴苏联……
一周后,双方的秘密谈判终于成功,条件如下:
1、美国保证不入侵古巴
2、苏联撤回驻古巴的所有武器
3、美国撤回驻土耳其和意大利的弹道导弹,但此撤军为秘密撤军,苏联不得对外宣传
第三条很有意思。
肯尼迪和赫鲁晓夫说啊(大概意思):
土耳其和意大利的导弹虽然是我美国的,但名义上是北约派驻的。你这直接让我撤,以后让我怎么在小弟们面前混?
要不这样,我保证一年之内给你撤光,但前提是你不能对外宣传。咱们都是当大哥的,理解一个呗。
赫鲁晓夫理解,于是古巴导弹危机就这样结束了。
虽然在台面上美苏基本打了个平手,但就各自阵营内的宣传战来说,苏联可谓是一败涂地。
此次危机后,美国在北约内的威望空前高涨,而苏联在社会主义阵营内的威望大幅下降。
毛泽东曾经对此有过一段精彩的评论,称赫鲁晓夫:
“既在战略上犯投降主义的错误,又在战术上犯冒险主义的错误。”
希拉里曾发过一封模仿肯尼迪给赫鲁晓夫的恶搞信,用来讽刺特朗普给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的信。中文翻译:“别做傻瓜,好吗?将导弹撤出古巴。所有人都会欢呼‘赫鲁晓夫,你是最好的!’但如果你不照做的话,大家就会说‘真是个混蛋’”……
古巴导弹危机爆发的1962年10月,正值中印边境战争打响。
尽管当时中苏两国已濒临决裂,但面对万里之外的核危机,中国方面还是与苏联保持了一致——强烈谴责美国。
不过赫鲁晓夫非但没有领情,反而认为是中国想利用苏联拖住美国手脚,转移西方世界注意力。
所以苏联完全抛弃了五十年代末的中立政策,改为明确站队支持印度。
中苏两国彻底决裂。
实际上,自从1959年国庆赫鲁晓夫负气而走后,下一次苏联最高领导人访问中国要到整整三十年后了。(《相逢一笑泯恩仇》)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