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兰爱丁堡,王子大街
今年5月,随着英国地方选举结束,苏格兰地区独派执政。“苏独”再度映入国际社会的眼帘。
独派政党苏格兰民族党相当顽强,自2007年至今,四次选举皆告胜利,除了2011年单独组建多数派政府,其余三次均能与同为独派的绿党组成联合政府。
这次选举共129个议席,民族党就取得近半数,加上绿党8席,再度执政。苏格兰人事实上与爱尔兰人更加接近,和英格兰的盎格鲁-撒克逊(Anglo-Saxon)民族则有近千年的攻伐历史,本来就是仇家。只是历史机缘播弄,使英苏因利益而结合,如今则似乎到了因利益而分开的时刻了。
苏格兰首席大臣尼古拉·斯特金
1995年,好莱坞上映了一部制作精良的历史电影《勇敢的心》,由有爱尔兰血统的梅尔·吉布森自导、自演,担当主角苏格兰名将威廉·华莱士。电影里威廉·华莱士骁勇善战,尤其是史特灵桥之役中,他以步兵血肉之躯大破英格兰铁骑,更是看得观众血脉偾张。
电影里华莱士最终如史实一样,死在英格兰人手上,但却在死前大喊:“自由!”这声叫喊传到苏格兰反抗者罗伯特·布鲁斯心里,他继承华莱士遗志,最终击败英国,赢得了华莱士口中的自由。
华莱士大喊的“自由”也传到了当世苏格兰人的心中。电影里悠扬的苏格兰风笛、近乎夸张的格子裙,都让观影的苏格兰人印象深刻。1995年苏格兰全年都在热播《勇敢的心》。电影热播刺激了苏格兰独立运动,自此独立情绪汹涌。
电影《勇敢的心》剧照
迫于民意,1998年,工党托尼·布莱尔政府宣布了自治改革方案,允许苏格兰、威尔士以及北爱尔兰成立地方议会,十年后更让该地区易手由主张独立的民族党执政。
《勇敢的心》现实影响力惊人,也使其成为英格兰人恨之入骨的电影:2009年8月4日的《泰晤士报》选出“十大最历史不正确电影”,《勇敢的心》名列第二;英国电影杂志《Empire》在2005年办了“十大最烂的奥斯卡最佳电影”评选,《勇敢的心》则名列第一,侧面反映了其作为苏独的宣传片,是极为成功的。
风笛源于凯尔特文化
《勇敢的心》勾起了苏格兰人对抗英格兰的历史记忆。那么,为什么苏格兰长期与英格兰处于战争状态呢?这就需要把时间线再往前推3000年,直到英伦三岛最早的民族形成说起。
大不列颠岛地势南低北高,自欧洲而来的征服者们自然先到了南部的英格兰安居下来,享受较怡人的天气以及肥沃的英格兰平原。英格兰平原的土著,是苏格兰先民之一的皮克特人,但后来苏格兰文化更受来自欧洲的凯尔特人影响,著名的苏格兰风笛就是凯尔特文化的代表。时至今日,苏格兰其中一个最大的足球俱乐部就叫“凯尔特人”。
著名的苏格兰风笛就是凯尔特文化的代表(图源:视觉中国)
远比盎格鲁-撒克逊人更早,苏格兰先民在公元前1000年就到了英伦三岛,不列颠人原本就是专指凯尔特人。其后,征服者不断登岛,占据了土地肥沃的英格兰平原,就把这些土著赶往位于山地的苏格兰、威尔士以及爱尔兰。罗马帝国更兴建了哈德良长城,阻挡土著的反攻。
英格兰人则大多是盎格鲁-撒克逊人。盎格鲁-撒克逊人来自现今德国、丹麦边境上的日德兰半岛,是个泛指的称呼,还包括了维京人、日耳曼人等族群。直到公元8至10世纪,盎格鲁-撒克逊民族才渐渐成形。他们占据了南方的英格兰平原,苏格兰先民则继续留在苏格兰高地,因此也被称为“高地人”。
与苏格兰水路相隔的爱尔兰,居民也多是凯尔特人的后代。苏格兰人自古以来就与爱尔兰人在民族上更接近,而非与英格兰人接近。
八百年血仇
英、苏两地战争,断断续续进行了近800年,从公元9世纪打到了18世纪。尤其是《勇者的心》的时代,是战争最为惨烈的年代。
在金雀花王朝强盛的13世纪,英格兰不断入侵苏格兰。尤其是在爱德华一世年代,其多次大规模入侵苏格兰,华莱士就是在这时冒起的名将。同时,苏格兰更长期与英格兰另一个世仇法国结盟,两相夹击英格兰。
法国与苏格兰的结盟——老同盟(The Auld Alliance)
苏、法同盟也是世上存在时间最长的同盟,因此被称为“老同盟”,由1295年开始直到1560年的《爱丁堡条约》,合计265年。这也从侧面反映,苏格兰人对抗英格兰的决心有多坚定。
英、苏800年血海深仇,使两个地区民风有很大差异。苏格兰在山地,英格兰在平地,前者民风较粗犷,因此有了举世闻名的烈酒威士忌;英格兰人则喝啤酒更多。两者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分野。
苏格兰盛产威士忌
海外殖民共同暴富

英、苏结下800年血仇,后来合并,纯粹是出于利益考量。17世纪末,苏格兰在开拓美洲巴拿马殖民地上吃了大亏,被西班牙杀得大败,国家也因此濒临破产边缘。
而在欧洲大陆上的战争中,苏格兰虽然和英格兰站在同一阵线,参与大同盟战争、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一同对抗“太阳王”路易十四,却没有受到英国海军保护,自身国力不足,因此被西班牙、法国的私掠船屡屡攻击,在国际竞争中吃亏。苏格兰本身也缺乏殖民地,因此希望通过合并,打入英格兰的殖民地市场,发一笔大财。
1707年,昆斯伯里公爵将《联合法案》提交给安妮女王。该法案使英格兰王国和苏格兰王国结合成为大不列颠王国
“英苏合并”本来就是因为利益的结合,但苏格兰也为英国贡献了许多伟大思想家,例如资本主义之父亚当·斯密、计划经济理论大师凯恩斯等;蒸汽机改良者瓦特、电话发明人贝尔等历史人物,都来自苏格兰,他们成为了当时英国称霸全球不可或缺的人才。
苏格兰人跟着大英帝国的步伐,全力开拓海外殖民地,在18世纪期间,相继开拓了印度、缅甸等远东殖民地。苏格兰商人也因此暴富——中国人熟悉的怡和洋行创办人威廉·渣甸和詹姆斯·马地臣、汇丰银行创办人托马斯·苏士兰都是苏格兰人。他们在大英帝国扩张的历程里吃尽好处,跃身成为全球性的资本集团。
汇丰银行创办人托马斯·苏士兰
帝国的没落与民族党的兴起
近代苏格兰独立情绪的起源,也和大英帝国的没落密切相关。当今力主苏独的苏格兰民族党,就创办于两次世界大战之交的1934年。大英帝国经过一战,渐渐显露疲态,但当时苏格兰民族党并非重要力量。

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二战后,英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五强,控制着英属马来亚、新加坡、中国香港等重要据点,还是世界性的帝国。直到1950年代,东亚殖民地纷纷独立;非洲、西亚殖民地,在60年代也陆续走向独立。进入70年代,大英在海外的殖民体系基本土崩瓦解。
苏格兰因利益加入联合王国,利益减退后也就民心思变。1974年的地方选举,苏格兰民族党就破天荒地取得了11个国会议席。民族党的文宣也把英格兰说成是苏格兰的负担。在发现北海油田后,民族党就打出口号:“北海油田是苏格兰的油田!”
参加苏格兰独立运动游行的民众
之后,民族党不断扩张。但在90年代,苏格兰独立运动仍未成气候。原因有二,一是英国在1973年加入了欧共体,后来也是欧盟成员,让苏格兰人找到经济第二春;二是布莱尔在1998年推动议会改革,下放权力到地方,成立苏格兰、北爱尔兰以及威尔士三地议会,地方自治得到一定程度满足。
但文化活动令“苏独”渐成主流。苏格兰民族党在2007年开始执政,自然也是和《勇者的心》有关系。曾扮演第一代007特工的苏格兰演员肖恩·康纳利,也是积极活跃的苏独分子。他是民族党成员,经常为民族党筹款。
身穿苏格兰裙的肖恩·康纳利
前些年,英国加入欧盟的红利渐渐退减,带来的经济增长在21世纪初已被消化,紧跟而来的则是移民、治安问题。
时至今日,在约翰逊的带领下,英国更是成功脱欧。英、苏这场因利益而结合的婚姻,可能真的到了破裂的时候。因利益而结合,因利益而分开,是英、苏约300年合并历史的写照。
作者 | 黄宇翔
编辑 | 吴阳煜 [email protected]
排版 | 李鱼
看世界杂志新媒体出品
| 往期推荐 |
点击图片即刻探索下一世界
 看世界杂志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带你一起   畅游世界
点击在看,一起看世界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