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威斯康星州通过法案:允许童工最晚工作至23点。上周三,美国威斯康星州参议院通过了一项劳动法案,该法案允许14岁及15岁的青少年在次日有课时,于早上6点至晚上9点半之间工作;次日无课时,可于早上6点至晚上11点之间工作,以推动小型企业的发展。据悉,该法案仍将保留联邦条例:限制青少年每周工作六天,上课日每天工作上限为3小时,非上课日每天工作上限为8小时。
这个新闻再一次让无数网友增生出奇怪的优越感。各新闻类账号下的评论都是一边倒的嘲讽。我截一张就行了,内容大同小异,自豪感满满。
今天网络的舆论每天都让人恍惚,无比恍惚。魔幻得很,好像大家对真实的世界和历史都选择性遗忘。常识判断,中国过去有多少青少年打工谋生?即便是今天,初中生依然是比重较高的。初中毕业恰好就是十四五岁的年纪,更不用说有大量初中没上完就去打工的。
比如之前引起关注的杀马特群体,几乎都是没念完初中就出去打工的。几乎都是未成年人。
从自己的观察出发,只要你是农村或者乡镇出来的,身边就必然有十四五岁就出去谋生的。有些相对落后的地区可以说是大把大把。
我不是在认可这个现象,只是阐述一个客观事实。未成年打工通常是不得不,一种无奈之举,是生活所迫。说明整体上还是不够富裕。还得继续埋头搞经济。
说到这个未成打工人,我们谈论问题的时候不能因为职业属性自带某种光环而模糊“打工”定义。
比如人们日常里看到比较多的淘宝童装模特、童星。影视作品里小演员就是未成年打工人。我好几次在炎热夏日看到有小朋友在摆拍一些冬装宣传照。看着都热,不容易。而曾经的TFBOYS,在十三岁出道,是标准的未成年人打工组合。
如果追溯历史,童工极为普遍。故事背景设定于19世纪的欧美小说和影视剧里都有浓重的笔墨。毕竟要描绘一个19世纪的伦敦,童工和浓雾都是无法回避的,那些孩子不是下矿就是上纺织厂。那工作环境看历史照片就足够震撼。这个震撼是用今天的眼光看,是回溯历史的眼光。同时期的中国,恐怕更加经不起细看。
说个题外话,所有古装戏都是严重美颜过的魔幻剧,离古代真实生活十万八千里。有个“月经问题”,问,如果可以选择你愿意穿越回哪个朝代。我说个无趣但比较合理的答案,无论穿越到哪个朝代,落地的一瞬间你都想自杀。这也是个有趣的思想实验,各位闲着无聊的时候不妨自己在大脑里想象一下,物质匮乏,没有电,没有净化水,没有现代化工业,没有抗生素,没有保鲜技术,没有便捷的交通……想象一下那种生活,想着想着你就会感慨,工业革命和自由贸易的伟大到底在哪里。也难怪有一种说法,只有工业革命才是人类史上真正意义上的革命。
继续回来说未成年打工人。

成年的概念是近代才有的,历史短暂。成年未成年的划分更多是法律意义上的。因为实际情况是,单个个体在生理发育和心智成熟上,十七岁和十八岁几乎是没有差别的。个体之间发育有先后也是一个客观存在。也正因此,各国在各项事务上的“法定年龄”没有标准。

有针对性地从制度层面关爱未成年人,划定成年线是社会文明的一个标识。也是经济发展的结果。但是,但是发展是一个过程,起步和积累各不相同,区域和具体家庭也会有现实层面的差异。对不少贫困家庭而言,让十四五岁的孩子出去打工是一种选择。剥夺这种选择并不会让他们过得更好。
威斯康星州的这个法案,重点是允许,而不是提倡或者强迫。家境相对殷实的家庭该怎么着还怎么着,不会因为允许了就让家里的孩子去打工,而那些十四五岁青少年去打工可适当补贴家用的较困难家庭,会因这样的法案受益还是受损,不言而喻。
包括巴菲特和芒格在内的很多知名企业家都曾在未成年时期打工,有的是长期打工。中国的企业家故事大家也可以去了解一下。忘了是哪个人说的,大意是麦当劳和星巴克对青少年来说是极为了不起的学校。很多青少年利用空闲时间在快餐连锁店打零工可以最低的成本接触社会,学习到工作纪律,重要的是切身感受真实的商业运转。赚的那点零花钱反倒是次要。
至于很多网友用“人权”来嘲讽这个法案显然是认知上的错误。除非这个法案是强迫必须。相反,如果说以前青少年打工在该州是非法的,现在允许了,恰恰是一种进步。
最后,再说当下舆论问题,希望与更多普通中国人共勉。

我知道,也相信,大家都希望自己国家繁荣昌盛,无论什么样的发言,哪怕有时口气特别吓人。也就是说,我们有个共同的愿景,为了这样一个目标,就需要更多人清晰地认识到,和平友好是发展的基础。这也是我们国家强调的理念。今天这个世界谁也离不开谁了,只有合作共赢这条路,这时具体到个人也要有个包容和学习的心态,尤其是要更频繁地交流。只有用开放的心态和更加频繁的沟通,才能最大程度地消解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的偏见和误解,才能有立足长远的和平稳定。
反观那些无脑歌颂,且总是要踩其他国家一脚的歌颂家自媒体,在我看来影响很坏——这种狭隘的民族主义有意无意煽动、制造对立情绪,有悖于和平发展的主旨,也绝无可能让我们变得更好,更不利于我们的国民形象。看歌颂家的喊口号是一种什么感觉呢,打个比方,看过港片吧,帮闲的小弟急于表忠心,每次说话都比大哥凶狠。有点僭越,岳味太重了。
多一人学习经济学,繁荣就多一分保障
对奥地利学派经济学派感兴趣并想要进一步学习的读者,本号诚荐“一课经济学”课程项目。
“一课经济学”这个项目的创立,则希望通过市场的方式推广经济学,做中国逻辑最彻底的经济学社区,成为奥地利学派推广的桥头堡。项目创始人张是之先生提出“零基础无数学,你也可以学好经济学”,零基础无数学,并不意味着这是简单好学的,相反它需要很多深刻冷静的思考,需要深入而系统的学习。

针对经济学学习的特点和痛点,“一课经济学”第一季选择了三本书作为经济学的入口:1、张五常的《经济解释》;2、米塞斯的《人的行动》;3、罗斯巴德的《人、经济与国家》。后来又加了一本:4、罗伯特·墨菲《第一本经济学》。
张五常教授虽然师承芝加哥学派,但却不自觉之中运用了许多奥地利学派的方法,也得出了许多相似结论,《经济解释》是其毕生思想之精华,作为芝派当中最接近奥派的一支,正好可以比较两者异同;米塞斯和罗斯巴德则是奥地利学派的代表人物,《人的行动》和《人、经济与国家》是他们的代表作,是进入奥地利学派的必读之作;《第一本经济学》 对于初学者来说是非常好的入门读物。
一课经济学 第一季
学完这四本书,你对芝加哥学派和奥地利学派都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基本上可以说是从入门到精通。但这三本书都不是那么好啃,所以这个课程采取了讲义加音频的形式来讲解,差不多用一年的时间,给你逻辑更彻底的经济学思维方式。
第二季的主打内容,包括精读1、门格尔《国民经济学原理》;2、米塞斯《经济科学的最终基础》;3、米塞斯《货币与信用理论》;4、罗斯巴德《自由的伦理》;5、罗伯特·墨菲《第一本经济学》。
一课经济学 第二季
第三季的主打内容,包括精读1、许尔斯曼《货币生产的伦理》;2、米塞斯《理论与历史》;3、查尔斯.科赫的《做大利润》;4、罗斯巴德的《一种新的自由》和大卫·弗里德曼的《自由的机制》。

一课经济学 第三季
第四季的主打内容,包括精读1、巴格斯《通缩之问》;2、赫伯纳《纯时间偏好利息理论》;3、米塞斯《经济学的认识论问题》;4、汉斯-赫尔曼·霍普《私有财产的经济学与伦理学》。
一课经济学 第四季
后三季继续采用与第一季相同的学习形式,让你对奥地利学派经济学有更深更全面的认识。本人作为课程顾问,也会在学习圈子里提供必要援助,分享知识经验。
一课经济学 超级会员
(价格更优惠!
欢迎本号读者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了解详情加入经济学课程——“零基础 无数学 你也可以学好的经济学”,尤其是逻辑彻底,让人折服的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助你打通经济学思维的任督二脉,享受三观重建的快感。
多一人学习经济学,繁荣就多一分保障
点击 阅读原文开启经济智慧之旅 学习❶1-4 季课程、❷图解奥派、❸名师经济学通识课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